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人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三年前我去过日本,对这个有着深切的体会。日本给你的全部印象可谓“日本社会是一个有教养的社会”,眼前的这一切让你很难想象到其过往的历程,一本《菊花与刀》十分形象地刻画了日本人这种矛盾的性格。带着种种求证和不解,我特地逛了逛日本的书店,从有限的看得懂的书籍里发现,关于中国的书大体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研究介绍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第二类则是唱衰现代中国的。我不禁哑然失笑。
在变与不变中匍匐前行
70年过去了,很多东西都在变与不变中匍匐前行。有着“考现学”之称的《冰眼看日本》(在日华人俞天任所著)一书,通过大量鲜活的事例,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日本人的良心”——
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南京市民每年清明还只是去雨花台送花圈纪念中共先烈时,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本多胜一,就开始报道当年日本侵华罪行,让“南京大屠杀”成为日本国民的历史选修课,并为中国学者研究“南京大屠杀”提供了宝贵的佐证。
日本历史学者井上清是最早研究钓鱼岛归属问题的学者,这位被日本右翼斥责为“非国民”的历史学者,多年来耗时耗力,收集整理大量证据,只为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并要求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归还中国。
还有“让731 魔鬼暴露于阳光”的日本学者常石敬一、作家森村诚一以及主张“每个日本人都有罪”的家永三郎……这让我联想到不久前日本学术界新闻发布会上,超过3000名日本学者明确反对安倍政权的“和平安保法案”,并指出安倍这一做法严重违宪。对日本文化有着深刻认识的学者唐辛子不由心生感慨:在高龄化的日本,日本知识分子的风骨依旧顽固地健在。
一个民族的本色,更多是从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反应出来的。这一点,我在日本的一次旅游中感受颇深。
说实话,我是带着挑剔的眼光审视日本的,短短十多天,来去匆匆,仔细深思,恍然间觉得我心里有“两个日本”:一个是多年来耳濡目染看不见的日本;一个是活生生摆在眼前的日本。两个日本差距很大,恍如梦中,以至我都不敢承认——我眼里看到的那熟悉的一切,是真正的日本吗?
日本最繁华的国际化大城市,诸如东京,有大量高楼大厦,但根植于城市深处与人最为亲近的,还是那些上了年岁的古建筑,特别每座城市都有让日本自豪的众多神社(京都就有1400多座神社),几乎都是仿唐古建筑,看上去古朴而又时尚。四处的中国字,遍地的中式建筑,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根本感觉不到身处日本。
旅日归来,我买了一些日本人和西方人撰写日本的书籍,从中有了更丰富的感受。他们可不是专门为日本说好话的。
行走在很多游客趋之若鹜的世界级奢侈品集中消费地——银座的大街上,能感受到日本的历史感。更让我欣喜的是,当行至银座五街时,无意之中看到一个书道展的广告。我顺着广告的指引来到第6层楼,那里有4个书法展览,一个展室挨着一个展室,门口都写有展览者的信息,信息旁摆放着鲜花,前去参观者都身着正装,当你在参观簿上签下自己姓名的时候,会收到一件与书展有关的小礼物。
自小喜爱书法,每每看到这样的展览都喜出望外,当然这次也不例外。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花了三个多钟头一览4个书道展,收获良多。虽然也有飞龙走笔的现代派意象书法,但更多的是尊重传统,且大多有深厚的功底,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书者的作品。
恍然间,我方悟出日本为何称“书道”,而我们谓之“书法”之差异。展览的整个过程,都有极强的仪式感,前来参观的人都像出席重大活动一样认真。在电梯里,我看见一对老年夫妇不断地在整理衣服,丈夫不停地打理妻子和服背面的皱褶。不论你何时前往,对每一位参观者而言,布展的主人都是兴高采烈,发自内心地鞠躬欢迎。
整个展场极其肃穆而安静,展览期间,还会有书者表演书道,当一幅作品写好后,大家才轻声鼓掌以示尊重。在国内我常常参观书法展览,这样的“仪式感”我之前从未感受到过。
作为一个局外人,我为这样的场面深深感动。他们是真正以“道”的礼仪和规格,去尊重延绵不绝的传统文化,这种仪式感很容易升华为崇拜感。
我不仅为汉字诞生在中国而自豪,更为日本人如此虔诚般守护而动容。
这或许是我在银座的巧遇,我敢说,这样的巧遇于我而言,比银座任何高档的消费品都要珍贵。
这就是文化,这就是延绵千年割不断的根。如果说中华文化是棵大树的话,我们都在不分国界地守护并发扬光大。
日本人正在听从内心的呼声
有意思的是,正值我们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一个日本新闻机构开设了“写给未来的信”专栏,邀请各界人士诉说有关“战争与和平”的心声。信中只提两个简单问题:“对你来说,战争是什么”,“什么时候,你感受到和平?”
