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诠释型高考作文题的特点及写作方法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beil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8年,分析诠释型试题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分析诠释型作文题有三大特点:立意上不倡导质疑,内容上需要对核心概念和基本关系作诠释,文体上不限于论述文。写好此类作文需要在分析材料和诠释概念上下功夫,而采用“八段论”论证结构是不错的行文表达。
  关键词:高考作文;分析诠释型试题;论证结构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主要有三大命题形式:一是任务驱动型,以在写作要求中出现“完成写作任务”这样的字眼作为重要标志,如2016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二是归纳演绎型,其在引语中会出现“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立意,并合理引用”这样的字眼,以2017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为代表;三是分析诠释型,这一直是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主流题型,2018年全国8套试卷的9道作文题,大多为此类型,其中以浙江卷最为典型。
  何谓“诠释”?即说明,解释,指对一种事物的理解方式或者是用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一种方法,也可理解为对某事的讲解、证明。分析诠释型作文题要求考生在分析材料或标题、整体把握含义的基础上,对材料的核心词汇的含义、词汇之间的关系或者材料中心句进行诠释。下面以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为例,谈谈这类试题的特点,进而寻找写好此类作文的策略。
  一、分析诠释型作文题的特点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从形式上讲,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仍为材料作文,两节“材料”加上一句“题引”加上四点“注意”,延续了历年来浙江卷的作文命题形式。但从材料内容上分析,这一试题的宏大题材,确实与往年不同。细致分析,第一节材料的核心词汇为“浙江精神”,主要讲了两方面的意思——浙江精神的历史延承和浙江精神的内涵;第二节材料实为浙江精神的意义——浙江精神滋养浙江人创造了浙江传奇。“题引”最能体现命题者意图,它在告诉考生务必“以我手写我心”,写的是你体验和思考的浙江精神。“注意”四点,每年大同小异,今年没有一定要写成近几年最热作文体裁论述文的要求。
  在作文题命意上,这一试题集中体现在两点限制上。其一,在立意上的限制。今年的作文题体现了时代精神、立德树人、领袖治国理政的理念,蕴含家国情怀、人文传承,将浙江的人文精神提高到时代的家国的高度。“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这是前辈对后辈们殷殷期盼,考生自然不可辜负。这要求考生只能作诠释并不是评说。其二,在作文选材上加以限制。今年的作文题要求书写浙江人的故事、浙江人创造的浙江传奇,这是对浙江前辈们的礼赞,考生写作时应选择浙江地域的素材。
  可见,高考语文分析诠释型作文题的写作有三大特点:
  其一,在作文立意上,需要顺着材料的含义,不倡导质疑。这与“评说”类作文不同,如2017年浙江卷作文题,就可以质疑作者的话;2018年只能认同“浙江精神创造浙江传奇”,需要大力歌颂浙江精神,并且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
  其二,在作文内容上,需要考生对关键词汇、句子或基本关系进行诠释。如一定要对浙江精神的内涵进行诠释:古代浙江精神是以王阳明心学为代表的“知行合一”和黄宗羲为代表的“经世致用”;当下浙江精神的内涵“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前者为务实精神,后者为创新精神。
  其三,在作文文体上,只要明确文体进行写作即可,既可以用描述文表现,也可用论述文阐释。其实“诠释”本该就有两大方式,用形象来说明或用道理来证明。从这个角度来说,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就没有必要一定要用论述文这种文体来写作了,考生可以通过刻画浙江人中的典型人物,描写他们的创业传奇来诠释浙江精神。
  二、写好分析诠释型作文题的策略
  这种分析诠释型作文题势必成为今后一阶段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形式,所以需要寻找写好此类作文的策略。笔者以为,写好这类作文可围绕“分析”与“诠释”展开。
  第一步,分析。主要分析命题材料:先按照基础的阅读方法把材料读懂读透,再到材料中提炼要点(提炼要点是王道),最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整理。对于如何读懂材料,可以填写如下“材料分析单”(表1):
  填写“材料分析单”,可以完成作文审题,做到快速立意,保证切合题意写作。
  第二步,诠释。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需要诠释概念,如浙江精神(上文已经说明,此处不再展开);另一方面,诠释中心思想,浙江精神创造浙江传奇。这实为谋篇布局之技巧,如用论述文来表达,可采用“八段论”论证结构,详见“快速谋篇布局单”(表2):
  需要指出的是,“快速谋篇布局单”只要大致做到胸有成竹即可,实为起到列提纲的作用,在具体行文中不可拘泥。
  附上一篇下水作文,这是笔者在6月7日晚上,用48分钟完成的,以说明实战效果。
  浙江精神创造浙江传奇
  我高度认同,浙江精神滋养着浙江人,浙江人创造了浙江传奇。因为精神能激励人们,凝聚力量,奋勇向前。浙江精神自然激励着浙江人,成为许许多多浙江人奋斗时的支柱,他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人生低谷时不泄气,奋勇前行,直至成功!
