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识观生成及特征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bianwo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知识观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前提和努力方向之一。新知识观的确立和生成对于顺利实施新课改、衔接整合其他教育理念、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具有战略和全局性意义。基于这一点认识,笔者将对新知识观生成的学理结构及特征做一梳理和剖析,希望能使大家有一点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新知识观 新课程改革 前提预设 生成
  
  一、新知识观的生成
  
  所谓知识观,即是人们对知识的观念。它是人们以自己的视角对知识的各种看法、见解和信息,是人们对知识本质、内涵、范围、标准、价值趋向等的种种假设,是人们关于知识问题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1]恰当的知识观是教学目标有效评价和达成目标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对于知识的理解路径和方法等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没有好的知识观作为风向标,往往会使我们的课堂动力结构具有盲目性,价值评价及目标导向更具模糊性。因此,对于知识观的深层剖析和科学预设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新知识观的生成,对于“新课改”基础上的有效教学至关重要。
  后工业化时期,众多理性科学的生存模式遭到了现实证据的瓦解,所谓的知识权威一次次遭到了现实的挑战和质疑,科学精神的威力逐渐难以根治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人们对传统“二元论”哲学观的摒弃以及对各种科学思潮与人文价值的质疑也就顺理成章地派生和凸显出了新的哲学观和新知识观。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一旦我们以一种全新的话语和思维方式来描述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旧的问题就会连同旧的语言外套一起被抛弃,我们的视野
  就会更开阔和新颖。[2]新知识观正是如此。
  