答案可谓五花八门。生于1934年的田原总一郎是日本著名媒体人、评论家和新闻主播,他的回答不乏批判的锋芒:何谓战争?人们一般会把思想方法和兴趣志向不同的人和国家认定为“敌人”,于是憎恨“敌人”,把承认“敌人”的存在认为是“正义”。何谓和平?能够自由地批判或评价日本当政的权力者。
而生于1978年的菊川怜没有战争经历,她的答案却也有代表性:古希腊哲学家伊拉斯谟说过:“杀一个人就是杀人者,杀百万人就是英雄,杀人行为因人数而被神圣化。”我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与战争经历者谈过话,从书本、电影中学习了历史,了解到战争的恐怖。
更多的普通日本民众对于这个话题,则显现出生活味十足且具有诗情画意的一面:我喜欢路面电车,喜欢它融入街道场景的谦虚的外形,喜欢那种控制有度的行驶速度,喜欢能够马上看到下一个车站就在那里的亲切感……我喜欢毫不着急的悠闲旅程。不必在意时刻表,随便乘上一辆驶来的车辆。零钱投币的声音,车辆提速时引擎的声音,与母亲说话的孩子的声音,车内广播的声音……所有的声音听起来都是那么轻柔和谐。
中国有句古语,远亲不如近邻。邻居是上天安排,无法选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与日本处好关系。
2007年白岩松从日本回来后,写了一本名叫《岩松看日本》的书,其中有这样几句我很是认同,兹抄录如下——
爱和恨之前,先了解。日本依然了解我们,可我们并不了解日本。面对未来,这是很危险的。把爱恨放在一边,去了解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了解得多了,一切皆有可能。
在变与不变中匍匐前行
70年过去了,很多东西都在变与不变中匍匐前行。有着“考现学”之称的《冰眼看日本》(在日华人俞天任所著)一书,通过大量鲜活的事例,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日本人的良心”——
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南京市民每年清明还只是去雨花台送花圈纪念中共先烈时,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本多胜一,就开始报道当年日本侵华罪行,让“南京大屠杀”成为日本国民的历史选修课,并为中国学者研究“南京大屠杀”提供了宝贵的佐证。
日本历史学者井上清是最早研究钓鱼岛归属问题的学者,这位被日本右翼斥责为“非国民”的历史学者,多年来耗时耗力,收集整理大量证据,只为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并要求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归还中国。
还有“让731 魔鬼暴露于阳光”的日本学者常石敬一、作家森村诚一以及主张“每个日本人都有罪”的家永三郎……这让我联想到不久前日本学术界新闻发布会上,超过3000名日本学者明确反对安倍政权的“和平安保法案”,并指出安倍这一做法严重违宪。对日本文化有着深刻认识的学者唐辛子不由心生感慨:在高龄化的日本,日本知识分子的风骨依旧顽固地健在。
一个民族的本色,更多是从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反应出来的。这一点,我在日本的一次旅游中感受颇深。
说实话,我是带着挑剔的眼光审视日本的,短短十多天,来去匆匆,仔细深思,恍然间觉得我心里有“两个日本”:一个是多年来耳濡目染看不见的日本;一个是活生生摆在眼前的日本。两个日本差距很大,恍如梦中,以至我都不敢承认——我眼里看到的那熟悉的一切,是真正的日本吗?
