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克隆抗体技术”微课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haibo880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浪潮悄然兴起。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今天,人们的空闲时间越来越零星化、碎片化。一篇简短的博客,一部十来分钟的电影,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想要的信息,打破了传统长篇大论的模式。微课正逢其时,在这种微环境中应运而生。
  然而,微课在国内起步较晚,微课资源尚十分匮乏。结合我校现状,课题组以全国首届高校微课程比赛为契机,提出了以“细胞生物学”课程为载体,通过开发“单克隆抗体技术”微课程,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微课的背景与定义
  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教育界探索的永恒课题。陶行知先生认为老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老师的教法除了联系自己的学问,必须联系学生的学法。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有机化学教授LeRoy A. McGrew[1]提出了“60秒有机化学课程”,让非科学专业人士在非正式的场合中了解了化学知识。英国纳皮尔大学的Terence Kee教授[2]让学生对特定主题进行一分钟演讲(One Minute Lecture,OML),使学生掌握特定领域中的核心概念。2004年,可汗学院创办人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利用电子画笔给远在新奥尔良市的表妹补习功课,并收到很好的效果。上述结果均揭示,站在学的立场,优化教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正是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在2008年正式提出了“微课”这一概念。他把微课比作“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什么是“微课”?国内尚无一个比较系统的定义。我国教育技术界的胡铁生、焦建利、黎加厚、吴秉健和张一春等对微课的概念进行了详细诠释。微课,又名微课程(Microlecture,Microcourse),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时间在10分钟以内,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小课程[3-5]。微课作为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突破难点、传授技能、培养兴趣、启迪智慧,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自主学习。微课作为微时代的产物,一问世就受到众人的热捧,其原因如下:
  1解析时间较短,符合学习规律
  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一节课真正能有效学习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微课的时长正好符合这一特征要求,具备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的特点。因此,相对于传统一节课(45分钟)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是“片段化的课堂”。
  2涵盖内容较少,问题高度聚焦
  微课目标真实、主题突出、过程简约、结构安排精巧、手段选择精致,更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微课集中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便于学生吃透主题。因此,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复杂而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是“浓缩的课堂”。
  3占用容量较小,学习无处不在
  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的微课资源一般以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flv,wmv,rm等)格式进行发布与传播,容量大小在几十兆左右。学习者可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到终端本地设备(PC、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是“随时随地的课堂”。
  二“单克隆抗体技术”微课程的开发
  单克隆抗体技术是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章节中的重要知识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该知识点设计并开发了3个微课视频: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微课主题的确定
  根据多年的教学积累,结合课堂教学效果,课题组撰写教学反思,整理归纳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大纲整理“单克隆抗体技术”章节的知识菜单,并交由教研组讨论,确定“单克隆抗体技术”知识点作为微课程开发的主题。讨论中普遍认为,学生对单克隆抗体概念的认识是该课程的一大重点,如何与已有知识———多克隆抗体进行有效区别是授课中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两步筛选的基本原理是本课程的难点;随着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单克隆抗体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深入了解其应用前景是本课程的重要拓展。
  2微课开发的要点
  选题宜“小”且“精”。微课以“微”为主要特征。选题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重难点讲清说透,必要时可以把知识点进行合理解构。
  过程紧凑合理。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开发者要科学安排教学过程,既要有简明的知识引入、流畅的过程讲解,还要给学习者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形式生动唯美。微课作为一种视频学习资源,吸引人是其又一要素。因此,在微课开发设计时要从欣赏者的角度来审阅作品的可看性。
  三“单克隆抗体技术”微课程的实践意义
  1触角延伸,丰富课堂,为传统教学补充活力
  微课源于现实课堂。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积累中或针对难点突破,或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拓展延伸,设计开发并解构成微课资源,并在课堂教学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因此,开发和设计微课是现有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和拓展,是对目前课程内容精细化和便捷化处理的一种方式。
  2优化资源,满足需求,为学生学习提供素材
  微课程的出现是网络技术和移动学习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适应新时代学生便捷学习的需要,它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微课资源的微型化、片段化符合个人学习者的学习习惯,能有效增加学习机会和满足学习需求,是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化学习的最好载体。因此,微课使得学生学习时效性得以增强,学生可以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集中有效时间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另外,学生可以利用移动学习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开展个性化学习,让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身边的导师。   3拓展视野,提高能力,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
  微课程研发的主体是一线教师,把教师从教育教学的执行者变成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在研发的实践中激活教师的创造热情。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为拓展知识点,教师通过查阅资料去充实内容,在拓展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学资源;凝练出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的教学语言,呈现出流畅紧凑的讲解过程,从而迅速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刘静波[6]认为微课程是一种供教师学习的课程,一个借以成长的工具,更是一种教师自发的“草根”的教研方式。
  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处理好微课的“微”与学科体系的“全”的关系
  微课以“微”著称,表现为时间短、容量小、内容精。学生能基于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查缺补漏式的学习。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一个微课只是一门学科系统知识中的一个点,学生通过微课获得的知识是零散杂乱、不成体系的。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微课程平台建设,使学生既能快速高效地了解“点”,又能系统连贯地把握“面”。
  2检查和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学生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吗?如何跟进他们学习进度?怎样反馈自主学习的效果?这些都是在微课应用和推广的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我们一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可汗学院的监测系统,另一方面通过微课网络课程的建设,人性化地追踪学生自学情况、学习进度及学习效果。
  总之,微课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不应只是一段借助网络传播的视频,而应是课程目标、内容、评价、监控的有机统一体;是一种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学习资源。微课实施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注入新的思考,以保持其长久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LeRoy A. McGrew. 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 [J].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1993,70(7): 543-544.
  [2]Kee TP. The One Minute Lecture[J]. Education in Chemistry. 1995(32):100-101.
  [3]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 (17):14.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10):63-67.
  [5]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4):10-12.
  [6]刘静波.构建微学习生态系统———基于微课程的教师培训新模式[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11):9-11.
其他文献
恶性肿瘤最近几年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当今对恶性肿瘤的研究已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其发病原因、耐药性的形成、转移、药物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等,但由于它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迄今我们尚未能明确其发病原因,因而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尚无令人满意的方法,只能达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减小恶性肿瘤对机体伤害的目的。我们在
文章以作者在美国普瑞特(Pratt)艺术学院访学期间的亲身体会,结合对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设计类院系的参观、调研,并加以分析和比较,感悟到美国高校设计教育与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  纵观我国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现状,我国人才培养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足[2]:(1)现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
社会的不断发展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本文以此为基点,围绕生本理念下的高职实践教学进行分析和研讨,针对高职学生客观现实,提出了符合创新精神的职业规划实践教学。  一以生为本理念下高职职业规划实践教学的指导原则  (一)突出全面性  生本理念模式是完整系统,不能割裂来看,主要体现在教育对象的整体性、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三方面。第一,教育对
新课改环境下,在高中的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此教学模式中主要发挥引导作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的教学质量,同样这种教学模式也是高中化学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要随着课程的需要进行创新,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工具、条件,来进行新的创新.在教学中,好的的方法可以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本文对
英语是高中教育阶段需要重点学习的一门课程,在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写作作为其重要教学版块,对于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以及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师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从数学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适应学生的需求而对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完善.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
前言: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dislocationofthehip,DDH)是小儿骨科最常见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先天畸形之一,地区与种族不同其发病率有很大差异。南非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