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谷场的小时光

来源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ing___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推荐:即使现在的科技再发达,可以拍照片、录视频,也很难360度地记录下逝去的每一天。那些過去的回忆、每一个人生阶段的时光,留存在心底,因为时间的酝酿而有了更醇厚的味道和感情。这一切,只有文字才能穿越时光描绘出已消逝的一帧帧画面。
  在南方,有种稻谷的地方就有晒谷场。一般都是村落中空出来的一片方形的场地,外婆村里有,奶奶村里也有,一米多高的围墙围起来,只留前后两个门。有些场地小的,临近道路上又少有车走的,种田人家没办法,会把收获的谷子摊在水泥路边晒,但这种做法对过往的车辆很危险。
  我要说的是错落在村落中的晒谷场,三面围墙,还有一排屋舍直面向晒谷场。那一排屋舍中又间或有纵向走形的巷子,巷子里面有门开向或横行或斜行的小巷子,左右两侧多条小巷子横行并列。晒谷场就像一个肥胖的多肉,面向它的那第一排屋舍是地面与土壤交界处的根茎,巷子是主要的根须,根须又分出许多小根须。
  以前晒谷场的围墙就跟村子里的老房子一样,都是用糯米浆混水泥砌成的,风吹日晒雨淋的,早就满面斑驳,青苔丛生了。推倒重修之后倒是颜值提高了好多,三面围墙光滑的,都是水泥好看的灰蓝色。晒谷场的地面也修得平了很多,不再是那种坑坑洼洼的泥土地了。
  修好之后的晒谷场俨然成了孩童们肆意玩闹的场所不说,更是多了一项功能。外婆家是住在面向晒谷场的第一排屋舍的,站在门口喊一句,居然能听到回声,声音像被放大了好几倍,整个晒谷场的人家都听到了。像不像天坛?天坛的的回音壁还是经过能工巧匠设计的呢!我们的这个,算是无巧不成书了!
  晒谷场原本不叫晒谷场,潮汕话里面叫“花埕”,只是就它的功能来说,最大的用处就是晒谷子,所以我一般都把它叫晒谷场。到了丰收的时节,用耙子把谷子扒拉成薄薄的一层,一个大大的矩形,就是一家的谷子。满地的谷子,满地的黄金,大大小小的矩形错落有致,隐约可见稻田里丰收时节的好风光。
  除了丰收的季节,晒谷场都是空的,就成了孩童玩闹和贩卖东西的场所。这就像是一个流动的市场,卖东西的人前门进后门出,卖什么东西都是开嗓喊着过去的,有卖熟食的,有卖甘蔗的,还有是农家自家种多了菜吃不完拿出来卖两个钱的。
  我小时喜欢吃甘蔗,卖甘蔗的小贩才刚进前门,我已经眼巴巴地转身就去求着外婆给买。挑拣,上秤,斩头去尾再截成段儿,看外婆付了钱了,抱着抬着也要拿回家。巴巴地看着外婆拿着洗碗的丝络非常利落地洗去甘蔗上的白霜,这才能拿起来吃。就在晒谷场边上,咬着甜甜的甘蔗,看着后来的人在那里挑挑称称的,嘴里的甘蔗汁似乎更甜了呢。
  卖气球的经常打奶奶村里的晒谷场上过,车头挂着几个五颜六色的气球在空中飘着,后面车尾巴的架子上放着一个罐子,是小煤气罐的那种。
  跟现在的五花八门的、各种图案什么喜洋洋灰太狼的气球不一样,也不是商场里搞活动插挂着的沉沉的大气球,就是很普通的那种游戏上用来踩踏玩耍的小气球,一端圆润向另一端逐渐瘦小的椭圆形,唯一特殊的应该是它会飞吧。我猜里面装的是氦气。
  每次在晒谷场上玩耍,遇到卖气球的经过,我都会跑回奶奶家,为一个汽水瓶央求好久。老人家节俭,平时我们喝汽水剩下的易拉罐都会收起来,攒在一起卖钱。一个一毛钱,刚好可以直接拿去换一个气球。