日本最繁华的国际化大城市,诸如东京,有大量高楼大厦,但根植于城市深处与人最为亲近的,还是那些上了年岁的古建筑,特别每座城市都有让日本自豪的众多神社(京都就有1400多座神社),几乎都是仿唐古建筑,看上去古朴而又时尚。四处的中国字,遍地的中式建筑,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根本感觉不到身处日本。
旅日归来,我买了一些日本人和西方人撰写日本的书籍,从中有了更丰富的感受。他们可不是专门为日本说好话的。
行走在很多游客趋之若鹜的世界级奢侈品集中消费地——银座的大街上,能感受到日本的历史感。更让我欣喜的是,当行至银座五街时,无意之中看到一个书道展的广告。我顺着广告的指引来到第6层楼,那里有4个书法展览,一个展室挨着一个展室,门口都写有展览者的信息,信息旁摆放着鲜花,前去参观者都身着正装,当你在参观簿上签下自己姓名的时候,会收到一件与书展有关的小礼物。
自小喜爱书法,每每看到这样的展览都喜出望外,当然这次也不例外。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花了三个多钟头一览4个书道展,收获良多。虽然也有飞龙走笔的现代派意象书法,但更多的是尊重传统,且大多有深厚的功底,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书者的作品。
恍然间,我方悟出日本为何称“书道”,而我们谓之“书法”之差异。展览的整个过程,都有极强的仪式感,前来参观的人都像出席重大活动一样认真。在电梯里,我看见一对老年夫妇不断地在整理衣服,丈夫不停地打理妻子和服背面的皱褶。不论你何时前往,对每一位参观者而言,布展的主人都是兴高采烈,发自内心地鞠躬欢迎。
整个展场极其肃穆而安静,展览期间,还会有书者表演书道,当一幅作品写好后,大家才轻声鼓掌以示尊重。在国内我常常参观书法展览,这样的“仪式感”我之前从未感受到过。
作为一个局外人,我为这样的场面深深感动。他们是真正以“道”的礼仪和规格,去尊重延绵不绝的传统文化,这种仪式感很容易升华为崇拜感。
我不仅为汉字诞生在中国而自豪,更为日本人如此虔诚般守护而动容。
这或许是我在银座的巧遇,我敢说,这样的巧遇于我而言,比银座任何高档的消费品都要珍贵。
这就是文化,这就是延绵千年割不断的根。如果说中华文化是棵大树的话,我们都在不分国界地守护并发扬光大。
日本人正在听从内心的呼声
有意思的是,正值我们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一个日本新闻机构开设了“写给未来的信”专栏,邀请各界人士诉说有关“战争与和平”的心声。信中只提两个简单问题:“对你来说,战争是什么”,“什么时候,你感受到和平?”
答案可谓五花八门。生于1934年的田原总一郎是日本著名媒体人、评论家和新闻主播,他的回答不乏批判的锋芒:何谓战争?人们一般会把思想方法和兴趣志向不同的人和国家认定为“敌人”,于是憎恨“敌人”,把承认“敌人”的存在认为是“正义”。何谓和平?能够自由地批判或评价日本当政的权力者。
而生于1978年的菊川怜没有战争经历,她的答案却也有代表性:古希腊哲学家伊拉斯谟说过:“杀一个人就是杀人者,杀百万人就是英雄,杀人行为因人数而被神圣化。”我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与战争经历者谈过话,从书本、电影中学习了历史,了解到战争的恐怖。
更多的普通日本民众对于这个话题,则显现出生活味十足且具有诗情画意的一面:我喜欢路面电车,喜欢它融入街道场景的谦虚的外形,喜欢那种控制有度的行驶速度,喜欢能够马上看到下一个车站就在那里的亲切感……我喜欢毫不着急的悠闲旅程。不必在意时刻表,随便乘上一辆驶来的车辆。零钱投币的声音,车辆提速时引擎的声音,与母亲说话的孩子的声音,车内广播的声音……所有的声音听起来都是那么轻柔和谐。
中国有句古语,远亲不如近邻。邻居是上天安排,无法选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与日本处好关系。
2007年白岩松从日本回来后,写了一本名叫《岩松看日本》的书,其中有这样几句我很是认同,兹抄录如下——
爱和恨之前,先了解。日本依然了解我们,可我们并不了解日本。面对未来,这是很危险的。把爱恨放在一边,去了解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了解得多了,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