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2》:探寻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li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3月16日《经典咏流传》最新一期节目中,歌曲《知否知否》原唱胡夏、郁可唯首度同台献唱,将这首《如梦令》演绎得婉约柔美。此外,节目用全息投影的方式,让邓丽君与11岁少年对唱《但愿人长久》,经典旋律再度响起时,全场观众恍若隔世。节目播出后,引发观众热议。



  自2018年春节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综合频道,《经典咏流传》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明日歌》《木兰诗》等诗词改编的旋律被广为传唱。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在守正的基础上,对节目立意、内容表达和传播等进行全面升级,给观众带来全新震撼与感动。

立意:体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档节目核心的创新在于立意层面的创新。”《经典咏流传》总策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介绍,第一季节目开创了“和诗以歌”的节目形态,将传统经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结合,真正做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二季《经典咏流传》则在立意上更进一步,将传统文化精髓与时代精神结合,体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这是第二季立意上的着力点,也是节目设计、表达的初衷和落脚点。
  节目制片人、总导演田梅介绍,第二季节目中的诗词范围从传统古诗词扩展到从古至今各时期的优秀诗词文化,比如汪国真的《山高路远》、余光中的《乡愁》等近现代诗词也被纳入其中。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节目中谭维维演唱的《山高路遠》大气磅礴,抒发了进取执着、乐观自信的情感。当5次挑战攀登珠峰的夏伯渝老人演唱这首歌时,歌的境界与老人的顽强精神相得益彰,这首歌也成为当下国人奋斗精神的写照。
  节目中,那些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前人智慧的古典诗词也闪耀着时代意义和时代价值。作为一名四川人,歌手张杰用川音演唱李白的《蜀道难》,不仅参与歌词改编、创作,还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他对巴蜀精神的理解融入其中。李白笔下“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如今已天堑变通途,四川人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的精神却依旧引发着当代人的共鸣。
  英国作家本·琼生说:“莎士比亚不是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岁月。”这句话被许文广多次引用。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也属于所有时代,经典诗词文化蕴含的价值在今天仍然闪光。
  田梅说,经典传唱人李玉刚曾说过的一句话给她很大触动,即“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是我用全部尊严和生命探寻的路”。这也是她和团队一直不懈努力的方向。

表达:诗、歌、人三者统一




  开始策划第二季《经典咏流传》的一段日子,田梅压力很大,十分焦虑,甚至哭了好几回。对于这档将经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创新文化节目,她心怀敬畏。尤其到了第二季,她和团队在制作时更“如履薄冰”。“融媒体时代,内容更迭太快了,一档节目如果维持原样,观众觉得不新鲜了,再想达到第一季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很难。”田梅说。
  许文广有着同样的压力。他认为节目第二季最难做,甚至有些节目的第二季就成为内容生命力的终点。
  为了焕发节目的生命力,团队在本季节目的创新力度上进行升级,做了诸多调整:节目模式优化,诗词解析环节前置,每首歌曲的结构变为朗诵、评析、演唱、鉴赏互动4个环节;增加第二现场和外拍视频,充分展示经典传唱人与古典诗词的故事。这样,观众可以在欣赏歌曲之前进入诗词意境中,及至演唱环节更容易被代入。康震、廖昌永、朱丹3位鉴赏团成员分别从文学、音乐和情感3个层面赏析互动,再借助声光电等舞美手段烘托,整首歌曲也变得立体起来。
  在经典传唱人的选择上,本季特别强调诗、歌、人三者统一,每首歌传递出来的情感、思想与歌手必须高度契合。表演《乡愁》时,余光中朗诵这首诗的影像与台湾歌手齐豫的表演完美融合,诗人和歌者对故乡的缱绻情愫款款流露;音乐风格典雅浪漫的林志炫,演唱李白的《长相思》时,亦别具美感。
  田梅介绍,第二季节目加大了素人比重,很多与中国古典诗词有着不解之缘的素人歌手参与其中,有些人与诗词的故事比明星带来的传播效果更显著。比如,在社交网络和短视频平台爆红的歌曲《梦蝶:一百万个可能》原唱者克里斯汀,其实是一位喜欢中国文化、崇拜庄子的美国籍中国古典文学在读博士。克里斯汀在《经典咏流传》舞台演唱这首歌的短视频在节目官方抖音账号发布2小时内吸粉10万人,点击量超100万,引发网络热潮。
  一季节目,60首诗词改编歌曲,主嘉宾和合唱嘉宾总人数超过200人。要保证每个人物与诗词、歌曲高度融合,完美呈现,制作团队需要付出巨大心血,一位歌手电视上15分钟的表演,线下录制时长可能将近2小时。