  我记得奶奶是不大肯的,应该是心疼小孩子手抓不住,一不小心一转眼刚换回来的气球就飞走了吧。但是那时候玩的东西哪有现在孩子这么多,气球的诱惑力实在太大,好说歹说的,奶奶终于同意了,我抓着汽水瓶子拔腿就往外跑,跟小贩说要换。
  只见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东西,手摁着它的口堵在气罐的出气口,“咻”一下就涨成了个气球,利索地扯了根长长的线,绕着气球口绑好了,把线递到我手里。我是要接的,但是我奶奶不让我接,她还记得之前我自己过来换气球,一转身气球就飞了,跑着追都追不回来的事呢。
  奶奶拽着线叫我回家,气球跟在她身后一上一下的浮沉,我就跟在后面跟着气球屁颠屁颠地跑。等回了家,奶奶终于放心地把气球还给我了。也不用怎么着,随手一放,气球就顶到天花板上,像个跟父母撒娇的小孩,服服帖帖地挨着,想跑都跑不了。农村房子的天花板应该是比较低的,小气球下面还拖着一根长长的“尾巴”呢,刚好我能够得着。
  时不时的就去扯一下,看着气球猛地降下来,又晃晃悠悠地顶上天花板,乐此不疲。后来不知道是气球充气过饱了,还是它的气数要尽了,玩着玩着就爆了,不过是小气球,没有什么杀伤力。还是挺沮丧的,但好歹玩了两天呢。
  晒谷场上的小孩子们,笑声还是响亮,哭闹声也响亮。场的那头大人斥责不懂事的小子,这头还是听得一清二楚。玩得脏兮兮的孩子,被老人趁着傍晚天还没黑天还暖和的时候赶着去洗澡了。不知道再长大一点,他们还会一如既往地喜欢这个晒谷场吗?
  晒谷场的小时光啊。
其他文献
外婆是二嫁,在她的那个年代可以说是非常“惹人非议”了。  然而就在这样的风口浪尖,外公不期然地出现了。  外婆迫于家里的压力,同村里的陈二相亲。陈二憨厚老实、话也不多,他坐在桌子的对面看着外婆清秀的脸庞,开始不自在地低头,甚至在他略微粗糙的肤色下映衬出了那一丝局促和害羞。外婆暗自心想:“這个男人怎的如此脸皮薄呢?”  在外婆看来,那次的相亲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哪里会想到在未来还能迎来另一个男人的
期刊
他就像个小怪兽一样,让我时而喜时而忧,但我还是很感谢他,因为他让我有了别人没有的经历,他让我明白了有一个弟弟是一件多么幸运和值得开心的事——无论你原本多么生气,可看到他朝你撒娇,跟你认错,哭兮兮地说“以后再也不会了”的时候,尽管你知道他以后可能还会再犯,但那一刻你是欢喜的。  1  我有一个弟弟,一个能让姐姐瞬间变成汉子的弟弟。  我弟比我小7岁,他出生那年我还在读二年级。中午放学,爸爸来接我去医
期刊
人生病时总是特别脆弱,脆弱又厌世,尤其需要一点依靠与支持。所以上个月末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嘉若的邀请,拖着一身病毒跟她回了家。  说是回家,其实是学校附近的出租公寓。当初嘉若跟宿舍阿姨大吵了一架,一气之下搬出来一个人住。嘉若老家离学校只有3小时车程,她却很少回家,靠定期进账的生活费、家里邮来的衣物和淘宝,过得了无牵挂。  炸洋葱圈、红烧排骨、水果沙拉。早听她自夸厨艺,那天晚上才有口福,嘉若松松地挽着
期刊
1 7月悲喜交加,麦浪翻滚连同草地,直到天涯  收拾东西的时候,在角落找到了从前最好的朋友T写给我的信,背面抄着陈奕迅的《最佳损友》,执拗地觉得我们一定会陪伴对方读完大学、找到男朋友、结婚生子,甚至连彼此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  走上各自选择的路,那么亲密的两个人就这样分散在人海。  她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我结束一段恋情。  我终于见到喜欢多年的偶像,她和喜欢的男生在一起了。  她在大学里结识了很
