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射干中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射干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除化合物7属于双苯吡酮外,其他化合物均属于异黄酮类。在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鸢尾苷元(tectorigenin)、鸢尾甲黄素A(tectorigenin A)、野鸢尾黄素(irigenin)、鸢尾甲黄素B(iristectorigenin B)、次野鸢尾黄素(irisflorentin)、白射干素(dichotomitin);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芒果苷(mangiferin)、鸢尾甲苷A(iristectoridin A)、鸢尾苷(tectoridin)、鸢尾甲苷B(iristectoridin B)、野鸢尾苷(iridin)。[结论]该研究结果涵盖了异黄酮和双苯吡酮类成分,为射干药材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关键词射干;异黄酮;化学成分
  中图分类号S5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4-057-03
  射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为常用中药材。射干药材中主要有效成分为异黄酮类成分,现代研究表明,此类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及抗癌等重要的药理与药效作用。基于其显著的药理活性,因此对射干异黄酮类活性成分探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试验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等多种方法对射干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为射干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研究对象。射干来源于泰州市高港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产地为湖北,经嘉兴学院医学院王峻副教授鉴定为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干燥根茎。
  1.1.2
  主要仪器。核磁共振仪(Varian INOVA-400型,TMS为内标),Sephadex LH20(美国GE公司),Waters 1525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
  1.1.3
  主要试剂。薄层色谱及柱色谱用硅胶(青岛远洋化工有限公司);液相用甲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方法
  取射干药材10 kg粉碎后,过3号筛,用甲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0倍量,提取2 h)。合并提取液并减压浓缩得到甲醇提取物,将甲醇提取物分散于水中成悬浊液,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浓缩得到乙酸乙酯部分(765.3 g)和正丁醇部分(543.6 g)。乙酸乙酯部分经硅胶柱色谱粗分,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0∶1)梯度洗脱,用石油醚-乙酸乙酯(2∶1)薄层检测,得到9个流分(Fr.1~Fr.9)。其中将Fr.7~9再反复经Sephadex LH20柱层析以及重结晶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1~6。取正丁醇部分经硅胶柱色谱粗分,用乙酸乙酯洗脱,乙酸乙酯-甲醇-水(25∶5∶1)薄层检测,得到6个流分,各部分再反复经SephadexLH20柱层析得到化合物7~11。
  2结果与分析
  2.1化合物1