  何谓浙江精神?浙江精神可以简括为12个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干在实处”即为务实精神,“走在前列”则为创新精神,“勇立潮头”就是敢为领袖的精神。其实,要想成就传奇,这三种精神缺一不可。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唯有不断创新,方能始终走在前列。其次,得有务实精神,无论多么好的点子,需要切切实实落地,即所谓干在实处方能产生良好的效益,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再次,唯有敢于勇立潮頭,才能具备领袖风采。不断创新,不断实干,成就领袖,成就传奇!
  其实,一种精神形成是历史渐变的成果。浙江精神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兵可吞吴,用传奇证明了信念的力量、务实精神的可贵。王阳明,龙山悟道,开创“心学”,倡导“知行合一”,更是在理论层面为务实精神奠基,心学的创立岂不是创新精神结出的硕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诚然,有着悠久文明的浙江人,奋斗不息,在创造丰富物质文明的同时,其创造以浙江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同样光耀千古。浙江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同中国各地精神一道支撑古老的民族在屈辱中艰难前行,在胜利中走向辉煌,成就古老中华文明的传奇!
  想起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浙江各地,他们从事不同的行业,他们年龄、经历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浙商”!马云、宗庆后、丁磊、李书福……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代表的不仅仅是那群勇立钱塘江潮头弄潮儿们创造的足以傲视天下的商业帝国,那富可敌国的财富,更是商品经济大潮的弄潮儿们在历史走进新时代时,浙江精神的完美诠释!有人说,浙商的传奇源于浙商的“四千精神”: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辛万苦。这又何尝不是浙江精神——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敢于担当的领袖精神?新时代的浙商延续着范蠡、胡雪岩的传奇,他们是离不开浙江大地的人文环境及其孕育的浙江精神的!
  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我为我是一个浙江学子而骄傲。因为我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度,因为我长在一个创造传奇的省份。这是个伟大的时代,在这片神奇的沃土上,在我们的身边人们每天都上演着精彩;在我们之前,前辈也时常写就经典;在他们之后,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是否也该继续书写传奇?
  答案自然明了!
