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舆论管理,古已有之。随着“小报”的兴起,“官报”渐渐丧失了一家独大的地位。在古代,为了管好小报,传递官方的主流声音,“官报”也使出浑身解数,争取更多民间读者。
汉唐时期,基本上是官报一家独大的局面。西汉的“邸报”大约是中国最早具有信息载体功能的纸质媒体,到了隋代则称为“藩条”。如隋文帝表彰道州刺史公孙景茂,特予以“进藩条”。唐宋时期的官方报纸叫法很多,如“邸吏状”、“进奏院状报”、“朝报”等等。
总体来看,古代官方报纸内容很单一,刊载的都是皇帝出行、祭祀、诏旨、官员任免及王公大臣的事儿。
在唐代,有“邸报”和“进奏院状报”两种不同的载体,前者是朝廷办的,后者则由地方州府驻京办私下里采编,具有一定的时评特点。宋代对此进行整合,加强了内容审查与管理。
“小报”出世
古代官方报纸地位变得微妙、开始面对压力,始于南宋。因为北宋晚期出现了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竞争对手,它的名字叫“小报”。小报有点像“小道消息”,南宋时期一度也称其为“新闻”,是中国最早的非官方报纸。
南宋官报的压力,不在于发行或盈亏,主要体现在舆论控制的失衡上。
本来“朝报”的原则,是有选择地按时刊载皇帝的活动、诏旨及官吏任免、奏章等正常的朝廷政事。可小报却无所顾忌,且传播速度更快、内容更广泛,个性化也较强,以往官报一手遮天、“有选择”和“按时”的原则,随之化为泡影。一些小报为了获得重磅消息,甚至不惜贿赂朝廷里的官员。
实际上,早在宋孝宗年间,朝廷为了加强舆论控制,减缓官报压力,就曾严肃过内部纪律。如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对泄露新闻以牟利的进奏院官员——刘资和冯时,各杖责100,以示惩戒。这大概是中国正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两个有名有姓的“通讯员”。
宋代的民间小报并不合法,但政府似乎并未开展过具体的“严打”,仅仅在有限范围内进行遏制。当然效果也不明显,因为小报有其顽强的生命力。
以南宋临安为例,跟官报唱对台戏的小报,看似只有一份,但从业者却多如牛毛,抄录的、零售的、送报的,这些人且不说,单说信息采集,队伍之庞大,手段之高明,令人叹为观止。
神通广大的“小报”
宋理宗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有官员上奏表示,小报采编人员无孔不入,“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私衷小报,率有漏泄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
其大意是,那些公开或半公开的小报信息采集人员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分布在各个地方,一般的政府机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甚至连皇帝居住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有他们的人,他们被称为探听和访录新闻的专职“记者”,其数量相当惊人,能量也不容小觑。
在“记者”们四处活动的同时,还有一个专门从事类似于爆料者角色的特殊信息采集队伍,当时人称“喜虫儿”。据《梦粱录》记载,“喜虫儿”都是百司衙兵,负责科举考试揭榜或发榜,他们近水楼台,有一定的获取渠道,靠出售小报所需要的信息赚取外快。
那么,为何小报需要这么多内外“员工”呢?想必正是着眼于“内容为王”的考虑。如果小报全盘照抄官报的内容,没有自己的特色内容,还怎么吸引读者,怎么让读者掏钱?
面对朝廷对重要信息的封锁,小报“记者”除了上述刺探手段外,还不遗余力地采写社会上新鲜、奇异、有趣的传闻,甚至杜撰捏造假新闻、假诏旨、假章奏,以某种假托方式来表达对朝廷百官变动的看法,类似于现在的时评。官方曾公开指责小报“撰造命令,妄传事端”。
种种史料表明,南宋政府对小报的活跃是相当头大,无可奈何。因为小报对付衙门的策略十分高明,他们没有固定的编辑誊印场所,人员流动性强,打一枪换一炮。高峰时期,如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小报已经是“日书一纸”了,确确实实地成为“日报”,可你想找到他们的“总编辑”,简直就是做梦。小报在大内、各省院衙门都有线人和顺畅的传递渠道,政府若是真要开展“严打”,临安府衙还没收到命令,恐怕小报早已知道,早已作鸟兽散,官府再去抓,只能扑空。
“官报”与“小报”的较量
明代官报的压力,比宋朝更大一些。一方面,读者要求更高了,朝野对信息的需求更迫切,士大夫尤其看重官报;另一方面,出版管理更严了,官报的书面信息先集中到通政司筛选,给皇帝看,再由六科(给事中)预览审核,然后送提塘报房抄录之后才发行到各省。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更强了,民间报业有了合法地位,可以自设报房,传抄翻印官报的部分内容,公开出售。
为了跟民间报纸抢读者,明朝官报开始雇请百姓送报。史料说,明末有个御史叫祁佳彪,在日记中写道:“何甥来,云送邸报为业”。其中的何甥,应该是他的亲戚。另外,官报刊载八卦类社会新闻,也始于明代。到了晚清之际,具有现代报纸特点的民办《京报》发行量突破万份大关,官报的影响力则越来越小。
