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医学发展模式的转变,对我国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养综合能力强、全面发展的临床医学人才。其中,医学生创新能力是制约高素质医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课题组对目前在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影响医学专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有助于培养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高职高专 医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标志和潮流,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人才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其责任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疗专门人才,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医学教育的全过程,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新的医疗发展需求,我们应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培养新世纪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关于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为了解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本课题组于2010年11月份对邵阳医专大一、大二的4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评价不高
调查结果表明:71.84%的学生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较一般,8.42%的学生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较弱,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较强的有16.32%,认为自己创新能力很强的仅有3.42%。统计结果反映出高职高专医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评价不高,缺乏必要的自信心。
(二)学生缺乏强烈的创新欲望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比较淡薄,创新欲望不强。他们往往仅满足于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不具备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获得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生自身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不够
在回答“你知道怎样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吗”这一问题时,23.95%的学生回答“有些了解,但是没有实践过”,52.63%的学生表示“不知道”,22.37%的学生回答“压根没兴趣”,仅有1.05%的学生表示“有些了解,自己参与过一些”。调查结果还显示,72.63%的学生对查阅专业文献不熟悉,98.42%的学生没有发表过论文,没有参与过课题研究,甚至完全不知道课题项目的申请知识,88.2%的学生没有使用过医学文献数据库。这些都表明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崇尚意识与参与行为之间存在很大的反差。一方面,学生能意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出积极态度;另一方面,在行动上不能落实,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
(四)学生对学校的创新环境认可度不高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学校教育环境息息相关。我校学生对学校的创新环境认可度不高,调查结果显示,72.6%的学生认为“校园创新氛围的营造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重要影响”,但67.8%的学生认为学校创新环境差。在回答“你认为目前教学管理制度能否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这一问题时,有51.2%的学生回答可能性不大,回答不可能的占31.2%,回答一定能的仅占2.26%,回答应该能的占9.58%。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当前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五)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在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方面认可度不高
对于“你认为我校所设置的实验和实习环节是否能达到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这一问题,53.2%的学生回答未达到,35.5%的学生认为基本达到,仅有11.3%的学生回答达到。这说明我们的实验和实习环节需要大大加强。对“目前所学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否有用”这一问题,有50.8%的学生回答没有用,仅有7.9%的学生回答很有用,持肯定回答的学生比较少。在回答“你认为老师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有帮助”时,有46.1%的学生回答帮助不大,回答没有帮助的有21.3%,回答比较有帮助的有27.1%,只有5.53%的学生回答很有帮助。
二、关于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制约因素的分析
(一)学校的创新环境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的科研环境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高专学校一般科研力量薄弱,教师较少参与科研活动或是没什么科研成果,科研在整个校园缺乏影响力,学生在这种不重视科研的氛围中科研意识觉醒得就慢,培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也会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校园缺乏创新资源,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只是学习了学校发的教材,获得的只是卷面上的分数。学校较少开设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第二课堂,网络资源、课外图书缺乏,学生缺少获取更多知识的途径,导致知识面狭窄、能力缺乏。实验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后,缺少临床实践的机会,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
(二)传统的教育模式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高职高专学校一般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沿袭了中专的教育管理模式,教育观念转变的力度不够。现实的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受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模仿学习,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主要围绕教师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学过程中缺少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和储存知识,无条件地执行教师的指令,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和自由讨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但综合素质较差,思考、分析 、创新等能力不足。另外,传统教育的考核评价模式往往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摆在首位,其次是在实践中模仿和应用这些知识、技能,创造能力则放在最后,或者根本不在考核之列。这种考核评价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的创新素质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大学的灵魂。教师教学精力投入的多少、水平的高低以及自身的创新意识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过多的精力来进行教育创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他们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传授、灌输,教学过程中介绍相关专业的最新动态及其他专业知识的情况相对较少,过多地照本宣科,并且传授的往往是具体内容,方法讲授、过程分析不多,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判断、分析、研究等能力。虽然学生容易获得系统、全面的知识,但容易造成学生机械学习、懒动脑、不发言的坏习惯,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性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临床操作教学的过程中,过分强调操作过程的一致性,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定势、思想禁锢。此外,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实践不足,他们较少有自己的创新成果,不能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
(四)学生自身的创新素质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素质主要包含创新精神、创新欲望、创新思维等等。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目前不少在校的高职高专医学生仍然十分缺乏创新的欲望,他们仅满足于课堂及书本的学习,不具备完善的自学能力及利用图书文献和网络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他们几乎将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课本知识上,完全是“为考试而学习”,忽略了自己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相当淡薄,更谈不上创新欲望了。此外,由于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被禁锢,个性被压抑,缺乏自主的意识、独立的人格和批判的精神,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关于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学校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学校要把创新环境的建设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高职高专学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大学生科技报告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科研思维,激发其创新行为,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可以建立大学生科技活动、学术活动小组,将兴趣和爱好相同的学生聚集到一起,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培养。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并对学生的科研成果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有效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图书馆、实验室和网络建设,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使他们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潜能。