  白色针晶,分离得到107.2 mg。1H-NMR(400 MHz,DMSO-d6),δ分别为13.04(1H,s,OH-5)、8.29(1H,s,H-2′)、7.37(2H,d,J=8 Hz,H-2′,6′)、6.82(2H,d,J=8Hz,H-3′,5′)、6.47(1H,s,H-8)、3.75(3H,s,O-CH3-6);13C-NMR(100 MHz,DMSO-d6),δ分别为180.5(C-4)、158.1(C-5)、131.6(C-6)、154.0(C-7)、94.0(C-8)、153.2(C-9)、104.7(C-10)、121.8(C-1′)、130.2(C-2′,6′)、115.1(C-3′,5′)、157.4(C-4′)、60.0(OCH3-6)。以上数据与文献[7]一致,故鉴定化合物1为鸢尾苷元(tectorigenin)。
  2.2化合物2
  白色针晶,分离得到62.7 mm。1H-NMR(400 MHz,DMSO-d6),δ分别为13.06(1H,s,OH-5)、1075(1H,s,OH-7)、9.14(1H,s,OH-3′)、8.34(1H,s,H-2)、6.49(1H,s,H-8)、6.83(1H,d,J=8Hz,H-5′)、6.94(1H,dd,J=8Hz,1.6Hz,H-6′)、6.99(1H,d,J=1.6Hz,H-2′)、3.80(3H,s,OCH3-6)、3.75(3H,s,OC-H3-4′);13C-NMR(100 MHz,DMSO-d6),δ分别为152.7(C-2)、121.9(C-3)、180.6(C-4)、157.5(C-5)、131.4(C-6)、154.3(C-7)、93.9(C-8)、153.3(C-9)、104.9(C-10)、121.7(C-1′)、113.3(C-2′)、146.7(C-3′)、147.3(C-4′)、115.3(C-5′)、121.6(C-6′)、60.0(OCH3-6)、55.7(OCH3-4′)。以上数据与文献[8]一致,故鉴定化合物2为鸢尾甲黄素A(tectorigenin A)。
  2.3化合物3
  淡黄色针晶,分离得到413.6 mg。1H-NMR(400 MHz,DMSO-d6),δ分别为13.03(1H,s,OH-5)、1077(1H,s,OH-7)、9.24(1H,s,OH-3′)、8.37(1H,s,H-2)、6.50(1H,s,H-8)、6.71(1H,d,J=2Hz,H-2′)、6.66(1H,d,J=2Hz,H-6′)、3.70(3H,s,H-2)、3.75(3H,s,OCH3-4′)、3.79(3H,s,OCH3-5′)。以上数据与文献[9]一致,故鉴定化合物3为野鸢尾黄素(irigenin)。   2.4化合物4
  淡黄色针晶,分离得到260.1 mg。1H-NMR(400 MHz,DMSO-d6),δ分别为13.06(1H,s,OH-5)、1075(1H,s,OH-7)、8.32(1H,s,H-2)、6.49(1H,s,H-8)、7.14(1H,d,J=2Hz,H-2′)、6.83(1H,d,J=8Hz,H-5′)、6.98(1H,dd,J=8Hz,H-6′)、9.05 (1H,s,OH-4′)、379(3H,s,OCH3-6)、3.75(3H,s,OCH3-3′);13C-NMR(100 MHz,DMSO-d6),δ分别为154.3(C-2)、121.7(C-3)、180.5(C-4)、153.3(C-5)、131.4(C-6)、157.5(C-7)、93.9(C-8)、152.7(C-9)、104.9(C-10)、121.8(C-1′)、112.0(C-2′)、147.7(C-3′)、146.1(C-4′)、116.4(C-5′)、121.6(C-6′)、55.7(OCH3-6)、59.9(OCH3-3′)。以上数据与文献[8]一致,故鉴定化合物4为鸢尾甲黄素B(iristectorigenin B)。
  2.5化合物5
  白色针晶,分离得到302.4 mg。1H-NMR(400 MHz,DMSO-d6),δ分别为8.29(1H,s,H-2)、7.00(1H,s,H-8)、6.18(2H,s,OCH2O)、6.83(2H,s,H-2′, 6′)、3.80(6H,s,OCH3-2′, 6′)、3.69(3H,s,OCH3-4′)、3.91(3H,s,OCH3-5)。以上数据与文献[10]一致,故鉴定化合物5为次野鸢尾黄素(irisflorentin)。
  2.6化合物6
  淡黄色针晶,分离得到124.3 mg。1H-NMR(400 MHz,DMSO-d6),δ分别为12.89(1H,s,OH-5)、9.26(1H,s,OH-3′)、8.47(1H,s,H-2)、6.68(1H,s,H-8)、673(1H,s,H-2′)、6.87(1H,s,H-6′)、6.18(2H,s,OCH2O)、3.79(3H,s,OCH3-4′)、3.70(3H,s,OCH3-5′)。13C-NMR(100 MHz,DMSO-d6),δ分别为155.2(C-2)、122.1(C-3)、180.6(C-4)、154.0(C-5)、129.7(C-6)、141.4(C-7)、89.6(C-8)、150.3(C-9)、107.4(C-10)、125.8(C-1′)、110.4(C-2′)、150.3(C-3′)、136.5(C-4′)、153.0(C-5′)、104.6(C-6′)、103.0(OCH2O)、60.0(OCH3-4′)、55.8(OCH3-5′)。以上数据与文献[11]一致,故鉴定化合物6为白射干素(dichotomitin)。
