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着“存在”的身体形态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罪的痕迹,雌雄莫辨的形体,贲张的血脉,损坏的皮肤组织和暴露出来的内脏器官,极端扭曲的躯干,裁掉的肢体……作为残缺和解体的符号所存在的这些身体,是被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摧残的再现美学所推崇的因素。这些撅起的身体所表现出的对于历史和存在的深深的失落感,明显是从道德的缺失和对于混乱的不满当中产生的。另一方面,它们也在叙述着对于能够抚平皱纹的整形手术和飞上天空的钢铁侠的盔甲这些突破人类身体极限的事物的持续不断的欲望。对于着迷于速度的人类来说,身体不过是一个被束缚在三次元的繁重的累赘。这个由皮肉和血液、骨头和内脏所组成的愚钝的身体能做的事情寥寥无几。
  一方面是后现代主义中失衡的认识论,另一方面是大众文化的欲望,20世纪精英艺术和大众文化都受到了“与身体斗争”的冲击。20世纪里被展现出来的身体更明确地展示出了这样的发展倾向,它们被更加无情地虐待与攻击。由此产生了被破坏与暴露出来的内脏(弗朗西斯·培根)与伤痕累累的皮肤(赫尔曼·尼奇)。厌恶与愤怒让我们最终如马特·克里肖的作品一般朝自己发射了致命的子弹。毁灭性的身体行为的下一个阶段便是排除行为与事物的本体,并回归于更纯粹的概念形态。德勒兹在描述这个现象时说到“20世纪中认知与创造的感官背离了我们的身体器官”。杜尚的作品分离了“创造的行为”本身与它的价值。用劳动进行的创作必须让位给形而上的概念。在不依靠实物创作的抽象主义当中眼睛与视线已经失去了它一半的功能。在20世纪的主流美术当中从抽象走向概念的过程正是走出对身体器官的破坏的过程。
  在杜尚声称自己的双手被诅咒了的时候,康丁斯基主张“艺术的最终形态是数字”。在这样的情景下,皮肉和血液、骨头与内脏都以过于具体和物质化为由而被认为应从艺术当中排除。虐待着身体的历史作为一个形象被保留了下来。达米恩·赫斯特夸张地放大了剥下的皮肤并展现了即将掉落出来的内脏。但这次只不过是为了追求纯粹的冲击力,仅仅是为了引起争议而把动物的身躯劈成了两半。在同是YBAs出身的杰克和迪诺斯查普曼兄弟的艺术世界里充满着的身体各各都能成为“最扭曲身体大赛”的最后胜者。
  在后现代主义认识当中逐渐成型的身体形象已经成为了主流意识的时代,李周里的身体形象让人感觉实在是过于完整并且生硬。这位画家用如此虚心的笔触描绘出的身体筋骨,让我不禁疑惑自己已经多久没有见到过不被解剖的身体形态了。在谈论斗争之中被摧毁扭曲的身体成为了主流,因而完整的身体被认为代表着内在的贫乏,仰或是缺少着前卫性的负荷,因此李周里用完整没有损坏的语言与文法所表达的美学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
  现代美术是从对实际对象的背离开始的。不知是否是从盲人的美学出发,以匠人的熟练度描绘出对象的身体器官、双手、劳动、视线全部抛弃,回归到了纯粹的概念与数学。这条路线曾经被人们所确信,但随着时间流逝人们渐渐开始对它产生了疑问与失落感。李周里的绘画论便含着这个疑问的脉络。李周里的绘画论并非主张现成品美学,而是继承了在三米长的祭坛上雕刻人物的那份匠人雕刻家的精神,还原了色彩之后走向抽象,最终追溯回到了葬送人物形象的墓地。
  她把杜尚抛弃绘画的理由作为她的绘画论的基础。对对象的忠实再现,熟练的绘画技巧,劳动,她将这些因素当作表达“生存的故事”的手法,她要在这个世界里还原现代主义所一个个剔除的元素。李周里的绘画是用自己的速描完成的,是能从哲学命题里缓一口气的——与美学的义务无关。这种美术必须理论性地看待对象,运用匠人的绘画才能,需要不少训练的熟练度,专门化的劳动,才能得到收获。李周里深知这个速度的时代所推崇的美学潮流的空虚以及被迂腐的理论和专门用语所统治的僵化的艺术界的意义的贫乏。她对“不学习任何美术理论就想创造理论性质的美术品”的世界感到烦闷。