  二、新知识观特征剖析
  
  新知识观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哲学视野中认识视角的变化,而且对知识的内涵、本质、功能、价值等的认识进行了重新的风化组合,还在知识本体与生命个体之间搭建起了一个理性的逻辑平台,可以说是新哲学视野中的创新性发展。新知识观作为新的思维模式,与传统知识观相比,具有以下三方面典型特征:
  1. 新知识观实现了从绝对概念到相对预设的转变
  传统知识观在前提预设和概念界定的前提下,使知识更具绝对性、普遍性、终极性,在“严密”逻辑话语权的控制和传统哲学视角的庇护下,一切显得那么自然和顺理成章,对外在的绝对敬畏服从使我们内在的思维空间很难突破主观从属于客观的局面。譬如,中国教育家孔子对“性”的理解就是严格按照“天道”这一概念框架而展开的,而什么是天道?天道就是人们行动思考唯一的理论前提吗?天道会变吗?天道与人性有内在的协调统一性吗?天道消失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都没有而且很难经受人们进一步的考证和检验。这也正是旧知识观绝对性的荒谬所在。再者,我们旧知识观当中强调“人定胜天”的思想让学生来学习,那么人究竟能胜天吗?天到底是什么?人胜不了天应该怎么办?对人和天有没有另一种解读和共存方式?因此,它的科学依据根本经不起人们的逻辑推理。对于新知识观而言,它既强调客观的存在性,也重视客观的变化与相对性;它既重视尽量按照事物运作机理和特点来分析求证,也会对主观的逻辑推理背景、路径选择和前提假定做出反思和调整,使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一种相对的动态互动与和谐。新知识观认为,一切界定、限制知识属性的做法都是缺乏根据和不负责任的,任何认识客体属性的确立都是以认识主体为前提的,而认识主体里面也融入了诸多的变量和价值取向,认识主体的兴趣、目的、需要,认识主体所处特定文化境域体系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都是建构认识客体特征的影响因素。而正是认识主体的这些“先在结构”决定着对认识客体特征的理解、选择和取舍,因此它不可能也很难做到对纯粹客体属性的纯粹“复写和描述”。因此必须使对客观知识的理解从客观绝对性向相对预设性转变。这也正是我们经常对知识进行“证伪和建构”的原因所在。
  2. 新知识观实现了从本体论到主体论的转变
  传统哲学观基础上的知识观要么具有神圣性,要么具有中立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外在属性,而忽视了对人类自身的价值判断的理解和重视。因此对待知识很谨慎。本体论的知识观往往是就知识论知识,而忽视了历史演变属性,在课程教学观这一层面,也就成为所谓的仓储式知识,忽视了学生这一特殊的塑造群体而被动地灌输给他们[3]。知识本体论的突出特点是确定性,你必须沿着一条独有的思维路径去接近。这是典型的文化霸权主义。这种所谓的知识真理是干瘪的,也是毫无人文价值的。面对这样的情形,对于人类而言,不存在幸福感,只有所谓的枯燥和盲目敬畏。“知识本位主义和知识授受主义在本质上是对人的自由自觉的反动,是对人的生命本质和生命意志的一种践踏”。[4]终究人们发现,对知识本体属性的界定只是一厢情愿虚构出来的神话,与自我价值和社会文化属性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错位和缺位现象。
  主体论的知识观是从文化和社会演变属性来认识知识,从学生发展过程与发展结果来理解知识。主体论基础上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再单纯是社会历史认识的产物,而是个人经验的统和。知识不具有客观性,而是依存于知识掌握者,知者与被知者联系在一起。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生产,而是以学生为载体和传播对象,在知识的生产过程、方式、目的价值等方面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5]从而使知识更具进步属性和生存活力。费耶阿本德的“理论的增生原则”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即人类的知识“是一些互不相容(甚至不可比的)各种知识越来越增长的海洋,每一种理论、每一个童话都是这个集合的一个部分,通过竞争,都对我们的意识的发展做出贡献”。[6]这也正是知识主体转移所折射出来的多样性表现。利奥塔在考察后现代时期的知识本质时指出:“后现代时期的知识本质不在是以往主张的信念,真理性的东西以及某些技能,而是‘信息’。知识不再以自身为最高目的,教授时代的丧钟已经敲响了。”[7]新的主体知识观应转变为激起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并要求学生以多种方式学习并获得人生意义的有效信息。新课程所倡导的“改变以往过于注重传授知识,关注学生的价值和成长的生命意义,注重过程、情感、价值观”等正是对“知识功利霸权”的摒弃和对人文精神价值的尊重和推崇。
  3. 新知识观实现了从静态呆板单一到动态多维鲜活的特征转变
  传统的哲学观基础上所阐述的知识观是一种静态的、严肃的知识观,他们认为知识是对人们所认识揭示的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东西的映像,具有实证性、结论性和不可动摇性。这一静态严肃的知识观的目的是试图揭示事物真理性的一面,把知识作为一种结果、定论而忽视甚至排斥知识的动感和多维属性,譬如知识的个体化功能等。这样的解释一方面说明了人们自身认识视角的单一和认识水平的的肤浅,也说明了对主客体的价值动向缺乏足够的理解和重视。如果我们能站在多维视角审视,也许知识的全貌及真正的全部功能和价值都会凸显出来。
  以知识社会为背景的新的知识论认为:知识是对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实的阐释;知识是过程,而不是结果,知识是一种话语理解和工具;知识未必都具有必然性,知识本身也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和前提预设,因为知识本身的功能和价值是有条件限制的,知识的目标不是真理,而是“开发歧见,维护竞争”;知识没有确定的根基,是不完备的、琐碎片面的、不断生成和毁灭的聚合体。新知识观认为:知识不仅包括科学的自然和社会知识,也包括技术知识、宗教知识、草根文明、缄默知识、个人知识等等,重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基于这些知识的各相关单位的整体认识、价值倾向和自我体验,即知识体验。这些理解和论述也正是知识动态多维鲜活的集中体现。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角度是多方面的,驾驭世界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也是多样的。如果以一种单一静态呆板的方式去思考和解读,只会给动态变化的世界以混乱甚至错误的定义[8],而动态的知识观会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打破“知识授受”的常规和单一、克服机械、推崇多样、凸显过程、情景交融和注重意义生成,使知识在经过活化和内化之后更具多维价值、张力和美感,使科学精神在生命意义上的体现更为鲜活。新课程理念中倡导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创设问题化的情景”等也正是动态多维知识观的鲜活体现。
  
