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实现统一?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329619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被指责为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过于摇摆,灌输式的训练与乡愿式的散漫两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同时并存。其思想背景在于没有正确理解人文性以及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在教学中实现二者的恰当平衡,前提是对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内涵与统一基础予以辨明。维持二者在实践中的平衡需要顾及到学生发展着的心理特质和水平,坚持中庸原则,通过创设优美、优雅和优质的语言环境,实施基本的语言文字训练。
  关键词:小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8-0072-04
  今日,我们的基础教育承受着大量且多样的批评与指责,批评的声音来自不同的地方,政府官员、教育研究者、社会批评家、普通民众,以及一线教师自身的反思;并且,这些批评指向基础教育中的各个阶段和方面。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亦未能逃脱这些指责,甚至更为严重。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说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小学语文奠定了基础教育的一块重要基石,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那块。因为,“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工具,是获取其他学科知识的工具”[1]。小学语文的地位如此重要,而它所遭到的批评却使人怀疑它能否担负起所期望的职责。本文将要探讨的是其中的一种批评,即有关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语文的基本性质和教学方向,因而值得我们给予优先的注意。
  一、批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摇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地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观点。但是,当我们进一步追问工具性与人文性究竟是如何统一的或者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二者的统一时,分歧开始产生。现实的情况是,小学语文课程在这一方面遭到了不少质疑与批评。这种批评大概可以分为乍看相互矛盾的两种:
  一方面,某些观察者看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充斥着教师要求学生大量抄书、背书、写字等重复性训练,这些训练肢解了语文的整体性,根本上是一种机械灌输的办法。这种语言灌输和操练不仅忽视了对学生予以文学上的启迪、精神上的熏陶和美感上的陶冶,更不符合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过程,无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和运用语言的习惯。另一方面,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很多语文教师没有正确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其结果是,在一些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为了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一味顺从学生的独特看法,导致一种“你好、他好、大家好”[2]的散漫、乡愿的学风。这种乡愿式的自由,缺乏对学生进行基本而适度的规范训练,学生既没有获得独立的、创造的精神,也没有打下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跟不上教学的进度。
  上面两种批评指出了当下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两大“病症”,当然,实际发生的弊病并不局限于这二者,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在语文教育实践中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可以概括地说:第一种情况过于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固有的人文熏陶的作用;第二种情况则表明,语文人文性的一面被有些老师推向了极端,基本的语文能力和习惯的扎实培养却不被重视。灌输式的教学将语文当作纯粹的工具来教,乡愿式的教学则将“以人为本”推向了放纵的极端,这两种批评都指向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实质问题,即:何谓工具性?何谓人文性?二者如何在语文课程中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获得实现?这些问题不单是纸面上的理论问题,也是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实践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此肯定地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这一问题仅仅给我们规定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远没有回答二者如何统一、如何实现的问题。
  二、语言: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载体
  何谓语文?根据《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语文有两种含义:其一,指语言和文字;其二,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这个概念,涵盖了上述两种含义。语言乃是语文的根本和基础,构成了语文的基本层面。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交流思想、表达情意和下达命令等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语文课首先是实践性的、工具性的。无论如何,语文被当作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原因正在于它首先是交流的工具,缺乏语言工具,人类社会便难以维持。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其它各门知识、传统习俗等都以共同的语言为前提。因此,工具性也是语文的基本属性之一。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包括独立识字、写字、读文章、写作文、口语交际等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也因此,拼音、字、词、句等训练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是大多数人都同意的。
  (一)人文主义视野下的人文性
  较之于工具性,人文性则是一个存在不少歧义的概念。人文性是人文主义思想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人文性概念的背后,有一系列基本的理论思想对其予以支撑和解释。“人文主义一词指向西方历史上一种关于人的问题的认识、解释以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现象,它没有固定的含义,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更迭。”[3]众所周知,人文主义起源于西方近代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的概念被用来抗衡中世纪以来统治心灵的基督教的神性观念。换言之,人文性的原始意义是赋予人类以崇高的价值和地位,从今日的眼光看来,这是一种典型的“人类中心论”。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的观念开始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日后随着科技发展、产业革命和启蒙运动等祛魅事件,人的意义与价值逐渐成为西方以至全世界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人文主义本身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分化为各种不同的流派和倾向。尽管分化愈烈,但是人文主义或人文性本身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具有若干确实的规定。
