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黄绿条螟。是一种突发性、多食性的迁飞害虫。可取食35科、200余种植物。主要为害甜菜、大豆、向日葵、马铃薯、麻类、蔬菜、药材等多种作物。大发生时禾谷类作物、林木等均受其害。最喜食的植物是灰菜、甜菜和大豆。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一带。其发生常表现为来势猛、密度大、危害严重。
1、生活史及习性
草地螟在东北每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土中越冬。1982年在佳木斯调查,越冬代成虫始发期为5月下旬,第一次高峰期为6月9日,第二次高峰期为6月18~22日。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为6月下旬20~23日。第一代成虫始发期为7月上旬,第一次高峰期为7月19~23日,第二次高峰为7月29日。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为8月上旬。第二代成虫始见期为8月中旬,盛发期为8月17日。第三代幼虫为害盛期为9月中旬。各地以第一代幼虫为害为主。第二代幼虫和第三代幼虫发生少,为害轻。
草地螟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并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飞行的高度一般20~30米。但也有高达100米以上。
草地螟老熟幼虫可耐~30°低温,越冬的幼虫到第二年春可以化蛹,羽化为成虫。所以,各地越冬的草地螟幼虫就成为当地的虫源之一。
草地螟幼虫吃光一块作物后即群集爬行迁移。每分钟可爬行1—1.5米远,这就使其较容易找到新的食科基地,扩大为害面积。在发生年幼虫在整个危害期可能有三次迁移活动。第一代幼虫开始多发生在灰菜等杂草上,三龄后向大豆、甜菜等田间迁移;迁入田间的幼虫开始多集中在地边的作物上危害,当叶片被吃光后即由地边向大田内部迁移。随着幼虫密度的增高,寄主作物的受害程度也随之加大,并扩展了受害面积。一但迁移成功,未受害田作物即遭其危害,扩大了受害面积和范围。也有些成虫直接产卵于作物上,所以孵化出来的幼虫即开始危害寄生作物,并在田间扩展迁移。虫量大时,一片作物被吃光叶子后即可成群向外迁移,寻找新的食物。这样的一代幼虫期只有两次大迁移。
草地螟幼虫无假死性,行动活泼,稍受触动即扭曲前进或后退。叶丝下垂后很快就向前爬行。幼虫期20天左右,老熟幼虫人土结茧直立于土表下,上端向地表开口处有薄丝封闭。蛹期10天左右。
2、发生条件
草地螟成虫需要补充营养性器官才能充分发育,提高繁殖能力。所以在成虫盛发期,当地蜜源植物的种类及数量对草地螟影响很大。蜜源植物丰富有利于草地螟的发生。
草地螟成虫还需要吸足水分。所以,低洼多湿的沿江流域草地螟发生数量较多。此外,靠近草甸、撂荒地、沟塘等杂草丛生的田地受害较严重。越冬代成虫羽化的起始温度为14~15℃,最适温度17℃以上。成虫性成熟的速度与温度、光照都有关系。在每日光照15小时、温度为25℃时成虫性成熟需要4天。幼虫期要求湿度60%以上。湿度高有利于幼虫脱皮和发育,尤其一龄幼虫期要求的适宜湿度在80%以上。降雨量对成虫产卵有一定影响。一般在发蛾产卵期,降雨量20~40毫米时适于产卵。在温度较高、雨量较大的条件下,成虫的产卵量较多。
3、危害特点
草地螟主要危害豆类、甜菜、向日葵、马铃薯、麻类、蔬菜、苜蓿、燕麦、牧草、浆果等。初龄幼虫先在杂草上取食,以后转移到作物上为害。喜食柔软叶片汁,拉丝吐网,取食叶肉。三龄幼虫出网为害,食叶穿孔留下叶脉和叶柄。幼虫活泼,受惊扭动后退,吐丝下垂逃遁。大发生时成群迁移数公里。白天取食,夜间和雨天不活动。4~5龄幼虫为暴食期,取食量约占总量的60%90%.食料缺乏时也为害禾本科作物。
4、防治方法
4.1防治指标:大豆、红小豆、芸豆、绿豆、向日葵、马铃薯每一百株有幼虫30~50头,甜菜每100株有幼虫300~500头,亚麻每平方米有幼虫15~20头时进行防治。
4.2防治时期:防治最佳时期为大部分幼虫在3龄期前。
4.3防治药剂和方法:可用2.5%敌杀死150~300毫升/公顷、2.5%功夫150~300毫升/公顷、48%乐斯本600~750毫升/公顷、10%氯氰菊酯150~300毫升/公顷、4.5%高效氯氰菊酯150~300毫升/公顷、5%来福灵150~300毫升/公顷或80%敌百虫1500克/公顷防治。施药时草地螟虫龄小、空气相对湿度高、气温低时用低药量;施药时草地螟虫龄大、空气相对湿度低、气温较高时用高药量。适宜的施药条件是温度27℃以下、空气相对湿度65%以上、风速4米/小时以下。在干旱条件下,晴天上午8时前、下午6时以后施药,最好夜间施药。风速超过4米/小时应禁止施药。长期干旱、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温度高于28℃,施药时药液中加入喷液量1%的药效宝,信得宝等植物油型喷雾助剂,可减少漂移挥发损失,减少30%以上用药量,增加药效。防治草地螟前要认真阅读杀虫剂说明书,如要杀虫剂与除草剂混用,可作预混实验,取一个容器,将要混用的杀虫剂和除草剂在容器中搅拌,如出现沉淀则不能混用。如无沉淀则可混用。必要时可小面积试喷,没有问题后再大面积使用。