期刊
植物走出枯顿萎靡,动物从冬眠中苏醒过来,提到春天总是让人不禁与新生联系到一起,而春天也总会让我想起小时候——生命的初期,藏在春天里的童年,像回忆的小精灵,总会在每个新春之际钻出来给我松松土,提醒我回头看看那个在静谧的时光长河里活蹦乱跳的小女孩。  ①藏在山间的春天  蕨菜只在春天才会有,个子高高,毛茸茸的,在草丛中很瞩目。到了周末,我邀上隔壁邻居家与我同龄的小静,两个小女孩穿上塑胶防水鞋,挎着篮子
期刊
海棠依旧:来自南方的海滨小城,骨子里生来就有海浪的前行无畏和海风的自在逍遥,并向往着无拘无束的鱼儿般的生活。倘若有一天你在这茫茫人海中遇见一个三分靠颜值,七分靠才华,剩下的九十分就全是鬼点子的姑娘,不用说,那一定是我。  “小爵呢?快叫它回来吃饭了。”老妈一边翻炒着土豆丝,一边对我喊道。我极不情愿地挪了挪早已在沙发上入定的屁股,眼睛依旧不放过电视里的灰太狼,只见那个可怜的家伙飞到天际化为最闪亮的那
期刊
刚分班时,课间常有旧同学找我聊天,聊着聊着就顺势坐在前桌贺羽的座位上。从外面回来的贺羽看座位上有人,不会疾言厉色让我们小声点讨论偶像或让开座位,而是站到一旁,复习笔记或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全然不在乎有人“鸠占鹊巢”。久而久之,我有点不好意思,借口古文没背熟,草草结束跟朋友的谈话。  这些不起眼的小片段构成了我对贺羽的初步评价:此人要么双商真的高到爆表要么就是极度冷漠。  几天后,英语老师心血来潮,抽
期刊
1  皖南入夏时节,微风一漾,星点的花瓣便洒了满地,天地间忽而变得温柔,像极了和你初见的黄昏。  那日是即将升入高三的我最后一次出板报,为此我准备得十分用心。可或许是越强求阻碍越大,在开始画框写主题字时便试不到任何满意的颜色。  眼看玫瑰色的天染上黯淡的蓝,我又焦躁又委屈,一挥手不小心将粉笔盒打落,“噼啪”的声响似乎慢了半拍,我一低头,看见不知从哪里冒出的你,脸上带着浅的黄、深的蓝,抬起头迷茫又好
期刊
我总觉得,一件事的结果和目的性只是它的附加条件,而心无旁骛地享受其中,才是它真正的价值。  十九岁:因为喜欢一首歌所以叫十九岁,想永远十几岁更想长生不老的白日梦患者,日常晒太阳吸欧气,很佛系,偶尔会读经,什么都爱东摸摸西看看,超有好奇心也超好养,日常求领养!  1  一位认识的小作者找我看稿子,我扫了一遍大致情节,推荐他还是投给他常写的杂志,他却反复追问:“我不会永远都只能过这一本杂志吧?”  我
期刊
说起“灵感”这个词,好像多少带有一些神秘和宿命的色彩。陆游就曾在《剑南诗稿》中写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没错,灵感确有偶得的成分,但也绝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好运。华人数学家张益唐攻克了与“哥德巴赫猜想”同样伟大的——“孪生素数猜想”,他破解这一猜想的灵感来自于朋友家的院子。当时他正在那个大院子中的两棵树下等梅花鹿来,这十几分钟里他突然就有了灵感,解开了“孪生素数猜想”中最困难的一关。你可以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