  人文性的基本立足点是尊重人与解放人。毫无疑义,人文性首先意味着认识并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重要的、独特的个体存在。其次,从肯定人性出发,产生解放人的冲动和追求,即高扬人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主体性。这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表述是同一的。这两点也是我们最常提到并予以承认和实践的人文性格。然而,这并没有构成人文主义的全部,事实上,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等思想同样承认并实践这些基本理念。人文主义或人文性的另一重维度蕴含在“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重要的命题中。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者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精通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和哲学等古典学科知识,当时人类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蕴藏在一些古典学科中,旨在提升人的品格和精神。人区别于动物之处在于人具有精神性的维度,动物则缺乏精神向度。这也是人文主义区别于人道主义或者人本主义的所在,后两者并不完全要求精神上的提升。   新人文主义大师白璧德就人文主义的精神向度做过很多详细而明白的阐述,其根本假设是人性二元论,即相信人性中既有善的因子,也有恶的胚芽,作为人所要做的乃是抑恶扬善。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学习人类文化中沉淀下来的各种人文知识,恪守规范与价值,由此不断追求崇高。“人文主义者在极度的同情与极度的纪律和选择之间游移,并根据他调节这两个极端的情况而相应地变得更加人文。”[4]我们既不能放任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也不能丧失独立的品格和地位,换言之,人文主义倡导一种有节制的自由。节制的力量来源于人文知识对人性的熏陶,即精神性对人性中恶的一面的内在制约。也因此,人文主义的实质是一种关于理性人性以及培养理想人性的积极教育方案。新课标中有如此表述:“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学生应追求广博而全面的发展,避免陷入专业化的片面,这与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或者通识教育的原意是内在契合的。
  (二)语言构成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
  语文由语言和文学两部分组成。我们要注意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无论语文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二者都存在于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文学中。语文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文字的产物,同时语文也是民族文化的凝聚形式。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工具,具有工具属性,语言本身承载着文学甚至文化功能,人文性正是内含在语言、文学和文化中,因此,我们可以谨慎地得出一个结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语言(包括文字)。展开来讲,语文的基本材料是语言文字,构成语文的语言文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语言文字因为它所承载的文化功能而有意义,否则只是一堆无意义的客观存在。同样,任何文化、思想和情感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予以展现和留存。在这一个意义上,语言文字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从这种统一的观点考察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偏向和人文性偏向,就可以发现二者都是由于没有很好地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涵义和关系所造成的。只讲究语言文字能力和语文习惯的训练和培养,是机械的,没有注意到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文章都是依靠它们所承载的思想而变得有意义的。实际上,任何有意义的语言和文字必定包含着文化上的意义,如果仅仅训练字词的运用,这样的语文能力是极其贫乏、表面的,缺乏精神的深度。另一方面,仅仅注重语文的文化意义的熏染,却不以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为依托,显然是抽调了精神意义的实现基础。此外,我们课堂中出现的那种散漫乡愿的现象,其原因之一就是未能理解人文主义所强调的道德克制精神。在白璧德看来,“人性与自然相比具有内在的超越性,文学的重要使命就是引导人类由低级自我提升为高级自我”[5]。
  三、途径: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原则
  上面关于语文统一性的分析只是在抽象的理论层面展开的,但是,就教育的实践本性而言,最要紧的事情是如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维持二者之间的恰当平衡。这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法问题,在此,一个新的限制性因素被引入我们的考虑之中,即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是教学的实际起点。这也意味着,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平衡状态处于不断的建立—打破—重建的动态过程中,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在不断发生变化。笔者立足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于语言的性质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如下原则对于保持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平衡是有益的。
  首先是中庸原则,即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不可偏废。我们既要摒除肢解语文整体性和精神性的机械训练,同时又要防止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散漫风气。在机械与散漫之间,我们需要寻找一条中间道路。达成此点的第一要求便是克制人为的偏见。在这条原则之下,我们另提出一条特别的原则,即节制性原则。这条原则专门针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误解自由和自主的倾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许多教师却由此而将学习的任务全部推向学生,以为教师的干预必定妨碍了学生的自主和独特性。根据人文主义的基本原则,人文性内含着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应当受到一定的约束和引导,而不是任其随意发展。
  还有便是积极性原则。第一,小学语文教学重视语言文字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其感受性丰富而理性尚未养成,因此,语言文字及文学中蕴涵着的深层意义并非小学生所能领会和理解。因此,学会拼音、识字、写字、说话等基本事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当然,根据中庸原则,即使是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也要注意到人文性的发扬和濡染。第二,如何在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中达到人文熏陶的目的呢?创设优美、优雅、优质的语言环境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语言文字的美和文学的美是直观的,并不需要理性上的努力就可体会。审美是人文性的基本内容之一,学生体会语文之美,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此外,语言环境本身具有精神熏陶的作用,教学语言的优雅或崇高,能激起学生心中同样的情感,而贫乏、无聊的语言环境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
  参考文献:
  [1]范建欣.小学语文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J].教育探索,2002(6).
