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验证一组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基因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e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预后的肿瘤标志物尚缺乏可靠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本研究旨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并验证一组与CRC诊断与预后相关的基因.方法:从NCBI-GEO数据库中选取关于CRC和正常结直肠黏膜(colorectal mucosa,CRM)组织标本全RNA组测序数据集GSE31905、GSE35279和GSE41657,并分析其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先通过Venn图获取这3个数据集的共同DEGs,然后用STRING网络系统和Cytoscape软件进一步富集上述基因,最后在Kaplan-Meier plotter网站上验证富集后的基因与CRC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通过NCBI-GEO数据库中自带的GEO2R工具分别筛选出3个数据集中CRC与CRM的DEGs(|log2FC|>2和P<0.05).用Venn图分析软件,将3个数据集中的上调/下调基因分别取交集,得出3个样本共105个共有的上调基因和140个共有的下调基因.将上述上调/下调基因导入STRING网络系统,得出相互作用的基因.将相互作用的基因集导入Cytoscape软件,用MCODE(Molecular Complex Detection)插件查找到61个上调基因.最后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网站,得到EPHB2、KLK8、DIAPH3、STC2、OXTR、MMP7、MET、KRT85、KRT6B、KRT23、KLK10等11个在CRC中高表达的基因,且与预后相关.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验证,上述11个基因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CRC的不良预后,为CR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可能的靶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术前预康复改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围术期身体功能及营养指标的效果.方法 将168例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预康复组各84例.于术前9~11周新辅助化疗期间,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预康复组实施术前预康复方案,包括运动预康复(有氧运动,阻力训练,肺功能锻炼)和营养支持(改善疾病相关症状,优化身体素质,平衡饮食).结果 对照组75例、预康复组80例完成全程研究.术前1d及术后4周预康复组6分钟步行距离,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白蛋白输入量、肺部感染率显著少于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动脉内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1—2018-1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80例确诊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甲组40例行超早期静脉内溶栓,乙组40例行超早期动脉内溶栓.比较2组血管再通率、疗效、神经功能与预后情况.结果 乙组血管再通率(90.00%)高于甲组(67.50%),优良率(92.50%)高于甲组(62.50%),1年期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甲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即刻、治疗后2 h、24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多种病因导致的皮质下或深部脑组织微小血管出血性病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属于脑小血管病范畴.大部分脑微出血病灶微小,临床上可无明显症状及体征,目前研究表明脑微出血可增加脑出血、脑梗死、痴呆等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本文对脑微出血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影像学等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7—2019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47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3.0版和Hoehn&Yahr(H-Y)分级评定PD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梅奥睡眠问卷评估患者是否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结果 根据伴或不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47例PD患者分为2组,PD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31例(PD-pRBD组,66%),帕金森不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PD-npRBD组)16例(34%).2组性别
目的 基于知识转化模式开展神经外科脑卒中成人患者吞咽障碍的循证护理实践,评估障碍因素,制定干预策略,促进证据转化.方法 以知识转化模式及循证护理实践为理论基础,产生知识、制定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并以此进行质量审查.最终根据审查指标及基线审查结果,评估障碍因素并发展有效的干预策略和行动方案.结果 纳入脑卒中成人患者吞咽障碍护理证据12条,制定9条审查指标进行护理实践临床审查,其中7条指标依从率<60%.障碍因素主要为工具和流程的缺乏、护士知信行水平不高等.结论 基于知识转化模式及循证护理实践应用,评估障碍因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血压动态监测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CAS)后脑高灌注综合征(CH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2017-01—2019-12前瞻性入组的247例CA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TCD+血压监测组117例和单纯血压监测组130例,TCD+血压监测组根据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血压调控,单纯血压监测组根据临床常规调控血压,比较2组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TCD+血压监测组高灌注综合征发生率(0.87%)与单纯血压监测组(5.22%)
目的 探讨外科护士大五人格特质与出勤主义行为的相关性,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大五人格特质简化(NEO FFI)中文版问卷、出勤主义行为问卷,对303名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出勤主义行为得分6.08±1.78,大五人格特质的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与责任感维度得分(34.35±7.07)~(42.68±5.27)分;神经质、外向性维度与出勤主义行为的相关系数r=0.180、-0.128,均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职称、神经质维度是出勤主义行为的主要影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对基底节区脑出血后皮质脊髓束(CST)损伤程度及对运动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磁共振对36例急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内囊后肢脑出血患者进行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应用DTT技术进行CST三维重建,由软件计算获得患侧的剩余CST条目数,用于评价患侧CST内囊后肢锥体束的受累程度;同时于患者发病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价,探讨剩余CST条目数与脑出血后运动功能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患侧的相对剩余CST条目数与3个月后F-M评分之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总体负担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脑梗死90 d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纳入LAA脑梗死患者144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通过头颅MRI检查评估CSVD总体负担评分.根据发病后90 d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无认知功能障碍组.结果 144例LAA脑梗死患者90 d后认知障碍组66例,认知功能正常组78例,2组年龄、高血压史、受教育年限(<6 a)、入院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儿惊厥(BICE)的发病概况,分析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对其发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01—2020-12哈密市六家医院的140例住院BICE患儿的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例患儿中男63例,女77例,男∶女=1∶1.2,发病年龄(20.75±10.23)个月,民族以汉族(75.71%)、维吾尔族(15.00%)、哈萨克族(5.71%)为主,发病季节以春、秋季节为主.与未接种组比较,接种组在惊厥发作类型和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