  我们唯有不打折扣地继承前辈大志,唯有与时俱进丰富浙江精神,“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其他文献
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认识过程,构建比较全面的数学认知,对于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提升数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标的修订出台,基本活动经验在课程目标中被进一步明确,这让教师认识到:数学活动经验要通过创造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进一步思考和回忆的素材,是经历感悟、思考后而形成的下意识的一种结果;数学活动经验构成了回忆、联想和直观认识的基础,最终可让学生形成全面的数学思维
期刊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材分析】  “简单的时间计算”是学生在学习24时计时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新知识。这部分教材由易到难,第53页例题的前一半是求整时到整时的经过时间,后一半是求非整点时刻间的经过时间。时间计算教学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整时之间的经过时间计算和非整点时刻间经过时间的计算。这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求整时之间的经过时间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求非整点时刻间的经过
期刊
200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调整了数学学科的结构,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些知识性的领域之外,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数学学习领域,设置这一领域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多维学习中实现数学素养的
期刊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湾潭镇土家族民间佛教丧葬仪式之“施食”仪式的佛藏考源。其研究对象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为施食仪式的佛藏考源,其二为佛教施食仪式的湾潭个案背景。选择该个案的原因在于区域内传统文化的还原程度高、鲜明的土家山区特色、宗教信仰复杂交融以及精湛的民间文本创作水准。选择施食仪式的佛藏考源为研究点,原因在于针对佛教施食仪式的发展现状,重新审视前人关于唐宋以来佛教施食仪式的研究结论并发起进一步探讨,也可为佛藏于民间的流变和佛教施食仪式的史学考察提供一份鲜活典型的研究资料。
  本文采用的写作方法为历史
2010年,南京市教研室与上海教科院合作,开展了运用“课堂观察”手段进行《课例式研究》的课题研究.笔者有幸参加了此课题研究,主要研究“课前与课后检测”. 在具体的课例研究中负责命制前后测试题,统计分析检测结果,根据课前检测结果对课例教学设计提建议,根据课后检测结果反思课堂教学效果,并提出教学改进建议. 笔者对课题研究中的一个课例(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3.1 图形的旋转)的“课前检测、
期刊
副词是古汉语虚词中数量最多、范围最广、使用最为复杂的一类词。目前上古汉语副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一些重要典籍还没有进行详尽的副词统计分析。因此,研究副词对古汉语语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特选取《墨子》副词为研究对象,进行穷尽性研究。本文简单介绍《墨子》,论述《墨子》的研究现状及意义,阐述副词的界定与分类,提出复音副词判定标准,论述《墨子》副词的数量及音节构成情况。分析副词的词项数量与使用次数。《墨子》中的副词词项总数共有112个,其中单音副词有97个,复音副词有15个,使用总次数为4684次。
听过一张文学音乐歌碟,其中有一首歌《等等等等》:  这原是没有时间流过的故事,在那个与世隔绝的村子,翠翠和她爷爷为人渡船过日,十七年来一向如此。有天这女孩碰上城里的男子,两人交换了生命的约誓,男子离去时依依不舍的凝视,翠翠说等他一辈子。等过了第一个秋,等过第二个秋,等到黄叶滑落,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她等着他的承诺,等着他的回头,等到了雁儿过,等到最后竟忘了有承诺。一日复一日翠翠纯真的仰望,看在
期刊
在上《桥边的老人》一课时,有一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令笔者猝不及防,因为这是在备课时不曾注意到的。学生问:“文章开头第一句‘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后面文中又出现了‘我瞧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满是尘土’好理解,因为战争逃难,但是两次出现‘钢丝边眼镜’就令人费解了,‘钢丝边眼镜’背后到底指的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写?”  对此,笔者没有急
期刊
摘 要: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卷第20题,既有导向之功,又和教学脱节严重。命题时脱离学情是其弊端,解决之道是先下定义再作考查。相较而言,要发挥高考试题的教学纠偏作用,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卷的第16题作了很好的示范。  关键词:高考语文浙江卷;命题;诗歌鉴赏;点染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除作文引起热议外,还有一道题目,即第20题也引人关注。试题如下:  这首诗(注:李颀的《送王昌龄》)与柳永
期刊
摘 要:《荷塘月色》是传统名篇。朱自清先生心里不宁静,所以走出家门去寻找宁静。在月下荷塘里,在江南旧事和诗文回忆中,作者两次求得了心灵的安宁。在月下荷塘里,作者摆脱了生活烦扰,寻得了生活层面的自由;在江南旧事和诗文回忆中,作者更进一层,找到了哲学层面的自由。  关键词:文本解读;《荷塘月色》;朱自清  《荷塘月色》是有口皆碑的美文。宁静优美、淡雅朦胧的景物背后,是朱自清先生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