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色”课程中养成幼儿良好习惯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12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做最好的教育,就是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习惯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是身体中的“道德资本”,文星幼儿园以绿色生命为主题,以养成教育为目的,课程是连接“绿色”与“习惯”的纽带。
  一、“绿色”课程研究背景与涵意
  绿色课程核心理念是“感恩生命、快乐成长”。实施课程的目的是幼儿在生活中体验快乐,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在学习中理解快乐,在感恩中分享快乐,凸显 “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培育人格健全、习惯良好的快乐幼儿”的育人目标。我们主要让幼儿保护绿色生命、充分认识保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其迫切性和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密切关系,让幼儿体会自然生命的可贵,能接触并喜欢小生物;了解爱护绿化;从身边做起,做爱护绿化、保护小动物的小卫士,感知生命的可贵,从我做起。
  我们所倡导的绿色则涵盖三层寓意:其一,生活的绿色:指与幼儿的生活、游戏、学习等活动紧密联系,让幼儿感受绿化环保、绿色生命的重要性校园物质文化。其二,文明的绿色:指促进幼儿个人仪表、社会化行为和意识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其三,成长的绿色:指幼儿园将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为幼儿的健康、能力的成长提供呵护、支持、鼓励的教育思想文化,促进幼儿快乐、全面发展。
  二、“绿色”课程研究内容与平台
  绿色课程通过三年的研究,学习和运用叶圣陶“养成良好习惯”教育思想,围绕3~6岁幼儿的年龄特征与成长规律设计、整理出一整套具体的“四习目标”健康习惯、做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锻炼身体素质,身心健康;提高孩子学习品质,学会学习;培养孩子做人品质,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会生活。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研究内容有三点:1.确定适合在学龄前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包括做人习惯、健康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2.研发养成良好习惯的“四合”绿色生命课程,包括教育的目标与幼儿生命成长吻合;课程的构建与幼儿生活活动融合;教师的追求与办园教育理想契合;校园的文化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合;3.运用量表检测法、父母访谈法、直观显示法(包括自画像法、涂鸦、书写和绘画案例法、声音(或影像)资料法)和轶事记录法等4种评价方法建立起一套具体的幼儿良好习惯评价体系。
  研究重点是养成四种基本的良好习惯,为幼儿生命成长奠定基础。我们通过三层研究的平台:基础层:教师团队,采用“自主交流”,第二层:科研核心,采用“专题研讨”,最顶层:专家引领,采用“整合研讨” 来开展研究的进展。
  三、绿色“课程研究实施与成果
  (一)精心策划,迈出坚实步伐
  首先成立课题核心组,多次召开核心组成员会议,进行组内分工,查阅文献资料,完成初稿;其次聘请市教科院专家指导课题申报方案,针对专家提出的建议,反复修改方案。在此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召开座谈会,进行核心组内培训,统一课题研究构想,形成课题研究合力,课题申报方案顺利通过立项。
  (二)精当操作,实践探索历程
  我们围绕四习目标、四和课程、四种评价,我们从理论研究、环境研究、活动研究、幼儿案例、教师行为、家园同构六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研究。
  第一,理论研究。(1)通过“画生命”、“话绿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对核心概念的认识,明确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2)围绕“绿色生命”分别对家长、老师、幼儿进行访谈、调查,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试图梳理出“家长、幼儿、老师”们共同的、不同的希望。
  第二,环境研究。(1)开展班级环境创设调查研究,每学期班级教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班级环境的创设实情,并进行环境与“绿色文化”核心价值观相关性的反思。(2)逐步进行校园物质文化研究,门厅、廊道、活动室、办公区文化元素的形象设计,提炼出“绿色文化”统摄下的环境文化关键要素。
  第三,活动研究。(1)“文星里的实习场”,在幼儿园“小小农场”“小小建筑工地”“小厨房”“小演艺厅”“DIY美术吧”“小小科技房”“小小阅览室”七大实习场中,构建幼儿有需要、有兴趣、有发展的实习场主题活动,构建幼儿自发生成的学习活动。(2)“文星里的节日”:以“一年”为一周期,把《在绿色生命课程中养成幼儿良好习惯》揉合在“春之韵——绿色科技节”“夏之梦——心理关爱节”“秋之旅——文明礼仪节”“冬之恋——感恩亲子节”四大绿色文化中,让孩子成为绿色课程的主导、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孩子在游戏中养成好习惯,积极地发掘周围各种有效资源,调动社区、家庭、幼儿园的全方位参与,营造浓厚的绿色生命节日气氛,逐步形成特色明显、文化韵味浓厚的活动体系。
