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世纪,法国社会美丑善恶交杂。在《悲惨世界》中,雨果延续了《巴黎圣母院》中使用的美丑对照原则,以丑与恶凸显光明美好的一面,宣扬他一生奉行的人道主义精神。本文通过《悲惨世界》中较为典型的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这三方面来阐述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
【关键词】《悲惨世界》;善与恶;美丑对照
一、人与社会
雨果在谈及这本书时,曾痛惜当时的文明社会暮色苍茫,悲惨的人虽有名义上的“人”的称谓,实际上却在各个方面承受着不堪与痛苦。悲惨世界是一幅宏大的生活画卷,其中不乏许许多多黑暗至极的地方,黑暗的监狱、悲惨的贫民窟、阴暗的修道院,还有巴黎城市下纵横的下水道,各色各样的人物交会,各种各样的苦难纵横。每个人都在那个时代中挣命挣扎,每个人都在为生存而担忧努力。但身处那个社会,人们在压迫下不得不自私自利,所谓的法律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维护利益的工具,社会两极分化,人们难以就业糊口。资本主义制度制造黑暗,社会混乱不定,充斥着不公正与不平等。正如冉阿让所犯的错与他所受的惩罚并不对等。冉阿让一直在用自己的善行去赎罪,但他受到的回应却并不理想。去恶向善,高洁的冉阿让与丑陋的社会形成了强烈的美丑的对照,给予读者以巨大的冲击,更给予人们更大的悲剧感。
二、人与他人
主人公冉·阿让因偷了领居家的面包而被关入监狱,出狱后又因黄色身份证而四处遭受他人冷眼。黑暗的社会不断把他拖入黑暗的深渊,指往一条向恶的歧途。可就在即将坠入深渊之时,他遇到了米里埃主教。主教在众人面前掩藏了他的恶行,给予他救赎。后来冉阿让的心在回顾过去时被彻底照亮,他几乎成为了至德至善至美的化身。他化名马德兰,为一方百姓带去了富裕,幸福;他收养珂赛特,把这个可怜的女孩当作自己的女儿;他甚至还做出了主动放弃了市长的身份与原本优越的生活等等令人动容之举。
而《悲惨世界》中的极恶之人是泰纳迪埃,这个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他欺骗芳汀,敲诈勒索,迫使一个弱女子不断地妥协。她牺牲自己的金发与皓齿,为泰纳迪埃的私欲买单。芳汀生命消逝,可怜的女儿珂赛特被当作仆人一样地使唤,她们生活得如此痛苦却无法反抗。冉阿让的出现就如珂赛特的生命中的一线光,这明亮的光一直照耀着两个人的心灵,不仅拯救了珂赛特,也治愈了他自己。泰纳迪埃的自私与冉阿让的仁慈博爱形成了丑与美的对比,突出善的美好与明亮。
三、人与自我
人物自我的美丑对照通常有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的对照两种,外在因素如《巴黎圣母院》中的丑陋的卡西莫多與俊美的菲比斯;内在因素即人物内心分裂而造成内外不一的美丑对照。这种内在的对照在沙威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沙威起初是一个“恶”的形象,是一个违反一切人类正常感情的冷血动物。但到后期,在面对冉阿让的善行之时,他内心的恶逐渐消融。“一个行善的坏人,一个有着同情心的苦役犯,温和,乐于助人,仁慈,以德报怨,对仇恨加以宽恕,以怜悯来替代复仇,宁可毁灭自己而不断断送敌人,救出打击过他的人,尊崇高尚的道德,凡人和天使使他更接近天使!”沙威内心的挣扎足以显示出他内心的善与恶在纠缠,前后的人性产生了巨大的对比。沙威如此,冉阿让亦如此,他们都实现了从恶到善的转化。作者通过人与自身的对照,深入人物的本体,照见他们内心的转变,也足以反映人内心爱和善良的本性是可以被唤醒燃起的,体现了作者人道主义的情怀。
四、美丑对照手法的背后
19世纪初的欧洲,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两种美学思潮相互碰撞交锋。雨果的文学风格在自由主义思想的推动下逐渐转向浪漫主义。戏剧的冲突除了情节的跌宕起伏之外,对照手法亦是一种巧妙的方式。在雨果看来,“生活就是一场戏剧,其中混杂着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既然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丑,那么艺术中又怎能把“丑”排斥在门外,只有把美与丑同时呈现出来的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事实上,中国传统美学也在强调美与丑共存的必要,庄子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即体现了这一观点,拓展了审美的领域。而雨果也为之后的“审丑”之潮开辟了先路。《巴黎圣母院》可以说是美丑手法运用的典范。卡西莫多外貌丑陋不堪,但他内心崇高圣洁,而菲比斯虽长相英俊却是道貌岸然,虚伪自私……恶与恶相较,善于善相较,往往是难有凸现的效果。因此若是要更好地表现突出善的一面,给予读者更强的冲击感,那么善通过恶的考验就能更加焕发出光辉。