  这就是李周里参与到了关于绘画的争论的缘由。她想忠实地还原对象并复原绘画的尊严,用观察力和表现力,对心理产生戏剧化的效果,在明喑对比的次元里推动历史的重现,这是现代的斗争。她排斥了疲惫的二次元里的形式主义,去证明“充满生机”的作品表面,拒绝停留在Supports/Surfaces苍白的认识论里,但又想去还原“流动着的人生故事”,这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斗争。因此从符号性转换到象征性的旅程,也就是从形态与色彩的符号性回归到语言与理性的象征性,是一个从先去疑惑“怎么样”到先去寻找“为什么”的斗争。
  在李周里的世界当中比起熟练的表现力或者高水准的技法,更重要的是去寻找我们“集体的意识”。李周里所绘画的身体不是单单为了创造强烈的印象而存在的中立的对象。这些挣扎着呐喊着的身躯分明是带着迫切激烈的感情的真实存在。那些画布上恸哭着叹息着苦恼着的存在,他们的恸哭与叹息与苦恼并非与我们毫无关联,而是代表着我们匍匐前进的人生的一个符号。
  李周里的绘画再现了极简主义和概念艺术所排斥的文学性与戏剧性。她的身体打破了长久的沉寂并再次提及了人生的凄凉。她确信一个以身体作为中心的语言体系能够表达出生存的愤怒与失落感。肌肉的收缩与弛缓,脊椎和筋骨与骨盆的互补与平衡,她相信这些能够代替文学性的修辞。实际上李周里也矫正着脊椎上的每一根关节,细致地描绘着附在上面的每一块肌肉,并用身体语言叙述着故事。这个语言体系包括如下话语:“为了不被激烈的感情击溃身体也必须相应地变得更加强大”“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必须忍受自己所持有的力量”“这些背影与光滑的头颅统治着历史上叙事的次元并且能够代表人类全体发声”“我们或许在群体里面变得更加活跃”……
  李周里的绘画已经准备好超越那场形式主义与丹托之间的斗争。能做到这一步本身已经是极有意义的成果了。但是,要发现这个世界真正的价值就必须超越至今为止所有的成果。李周里应该深知这一点。
其他文献
葡萄牙艺术家若昂·马利亚-古斯芒(Joao MariaGusmao)和佩德罗·帕伊瓦(Pedro Paiva)从2001年起合作至今,主要创作影片、摄影、雕塑和暗箱装置。他们的影像作品总是包含电影史、视觉人类学、科学、艺术、文化和宗教史等多种元素。然而其作品并非要证明任何理论,而是致力于视觉实验,向观众展现视觉的局限性。他们近期在德国慕尼黑艺术之家美术馆的个展“孔雀”展出了其最新的一组影像作品。影
期刊
政治波普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重要现象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波普艺术是当时文化受到艺术市场机制和全球化大潮综合作用的产物。正如学者吴亮所说,“政治波普是中国近年美术的一个畸形产物”,它的出现,是中国当代艺术转向外部问题、转向社会学的表现之一,追根究底,是源于中国图像体系的脆弱和匮乏,以及创作者既介入又自持的暖昧态度和边缘地位。  虽然政治波普是美术的撤退,是从艺术形式到意识形态的重返,而其嚆
期刊
近日,在红砖美术馆举办了一个年轻艺术家的群展,题目叫“我们的未来”。艺术领域探讨未来的并不太多,因为描绘未来更多需要基于科学的想象力,艺术家往往并不缺乏后者,却每每对前者敬谢不敏,这也是达·芬奇这么多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但是艺术界也不乏探讨未来的话题,只不过这些话题更多是用来指向当下,新鲜的艺术,新鲜的艺术家。但是正如同有些艺术家大言不惭地宣称“当代艺术就是‘当代’的艺术”,当我们在看
期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艺术走向变革的时期。先是乡土绘画,于官方现实主义集体传统中,置入反思历史的真实要求和艺术语言的个人特点。尽管突破有限,但确实激发了青年一代的创作活力。个人性表达一旦打开缺口,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样难以收回。“八五新潮”美术对新旧集体传统的否定,其核心即是强调自我表现及个性解放的重要性。青年艺术家们所借重的正是以个人自由为前提的西方现代艺术。但新潮美术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为了争夺
