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市棕北小学和新津华润小学有很多相同和不同,相同的是两校都始建于1993年,都是通过20年的拼搏成为了当地名校,不同的是服务的学生群体和地域特点。在2009年两校圈层结对之后,两校着力找寻各自优势,取长不短,相互共生。一个是大城市名校,一个是小县城名校,大城市的师生隐藏着“骄、娇”二气,需要到更加广阔的土壤中历练,而小县城的师生受限于资源匮乏和专家的稀缺,需要借助更高的平台提升成长。
强强联手,资源整合的动态调研分析,进一步增强了互动目标感、坐标感,奠定了两校基于自身发展需要的深度融合的基础。
一、办学思想的“互启”
资源的整合、互动联盟的建设首先必须立足于办学思想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和内心接受。而这一过程,往往可以通过交流形成某种共识,形成新的启发、灵感和创造。
华润小学从一个企业集团化的学校到分离成独立小学,重新定位小学办学理念的时候受到了棕北小学办学思想、办学文化的深度影响。棕北小学坚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绿色教育理念,建构了绿色管理、绿色德育和绿色课堂三大体系,以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以“培养智慧灵动的现代儿童”为育人目标,向国际生态学校逐步迈进。在棕北小学的影响下,华润小学确立“致力于孩子一生的发展”的办学思想,遵循教育的本质规律,以“让每个孩子成长,让每个孩子成功,让每个孩子成才”为教育理念,以“培养个性鲜明,并能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的新生代”为育人目标,并探索出“绿色生态课堂”教育模式。
华润小学把“绿色课堂”界定为以自然、和谐、包容、创造、生命、灵性、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氛围和理念,形成了校长领衔的课题实验研究小组,并形成了涉及学生评价方式改革,学习小组建立,教师教学、备课,学生作业改革等多方面的操作成果,华润小学名校集团绿色课堂操作模式也初步形成。
华润小学的领导班子在互动联盟的反思中写道:“互动联盟就是学校管理者之间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探讨,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学理念、改进自己的办学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去占据独特优势,彰显学校特色,才能树立学校的品牌。在创建学校的科创教育特色上,我们深切感到要真正将棕北小学的经验学到骨子里,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十分清楚,在先进经验和优质资源面前,我们可以依靠,但不可以依赖,我们要创新思维,让学校的科创教育之路走得更铿锵、更有力。”
二、人力资源的“借力”
1.“点对点交流”传递个体教育智慧。由于两校师资力量的差异,借力发展成为两校融合的又一发展方式,为此两校建立了点对点的交流机制。
棕北小学名师逐一与新津华润小学骨干教师建立师徒结对关系,现成功建立5个对子。棕北小学学科带头人张朝静与新津华润梁欣玉结为师徒后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解读教材,总结了“上下读逻辑、左右读联系、前后读方法”的经验;解读学生,达成了外读生活,内读起点的共识。他们还通过网络经常性开展及时问题研究,成功解决了梁欣玉老师提出的如何激发学生内驱力的问题,整体提升了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据统计,仅2012年上期,两校老师通过电话或者qq、邮件等途径交流达到了46人次以上,共同研究的课题共计6个,探讨的教育教学案例30多个,形成2个精品课例,论文发表达到10篇以上,学生受益人数上千人。点对点的交流有力的促进了两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借出的“力”力道更准、力量更集中。
2.团队共建移植先进教研模式。点对点输血式发展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要促使联盟学校有自我造血功能就需要借助文化和机制的有效介入。
2011年5月6日上午,在两校开展的“棕北华润话课改互动交流促发展”交流会上,棕北小学以课例为载体展示“4112”研修模式,该模式得到了华润老师的高度认可。老师们说:“该模式让团队力量得以充分展现,让研修过程得以落实,为华润小学校本教研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初步感受了棕北小学的研修文化和研修模式。
2012年4月至5月两校语文二年级组的老师通过远程互动开展网络视频教研,老师们运用“4112”研修模式分工协作开展了《低段识字教学研究》,华润小学老师担任理论支撑,棕北小学担任实践支撑。由棕北小学任然老师执教《丁丁冬冬学识字》,取得很大的成功。新津华润小学的老师不仅深入地体会了4112研修过程,同时也形成了3条实践性成果和一本校本研修案例。——深度介入4112研修模式,参与其中,扮演专家角色,提升学术水平。
棕北小学独创的研修模式“4112”已经在华润小学运行了两年,2012年下期,华润小学数学教师运用该模式磨课《长方形的周长》获市级二等奖的好成绩。
三、学习资源的“互补”
1.输血补漏成就高规格特色平台。因为学习所以成长,因为分享所以带给更多学校成长的机会。在和新津华润小学互动交流中我们秉承:“同学习、同培训、同活动、同教研”,“享资源、享成果、享发展”的“四同三享”原则。共享、共生、共发展的原则,双方学校都毫无保留地共享自己的资源,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例如科技教育是棕北小学强项,特别在机器人、航模板块成果显著,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资源。所以在与新津华润小学交流中,棕北小学主动牵线搭桥促进该校科技教育深度发展。
2012年3月5日,棕北小学邀请了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委员会常委、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办公室主任屈强到华润小学指导科技教育工作。棕北小学副校长徐攀交流了棕北小学近几年来开展科技教育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这次专家的引领指导,使学校进一步明晰了科技教育发展的方向,理清了工作思路。同年4月华润小学行政和全体科学老师到棕北小学观看科技制作和社团活动,华润小学的科学老师杨文忠和刘德军还和棕北小学的曾涛老师结成师徒。同年5月31日,成都市棕北小学与华润小学共同展示了两校的共建项目——VEX机器人新项目。