汉唐时期,基本上是官报一家独大的局面。西汉的“邸报”大约是中国最早具有信息载体功能的纸质媒体,到了隋代则称为“藩条”。如隋文帝表彰道州刺史公孙景茂,特予以“进藩条”。唐宋时期的官方报纸叫法很多,如“邸吏状”、“进奏院状报”、“朝报”等等。
总体来看,古代官方报纸内容很单一,刊载的都是皇帝出行、祭祀、诏旨、官员任免及王公大臣的事儿。
在唐代,有“邸报”和“进奏院状报”两种不同的载体,前者是朝廷办的,后者则由地方州府驻京办私下里采编,具有一定的时评特点。宋代对此进行整合,加强了内容审查与管理。
“小报”出世
古代官方报纸地位变得微妙、开始面对压力,始于南宋。因为北宋晚期出现了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竞争对手,它的名字叫“小报”。小报有点像“小道消息”,南宋时期一度也称其为“新闻”,是中国最早的非官方报纸。
南宋官报的压力,不在于发行或盈亏,主要体现在舆论控制的失衡上。
本来“朝报”的原则,是有选择地按时刊载皇帝的活动、诏旨及官吏任免、奏章等正常的朝廷政事。可小报却无所顾忌,且传播速度更快、内容更广泛,个性化也较强,以往官报一手遮天、“有选择”和“按时”的原则,随之化为泡影。一些小报为了获得重磅消息,甚至不惜贿赂朝廷里的官员。
实际上,早在宋孝宗年间,朝廷为了加强舆论控制,减缓官报压力,就曾严肃过内部纪律。如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对泄露新闻以牟利的进奏院官员——刘资和冯时,各杖责100,以示惩戒。这大概是中国正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两个有名有姓的“通讯员”。
宋代的民间小报并不合法,但政府似乎并未开展过具体的“严打”,仅仅在有限范围内进行遏制。当然效果也不明显,因为小报有其顽强的生命力。
以南宋临安为例,跟官报唱对台戏的小报,看似只有一份,但从业者却多如牛毛,抄录的、零售的、送报的,这些人且不说,单说信息采集,队伍之庞大,手段之高明,令人叹为观止。
神通广大的“小报”
宋理宗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有官员上奏表示,小报采编人员无孔不入,“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私衷小报,率有漏泄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
其大意是,那些公开或半公开的小报信息采集人员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分布在各个地方,一般的政府机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甚至连皇帝居住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有他们的人,他们被称为探听和访录新闻的专职“记者”,其数量相当惊人,能量也不容小觑。
在“记者”们四处活动的同时,还有一个专门从事类似于爆料者角色的特殊信息采集队伍,当时人称“喜虫儿”。据《梦粱录》记载,“喜虫儿”都是百司衙兵,负责科举考试揭榜或发榜,他们近水楼台,有一定的获取渠道,靠出售小报所需要的信息赚取外快。
那么,为何小报需要这么多内外“员工”呢?想必正是着眼于“内容为王”的考虑。如果小报全盘照抄官报的内容,没有自己的特色内容,还怎么吸引读者,怎么让读者掏钱?
面对朝廷对重要信息的封锁,小报“记者”除了上述刺探手段外,还不遗余力地采写社会上新鲜、奇异、有趣的传闻,甚至杜撰捏造假新闻、假诏旨、假章奏,以某种假托方式来表达对朝廷百官变动的看法,类似于现在的时评。官方曾公开指责小报“撰造命令,妄传事端”。
种种史料表明,南宋政府对小报的活跃是相当头大,无可奈何。因为小报对付衙门的策略十分高明,他们没有固定的编辑誊印场所,人员流动性强,打一枪换一炮。高峰时期,如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小报已经是“日书一纸”了,确确实实地成为“日报”,可你想找到他们的“总编辑”,简直就是做梦。小报在大内、各省院衙门都有线人和顺畅的传递渠道,政府若是真要开展“严打”,临安府衙还没收到命令,恐怕小报早已知道,早已作鸟兽散,官府再去抓,只能扑空。
“官报”与“小报”的较量
明代官报的压力,比宋朝更大一些。一方面,读者要求更高了,朝野对信息的需求更迫切,士大夫尤其看重官报;另一方面,出版管理更严了,官报的书面信息先集中到通政司筛选,给皇帝看,再由六科(给事中)预览审核,然后送提塘报房抄录之后才发行到各省。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更强了,民间报业有了合法地位,可以自设报房,传抄翻印官报的部分内容,公开出售。
为了跟民间报纸抢读者,明朝官报开始雇请百姓送报。史料说,明末有个御史叫祁佳彪,在日记中写道:“何甥来,云送邸报为业”。其中的何甥,应该是他的亲戚。另外,官报刊载八卦类社会新闻,也始于明代。到了晚清之际,具有现代报纸特点的民办《京报》发行量突破万份大关,官报的影响力则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