(二)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
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变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先导。教学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要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实现传统教育思想向现代教育思想的转变,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科学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思想。其次,要更新教学课程与内容。应当合理设置课程,那些不适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陈旧、过时的课程体系必须尽快改变,努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课程体系。再次,要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教师单方面的讲授为主,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要引进启发式、研究式、探讨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让学生的潜能得到释放,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和开拓精神。
(三)培养创新型教师
高职高专学校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首先,要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努力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使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善于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大力倡导教师发扬创新精神,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掌握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不断改进并充实自己;其次,应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知识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把创新素质培养作为教师教育和培养的核心任务。再次,要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并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晋级、破格提拔等政策倾斜,以引导教师主动进行教育改革,及时将科研领域的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运用到教学中去。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创新能力的产生首先应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实现创造发明的前提和动力,它要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才能实现,因此,教育者要注重学生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完美人格、坚定信念的培养。其次,要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产生了研究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如饥似渴地去学习和钻研。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把本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动态及成果介绍给学生,促进学生对本学科前沿研究信息、成果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专才专用;要提倡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最后,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科研与创新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创新的方法和途径。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金项目:201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立项课题(10F95)
[参考文献]
[1]涂师平、林章雅、杨立勇: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8(1)
[2]顾鸣敏,王馥明等: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调研及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2)
[3]辛雅丽:关于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认知比较研究【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3)
[4]李文忠: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应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增刊
[5]梁婵.影响护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吉林医学 2009(18)
[6]宫丽华.高校要着力营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生态环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3}
(作者单位: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邵阳)
[关键词]高职高专 医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标志和潮流,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人才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其责任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疗专门人才,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医学教育的全过程,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新的医疗发展需求,我们应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培养新世纪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关于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为了解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本课题组于2010年11月份对邵阳医专大一、大二的4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评价不高
调查结果表明:71.84%的学生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较一般,8.42%的学生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较弱,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较强的有16.32%,认为自己创新能力很强的仅有3.42%。统计结果反映出高职高专医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评价不高,缺乏必要的自信心。
(二)学生缺乏强烈的创新欲望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比较淡薄,创新欲望不强。他们往往仅满足于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不具备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获得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生自身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不够
在回答“你知道怎样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吗”这一问题时,23.95%的学生回答“有些了解,但是没有实践过”,52.63%的学生表示“不知道”,22.37%的学生回答“压根没兴趣”,仅有1.05%的学生表示“有些了解,自己参与过一些”。调查结果还显示,72.63%的学生对查阅专业文献不熟悉,98.42%的学生没有发表过论文,没有参与过课题研究,甚至完全不知道课题项目的申请知识,88.2%的学生没有使用过医学文献数据库。这些都表明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崇尚意识与参与行为之间存在很大的反差。一方面,学生能意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出积极态度;另一方面,在行动上不能落实,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
(四)学生对学校的创新环境认可度不高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学校教育环境息息相关。我校学生对学校的创新环境认可度不高,调查结果显示,72.6%的学生认为“校园创新氛围的营造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重要影响”,但67.8%的学生认为学校创新环境差。在回答“你认为目前教学管理制度能否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这一问题时,有51.2%的学生回答可能性不大,回答不可能的占31.2%,回答一定能的仅占2.26%,回答应该能的占9.58%。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当前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五)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在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方面认可度不高
对于“你认为我校所设置的实验和实习环节是否能达到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这一问题,53.2%的学生回答未达到,35.5%的学生认为基本达到,仅有11.3%的学生回答达到。这说明我们的实验和实习环节需要大大加强。对“目前所学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否有用”这一问题,有50.8%的学生回答没有用,仅有7.9%的学生回答很有用,持肯定回答的学生比较少。在回答“你认为老师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有帮助”时,有46.1%的学生回答帮助不大,回答没有帮助的有21.3%,回答比较有帮助的有27.1%,只有5.53%的学生回答很有帮助。
二、关于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制约因素的分析