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华润小学参加成都市航模比赛,仅2012年就有8名同学获奖,其中一等奖6名,并有2个同学被选拔到成都市航模集训队参加暑假的集训,准备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比赛。同年,华润小学在四川省第十届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竞赛活动中喜获一等奖。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小学NOC主题活动——RTC机器人创意闯关大中华区邀请,赛新津县华润小学夺取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并获得了赴台湾参加世界机关王大赛的资格。学校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获得了“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活动实验学校”称号。 2.换位体验催生了果敢刚毅品质。在学习资源共享互补的过程中,每所学校独有的特质和优势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两校教育教学互动也带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就拿棕北小学学生来说吧,他们生长在城市,不免“骄傲”、“娇气”并存,但是城乡的互动活动却在悄然地改变着他们。
四、学术资源的“共融”
学校与新津华润小学强强联手,构筑校际联盟,在学术资源上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实现课题共研、平台共享、文化共生,进一步促进了棕北、华润两校内涵特色发展,加快提升了两所学校的办学品味。
1.知识共同体:共研核心要素。两校充分发挥课题组、教研组在教师专业提升中的作用,建立知识共同体,以理论学习、疏通教材、集体备课、公开教学、集体评析、专业表达等方式,引领两校教师实践、思考、总结、提炼,推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两所学校先后以“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聚焦数学思想,构建能力课堂”为主题,探讨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渗透与落实新课标精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去年11月27日,在新津华润小学,棕小数学项目组与新津老师共同探讨如何实践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活动经验”。活动着眼于“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着力课堂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增强课堂教学效益。通过交流活动,两校教师进一步体会了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有意识地做到了课堂上由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12月28日,辞旧迎新之际,在棕北小学北苑多功能室举行了“棕北新津华润金兴北路崇州金鸡”四校联盟活动。本次活动加强了联盟教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促进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专业素养上也有所提升。通过开展“构建能力课堂”的系列化研讨活动,以数学思想中的化归思想为载体,进一步探究在课堂上如何预留教学空间与时间、如何设问、如何进行练习等问题,形成有效的能力课堂的教学特征,通过圈层融合,在教师头脑中共同树立了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为着眼点的教学思想。
2.远程互动:跨越地域限制。充分挖掘两校资源,成立专家资源库,组建专业学术委员会,由命题组和科研组组成,指导督察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组织学术研究、讨论。
两校之间资源共享,教师们将优秀课例资源上传网络,并跨越地域限制适时进行远程视频培训。2011年11月21日下午,成都市棕北小学何瑜姝老师在武侯区继教中心学术厅,与新津华润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远程视频培训。何瑜姝老师从课堂实践层面分“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差生数量”、“习惯类培养、制度化辅导”两方面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培训后老师们感慨:与后进生的“斗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3.借船出海:在文化相生相融中提升品质。在互动交流的思想碰撞中,在耳濡目染的参观学习中,在资源平台的支持分享中,棕小的绿色教育与华润的孝行感恩教育相生相融。
作为四川省廉政文化示范校的棕小廉政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作“一个正直的人、感恩的人、爱国的人”主题活动——“红歌唱响棕北”,通过全体学生、教师和家长参与,将严肃的教育渗透进唱歌表演中,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在过程中,受到做人的教育,也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以小手拉动大手,学校影响家庭的方式,评选“好家长”的模式去影响父母廉洁;三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财商,激励学生用正当渠道挣钱,享受自我价值的成就感,引导学生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华润小学借助棕北小学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的成功经验创建成市廉政文化示范点。另一方面,新津华润小学有着丰富的集团办学经验,现代技术教育在新津首屈一指。棕北小学借鉴新津华润小学的经验,在2012年11月成功申报为“成都市现代技术示范学校”。
