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739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 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3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分析与医院真菌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3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属于医院真菌感染发病的有22例,感染率为16.92%,感染部位主要在肺部、胃肠道、泌尿道、口腔等,感染患者具有大量化疗、老年、粒细胞缺乏等共同点。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多样化,需要根据其相关因素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与治疗,降低医院真菌感染率。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恶性血液病患者需要经过大剂量的化疗,加上其疾病本身的特性使患者的抵抗力严重下降,容易诱发真菌感染。恶性血液疾病合并真菌感染严重时可导致恶性血液疾病患者死亡,且病死率较高。医院是真菌感染发病率较高的场所,因此调查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并进行防治已刻不容缓,本文将对我院13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3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8例,女52例,年龄12岁~75岁,平均年龄39.28岁。所有患者均经免疫学、细胞形态学及遗传学检查并确诊。
  1.2调查方法统计患者的基本资料,定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使用药物记录与化疗情况,并对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
  2.医院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的分析
  2.1医院真菌感染与患者住院时间的关系在医院里相对于其他生活环境来说更容易真菌感染是因为医院本身的病原微生物就比较集中,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增长,医院的耐药菌群会代替患者体内本来的菌群,所以住院的时间越长越容易真菌感染,本组2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中,有15例住院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在参与调查的13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住院时间超过一个月的患者的真菌感染率高于住院时间少于一个月的患者。且随着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与其他病患以及医务人员的接触会增多,增加了感染机会。为了预防因住院时间过长引起的医院真菌感染应对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的感染监测及采取消毒隔离措施。
  2.2医院真菌感染与年龄的关系患者的年龄越大,其免疫功能及其他生理功能会随之衰弱,也会容易引发真菌感染,本组2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中,有18患者年龄超过60岁,在参与调查的13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年龄大于60岁的医院真菌感染率为13.84%,年龄小于60的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率为3.07%。显然年龄是医院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老年人的NK细胞活性差且细胞比例与数量异常,生理功能衰弱,加上长期的皮质激素的使用与多次放疗、化疗,造成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大量减少、功能紊乱,最终导致机体的内源性感染几率加大。且老年人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死亡率极高,因为老年人真菌感染无典型的临床表现,不易及时发现治疗,且病情恶化迅速。所以要密切关注老年患者的临床体征,一旦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腹泻、尿痛、尿急、尿频、便色异常、咳嗽、发热、咳血等症状,立即提高警惕,进行检查诊断,若是发现合并真菌感染需及时救治。
  2.3医院真菌感染与药物应用的关系抗生素的滥用也会导致引发医院真菌感染,恶性血液病患者本身机体比较脆弱易合并感染,为避免因感染造成疗效不佳等状况,许多病例应用抗生素进行早期的抗感染预防,但研究表明,这种抗生素的滥用本身就增加了机体诱发感染的几率,尤其是抗生素用药时间超过七天与抗生素联合用药大于三种的情况,引发医院真菌感染的几率更高。所以抗生素也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医院需要严格控制抗生素的合理用药,提防因抗生素滥用造成的医院真菌感染。
  本组抽取的130例患者中有30人次进行预防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其中采用口服氟康唑的患者19例,采用口服大蒜素的患者4例,采用斯皮仁诺与制霉菌素联服的患者4例,采用氟康唑与斯皮仁诺联服的患者3例。其医院真菌感染人数为5例,感染率为16.66%,相对于未进行预防性服用抗真菌药物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来说,感染率无较大差异,未进行预防性服用抗真菌药物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医院真菌感染率为17%。因此预防性服用抗真菌药物并不能有效降低真菌感染率。但有研究者表明,有时无效的预防也给药的方法有关,例如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时便可达到疗效。
  3.結果
  本组13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合并医院真菌感染发病的有22例,感染率为16.92%,感染部位主要在胃肠道、泌尿道、肺部、口腔等。其中胃肠道引发真菌感染的患者有6例;肺部引发真菌感染的患者有7例;泌尿道引发真菌感染的患者2例;口腔引发真菌感染的患者4例;合并胃肠道与口腔发生真菌感染的患者2例。
  4.讨论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相对于其他病种,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医院真菌感染几率明显较高。因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低下,加上化疗次数较多,更容易引发感染,而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偏长时间住院、高龄、联合用药的患者的发病率又高于其他患者,所以高龄、抵抗力低下、住院时间较长、化疗、粒细胞减少等都属于恶性血液病患者引发医院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另外,引发感染的真菌常分布于患者的粪便、痰液、尿液、咽拭子等,真菌类型多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毛霉菌、克柔念珠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因此要加强病区的卫生环境管理,保持患者的病房空气畅通且清洁卫生,严格实行消毒隔离措施,保证无菌操作。降低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医院真菌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减小了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郭旭霞,张慧智,纪爱芳,等.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5(3):105~106.
  [2] 洪少杰,唐小玲.老年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2(1): 42-4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 目的 對真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的123例真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真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进行探讨。 结果 肺炎的真菌感染占有比例为10.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为33.3%、肺肿瘤为23.6%、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对76例肺间质疾病16排螺旋CT表现的研究。 方法:利用回顾分析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肺间质疾病治疗的76例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方法对肺间质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加以行为干预、心理疏导以及生活习惯等护理管理为辅,做好疏导工作,减轻病患的心理负担。 结果:通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研究运用腹内压监测(IAP)对危重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危重患者59例,测定腹内压,分为正常组(A组)和升高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后发生腹胀、腹泻情况和暂停肠内营养的机率。结果:B组患者腹胀、腹泻发生率与暂停肠内营养机率明显高于A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探讨对妇产科新进护理人员进行上岗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9名新进护理人员采取专人脱产、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带教体系的建立、带教总负责人的推选、制定带教手册、多渠道培训手段,比较培训前后专科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护士工作能力、主管床位病人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别。结论:妇产科新人培训具有系统性和计划性,培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为提高病案首页的质量,增强医务人员对病案首页的认识,加强首页的日常监督管理。方法:对某院2014年1-6月22个临床科室的归档病历随机抽查,对首页存在的缺陷进行归纳、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关键词】病案首页 ; 质量 ; 持续改进  病案首页是归档病历的第1页,是整份病历各方面重要信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导管感染的因素及有效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掌握血液净化导管感染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对策预防感染,降低感染发生率。结果: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有51例患者出现血液净化透析导管相关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效果确切,在透析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透析的各项指标,透析前做好透析用水的处理。最初透析应实行诱导透析,并应用高渗糖、高渗钠,必要时应用镇静利。出现血压降低,立即减慢血流速度,協助病人平卧,酌情应用升压药;病人出现寒战高热,应用非那根、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 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门诊药房是门诊患者就医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为了保证发出药品的质量,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我国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六章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某些特殊情况,门诊药房不得不给患者进行退药。故现将我院门诊2014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护理安全标识是最直观、最快捷、最具有影响力的方法和手段之一,对护士起到了警示、提醒的作用,强化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护理安全标识的应用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通过规范护理标识,可以完善护理安全管理预警系统。  【关键词】标识,安全管理,重症监护室  护理标识是指利用有特征的记号去标记在护理工作中容易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总结预防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措施。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回顾与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对照组33例研究对象接受常规治疗方案与护理方案,而实验组33例研究对象接受针对性预防措施,同时观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