  [2]吴永军.乱花渐欲迷人眼——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诸主张看语文实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7).
  [3]王坤庆.论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1999(5).
  [4]三联书店编辑部,美国人文杂志社.人文主义:全盘反思[M].多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5.
  [5]胡淼森.“新人文主义”再探讨[J].求是学刊,2006(1).
  责任编辑:石萍
其他文献
他一看就不是那种彻头彻尾的坏人,进来好几天了,连句话也不讲,只是默默地瞅着铁窗外的世界发呆,好多次泪水就悄然落下了。我将监狱里的犯人分成三类:一类是无药可救的;一类是有药可救的;另一类是不用药也能救的。而他,显然属于第三类。我想他一定是失手做了他极不情愿做的事情。后来,我查了他的材料,果真如此。  他犯的是过失伤人罪,拿石头砸晕了公然调戏他女朋友的流氓。那个流氓在医院躺了个把月,而他要在监狱里待五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古徽州府治所在地。走进县城城东路的居民区,一座大院里坐落著乾隆年代老字号胡开文墨庄的余脉——老胡开文墨厂。  在一间间厂房内,炼烟、和料、制墨、晾墨、打磨、描金等11道古法制墨工序各有讲究,也各自藏着徽墨的秘密。  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因其“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等特点为文人墨客所钟爱。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1岁的
导语  城乡教育均衡是一项民生工程、和谐工程和可持续发展工程,每一个部分都至关重要。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的培训,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应有一揽子的优惠待遇支持;将义务教育纳入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差距,需要各级政府加大考核问责力度,才能显现出执行力。显然,推进教育均衡,路途仍然漫长。  本期文章,
前路坎坷,不忘初心。多少HR(即“人力资源工作者”)坚守在绩效考核的推进之路上,心怀群策群力的雄心抱负,希望通过绩效考核,把各部门的利益拢在一起,推倒“部门墙”,让每个人都能愉快地参与协作,让每个人的工作都卓有成效。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让我们回到现实的场景:理论学了一堆,而推行绩效鲜有真正成功者,绩效考核甚至成为企业的负担,HR挨个部门催收表格,各业务部门“老大”疲于应付,员工对业绩统
A.  趁于好女士去洗手间,小傲忽然冲我举起小拳头,很用力地说,我现在打不过你,长大以后一定能打过你,你等着!  5岁的小孩子,那眼神,一副“小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凛然,令我哭笑不得。想来,这世上最尴尬的身份不只是后妈,后爹也好不到哪里去。  只是,我还不是小傲的后爹,我和他妈于好不过是初次见面。介绍人是于好的同学、我的同事李楠。李楠认为,虽然于好有个“拖油瓶”,但是年轻貌美、善良贤淑,银行中层的身
一方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一方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万人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中国和瑞典最近进行了一个独特的合作:在北京成立中瑞交通安全中心。这个中心的成立意义何在?中心负责人是汉森·奈斯(Hans Nyth),这位前沃尔沃安全高管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是为了什么?我们要听听他的说法。  关于安全中心  AF:请问像中瑞交通安全中心这种形式的合作研究中心,其他地区或国家有吗?还是目前只在中国才有?  奈斯
摘要:针对当前许多中职生自信不足、生涯规划模糊、心理迷茫的问题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重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现代媒体技术、课堂教学及家校联系等方面入手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并倡导全员、全方位育人与个体指导、企业跟踪紧密结合,培养现代职教人。  关键词:学生发展指导;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快乐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
“三哥”是越野圈里对赵永国的尊称,他是一位越野赛车爱好者,特别追捧巴哈赛车,曾经驾驶过他自己制造的巴哈赛车参加过环塔拉力赛、中国越野拉力赛。不过,他的梦想是要在中国举办一场巴哈赛事,为这事他还组建了亚洲巴哈(中国)有限公司。三哥为举办亚洲巴哈大赛筹备了两年,但赛事头绪太多,在哪里落脚尚无定论,直到内蒙古通辽政府通知他,今年就办,而且就在十一黄金周办。三哥掐指一算,准备时间只有20天......  
车联网与互联网无线拼接    智能穿戴、手机和自己的汽车无缝连接,在车上移动支付,约起来,你准备好了么?  最近几年,智能手机普及之后,大家出门在外,去到陌生的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寻找WI-FI,当然,得是免费。未来几十年,这一幕或将重现在智能汽车身上。  十年前,整个汽车还是以机械、发动机传动为主,一个车上差不多只需要一百个左右的芯片,到了今天为止一个车上需要六百个芯片,根据非常权威的市场预测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