(责任编校:张文杰)
强强联手,资源整合的动态调研分析,进一步增强了互动目标感、坐标感,奠定了两校基于自身发展需要的深度融合的基础。
一、办学思想的“互启”
资源的整合、互动联盟的建设首先必须立足于办学思想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和内心接受。而这一过程,往往可以通过交流形成某种共识,形成新的启发、灵感和创造。
华润小学从一个企业集团化的学校到分离成独立小学,重新定位小学办学理念的时候受到了棕北小学办学思想、办学文化的深度影响。棕北小学坚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绿色教育理念,建构了绿色管理、绿色德育和绿色课堂三大体系,以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以“培养智慧灵动的现代儿童”为育人目标,向国际生态学校逐步迈进。在棕北小学的影响下,华润小学确立“致力于孩子一生的发展”的办学思想,遵循教育的本质规律,以“让每个孩子成长,让每个孩子成功,让每个孩子成才”为教育理念,以“培养个性鲜明,并能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的新生代”为育人目标,并探索出“绿色生态课堂”教育模式。
华润小学把“绿色课堂”界定为以自然、和谐、包容、创造、生命、灵性、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氛围和理念,形成了校长领衔的课题实验研究小组,并形成了涉及学生评价方式改革,学习小组建立,教师教学、备课,学生作业改革等多方面的操作成果,华润小学名校集团绿色课堂操作模式也初步形成。
华润小学的领导班子在互动联盟的反思中写道:“互动联盟就是学校管理者之间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探讨,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学理念、改进自己的办学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去占据独特优势,彰显学校特色,才能树立学校的品牌。在创建学校的科创教育特色上,我们深切感到要真正将棕北小学的经验学到骨子里,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十分清楚,在先进经验和优质资源面前,我们可以依靠,但不可以依赖,我们要创新思维,让学校的科创教育之路走得更铿锵、更有力。”
二、人力资源的“借力”
1.“点对点交流”传递个体教育智慧。由于两校师资力量的差异,借力发展成为两校融合的又一发展方式,为此两校建立了点对点的交流机制。
棕北小学名师逐一与新津华润小学骨干教师建立师徒结对关系,现成功建立5个对子。棕北小学学科带头人张朝静与新津华润梁欣玉结为师徒后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解读教材,总结了“上下读逻辑、左右读联系、前后读方法”的经验;解读学生,达成了外读生活,内读起点的共识。他们还通过网络经常性开展及时问题研究,成功解决了梁欣玉老师提出的如何激发学生内驱力的问题,整体提升了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据统计,仅2012年上期,两校老师通过电话或者qq、邮件等途径交流达到了46人次以上,共同研究的课题共计6个,探讨的教育教学案例30多个,形成2个精品课例,论文发表达到10篇以上,学生受益人数上千人。点对点的交流有力的促进了两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借出的“力”力道更准、力量更集中。
2.团队共建移植先进教研模式。点对点输血式发展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要促使联盟学校有自我造血功能就需要借助文化和机制的有效介入。
2011年5月6日上午,在两校开展的“棕北华润话课改互动交流促发展”交流会上,棕北小学以课例为载体展示“4112”研修模式,该模式得到了华润老师的高度认可。老师们说:“该模式让团队力量得以充分展现,让研修过程得以落实,为华润小学校本教研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初步感受了棕北小学的研修文化和研修模式。
2012年4月至5月两校语文二年级组的老师通过远程互动开展网络视频教研,老师们运用“4112”研修模式分工协作开展了《低段识字教学研究》,华润小学老师担任理论支撑,棕北小学担任实践支撑。由棕北小学任然老师执教《丁丁冬冬学识字》,取得很大的成功。新津华润小学的老师不仅深入地体会了4112研修过程,同时也形成了3条实践性成果和一本校本研修案例。——深度介入4112研修模式,参与其中,扮演专家角色,提升学术水平。
棕北小学独创的研修模式“4112”已经在华润小学运行了两年,2012年下期,华润小学数学教师运用该模式磨课《长方形的周长》获市级二等奖的好成绩。
三、学习资源的“互补”
1.输血补漏成就高规格特色平台。因为学习所以成长,因为分享所以带给更多学校成长的机会。在和新津华润小学互动交流中我们秉承:“同学习、同培训、同活动、同教研”,“享资源、享成果、享发展”的“四同三享”原则。共享、共生、共发展的原则,双方学校都毫无保留地共享自己的资源,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例如科技教育是棕北小学强项,特别在机器人、航模板块成果显著,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资源。所以在与新津华润小学交流中,棕北小学主动牵线搭桥促进该校科技教育深度发展。
2012年3月5日,棕北小学邀请了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委员会常委、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办公室主任屈强到华润小学指导科技教育工作。棕北小学副校长徐攀交流了棕北小学近几年来开展科技教育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这次专家的引领指导,使学校进一步明晰了科技教育发展的方向,理清了工作思路。同年4月华润小学行政和全体科学老师到棕北小学观看科技制作和社团活动,华润小学的科学老师杨文忠和刘德军还和棕北小学的曾涛老师结成师徒。同年5月31日,成都市棕北小学与华润小学共同展示了两校的共建项目——VEX机器人新项目。
