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草原区近54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i1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选取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1961—2014年逐年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等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典型草原区近54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锡林浩特地区1961—2014年近54年的平均气温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速率为0.37℃/10年;降水量呈弱减少趋势,变化速率为-8.12 mm/10年;平均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极其显著,变化速率为24.1 h/10年;风速年际变化呈微弱减小趋势,变化速率为-0.02 (m/s)/10年。
  关键词 典型草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P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1–0109–02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不仅会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系统,而且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任国玉研究得出中国近50a来年平均地表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1℃,增温速率接近0.22℃/10年,比全球或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明显偏
  高[1] 。气候变化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各地气候变化趋势与强度并不完全一致。包妹芬等[2]研究了近50年锡林郭勒盟的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降水变化是一个地区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对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辛志远等[3]研究了近50年锡林郭勒地区降水量整体分布不均匀,局地差异大,变化趋势呈不明显的减少趋势,变化速率为-3.5 mm/10年,降水日数有减少的趋势。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各地日照时数也随之发生了相应变化。许多学者对日照进行了研究,其中贺俊杰等[4]研究锡林浩特市近50年日照时数呈极显著增加趋势。区域气候和环境变化既取决于全球变化的背景,又受局地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因此,研究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气候变化规律,了解该区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为充分认识全球变暖背景下锡林浩特典型草原地区的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和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十分必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锡林浩特市位于锡林郭勒草原中部,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风大、少雨、寒冷,年均气温2.6℃,年均风速3.4 m/s,年均降水量286.6 mm,锡林浩特地区地处典型草原腹地,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具有一定的地域代表性,文章利用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1961—2014年近54年的气候资料,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各要素年际变化规律,为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选取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1961—2014年近54年逐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平均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等资料,分析其气候变化倾向率及其年際变化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温年际变化
  锡林浩特地区1961—2014年近54年的平均气温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图1),增温速率为0.37℃/10年,与全国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一致,但高于中国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增温明显,且上升速率逐渐加快,平均气温上升约1.9℃。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1969年,为0.8℃,最高值出现在2014年,达到4.8℃,年平均气温极差为4.0℃。
  20世纪60年代气温显著下降,70~80年代气温呈缓慢上升趋势,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气温显著上升。20世纪60~80年代后期气温较低,多为负距平,为偏冷期;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2014年气温较高,气温多为正距平,为偏暖期。
  2.2 降水量年际变化
  锡林浩特地区1961—2014年近54年来降水量呈弱减少趋势(图2),变化速率为-8.12 mm/10年,但相邻年间降水量差异较大,其中1979年和1980年相差最大,达258.3 mm。年降水量历史极大值出现在2012年,为511.7 mm,极小值出现在2005年,为121.1 mm,极差达390.6 mm。
  各年代平均年降水量差别较大。其中,20世纪90年代平均年降水量最多,为300.1 mm,21世纪初期平均年降水量最少为253.5 mm,极差为46.6 mm。20世纪70年代和21世纪初锡林浩特地区年降水量变化频繁。20世纪60年代降水量变化最平稳,且年际差异较小。
  54年中,多雨期主要为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末期和90年代,而20世纪80年代初期略少,20世纪60年代和2l世纪初则为显著的少雨时段。
  2.3 日照时数年际变化
  锡林浩特地区1961—2014年近54年来平均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极其显著(图3),变化速率为24.1 h/10年。5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947.7 h,年平均日照时数历史极大值出现年份为1989年,为3 122.0 h,极小值出现年份为1970年,为2 701.8 h,极差值达420.2 h。
  1961—1985年呈下降趋势,变化速率为-14.0 h/10年;1971—1985年和1986—1997年年平均日照时数变化较平缓;1986为年平均日照时数由偏少期向偏多期的转折点;1998—2014年围绕平值波动变化。
  20世纪60~80年代中期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偏少,多为负距平,为少日照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14年日照时数偏多,多为正距平,为多日照期。
  2.4 风速年际变化
  锡林浩特地区1961—2014年近54年来风速年际变化呈微弱减小趋势(图4),变化速率为-0.02 (m/s)/10年。54年平均风速为3.4 m/s,年平均风速历史极大值出现年份为1978年,为4.2 m/s,极小值出现年份为1967年、1989年、1997年,均为3.0 m/s,极差达1.2 m/s。   1962—1968年和1988—2001年風速变化多为负距平,风速较小;1969—1987年和2002—2014年风速变化多为正距平,风速较大。说明20世纪60年代末和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风速较小。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风速较大。
  3 结论
  (1)锡林浩特地区1961—2014年近54年的平均气温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速率为0.37℃/10年;20世纪60年代—80年代末期偏冷期,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2014年气温较高为偏暖期。
  (2)锡林浩特地区1961—2014年近54年来降水量呈弱减少趋势,变化速率为-8.12 mm/10年;20世纪90年代平均年降水量最多,21世纪初期平均年降水量最少。
  (3)锡林浩特地区1961—2014年近54年来平均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极其显著,变化速率为24.1h/10年;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14年日照时数偏多。
  (4)锡林浩特地区1961—2014年近54年来风速年际变化呈微弱减小趋势,变化速率为-0.02 (m/s)/10年;20世纪60年代末和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风速较小,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风速较大。
  参考文献
  [1] 任国玉.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气象学报,2005,63(6):942-956.
