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巴丹吉林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stonez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动,从黎明开始,战车撤出原阵地,保障车辆不行动。阵地上按原样架起了假目标,我们才放心大胆地开离了阵地。笨重的战车在戈壁里一车多宽的水泥路面行驶了4个小时后便进入了沙石地面。寸草不生的戈壁上偶尔能见到几株枯萎的骆驼刺,时而卷起的黄沙模糊了前行的路线,有经验的老司机领着车队巧妙地绕开松软的沙地。大约半小时后,车队到达预定阵地,这里距离巴丹吉林大沙漠不到5公里,能看到高大的沙丘绵延起伏,浩瀚无际。
  这是在盛夏,演习的前一日,我所在的地空导弹营奉命组织战斗小单元机动,悄悄前往中国最美丽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大沙丘下设伏,目的是躲避“敌军”强大的电磁干扰,在“敌机”可能出现的飞行航线上,对刚飞出沙漠的“敌机”实施出其不意的打击。作为一名刚到部队不久的新技师,我有幸参加了此次重大作战行动,经受了冷与热的考验,感受了战斗的艰难。
  我们顾不上看沙漠风景,迅速地排开队形,展开兵器,检查战车,架设通讯,伪装车辆。此时,乌云已经悄悄翻过沙丘,伪装防护还没完成,雨就打了下来,温度骤降。伪装完毕,大家拖着湿漉漉的疲惫身躯躲进战车和牵引车,战车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为4℃。出其不意的天气倒是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我们按规定只穿了一件背心和迷彩衣,没有备份衣服,都跟刺猬似的一个个蜷成一团。
  “这鬼天气,刚刚在路上还热得发慌,现在让人冷得发抖。”战友一边抱怨,一边把身体相互挤紧,相互取暖。雨后,大家迅速架起简易帐篷,吃完单兵食品,天没黑,大都藏进了被窝里。那晚,大家基本没睡着,由于沙地松软,地钉牢固程度大打折扣,大风几乎要把帐篷掀翻,冷风透进来,褥子冰凉,人跟躺在冰床上似的,我把褥子双折起来垫背都不管用。
  第二天,演习因故推迟,意味着我们的潜伏生活还将继续。帐篷不能再住了,领导在离阵地十多公里的某场站联系了几间废弃了的小屋,二十几个人在两间不足30平米的房间里“凑合”,许多人都抢着睡战车,起码晚上翻身容易一点。于是,我们每天往返于阵地跟场站之间,天天被黄沙“洗礼”,因为卡车行驶在沙地里,车尾会卷进沙土,大家衣服上脸上鼻孔里全是沙子。脸上的沙子跟汗水搅拌搅拌,就成了泥脸。此时大家的愿望就是想好好洗个澡、睡个觉。连长安慰大家:“等我们打完了,回去我让大家好好洗个热水澡。”洗热水澡成了大家共同的企盼。
  茫茫戈壁,似乎只有我们是活着的生物,因为这里只看见过我们自己的脚印。大家每天都要在戈壁上保持一定量的训练,战车每天都要做战斗检查,目的是确保人员和兵器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训练中,炎热的高温经常夹杂着热浪扑面袭来,逼得人眼泪直流,大家只好躲进伪装网或者车里。我们数着潜伏的日子,一天天慢慢地过去,没事的时候看看烈日下金灿灿的沙丘,或者找一些奇异的石子儿作为纪念。每天汗水都会反复浸湿战友们的衣服,大家身上都散发出浓浓的汗味儿。营长逼急了在战车的对讲里骂道:“这帮鸟人再不出窝,咱们就去把窝给他端掉。” 我还开我车老班长的玩笑:“老何,你凭这身男人味儿就能杀死一头牛。”
  “这哪他妈是男人味?”我被反问得无语,倒不是我也一身臭味,后来指导员才告诉我那是比男人味儿更高级的“兵味”。
  在潜伏的第十一天,演习终于来临。大家憋着一股子狠劲狠狠痛击了“敌军”,“敌机”猝不及防,损失惨重。仅我营就干掉3架“敌机”,战绩卓著,我们漂亮地完成了潜伏巴丹吉林的任务。
  
其他文献
她们连被誉为新时期的“红色娘子军连”,曾兰是其中光荣的一员。  她1000多个电话号码“门儿清”,首长口音一听一个准,  她还是站里的“舞蹈明星”,篮球宝贝……      可爱的“篮球宝贝”  今年5月的一天,在南航某通信站灯光球场,一场篮球比赛激战正酣,突然中场休息的哨声响起,观赛的战友绷紧的神经刚想放松一下,伴随着强劲的舞曲节奏,七名英姿飒爽的女兵出现在球场中央,动感十足的舞姿顿时让整个球场沸
期刊
《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OK,如果我到现在还没转笔锋的话,那读者你就别看下去了,因为以上128字完全是我用百度搜索的,它硬邦得像老鼠啃过的玉米棒子而没有吸引力,干巴
期刊