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华润小学参加成都市航模比赛,仅2012年就有8名同学获奖,其中一等奖6名,并有2个同学被选拔到成都市航模集训队参加暑假的集训,准备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比赛。同年,华润小学在四川省第十届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竞赛活动中喜获一等奖。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小学NOC主题活动——RTC机器人创意闯关大中华区邀请,赛新津县华润小学夺取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并获得了赴台湾参加世界机关王大赛的资格。学校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获得了“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活动实验学校”称号。 2.换位体验催生了果敢刚毅品质。在学习资源共享互补的过程中,每所学校独有的特质和优势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两校教育教学互动也带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就拿棕北小学学生来说吧,他们生长在城市,不免“骄傲”、“娇气”并存,但是城乡的互动活动却在悄然地改变着他们。
四、学术资源的“共融”
学校与新津华润小学强强联手,构筑校际联盟,在学术资源上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实现课题共研、平台共享、文化共生,进一步促进了棕北、华润两校内涵特色发展,加快提升了两所学校的办学品味。
1.知识共同体:共研核心要素。两校充分发挥课题组、教研组在教师专业提升中的作用,建立知识共同体,以理论学习、疏通教材、集体备课、公开教学、集体评析、专业表达等方式,引领两校教师实践、思考、总结、提炼,推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两所学校先后以“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聚焦数学思想,构建能力课堂”为主题,探讨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渗透与落实新课标精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去年11月27日,在新津华润小学,棕小数学项目组与新津老师共同探讨如何实践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活动经验”。活动着眼于“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着力课堂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增强课堂教学效益。通过交流活动,两校教师进一步体会了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有意识地做到了课堂上由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12月28日,辞旧迎新之际,在棕北小学北苑多功能室举行了“棕北新津华润金兴北路崇州金鸡”四校联盟活动。本次活动加强了联盟教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促进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专业素养上也有所提升。通过开展“构建能力课堂”的系列化研讨活动,以数学思想中的化归思想为载体,进一步探究在课堂上如何预留教学空间与时间、如何设问、如何进行练习等问题,形成有效的能力课堂的教学特征,通过圈层融合,在教师头脑中共同树立了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为着眼点的教学思想。
2.远程互动:跨越地域限制。充分挖掘两校资源,成立专家资源库,组建专业学术委员会,由命题组和科研组组成,指导督察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组织学术研究、讨论。
两校之间资源共享,教师们将优秀课例资源上传网络,并跨越地域限制适时进行远程视频培训。2011年11月21日下午,成都市棕北小学何瑜姝老师在武侯区继教中心学术厅,与新津华润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远程视频培训。何瑜姝老师从课堂实践层面分“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差生数量”、“习惯类培养、制度化辅导”两方面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培训后老师们感慨:与后进生的“斗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3.借船出海:在文化相生相融中提升品质。在互动交流的思想碰撞中,在耳濡目染的参观学习中,在资源平台的支持分享中,棕小的绿色教育与华润的孝行感恩教育相生相融。
作为四川省廉政文化示范校的棕小廉政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作“一个正直的人、感恩的人、爱国的人”主题活动——“红歌唱响棕北”,通过全体学生、教师和家长参与,将严肃的教育渗透进唱歌表演中,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在过程中,受到做人的教育,也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以小手拉动大手,学校影响家庭的方式,评选“好家长”的模式去影响父母廉洁;三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财商,激励学生用正当渠道挣钱,享受自我价值的成就感,引导学生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华润小学借助棕北小学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的成功经验创建成市廉政文化示范点。另一方面,新津华润小学有着丰富的集团办学经验,现代技术教育在新津首屈一指。棕北小学借鉴新津华润小学的经验,在2012年11月成功申报为“成都市现代技术示范学校”。
(责任编校:张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