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磨房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lib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村子脚的磨房,始终在记忆中时隐时现。
  村子通电之前,磨面靠的就是水磨。故乡山高箐深,水资源异常丰富,差不多每个寨子都有一到二座磨房,甚至有些冒尖儿的人家自己就拥有一座磨房。这些磨房在河谷里零散地藏着。十冬腊月粮食晒干了,磨房就忙了起来。整个河谷滚着闷雷似的声音,那是村里的人在轮流着磨刚晒干的玉麦、小麦、豆子。
  我们社里就只有一座磨房。这座磨房大约有百十年的历史了。爹说,连爷爷都不知道这磨房的年纪了。
  爹在谈到磨时,眼里滚着一种柔软的像玉麦面一样的东西,像是妈妈在谈论自己的娃娃。从爹充满旱烟味的嘴里,我听得出爹对磨的感情,也听得出这座磨在爹这辈子的重要。爹是社长,任何关于磨的风吹草动都惊动着爹。山洪暴发,爹就披上蓑衣扛起锄头奔上磨房,他怕决沟;磨房漏雨了,他就带几个人修补,他担心粮食淋雨了;沟不畅了,他就带几个人掏沙子。爹总说,磨是老天派到人间的神,人吃的粮食得先让磨吃,人才能吃。人要服侍好磨,磨才让人有吃的。爹对磨的认真不单是一个社长对村子的责任,而是一个农民对一件极其重要的农具的独特情怀,像一个人对空气的依赖,像士兵对枪的钟爱。
  磨面是一件很重的活。家里没骡马,粮食只能靠人背。磨得多时还要不分日夜地守磨。爹瘦弱,但每次轮到我家磨面时,爹像换了一个人,黑黄的脸颊上分明地有些红晕。他虎虎地在楼上盛好玉麦,虎虎地背起就往磨房赶。到了晚上,他约我去守磨。我早就等着爹的这声招呼了,他一喊,就乐颠颠地跟着去了。爹轻松地把玉麦倒进磨斗,排水,扭着磨斗上的绞索,控制着玉麦从磨斗里出来的速度,调整磨的高低和快慢,嘴里哼着“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古怪的调子和嗡嗡的磨声和在一起,像个催人睡觉的咒语,不大功夫,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我晓得我不需要帮什么忙,爹也不会让我帮什么忙。我的头脑就跟着磨转啊转,把自己转到梦里去了。梦里有面精粑粑(用堆在磨石最近的最细的面做成,焐在火塘的底部,靠火灰的热量烤熟的粑粑)和螃蟹的香味,忍不住张嘴就咬,真咬到了一只螃蟹腿。睁开眼,爹蹲在我面前,捏着一只螃蟹夹子在我鼻子面前晃来晃去,脸上浮着爹特有的坏坏的笑,随着火光一闪一闪的。我一口把螃蟹腿叼下来,嚼得脆响。睡意一下子被磨磨碎了。爹又说,我还焐了粑粑呢!我从蓑衣上跳起来,抓了根羊粑粑树枝,在火塘里乱扒。爹说,要熟了,再等等。爹的身影被塘火放大投在灰白的石墙上,在静夜里像一尊神像。在我的催促下,爹就在火塘里扒,土碗大小的粑粑就从火塘里滚出来了,香气立刻在充满水气和嗡嗡声的磨房里弥漫开来。如今,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吃过这样的粑粑了,但这种浓浓的带着新玉麦香味的记忆,却深深地刻在脑海里了。