透过心窗,感受着向南林的精神和信念,领略着火山一样喷发的爱国爱武的热情,青涩的我,毅然投身于这片绿色,感受紧张的军校生活。有了《青春迷彩》对灵魂的叩击,使我不断审视着自己的人生,没有战场的硝烟,但有无悔的选择。青春,23个年华,在迷彩中傲然绽放。  向南林以第一人称“我”自述,用真切的语言、质朴的文字,为我们解开了一名从巴山蜀水中走出来的穷苦孩子,是通过怎样艰苦卓绝的努力,由一名普通士兵茁壮成长为
期刊
1937年,由美国著名作家、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采写的报告文学《西行漫记》出版,中国共产党真实情况首次向外界公布。这本书尽管读过多遍,但每次品读都有不同的收获。我认为,这本书最可贵之处是一位西方记者客观的叙述,所描写的人物与事件没有刻意拔高和贬低,没有带着傲慢与偏见,而是以一种平行的视角,向我们讲述充满信仰和理想、青春和激情、乐观和勤俭的一群人的真实生态。  为什么当红军?为什么选择共产党?为什么
期刊
假如让我当三天高原雷达兵,第一天,我要克服高原反应,还要适应在极端天气下生活工作。第二天,我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无论是雷达操纵员、站长还是炊事员。第三天,我要亲亲我的爱人和孩子,感谢这么多年来他们对我的支持。告别了战友,我将奔向位于低海拔的城市,去大口地呼吸新鲜的空气,尽情地蹦跳。我以一个女记者的身份想象假如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体验高原雷达兵的生活,将会去做哪些事,会品味到他们怎样的酸甜苦辣。 
期刊
也许因为有过在高原服役的经历,我一看到《一路格桑花》,就对它产生莫名的亲切感。  “我爱的花儿在高原/她的美丽很少有人看见/我爱的人儿在高原/他的笑容没有被污染。”在读党益民的长篇小说《一路格桑花》时,我常是泪水模糊双眸,被小说所叙述的故事和人物及他们表现的性格、精神情感深深感染。  可爱的军人在高原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是一种义务和职责。他们如高原上的格桑花一样,静静地在严酷的环境傲然开
期刊
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有着共和国“和平盾牌”的美誉,始建至今,这支部队先后涌现出黄炳华、孟祥斌、陈大桂等30名英模,186名官兵被评为革命烈士。烈士佩勋而去,留在他们身后的又是什么?    去年,一份关于英模和革命烈士家庭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深深牵动了二炮首长的心。由于失去了“顶梁柱”,一些英烈家庭都遇到了不少困难,经济收入、子女入学、住房就业等方面也多少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面对“勋之殇”,部队首长的
期刊
妈妈的一生很短暂,我甚至都没来得及体会真正的母爱,但她用勤劳和质朴诠释了不一样的伟大。    “小莉啊,你上天有灵,你听到了吧!”  那一年的春节是我军校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春节,初二那天不胜酒力的我在家喝得大醉。从来都没这么醉过,醉酒后的我不停地在说着。“我要我的妈妈,妈妈你在哪里,孩儿真的很想你,我为什么没有妈妈,不管,我不管,我就要我的妈妈……”我突然撕心裂肺地哭喊着,没有一点顾忌。我突然
期刊
旭日初升,手握五四手枪保持射击姿势,柔柔的阳光打在她身上,英姿飒爽神采奕奕,举手投足间无不透露出一名优秀女军人所具有的自信与活力。这是对张威的第一印象:军味足。  女军人首先姓“军”,刚分到团里时,第一次军事考核张威就亮了红灯,五个考核项目有四个没有达到军事大纲标准,这让张威十分脸红。为成就一个“军”字,张威苦练军事技能,确保训练素质全面过硬。通信装备不精通,她自己买书查资料拜师傅,硬是三个月内掌
期刊
在我的床头柜里,珍藏着一根泛白的背包绳。每当看到它,新兵时值班的一次惊险经历就会浮现在眼前。如此的惊心动魄,刻骨铭心,致使我一看见它,班长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话语就回荡在耳边,从而使我鼓起勇气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新兵连结束后,我被分到了一个边远高山雷达站。那年冬天来得特别早,雪也特别大,我这个从南方过来的新兵很不适应。有一天下了一整天大雪,到了晚上也没停止,而当晚正是我和班长担负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