  [2] 包姝芬,马志宪,崔学明.近50年锡林郭勒盟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2(3):157-160.
  [3] 辛志远,史激光,刘雅琴,等.锡林郭勒地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312-316.
  [4] 贺俊杰,黄凤茹.锡林浩特市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2,33(3):333-339.
  责任编辑:黄艳飞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Change in Typical Steppe Region in Recent 54 Years
  ZHANG Li-jun (Xilinhot National Climate Observatory, Xilinhot, Inner Mongolia 026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average wind speed, annual sunshine hours,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other data of Xilinhot National Climate Observatory from 1961 to 2014, this paper analyzesd the climat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grassland area in recent 54 years by using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of linear trend estim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1961~2014,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Xilinhot region showed a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 with a warming rate of 0.37℃/10 year; the precipitation showed a weak downward trend, with a change rate of -8.12 mm/10year;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average sunshine hours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with a change rate of 24.1 h/10year;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wind speed showed a weak downward trend, with a change rate of -0.02 (m/s)/10year.
  Key words Typical grassland; Climate chang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其他文献
“十三五”期间,我国公路养护尤其是路面养护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科学决策技术逐步完善;预防性养护技术渐成体系;高性能改性沥青材料已形成系列产品;路面结构和施工工艺得到
摘要 利用2020年8月23—24日廊坊市降水实况资料、MICAPS常规气象资料、地面加密观测等资料,对廊坊地区一次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是典型的低槽冷锋类暴雨,过程中行星尺度影响系统是南亚高压北侧的副热带西风急流,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为高空槽、低空低涡、切变线和冷锋等,中小尺度系统是较长时间维持的中尺度辐合线,高低空系统配合较好;低空辐合,高空强辐散,形成强
摘要 利用常规资料、卫星及fnl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发生在青海省三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研究。得出结论:(1)位涡中低层为负值,高层为正值,有利于低层气旋性涡度的增加,易储存和释放不稳定能量,造成强烈的上升运动,更利于暴雨发生;(2)低层中MPV1的大绝对值中心、等值线密集区与强降水对应较好,等值线密集区呈西南—东北向分布;(3)中低层中35°N的辐合中心与MPV2零线对应,呈正负分布,强降水
截至2019年底,全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里程总计约59.1万公里,其中养护里程58.6万公里,列养率达到99.1%。所评定的50.2万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总体技术状况水平MQI值达到87.3,优
核心提示“十四五”时期,甘肃省将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甘肃通道走廊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按照“
摘要 考虑天然气管道场站的复杂性、危险性,确定场站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检测内容和检测流程,给出检测内容和检测流程确定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场站;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1–0095–02  天然气管道站场是天然气管道输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天然气站场站点多,周
摘要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区域自动站、雷达、卫星云图等资料,简要分析了台风“玛莉亚”暴雨过程的环流场,物理量,为今后在实际预报中对台风预报提供借鉴。结果表明:2018年1号台风“玛莉亚”在生成和发展阶段,副热带高压西伸加强,引导气流较强,预报确定性大,移动以西偏北方向为主,移动速度较快。台风“玛莉亚”生成发展条件好,发展阶段曾达超强台风量级,未登陆台湾,故受大地形衰减程度弱,前期维持较强强度,但由于
摘要 探讨影响浙江地区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工作策略,以期提升天气预报准确率。  关键词 天气预报;准确率;因素;策略  中图分类号:P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1–0097–01  加强天气预测有利于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高效、有序地开展。在浙江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加强天气预测,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利于人们根据天气预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工作计
中国城市群发展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与辐射作用。然而,目前中国城市群发展一体化程度较低,纵深不够,支撑其发展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仍需完善
摘要 新疆是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的省份,加强该地区防风固沙工作是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十三五”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明确了工作重点,将防治荒漠化作为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的主要任务。经过多年的努力,造林种草工作稳步开展,加强整理和推进退牧还草和生态恢复的工作,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西北干旱区在生态保护方面本身就面临诸多困难,加强管理和经营做好防风固沙工作,将对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产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