传播:新科技助力融媒体传播 


  用户用标准普通话将一首诗词朗读出来,就能够自动转换成一首好听的歌曲——这是《经典咏流传》节目组联手科技公司历时1年研发的一款人工智能互动H5产品“读诗成曲”。随着《经典咏流传》第二季播出,这一款互动H5产品成为热门应用,上线2小时,参与互动用户量超过15万,覆盖人群超过1500万。截至目前,“读诗成曲”总参与量达157.3万人次。
  “读诗成曲”这款融媒体产品是《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在传播上的一大创新和突破。借助这一产品,每个普通人都能够成为经典的传唱者和传播人。   许文广表示,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提出“台网并重,先网后台”的战略,更加注重融媒体传播。内容生产团队在制作节目时不仅要考虑大屏传播效果,还会重点考虑让大屏内容传播到亿万个小屏。
  除了人工智能互动H5产品,在新媒体端,《经典咏流传》依托央视新闻新媒体、央视网、央视影音等央视新媒体矩阵,利用短视频进行节目内容的碎片化、大范围快速传播,带动全網传播热度。此外,节目组精心为每首歌曲配上一篇文章,借助文字语言将大屏中呈现的歌曲延展。文章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得以广泛转发传播。
  “针对不同受众,我们把一首歌曲打造成不同的新媒体产品,再进行多样化传播,形成传播矩阵。”许文广说,这是《经典咏流传》第二季的全媒体传播策略。
  此外,全息投影、虚拟歌手等新科技也被运用到节目中,科技和新媒体的加持,让《经典咏流传》更具传播属性,让经典诗词更好地被传承。

对话《经典咏流传》总策划、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创作优秀的文化节目,是电视人长久的使命