  第四,幼儿案例。(1)选择不同类型幼儿的样本:家庭、性别、基础、性格。采取案例跟踪的方法,以量化和语言描述的形式观察记录相关幼儿的表现。初步制定出案例研究的表格、量表。(2)依托幼儿在园一日活动载体,分别观察记录晨间锻炼、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课间活动中幼儿个性化、普遍化的案例,进行前后对比分析,解读幼儿成长因素。
  第五,教师文化。(1)针对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四个主要环节,我们设计了四张观察实录表,分别是《教学活动》《晨间、离园接待》《游戏活动》《生活活动》,把教师在活动中出现的具体的“行为”“语言”分开来观察,详细、具体地记录,后期进行统计分析。(2)梳理前期教师的言行观察记录,策划提炼“教师的智慧语言”,凝聚出“绿色文化”核心价值观在教师行为的具体表现。
  第六,家园同构。(1)进行了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合作的现状与调查。我们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就基本信息、 教养观念、 教养态度和方式和家园共育这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制定家庭调查表。(2)探索家庭与幼儿园同构的新方式。一是幼儿园主导式家园合作,新方式:资讯常交流、家长学校、园所开放日、教师家访制、幼儿成长足迹——家园联系册、节假日活动;二是家庭主动式家园合作,新方式:家长委员会、家园共育窗、家教小沙龙、家长助教团;三是成立了一支幼儿园家长志愿者队伍、建立了家园同构管理网络。
  “绿色文化”是绿色发展的灵魂,我们的“绿色课程”是要让孩子从小树立绿色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树立绿色生活方式。
其他文献
针对一种已有的分布式计算理论模型(单位长度的任务由处理器独立产生,没有全局控制,彼此通信需要花费时间),研究了在线性网络上的任务有效调度问题.通过考虑算法中任务处理时
教学论对教学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原则,毫无疑问,CAI要尊重这些要求和原则。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和实际经验,可以初步确立以下CAI的教学原则。这些原则根植于CAI的规律性,以
【摘 要】 体育习惯是学生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中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它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成长。体育锻炼对参与的个体健康是有益的,但是锻炼能够给个体的这些效益并不是凭空产生或通过一、二次的活动可以获得的,它需要个体的亲自参与并加以坚持。因此体育锻炼只有成为习惯才能对人们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习惯的养成是从“他律”到“自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锻炼习
自古以来,书就是人类的好朋友。至圣先师孔夫子,以书为伴,满腹经纶,流芳百世,一代伟人毛泽东,博览群书,雄才伟略,振兴中华。一本好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一本好书将使我们受益终生。
在德国海德堡举办的2005年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上,IBM正式宣布了16路eServer p5 575集群节点机,该节点机拥有每秒873亿次浮点运算(Gflop/s)能力,这个速度比去年推出的8路IBM eServer
<正>工程问题在沉寂了几年之后,人教版2014六上教材中再度呈现。我的理解是经过上一轮的教学实践,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认识到工程问题对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
信息时代已到来,计算机作 为第四种媒体以前所未有的作用引发了各行各业的“革命”,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推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许多学校拥有了通向21
如何在动态网格环境中获取网格应用的更好性能是网格技术一直关注的课题.为实时地调整和改善应用性能,介绍了一种基于性能监控的网格应用自适应调节机制,该机制运用模糊控制
我们的校园有很多美的地方。空气清新的怡馨园,漂亮的喷水池,美丽的大花园。但我认为最美的还是操场旁边的梧桐树。  春天,梧桐树开始发芽了,长出一片一片的嫩叶,那叶片是多么嫩,多么绿呀!  夏天,梧桐树葱葱郁郁,每当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我们会到梧桐树下遮荫。当下大雨的时候,梧桐树不怕大雨,不怕狂风,当雨停了的时候,梧桐树依然挺立在操场上依然那么葱葱郁郁,生机勃勃。  秋天,梧桐树的叶子变成黄色的了,从远
期刊
针对与时间过程有关的模式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自组织过程神经元网络模型.网络由输人层和竞争层组成,其输入和连接权可为与时间有关的函数,输入层结点与竞争层结点实行全互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