1、生活史及习性
草地螟在东北每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土中越冬。1982年在佳木斯调查,越冬代成虫始发期为5月下旬,第一次高峰期为6月9日,第二次高峰期为6月18~22日。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为6月下旬20~23日。第一代成虫始发期为7月上旬,第一次高峰期为7月19~23日,第二次高峰为7月29日。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为8月上旬。第二代成虫始见期为8月中旬,盛发期为8月17日。第三代幼虫为害盛期为9月中旬。各地以第一代幼虫为害为主。第二代幼虫和第三代幼虫发生少,为害轻。
草地螟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并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飞行的高度一般20~30米。但也有高达100米以上。
草地螟老熟幼虫可耐~30°低温,越冬的幼虫到第二年春可以化蛹,羽化为成虫。所以,各地越冬的草地螟幼虫就成为当地的虫源之一。
草地螟幼虫吃光一块作物后即群集爬行迁移。每分钟可爬行1—1.5米远,这就使其较容易找到新的食科基地,扩大为害面积。在发生年幼虫在整个危害期可能有三次迁移活动。第一代幼虫开始多发生在灰菜等杂草上,三龄后向大豆、甜菜等田间迁移;迁入田间的幼虫开始多集中在地边的作物上危害,当叶片被吃光后即由地边向大田内部迁移。随着幼虫密度的增高,寄主作物的受害程度也随之加大,并扩展了受害面积。一但迁移成功,未受害田作物即遭其危害,扩大了受害面积和范围。也有些成虫直接产卵于作物上,所以孵化出来的幼虫即开始危害寄生作物,并在田间扩展迁移。虫量大时,一片作物被吃光叶子后即可成群向外迁移,寻找新的食物。这样的一代幼虫期只有两次大迁移。
草地螟幼虫无假死性,行动活泼,稍受触动即扭曲前进或后退。叶丝下垂后很快就向前爬行。幼虫期20天左右,老熟幼虫人土结茧直立于土表下,上端向地表开口处有薄丝封闭。蛹期10天左右。
2、发生条件
草地螟成虫需要补充营养性器官才能充分发育,提高繁殖能力。所以在成虫盛发期,当地蜜源植物的种类及数量对草地螟影响很大。蜜源植物丰富有利于草地螟的发生。
草地螟成虫还需要吸足水分。所以,低洼多湿的沿江流域草地螟发生数量较多。此外,靠近草甸、撂荒地、沟塘等杂草丛生的田地受害较严重。越冬代成虫羽化的起始温度为14~15℃,最适温度17℃以上。成虫性成熟的速度与温度、光照都有关系。在每日光照15小时、温度为25℃时成虫性成熟需要4天。幼虫期要求湿度60%以上。湿度高有利于幼虫脱皮和发育,尤其一龄幼虫期要求的适宜湿度在80%以上。降雨量对成虫产卵有一定影响。一般在发蛾产卵期,降雨量20~40毫米时适于产卵。在温度较高、雨量较大的条件下,成虫的产卵量较多。
3、危害特点
草地螟主要危害豆类、甜菜、向日葵、马铃薯、麻类、蔬菜、苜蓿、燕麦、牧草、浆果等。初龄幼虫先在杂草上取食,以后转移到作物上为害。喜食柔软叶片汁,拉丝吐网,取食叶肉。三龄幼虫出网为害,食叶穿孔留下叶脉和叶柄。幼虫活泼,受惊扭动后退,吐丝下垂逃遁。大发生时成群迁移数公里。白天取食,夜间和雨天不活动。4~5龄幼虫为暴食期,取食量约占总量的60%90%.食料缺乏时也为害禾本科作物。
4、防治方法
4.1防治指标:大豆、红小豆、芸豆、绿豆、向日葵、马铃薯每一百株有幼虫30~50头,甜菜每100株有幼虫300~500头,亚麻每平方米有幼虫15~20头时进行防治。
4.2防治时期:防治最佳时期为大部分幼虫在3龄期前。
4.3防治药剂和方法:可用2.5%敌杀死150~300毫升/公顷、2.5%功夫150~300毫升/公顷、48%乐斯本600~750毫升/公顷、10%氯氰菊酯150~300毫升/公顷、4.5%高效氯氰菊酯150~300毫升/公顷、5%来福灵150~300毫升/公顷或80%敌百虫1500克/公顷防治。施药时草地螟虫龄小、空气相对湿度高、气温低时用低药量;施药时草地螟虫龄大、空气相对湿度低、气温较高时用高药量。适宜的施药条件是温度27℃以下、空气相对湿度65%以上、风速4米/小时以下。在干旱条件下,晴天上午8时前、下午6时以后施药,最好夜间施药。风速超过4米/小时应禁止施药。长期干旱、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温度高于28℃,施药时药液中加入喷液量1%的药效宝,信得宝等植物油型喷雾助剂,可减少漂移挥发损失,减少30%以上用药量,增加药效。防治草地螟前要认真阅读杀虫剂说明书,如要杀虫剂与除草剂混用,可作预混实验,取一个容器,将要混用的杀虫剂和除草剂在容器中搅拌,如出现沉淀则不能混用。如无沉淀则可混用。必要时可小面积试喷,没有问题后再大面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