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使教师拥有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实践和研究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并不多,研究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有效性更少,这给本课题研究留下了较为广阔的空间,因此研究本课题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81-02
一、课题背景
1.教学需要:由于教师对教学实质把握不准,过分追求新课程理念,使得新课程实验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情境偏差、学习方式偏差、教学方式偏差、教学组织偏差以及评价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使现在的教学中出现了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学中重复机械性的、强行填鸭式的教学现象随课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型的、虚假的演戏愈演愈烈,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样教学的有效性作为现实问题就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2.改革需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从客观上要求老师有效地改进教学行为,树立教学的有效性理念,让语文教学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的目标。
3.发展需要: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引起教学过程基本要素关系的变化和重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这都要求老师的教要主动地去适应学生的学,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二、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教学目标设计及其作用,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等。而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多数集中在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特点、理念、利弊和与以前的区别等方面。
把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放在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大背景下进行观照,以“实效教学”作为切入口,以新课标的理念作为评价有效性的新标准,把研究重点放在新旧课堂教学的比较和有效性的实现途径上,并把研究范围扩展到课题教学的每一个不同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填补了同领域研究的一项空白,对推行新课程理念、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
三、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建构主义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
2.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美国教育家阿姆斯朗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了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为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4.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中学语文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在这一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内容
1.提高课前准备工作有效性的研究
(1)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教师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倡导合作研究,進行集体备课。自主备课要求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料、备重点难点训练点,备思路,备教学策略。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切实提高备课的质量。
(2)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一是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并通过课堂训练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以教促学;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
2.提高课堂操作有效性的研究
(1)教学目标:首先,应根据教材、课时、班级学情正确定位,三维一体的目标落实到课堂应有所侧重;其次,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应有所侧重;再次,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自我评估。
(2)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就难有学生的自主发展,课堂中双主体在不同层面上不断协调和共同发展。课堂中教师应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感。
(3)教学方式:包括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语文教学现行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教学法与读书感悟法。问题教学法重视教师的引领,较适于比较理性的文章,以导读之;读书感悟法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较适于比较感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的精彩细部进行教学,以研读之。
(4)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文本资源(教材资源与扩展阅读资源)、媒体资源以及人的资源(主要指师生的资源)。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课堂中教师应重视师生共有资源的开发,更应重视开发教师自身的资源。
(5)学习评价:学习评价应是完整的评价,包括激励和批评;学习评价应是针对性的评价,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机械频繁地评价;学习评价应是发展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下转161页)(上接81页)和指导作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3.提高课后反思有效性的研究
一方面个人勤思考、勤动笔,养成教学反思习惯。另一方面加强反思的交流与研讨,从反思中得到启迪和升华,取得进步。
五、总结
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性教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涵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主要考察教学效果和预期目标的吻合度;有效率则是重点考虑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的比例关系;而有效益则是有效性最高体现,是在保证效果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系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高质量完成教学文化知识传承和基本技能训练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概括地说有效教学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学习任务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浓,整个课堂体现了有效、高质、创新特点。
参考文献
[1]姚海婴,学生作文语文劣化倾向透视,语文教学通讯,2002(10).
[2]张碧琰,农村高中作文教学对策初探,文学教育(上),2013(12).
[3]张晓明,高中作文教学随笔,学周刊,2014(02).
[4]陈琛,高中文言文知识教学策略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81-02
一、课题背景
1.教学需要:由于教师对教学实质把握不准,过分追求新课程理念,使得新课程实验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情境偏差、学习方式偏差、教学方式偏差、教学组织偏差以及评价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使现在的教学中出现了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学中重复机械性的、强行填鸭式的教学现象随课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型的、虚假的演戏愈演愈烈,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样教学的有效性作为现实问题就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2.改革需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从客观上要求老师有效地改进教学行为,树立教学的有效性理念,让语文教学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的目标。
3.发展需要: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引起教学过程基本要素关系的变化和重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这都要求老师的教要主动地去适应学生的学,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二、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教学目标设计及其作用,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等。而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多数集中在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特点、理念、利弊和与以前的区别等方面。
把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放在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大背景下进行观照,以“实效教学”作为切入口,以新课标的理念作为评价有效性的新标准,把研究重点放在新旧课堂教学的比较和有效性的实现途径上,并把研究范围扩展到课题教学的每一个不同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填补了同领域研究的一项空白,对推行新课程理念、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
三、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建构主义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
2.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美国教育家阿姆斯朗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了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为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4.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中学语文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在这一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内容
1.提高课前准备工作有效性的研究
(1)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教师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倡导合作研究,進行集体备课。自主备课要求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料、备重点难点训练点,备思路,备教学策略。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切实提高备课的质量。
(2)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一是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并通过课堂训练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以教促学;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
2.提高课堂操作有效性的研究
(1)教学目标:首先,应根据教材、课时、班级学情正确定位,三维一体的目标落实到课堂应有所侧重;其次,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应有所侧重;再次,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自我评估。
(2)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就难有学生的自主发展,课堂中双主体在不同层面上不断协调和共同发展。课堂中教师应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感。
(3)教学方式:包括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语文教学现行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教学法与读书感悟法。问题教学法重视教师的引领,较适于比较理性的文章,以导读之;读书感悟法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较适于比较感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的精彩细部进行教学,以研读之。
(4)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文本资源(教材资源与扩展阅读资源)、媒体资源以及人的资源(主要指师生的资源)。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课堂中教师应重视师生共有资源的开发,更应重视开发教师自身的资源。
(5)学习评价:学习评价应是完整的评价,包括激励和批评;学习评价应是针对性的评价,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机械频繁地评价;学习评价应是发展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下转161页)(上接81页)和指导作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3.提高课后反思有效性的研究
一方面个人勤思考、勤动笔,养成教学反思习惯。另一方面加强反思的交流与研讨,从反思中得到启迪和升华,取得进步。
五、总结
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性教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涵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主要考察教学效果和预期目标的吻合度;有效率则是重点考虑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的比例关系;而有效益则是有效性最高体现,是在保证效果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系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高质量完成教学文化知识传承和基本技能训练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概括地说有效教学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学习任务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浓,整个课堂体现了有效、高质、创新特点。
参考文献
[1]姚海婴,学生作文语文劣化倾向透视,语文教学通讯,2002(10).
[2]张碧琰,农村高中作文教学对策初探,文学教育(上),2013(12).
[3]张晓明,高中作文教学随笔,学周刊,2014(02).
[4]陈琛,高中文言文知识教学策略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