期刊
第二十届悉尼双年展于2016年3月18日在悉尼开幕,共有九十多位艺术家参展。其中来自中国的艺术家有上海艺术家徐震、中国台湾艺术家陈界仁、李明维、蔡佳葳、姚瑞中等人。  本届双年展的主题借用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威廉吉布森(Wiliam Gibson)的名言“未来已然在此——却非均匀分布”,由艺术总监斯蒂芬妮·罗森塔尔(Stephanie Rosenthal)担任策展人。据此主题,双年展在七个展出地点划定
期刊
“抽象表现主义”,亦称“纽约画派”(The New YorkSchool)或“行动绘画”(Action Painting),是20世纪中叶的一次美国艺术运动,代表画家有杰克逊·波洛克、威廉·德·库宁、巴内特纽曼、阿道夫·戈特列布、马克罗斯科等人。美国艺术史学者大卫·安法姆(David Anfam)曾写道:“(抽象表现主义是)艺术史特别是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的确,它使得美国艺术第一次赢得国际
期刊
人们大多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说法:刘国松先生是一位已经奠定了美术史地位的艺术家。但是,笔者却更愿意补充下面的说法,即刘国松先生是一位要为今天的水墨画承担历史责任的艺术家。之所以要强调历史责任,是因为,对于当下的水墨艺术而言,刘国松先生的影响力更多体现在如下的方面:即创造了现代水墨的一些基本方法,传播了实验水墨的核心理念,成为了今天多元混杂、多管齐下、外沿不清、内核不定的“水墨”艺术的一个较近的重要来源
期刊
2016年5月26日,龙美术馆(重庆馆)正式开馆,并由王薇女士担任馆长及总策展人。这是龙美术馆在上海先后建立浦东馆和西岸馆之后,首次将事业版图扩展至西南地区。龙美术馆(重庆馆)落址于重庆直辖市江北区国华金融中心双子座一至三层,占地面积约一万二千平方米,共设有三个展厅,分别聚焦中国传统、革命主题绘画及当代艺术。主展厅采用跃层展厅结构,挑高七米。坐落于商务楼中的龙美术馆(重庆馆)将打破艺术场馆与商务楼
期刊
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0年后的中国,经历了最深刻而根本的变化。加速、赶超的民族潜意识仍然挥之不去,令人惊奇的数字增长背后是产业和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均,改造的强烈愿望和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以及高度商业化后个人加剧的焦虑情绪和无所适从。当在这二十年隐去“艺术家”身份、投身建设的尚暾再度做艺术的时候,选择采取一种更轻巧和幽默的姿态来转译社会剧变对于个体留下的痕迹。  近期在上海东画廊开幕的“目录”是尚
期刊
2016年5月21日,“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上海站)”在中华艺术宫开幕,此次展览由方旭东担任策展人,丁亚雷担任学术主持,集中展出了许钦松的92件山水画作品。展览以唐代《寒山诗》为主线串联起来,分为四个专题:大道之境、传统之桥、重建新山水以及宇宙心象,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许钦松在山水画上的创作与思考,呈现许钦松山水画中的自在之境,同时体现其“大荒”山水当中的人文意境与思考。  许钦松是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