  《综艺报》:《经典咏流传》第一季播出后,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继承和教育话题的探讨。你认为这档节目的社会意义有哪些?
  许文广:做第一季时,我就跟同事们说,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一档电视诗词文化音乐节目,而是通过节目带动并形成能够引发社会共鸣和反响的文化行为和文化现象,让经典能够再度流行,甚至成为未来的流行。我们也很高兴,第一季播出后,《经典咏流传》中的优秀诗词改编歌曲真的走进了校园。
  《综艺报》:央视综合频道越来越重视节目的融媒体传播。在这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许文广:从2018年《欢乐中国人》第二季开始,我们已经从“以播出为中心”转变为“以传播为中心”。对传统电视人来说,播出是电视节目制作的终点,现在,播出成了整个传播的起点,电视大屏成为融媒体传播的一个支点。在《欢乐中国人》第二季播出时,我们将二维码分享植入节目中,让好的中国故事得以更广泛的传播。通过这个手段,我们发现以大屏为支点对传播的推动,比纯粹在小屏传播的效果好得多。所以,在重视新媒体传播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大屏对小屏的带动作用和推动力。
  《综艺报》:央视综合频道是否计划推出一些融媒体创新节目?
  许文广:目前我们正在设计两到三档完全创新的季播节目和特别节目,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推出。我们所研发的节目不是简单的电视节目,而是一个融媒体产品。创作之初,我们会把节目的全媒体传播形态当作节目的主形态,考虑节目未来在新媒体端的传播样态和传播核心产品,融媒体传播会成为节目的标志性核心环节。
  《综艺报》: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引起了一股风潮,在你看来,此类节目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和共鸣?
  许文广:节目的热播,可以看出市场的确存在真实的、巨大的需求,以往电视人往往忽略了观众的这种需求。过去,每个电视人心中可能都有收视率之痛。当把收视率作为重要指标时,电视人不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决心去做需要更高门槛去理解的文化类节目。现在,我们有了更加多元、更均衡、更科学的评价指标。尤其在全媒体传播时代,这些节目的价值通过互联网传播被最大化了。
  《综艺报》:你觉得文化节目未来发展态势如何?
  许文广:创作一批优秀的文化节目,是电视人长久的使命。这类节目对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民众文化需求的满足,对国民素养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市场和受众对创作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我们要做好文化细分题材的挖掘,创作出独特的、具有差异性的内容形态。我比较担心一档节目成功后,大量节目模仿跟风。低水平重复的节目,可能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文化题材虽然是一个富矿,过度开采也会造成节目资源迅速衰减。
其他文献
3月15日,扶贫题材电视剧《国家情怀》剧组前往黑龙江桦南林区取景。  《国家情怀》由执导过《林海雪原》《焦裕禄》《东北抗日联军》《文朝荣》等剧作的李文岐担任导演。该剧共40集,主要围绕一线脱贫攻坚工作展开剧情,讲述在国家情怀、人民意志面前,一场考验亲情、友情、爱情、生死、金钱、人格、党性、正义的扶贫攻坚战的感人故事。该剧由哈尔滨龙江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拍摄,王洛勇、儲智博、修晶双等主演,预计于
期刊
王景春携手郭涛在新疆喀什琼库尔恰克乡侍弄留香瓜;仙气十足的霍尊化身“鸡苗推销员”;王宝强与郭碧婷在乡野小路上抓猪……40余位明星“零片酬”参与的精准扶贫公益纪实节目《我们在行动》,前两季走访了全国9个省/自治区的超过50个贫困村,共同包装了13款农产品,举办了11场产品发布会,产品累计销售额近3000万元。  3月6日,东方卫视《我们在行动》第三季播出,主创团队在延续扶贫初心的前提下,融入更多新元
期刊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18年工作情况,明确了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第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年少有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砥
期刊
播出频道:北京卫视 播出日期:3月16日  音乐服务类节目。本期,吴克群在6位演唱嘉宾中挑选自己的创作曲目合作伙伴,6位選手各具特色,经过艰难抉择,他最终选择汪峰得意门生杨宝心与自己合作创作新曲目。  点评  以音乐人挑选合作伙伴的形式切入,颇具新意。节目挖掘曾有过优异表现的唱作者,也让观众了解到音乐人背后的坚持与艰辛。
期刊
2019年2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95部3586集。  按题材划分,当代题材63部2249集,分别占公示总数的66.32%和62.72%。其中,当代军旅题材4部165集,当代都市题材32部1223集,当代农村题材10部377集,当代青少题材6部148集,当代涉案题材3部120集,当代科幻题材3部74集,当代其他题材5部142集。  现代题材2部42集,分别占公示总数的2.11%和1
期刊
3月24日,赵宝刚编剧并执导,郑爽、盖玥希、徐悦、陈小纭、王秀竹主演的都市剧《青春斗》登陆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该剧拍摄辗转3个国家,跨越7座城市,讲述了向真、钱贝贝、丁兰、晋小妮、于慧5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在大学毕业到迈入职场的6年里,直面人生,在阵痛与磨砺中不断成长的故事。  继执导《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青年医生》等剧集后,赵宝刚再次将镜头聚焦青年群体,对此,赵宝刚在接受《综艺报
期刊
播出频道:江苏卫视 播出日期: 3月17日  原创代际相亲节目。本期节目迎来3位男嘉宾,分别是巴西小伙欧力,台湾小伙郑子紘、来自成都的廣西小伙唐奎,其中两位成功牵手女嘉宾,而郑子紘现场意外表白节目组女编导,引发争议。  点评  在常规相亲场域引入父母参与,设置了“亲家擂台”。父母们为助力儿女在台上进行才艺比拼,虽然活跃了现场氛围,却略显喧宾夺主。
期刊
播出頻道:安徽卫视 播出日期:3月15日  综艺娱乐购物真人秀。节目讲述了环游世界途中的新奇见闻与人文轶事,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全球各地的魅力。本期节目走进新西兰,李映瑾 、贡勉 、宋秋熠在这里上演了探险之旅,挑战诸多新西兰独特的极限运动。  点评  节目采用全新视角,将新西兰的特色融入到比赛项目中,让观众在惊险刺激中感受到当地的自然美景和风土人情。
期刊
播出平台:爱奇艺 播出日期:3月16日  旅行真人秀。本期王琳凯、尤长靖、艾福杰尼、费启鸣提前出发前往新西兰,提取房车后,尝试在房车营地宿营,开启为期20天的自驾游行程。王思聪惊喜出镜,护送尤长靖前往机场。  点评  動画特效使用新西兰当地特色动物形象,贴合节目主题;内容上部分情节穿插黑白默片、自然纪录片等形式的小短片,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整体氛围。
期刊
由张猛执导,周冬雨任出品人并特别出演,王锵领衔主演的剧情片《阳台上》3月15日全国上映。全片由胶片拍摄完成,故事改编自任晓雯同名小说,讲述张英雄(王锵 饰)决心為父报仇,却对仇人女儿(周冬雨 饰)产生复杂情愫,最终放弃复仇的故事。  首映会上,张猛解释了自己坚持在数字化时代选用胶片拍摄的原因。“胶片记录方式能给创作者留出思考时间,以及体验电影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让我着迷。”王锵补充道,“胶片拍摄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