这社会的丑陋畸形与人性的光辉美好都在《悲惨世界》中得到了放大与渲染,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也蕴含在其中。雨果虽然是信奉基督教,但他渐渐看到了教会和神职人员的黑暗的一面,他更加关注民生,关注个体。书里修道院中的修女们早已脱离普通人的生活,每日只是待在修道院做着祷告,她们失去了欲望,更失去了任何她们该有的生气。雨果把他的人道主义思想融入了二元论的思想中。“真理,光明,正义,良心,这就是上帝。”他所认为的灵魂与肉体的统一促使他关注个体的感受,并运用强烈的反差和冲突去凸显这种情感。这赋予了对照原则新的意义。
五、结语
雨果是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以“减少黑暗中的人数,增加光明中的人数”为理想。在《克伦威尔》的序中,雨果言:“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在他的作品中,大多都是善能胜恶,邪不胜正,他用畸形与丑陋来反衬人世中的善,他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寻光,批判黑暗中的社会,不健全的法律与制度,传递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一点于现代的文学创作与思想观念无疑亦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外国文学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郑克鲁主编,1999
[2]雨果文集[M]. 河北教育出版社,(法)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著,1998
【关键词】《悲惨世界》;善与恶;美丑对照
一、人与社会
雨果在谈及这本书时,曾痛惜当时的文明社会暮色苍茫,悲惨的人虽有名义上的“人”的称谓,实际上却在各个方面承受着不堪与痛苦。悲惨世界是一幅宏大的生活画卷,其中不乏许许多多黑暗至极的地方,黑暗的监狱、悲惨的贫民窟、阴暗的修道院,还有巴黎城市下纵横的下水道,各色各样的人物交会,各种各样的苦难纵横。每个人都在那个时代中挣命挣扎,每个人都在为生存而担忧努力。但身处那个社会,人们在压迫下不得不自私自利,所谓的法律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维护利益的工具,社会两极分化,人们难以就业糊口。资本主义制度制造黑暗,社会混乱不定,充斥着不公正与不平等。正如冉阿让所犯的错与他所受的惩罚并不对等。冉阿让一直在用自己的善行去赎罪,但他受到的回应却并不理想。去恶向善,高洁的冉阿让与丑陋的社会形成了强烈的美丑的对照,给予读者以巨大的冲击,更给予人们更大的悲剧感。
二、人与他人
主人公冉·阿让因偷了领居家的面包而被关入监狱,出狱后又因黄色身份证而四处遭受他人冷眼。黑暗的社会不断把他拖入黑暗的深渊,指往一条向恶的歧途。可就在即将坠入深渊之时,他遇到了米里埃主教。主教在众人面前掩藏了他的恶行,给予他救赎。后来冉阿让的心在回顾过去时被彻底照亮,他几乎成为了至德至善至美的化身。他化名马德兰,为一方百姓带去了富裕,幸福;他收养珂赛特,把这个可怜的女孩当作自己的女儿;他甚至还做出了主动放弃了市长的身份与原本优越的生活等等令人动容之举。
而《悲惨世界》中的极恶之人是泰纳迪埃,这个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他欺骗芳汀,敲诈勒索,迫使一个弱女子不断地妥协。她牺牲自己的金发与皓齿,为泰纳迪埃的私欲买单。芳汀生命消逝,可怜的女儿珂赛特被当作仆人一样地使唤,她们生活得如此痛苦却无法反抗。冉阿让的出现就如珂赛特的生命中的一线光,这明亮的光一直照耀着两个人的心灵,不仅拯救了珂赛特,也治愈了他自己。泰纳迪埃的自私与冉阿让的仁慈博爱形成了丑与美的对比,突出善的美好与明亮。