  自从外出读书以后,跟爹去磨房的次数日渐少了。放寒假时偶尔轮到家里磨面,爹却不约我了。我说我要去,爹说,磨房里又没有什么好玩的,磨又聒人。在学校里吃着雪白的馒头时,用磨磨出来的面做成的略略发黄的馒头时不时地挤进脑海里来。现在有机会了,又怎么会放过呢?我也背上一袋玉麦,跟在爹身后就向磨房走去。在半路上我追上了爹。爹步子有些缓慢,虽然我看得出来,爹肩上的玉麦可能还没有我背的多。他嘴里还叼着烟锅,神情平静,但我还是看到他凹下去的褐色双颊上有两股汗流下来。爹说,我多跑一转就可以了,你应该在家里看看书。我说,我就想去磨房看看。
  还隔老远就听见嗡嗡的声音,爹说,磨叫了,我们得快点。爹说的磨叫是说斗里的粮食磨完了,该加料了。这在爹看来是很心疼的事,水白白地流了,磨白白地转了,磨齿将被很快地磨钝了,要请人来重新錾磨。爹加快了脚步,但他有几次差点被河边的乱石绊倒。我说,就要到了,也不用急在一时,但爹好像没有听见。
  磨房的屋檐有些矮了,爹打开锁就走了进去,我跟着进去,不想头却碰到门框上。我大约有十几年没有来这磨房了吧。走进去,熟悉的味道和声响扑面而来,石墙、火塘、磨斗还是老样子,唯一不同的是上面的这扇磨石,原来有六寸多厚,如今只剩下三寸左右了。但是它反而好像没有过去转得快了,嗡嗡声也如这座石磨一样,不是那么地浑厚,而是有些单薄了。我问爹,他说,这是枯水季节,磨就只能转这么快了。看见他正吃力地往磨斗里加粮食,我赶紧过去帮忙。爹说,这人,不中用了,连这么一小撮粮食都倒不上去了。我们晃动了吊磨的绳子,抖下一些粉尘来,粘在父亲的头发上,脸上,胡须上,使爹像在顷刻之间苍老了许多。
  加完粮食,我走出磨房,来到河边。河道有些变样,人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还没三十年,怎么就变了呢?我正在想,爹忙完了走出来,问我,想不想吃螃蟹了,这时节母螃蟹要上来下蛋了,想吃我去捉几个来。我犹豫了半天,说,等一会我去捉吧。嘴上说着,我却没动。爹见我没有动,就走回去靠在石墙上抽起了旱烟。然而过了一会儿,他说,我看看水沟去,你在这儿招呼一下。我说,你先歇一下吧。可能隔得有些远,爹没听见,自顾去了。
  我看着爹的背影,才觉得爹没背着粮食时走得也不怎么快了,加上背弓,有些蹒跚。一股绵绵的苍凉从胸中升起,爹就像眼前的磨,被时间的急流冲击,不停地围着这个家转,如今,他已像磨钝了的磨石,失去了浑厚,失去了阳刚,显得那么地瘦弱和单薄。
  看着爹,我想到了磨,我想到了我自己,想到了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盘磨,都在围着生活的轴承在运转,我们终有一天会磨光自己。爹把自己的魂系在了这盘磨上,磨已成了他生命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村子已经通了电,磨面机、粉碎机进入了各家各户,村子脚下的磨房一下子冷落了。轰鸣的马达声把磨房逼进了时代的角落,但我不知道,爹是否能从悠悠的磨声中走出来。
  
  二
  
  生活在滇西深山老箐的人,磨不单是他们的一件重要家具,甚至,磨已经溶入了他们生活当中,溶入他们的生命当中,溶入他们的灵魂当中。
  我姑佬的死,就与磨有关。
  当村子脚的磨太忙的时候,爹就会到我姑佬的磨房磨面。我因而也就有机会见识到村子以外的另一盘磨了。
  由于是私人磨房,姑佬的磨房比我们村子脚的那盘规模大得多了。土墙,青瓦,外加一个小灶房,灶房里有一张垫着稻草的很厚的床。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我姑佬的磨房的印象。