(一)学校的创新环境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的科研环境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高专学校一般科研力量薄弱,教师较少参与科研活动或是没什么科研成果,科研在整个校园缺乏影响力,学生在这种不重视科研的氛围中科研意识觉醒得就慢,培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也会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校园缺乏创新资源,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只是学习了学校发的教材,获得的只是卷面上的分数。学校较少开设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第二课堂,网络资源、课外图书缺乏,学生缺少获取更多知识的途径,导致知识面狭窄、能力缺乏。实验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后,缺少临床实践的机会,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
(二)传统的教育模式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高职高专学校一般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沿袭了中专的教育管理模式,教育观念转变的力度不够。现实的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受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模仿学习,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主要围绕教师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学过程中缺少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和储存知识,无条件地执行教师的指令,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和自由讨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但综合素质较差,思考、分析 、创新等能力不足。另外,传统教育的考核评价模式往往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摆在首位,其次是在实践中模仿和应用这些知识、技能,创造能力则放在最后,或者根本不在考核之列。这种考核评价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的创新素质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大学的灵魂。教师教学精力投入的多少、水平的高低以及自身的创新意识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过多的精力来进行教育创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他们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传授、灌输,教学过程中介绍相关专业的最新动态及其他专业知识的情况相对较少,过多地照本宣科,并且传授的往往是具体内容,方法讲授、过程分析不多,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判断、分析、研究等能力。虽然学生容易获得系统、全面的知识,但容易造成学生机械学习、懒动脑、不发言的坏习惯,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性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临床操作教学的过程中,过分强调操作过程的一致性,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定势、思想禁锢。此外,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实践不足,他们较少有自己的创新成果,不能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
(四)学生自身的创新素质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素质主要包含创新精神、创新欲望、创新思维等等。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目前不少在校的高职高专医学生仍然十分缺乏创新的欲望,他们仅满足于课堂及书本的学习,不具备完善的自学能力及利用图书文献和网络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他们几乎将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课本知识上,完全是“为考试而学习”,忽略了自己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相当淡薄,更谈不上创新欲望了。此外,由于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被禁锢,个性被压抑,缺乏自主的意识、独立的人格和批判的精神,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关于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学校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学校要把创新环境的建设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高职高专学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大学生科技报告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科研思维,激发其创新行为,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可以建立大学生科技活动、学术活动小组,将兴趣和爱好相同的学生聚集到一起,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培养。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并对学生的科研成果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有效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图书馆、实验室和网络建设,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使他们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潜能。
(二)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
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变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先导。教学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要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实现传统教育思想向现代教育思想的转变,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科学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思想。其次,要更新教学课程与内容。应当合理设置课程,那些不适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陈旧、过时的课程体系必须尽快改变,努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课程体系。再次,要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教师单方面的讲授为主,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要引进启发式、研究式、探讨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让学生的潜能得到释放,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和开拓精神。
(三)培养创新型教师
高职高专学校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首先,要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努力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使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善于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大力倡导教师发扬创新精神,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掌握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不断改进并充实自己;其次,应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知识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把创新素质培养作为教师教育和培养的核心任务。再次,要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并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晋级、破格提拔等政策倾斜,以引导教师主动进行教育改革,及时将科研领域的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运用到教学中去。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创新能力的产生首先应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实现创造发明的前提和动力,它要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才能实现,因此,教育者要注重学生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完美人格、坚定信念的培养。其次,要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产生了研究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如饥似渴地去学习和钻研。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把本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动态及成果介绍给学生,促进学生对本学科前沿研究信息、成果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专才专用;要提倡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最后,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科研与创新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创新的方法和途径。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金项目:201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立项课题(10F95)
[参考文献]
[1]涂师平、林章雅、杨立勇: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8(1)
[2]顾鸣敏,王馥明等: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调研及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2)
[3]辛雅丽:关于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认知比较研究【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3)
[4]李文忠: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应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增刊
[5]梁婵.影响护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吉林医学 2009(18)
[6]宫丽华.高校要着力营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生态环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3}
(作者单位: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