三、人与自我
人物自我的美丑对照通常有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的对照两种,外在因素如《巴黎圣母院》中的丑陋的卡西莫多與俊美的菲比斯;内在因素即人物内心分裂而造成内外不一的美丑对照。这种内在的对照在沙威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沙威起初是一个“恶”的形象,是一个违反一切人类正常感情的冷血动物。但到后期,在面对冉阿让的善行之时,他内心的恶逐渐消融。“一个行善的坏人,一个有着同情心的苦役犯,温和,乐于助人,仁慈,以德报怨,对仇恨加以宽恕,以怜悯来替代复仇,宁可毁灭自己而不断断送敌人,救出打击过他的人,尊崇高尚的道德,凡人和天使使他更接近天使!”沙威内心的挣扎足以显示出他内心的善与恶在纠缠,前后的人性产生了巨大的对比。沙威如此,冉阿让亦如此,他们都实现了从恶到善的转化。作者通过人与自身的对照,深入人物的本体,照见他们内心的转变,也足以反映人内心爱和善良的本性是可以被唤醒燃起的,体现了作者人道主义的情怀。
四、美丑对照手法的背后
19世纪初的欧洲,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两种美学思潮相互碰撞交锋。雨果的文学风格在自由主义思想的推动下逐渐转向浪漫主义。戏剧的冲突除了情节的跌宕起伏之外,对照手法亦是一种巧妙的方式。在雨果看来,“生活就是一场戏剧,其中混杂着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既然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丑,那么艺术中又怎能把“丑”排斥在门外,只有把美与丑同时呈现出来的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事实上,中国传统美学也在强调美与丑共存的必要,庄子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即体现了这一观点,拓展了审美的领域。而雨果也为之后的“审丑”之潮开辟了先路。《巴黎圣母院》可以说是美丑手法运用的典范。卡西莫多外貌丑陋不堪,但他内心崇高圣洁,而菲比斯虽长相英俊却是道貌岸然,虚伪自私……恶与恶相较,善于善相较,往往是难有凸现的效果。因此若是要更好地表现突出善的一面,给予读者更强的冲击感,那么善通过恶的考验就能更加焕发出光辉。
这社会的丑陋畸形与人性的光辉美好都在《悲惨世界》中得到了放大与渲染,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也蕴含在其中。雨果虽然是信奉基督教,但他渐渐看到了教会和神职人员的黑暗的一面,他更加关注民生,关注个体。书里修道院中的修女们早已脱离普通人的生活,每日只是待在修道院做着祷告,她们失去了欲望,更失去了任何她们该有的生气。雨果把他的人道主义思想融入了二元论的思想中。“真理,光明,正义,良心,这就是上帝。”他所认为的灵魂与肉体的统一促使他关注个体的感受,并运用强烈的反差和冲突去凸显这种情感。这赋予了对照原则新的意义。
五、结语
雨果是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以“减少黑暗中的人数,增加光明中的人数”为理想。在《克伦威尔》的序中,雨果言:“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在他的作品中,大多都是善能胜恶,邪不胜正,他用畸形与丑陋来反衬人世中的善,他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寻光,批判黑暗中的社会,不健全的法律与制度,传递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一点于现代的文学创作与思想观念无疑亦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外国文学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郑克鲁主编,1999
[2]雨果文集[M]. 河北教育出版社,(法)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