  2.7化合物7
  淡灰黄色针晶,分离得到62.4 mg。1H-NMR(400 MHz,DMSO-d6),δ分别为13.75(1H,s,OH-1)、10.58(3H,brs,OH-3,6,7)、7.33(1H,s,H-8)、6.80(1H,s,H-5)、6.36(1H,s,H-4)、4.57(1H d, J=7.6Hz,H-1′);13C-NMR(100 MHz,DMSO-d6),δ分别为179.1(C-9)、164.0(C-3)、161.9(C-1)、156.4(C-4a)、155.3(C-6)、151.2(C-10a)、144.3(C-7)、111.3(C-8a)、107.8(C-8)、107.6(C-2)、102.6(C-5)、101.4(C-9a)、93.5(C-4)、81.6(C-5′)、79.1(C-1′)、73.3(C-2′)、70.8(C-3′)、70.4(C-54′)、61.6(C-6′)。以上数据与文献[12]一致,故鉴定化合物7为芒果苷(mangiferin)。
  2.8化合物8
  黄色粉末,分离得到114.8 mg。1H-NMR(400 MHz,DMSO-d6),δ分别为12.94(1H,s,OH-5)、9.16(1H,s,OH-3′)、8.46(1H,s,H-2)、6.89(1H,s,H-8)、716(1H,s,H-2′)、6.84(1H,d,J=7.6Hz,H-5′)、 7.01(1H,d,J=7.6Hz,H-6′)、 3.80(3H,s,OCH3-6)、3.77(3H,s,OCH3-4′)、5.09(1H,d,J=7.2Hz,Glc-1)、3.19~4.62(葡萄糖上氢质子信号);13C-NMR(100 MHz,DMSO-d6),δ分别为152.4(C-2)、122.1(C-3)、180.7(C-4)、154.9(C-5)、132.5(C-6)、156.6(C-7)、94.0(C-8)、152.9(C-9)、106.4(C-10)、121.7(C-1′)、113.3(C-2′)、146.8(C-3′)、147.3(C-4′)、115.3(C-5′)、121.5(C-6′)、55.7(OCH3-4′) 、60.3(OCH3-6)、100.1(C-1′′)、73.1(C-2′′)、 76.7 (C-3′′)、69.6 (C-4′′)、 77.3 (C-5′′)、60.6 (C-6′′)。以上数据与文献[13]一致,鉴定化合物8为鸢尾甲苷A(iristectoridin A)。
  2.9化合物9
  白色结晶,分离得到214.8 mg。1H-NMR(400 MHz,DMSO-d6),δ分别为12.93(1H,s,OH-5)、9.59(1H,s,OH-4′)、8.44(1H,s,H-2)、6.89(1H,s,H-8)、740(2H,d,J=8Hz,H-3′,5′)、6.83(2H,d,J=8Hz,H-2′,6′)、3.77(3H,s,OCH3-6)、5.07(1H,d,J=8Hz,Glc-1)、318~3.48(葡萄糖上氢质子信号)。结合化合物1以及文献[14]数据进行对比,鉴定化合物9为鸢尾苷(tectoridin)。   2.10化合物10
  白色粉末,分离得到132.5 mg。1H-NMR(400 MHz,DMSO-d6),δ分别为12.93(1H,s,OH-5)、9.06(1H,s,OH-3′)、8.43(1H,s,H-2)、6.88(1H,s,H-8)、682(1H,d, J=8.0Hz,H-2′)、7.01(1H,dd,J=1.8,8.0Hz,H-6′)、 7.15(1H,d,J=1.8Hz,H-5′)、 3.79(3H,s,OCH3-6)、3.77(3H,s,OCH3-3′)、5.09(1H,d, J=7.2Hz,Glc-1);13C-NMR(100 MHz,DMSO-d6),δ分别为152.4(C-2)、123.1(C-3)、180.7(C-4)、154.9(C-5)、132.5(C-6)、156.6(C-7)、94.0(C-8)、152.9(C-9)、106.4(C-10)、121.6(C-1′)、112.0(C-2′)、147.8(C-3′)、146.1(C-4′)、116.3(C-5′)、121.6(C-6′)、55.6(OCH3-4′)、60.3(OCH3-6)、100.1(C-1′′)、 73.1(C-2′′)、77.3 (C-3′′)、69.6 (C-4′′)、76.7 (C-5′′)、60.6(C-6′′)。以上数据与文献[15]一致,鉴定化合物10为鸢尾甲苷B(iristectoridin B)。
  2.11化合物11
