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移动技术也悄然进入课堂,开启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这种深度的融合正改变着历史学科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歷史价值观等五大核心素养呢?这确实是我们历史学科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笔者就个人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及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围绕五大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并愿和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进行商榷。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是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等为依据,对教学进行系统化的设计过程。设计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到一般教学方式中的各环节要素,而且还要考虑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环节新要素。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应结合上述教学各环节要素,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重构”“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教师角色的定位”等三个方面进行。这里“教学内容的重构”是互联网+背景下学科教学的前提和条件,没有教学内容的重构,就难以建立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学生学习的策略”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通过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与设计,使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主动积极地构建新知,并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建立唯物史观,提升历史理解力。“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互联网+背景下教学关键。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指导思想,使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学习路径进行学习,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主动构建为指导思想,教师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学生探讨方式的引领者。教师通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资源整合、教师课件、教育网站等途径,为学生提供非线性的学习路径,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学科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进而掌握史料实证的方法,学会历史学科思维方式。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的设计所考虑的教学过程的要素较为宽泛,它需要着现代教育观的支持,也需要着用系统理论和网络技术给予支撑。下面就互联网+环境下,围绕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教学主要三个环节的设计做一论述。
互联网+环境下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决定了我们的历史教学能不能借助于网络的资源性、开放性、互动性和个性化,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历史时空观为历史知识基础,以史料证据为基本方法,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价值观为落脚点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分析中,必须考虑到在互联网+环境下,怎样整合教材与网络教育资源、通过何种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何实现课堂多元的互动活动,以达到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一般地讲,首先教师要依据互联网+环境的特征,结合网络资源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借鉴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形式以及学校现有媒体的硬件环境,制定适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师能够较好地组织教学内容,调节好网络教学的全过程,保证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其次,教师要设计好对学生达成的教学目标程度的过程性检验,实时对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进行诊断性评价,以检验教学目标的到达度,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已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再次教学目标制定后,应让学生明确,使教学目标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有利于去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此外,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能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参与感,能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更好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进程,最终达到教学的总体目标。
互联网+时代移动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的产生,给历史课堂教学的方式带了一场全新的变革。它们冲击着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教学,改变着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教学?笔者认为应采取下列教学策略。一是要将教学内容的媒体化。互联网+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绝不是对收集的历史素材的罗列与播放,更不是将教材内容通过PPT呈现给学生,而是以一种模块化的组织结构,它应以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通过带有导航结构的教师网页,链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站。来完成学生的学习。而教学内容根据具体的知识要求通过视频、音频、屏幕等媒体表现出来。二是创设自主探究的教学环境。当今的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提供了功能强大的教学操作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为学生创设案例剖析,问题探索,观点讨论等情景,从而让学生置身于虚拟的场景之中,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三是采取科学的教学评价。由于大数据技术和教学移动终端进入课堂,教学评价不再是以人的主观意识为主,其方式也发生着变化,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数据采集,了解每一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通过教师教学终端的推送给学生,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媒体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全程记录,获取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并及时地调整教学过程。
总之,实施互联网+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是今后历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借助于网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适于提升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教学环境,不断培养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是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等为依据,对教学进行系统化的设计过程。设计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到一般教学方式中的各环节要素,而且还要考虑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环节新要素。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应结合上述教学各环节要素,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重构”“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教师角色的定位”等三个方面进行。这里“教学内容的重构”是互联网+背景下学科教学的前提和条件,没有教学内容的重构,就难以建立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学生学习的策略”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通过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与设计,使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主动积极地构建新知,并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建立唯物史观,提升历史理解力。“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互联网+背景下教学关键。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指导思想,使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学习路径进行学习,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主动构建为指导思想,教师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学生探讨方式的引领者。教师通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资源整合、教师课件、教育网站等途径,为学生提供非线性的学习路径,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学科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进而掌握史料实证的方法,学会历史学科思维方式。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的设计所考虑的教学过程的要素较为宽泛,它需要着现代教育观的支持,也需要着用系统理论和网络技术给予支撑。下面就互联网+环境下,围绕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教学主要三个环节的设计做一论述。
一、教学目标的分析
互联网+环境下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决定了我们的历史教学能不能借助于网络的资源性、开放性、互动性和个性化,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历史时空观为历史知识基础,以史料证据为基本方法,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价值观为落脚点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分析中,必须考虑到在互联网+环境下,怎样整合教材与网络教育资源、通过何种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何实现课堂多元的互动活动,以达到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一般地讲,首先教师要依据互联网+环境的特征,结合网络资源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借鉴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形式以及学校现有媒体的硬件环境,制定适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师能够较好地组织教学内容,调节好网络教学的全过程,保证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其次,教师要设计好对学生达成的教学目标程度的过程性检验,实时对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进行诊断性评价,以检验教学目标的到达度,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已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再次教学目标制定后,应让学生明确,使教学目标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有利于去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此外,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能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参与感,能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更好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进程,最终达到教学的总体目标。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策略
互联网+时代移动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的产生,给历史课堂教学的方式带了一场全新的变革。它们冲击着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教学,改变着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教学?笔者认为应采取下列教学策略。一是要将教学内容的媒体化。互联网+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绝不是对收集的历史素材的罗列与播放,更不是将教材内容通过PPT呈现给学生,而是以一种模块化的组织结构,它应以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通过带有导航结构的教师网页,链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站。来完成学生的学习。而教学内容根据具体的知识要求通过视频、音频、屏幕等媒体表现出来。二是创设自主探究的教学环境。当今的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提供了功能强大的教学操作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为学生创设案例剖析,问题探索,观点讨论等情景,从而让学生置身于虚拟的场景之中,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三是采取科学的教学评价。由于大数据技术和教学移动终端进入课堂,教学评价不再是以人的主观意识为主,其方式也发生着变化,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数据采集,了解每一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通过教师教学终端的推送给学生,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媒体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全程记录,获取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并及时地调整教学过程。
总之,实施互联网+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是今后历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借助于网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适于提升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教学环境,不断培养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