  参考文献:
  [1]潘洪建.知识视域中的教学改革[D].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7.
  [2]叶澜.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化找[J].中国教育学刊,2001,(4).
  [3]Kneller,G.F. Foundation of Education.(Ed.),1971:233-234.
  [4]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25.
  [5]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6).
  [6]王兆璟.教学理论问题的知识学研究[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12:78-84.
  [7]陆有铨.躁动的百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173.
  [8]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Java 2 Standard Edtion 5.0(代号Tiger)是Sun Microsystems公司最新发布的Java2平台标准版。在J2SE5.0中提供了java.util.concurrent包。这个包实现了JSR166中描述的并发编程(concurrent programming)模型。  本课题中将通过使用J2SE5.0中的concurrent包实现一个标准的对象池来对J2S
期刊
“昨天你看了没有?”“看了!看了!”课间休息,几个小女生的谈话吸引了我的注意。竖起耳朵仔细一听,原来她们是在讨论昨天看的电视连续剧。只见几个小脑袋围在一起,谈得热火朝天,煞有其事。没过一会,其中一个女生拿出几张相关人物的贴纸,更把谈话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恼人的上课铃声响起,她们齐齐发出“唉!”的一声长叹,这才依依不舍地各自归位。看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这电视的魅力可真大!转念一想:什么时候我的学
期刊
摘 要:多媒体教学能将教学中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增大课堂信息量,活跃气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一方面要注意处理好它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要结合课程实际勇于探索,不断完善创新,形成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发展的新的教学思路。文章以地方型高校《饭店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为例,针对出现的课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更是学校发展不可少的一支队伍。本文从奉献、以人为本和沟通三方面对高校班主任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 班主任 奉献    我校目前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是兼职班主任和专职辅导员相结合的形式。我作为一名兼职班主任,在担任工作的两年里,对高校的班主任工作感触颇深,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感受和思考。    一、将“奉献精神”体
期刊
摘 要:本文运用档案管理学原理,根据民族地区高校档案管理的实际,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对民族地区高校档案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族地区 高校 档案管理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特别是高校大规模的扩建校区、跨地区办学、吞并或合并其他院校,形成了机构重组,再加上专升本等等,这给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认真分析改革重组后高校档案工作所面对的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转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全方位调动了学生的认知机能,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对于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
期刊
摘 要:在处理师生关系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很多问题,但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如何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在这里我提出“平等与超越”原则。  关键词:平等 超越 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对矛盾。师生关系的好与坏关系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否。无论做教师还是做学生都希望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融洽的氛围内教与学,能使学习效果达到极致。而在师生关系这个矛盾统一体中,教师是主要方面,决定
期刊
摘 要:陶行知健康教育思想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一贯重视健康教育,奉行“健康第一”的原则,并提出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他的健康教育思想对深化当前教育改革,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 健康教育 健康第一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师范教育、乡村教育,通过吸收外国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国情,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他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五年制高职学生知识结构、年龄特点,探讨五年制高职药物分析专业专业课《药物分析》在教材、教学方法和学生考核形式几方面的教学改革,旨在探索一套适合五年制高职院校药物分析专业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药物分析 教学改革    在探索五年制高职教学模式之前,首先要了解五年制高职的概念和学生的特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即学生入学的资格为初中毕业,通过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富分配中的贫富差距日益明显。本文以农民工这一庞大弱势群体为例,阐述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弱势表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围绕维护社会公平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贫富差距 农民工 社会公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一方面,中国民众的利益获得了普遍的提高,但另一方面,财富分配中的利益分化也日益明显。改革是利益调整的过程,随着改革进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