  白色粉末,分离得到342.7 mg。1H-NMR(400 MHz,DMSO-d6),δ分别为12.93(1H,s,OH-5)、9.16(1H,s,OH-3′)、8.44(1H,s,H-2)、6.84(1H,s,H-8)、370(3H,s,OCH3-6)、3.75(3H,s,OCH3-4′)、3.79(3H,s,OCH3-5′)、5.08(1H,d,J=8Hz,Glc-1)、3.16~3.50(葡萄糖上氢质子信号)。结合化合物3以及文献[16]数据进行对比,鉴定化合物11为野鸢尾苷(iridin)。
  3结论
  该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系统分析射干中苷和苷元类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鸢尾苷元(tectorigenin,1)、鸢尾甲黄素A(tectorigenin A,2)、野鸢尾黄素(irigenin,3)、鸢尾甲黄素B(iristectorigenin B,4)、次野鸢尾黄素(irisflorentin,5)、白射干素(dichotomitin,6);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芒果苷(mangiferin,7)、鸢尾甲苷A(iristectoridin A,8)、鸢尾苷(tectoridin,9)、鸢尾甲苷B(iristectoridin B,10)、野鸢尾苷(iridin,11)。可见,从射干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除化合物7属于双苯吡酮外,其他化合物均属于异黄酮类。该研究结果涵盖了异黄酮和双苯吡酮类成分,为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物质基础及对其药用资源开发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67-268.
  [2] 吉文亮,秦民坚,王靖涛.中药射干的化学与药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0,15(2):57-58.
  [3] PUAPAIROJ P,NAENGCHOMONG W,KIJJOA A,et al.Cytotoxic activity of lupinetype triterpenes from Glachidion sphaerogynum and Glachidion eriocarpum[J].Planta Med,2004,70:1234-1236.
  [4] 韩杨,孔红,李宜平,等.射干的抗病毒实验研究[J].中草药,2004,55(5):306-308.
  [5] 吴泽芳,熊朝敏.射干与鸢尾抗炎作用的比较[J].药物分析杂志,1985,5(5):167-168.
  [6] 于军,徐丽华,王云,等.射干和马齿苋对48株绿脓杆菌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27(2):150-151.
  [7] 张良,张玉奎,陈艳,等.射干叶中异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1,23(1):69-71.
  [8] 杨勇勋,董小萍.川射干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与临床,2010,1(1):20-22.
  [9] 邱鹰昆,高玉白,徐碧霞,等.射干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5):1133-1135.
  [10] 李英娜,张国刚,毛德双,等.射干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南药学,2007,5(3):222-224.
  [11] 周立新,林茂,赫兰峰.射干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1996,27(1):8-10.
  [12] 胡彦君,刘燊,王定勇.芒果叶的化学成分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0,6(2):18-19.
  [13] 黄龙,杨峻山,彭勇,等.白射干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3):3168-3171.
  [14] 李应勤,陆蕴茹,魏璐雪.白射干黄酮类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86,21(11):836-841.
  [15] 赏后勤,秦民坚,吴靳荣.川射干的化学成分[J].中国天然药物,2007,5(4):312-314.
  [16] 袁崇均,玉茄,陈帅,等.川射干化学成分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3):444-446.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明确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菱角萤叶甲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于2011~2014年通过田间调查试验并结合室内观察系统研究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菱角萤叶甲的形态特征、发生消长动态、发生危害规律和综合防控措施。[结果]菱角萤叶甲属于全变态昆虫,在蔡甸区1年发生7代,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出现2个发生危害高峰。在实际生产中,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雪菊不同提取物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7404)及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用不同浓度的雪菊总黄酮纯化物、粗提物及总多糖分别对细胞作用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通过MTT的方法得出雪菊不同提取物对7404和A549均有抑制作用,并呈现出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总黄酮纯化物能增强7404和A
期刊
摘要  [目的]为摸清在中等肥力、偏碱性沙壤土条件下麦套棉氮磷钾用量。[方法] 各取氮磷钾3种肥料5个施用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调查各处理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该地力水平下,当氮225 kg/hm2、磷180 kg/hm2、钾150 kg/hm2时产量最高。[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菏泽市及相关地区麦套棉氮磷钾肥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麦套棉;氮磷钾;用量  中图分类号S143.5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论述近年来贝类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多糖的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生物活性具有较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同时,简要概述贝类多糖的药用价值。  关键词贝类多糖;生物活性;药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S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4-017-03  生物体内活性物质的研究是研制功能药物、保健食品和生物制品的基本前提。多糖作为主要活性物质之一,是一种由10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黑色地膜覆盖在胡麻田杂草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为胡麻田杂草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黑色地膜覆盖对胡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胡麻的增产作用。[结果]黑色地膜覆盖对胡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显著,胡麻出苗后30 d的总体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8.57%和93.32%,60 d的总体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7.14%和89.00%。黑色地膜覆盖胡麻的株高、工艺长度、分茎数
期刊
摘要  [目的]比较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11个谷子新品种。[方法]对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出谷率、病害情况进行多重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太选15号和CN2011-3的产量最高,增产显著,且各主要农艺性状均优于对照。谷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从大到小顺序为出苗-抽穗、穗长、生育期、穗粗、穗粒重、穗数、单穗重、株高、千粒重、密度、抽穗-成熟。[结论]太选15号和CN2011-3表现出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验证木薯加工废弃物转化有机肥产品ZH2在菜心上的应用效果。[方法]设单施复合肥(处理①)、单施有机肥ZH2(处理②)、有机肥ZH2+复合肥配施(处理③)3种施肥模式,以不施肥(CK)为对照,通过田间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菜心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同等养分条件下,3种施肥模式在菜心农艺性状和产量上的表现均在0.01水平显著优于不施肥模式,而有机肥ZH2+复合肥配施
期刊
摘要  [目的]为探索沙壤土植烟地区较适宜的施肥方法。[方法]对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砂壤土的烤烟K326品种进行了不同有机无机配方施肥试验研究。[结果]有机肥的施用能够提高烟叶厚度、叶面密度和填充值,提升烟叶的外观品质,其中烟叶长度和油分提升尤为明显;有机肥有利于降低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提高钾元素和氯元素含量,使烟叶的化学成分更为协调;有机肥的施用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烟叶总糖、还原糖的含量,有利于提高
期刊
摘要野葛是一类重要的中草药,其根茎中含有葛根素、大豆甙元等异黄酮化合物,具有保护心肌、保护缺血缺氧组织、抗氧化作用、调控细胞凋亡、抗炎作用、降压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在此对野葛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野葛异黄酮化合物的科学研究与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野葛;葛根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S567文献标
期刊
摘要[目的] 为了研究外源脯氨酸对NaCl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 以番茄“中蔬四号”为材料,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结果] 叶绿素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一定浓度的外源脯氨酸可以延缓叶绿素含量下降的趋势。细胞间CO2浓度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结论] 外源脯氨酸可以提高盐胁迫番茄幼苗的细胞间CO2浓度、净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