  顺着酒房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下到河边,就见着我姑佬的磨房了,他在那里喂猪,大大小小十几头,只记得有一头差点有我高了。姑佬跟爹说,阿海,你估一估,几斤来的?爹眯起眼瞄了一阵,不会下四百五!姑佬说,阿海眼水不差,四百六七不会掉。爹说,他们出多少?三块五!然后,姑佬一阵咳嗽,像个抽烟人一样。爹说,姑爹,你要注意身体了。
  姑佬有三个儿子,老大阿全,老二阿德,还有阿双是在死了第一个熄妇后又生的,年纪比阿全阿德要小得多。阿全是公社指定的电影队的人,经常用骡子驮着放映机,游村串寨。阿双有些弱智,身体又瘦弱,在姑佬家里若有若无。磨的所有权暗暗地被阿德占了。
  老实说,我实在不喜欢阿德叔。这并不是因为阿全叔偶尔才让我不买票就可以看电影,也不是因为我曾经跟他要当兵时带回来的军帽他不给而记恨,更不是因为阿双叔经常给我弹弓杈。阿德叔去当了三年的兵,回来之后,两年之内就结了婚。在战斗故事片中长大的山娃的眼中,军人是伟大的,是威武的,可阿德叔并没有给我这样的印象。他当了兵回来,身上没有了农村人的味道,却多了一些我说不清楚的东西。
  磨转一天,磨盘外就有许多飞撒出去的粉面,一般人家在磨结束后都要把这些粉面扫了背回去。阿德叔认为这是个可利用的机会,他让姑佬在磨房养猪。我姑佬明白阿德叔的小九九,当时就和他吵了起来:还当过兵呢!毛主席怎么教你的?阿德叔听都没听,扭头走了。半个月后,磨房右侧的空地上多了一间猪圈。几天后,圈里又多了几头小猪,姑佬看着不忍心饿死小猪,只好扫了些飞出去的粉面,煮成稀粥喂小猪。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仁慈让我姑佬下水了,严格地说,是我阿德叔很清楚我姑佬的弱点。
  大概是某一年的冬月,我又跟爹去姑佬磨房磨面。到时,见几个娃娃在围着看什么,而且有叮叮当当的声音在响。走近一看,原来是在錾磨。姑佬闷葫芦似的坐在一旁,见我们两父子也不出声。爹开玩笑说,怕我们来挨你吃饭?姑佬说,阿德这回是缺尽了德了,他没有问我,去请了石匠,要修这盘磨。爹说,他请人修磨怎么你反倒不高兴了?姑佬跟我爹咬耳朵,但我还是听见了:阿德嫌飞面飞得不够多,他要把磨口加宽!我爹听了,也是半天不出声了。这是我头一次知道,我姑佬也有没办法的时候。
  以前来姑佬磨房里磨面,粮食上斗后,他就说,我去捉安生鱼给你烧吃!黑水河里有两种鱼,一种叫“安生鱼”,当地人叫它“大嘴安生”,因为它长着一张大嘴巴,头部略扁;另一种没名字,身材修长,当地人叫“细鳞鱼”,也有人认为这种鱼是澜沧江上来的,干脆叫它“江鱼”,两种鱼味道极鲜,极独特。听姑佬这么一说,我巴之不得,小时候能有几回闻到鱼腥味啊!
  见他把裤脚一捋,跳进水去,扎起马步,缓缓地掀起一个扁石,两手从两边慢慢向中间合拢,随着一声:有了!一条三四寸长的安生鱼就被他甩到岸上来了。我问姑佬,鱼不跑么?姑佬说,安生鱼是憨大头,翻开石头,它就缩在石头根部,不就等着我捉它?不一会,姑佬就捉了十几条,我美美地吃了一顿。
  我之所以很乐意和爹去磨面,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这鱼的诱惑。我跑到河边看着水,后来想想,我这样子就叫装模作样了,我猜想姑佬会跑过来问我,想不想吃大头安生了,我不由自主地咧开嘴,仿佛已嚼着香喷喷的鱼了。但等了一会,没有人来,姑佬仍坐在大石上,像个葫芦,抽着旱烟,一言不发。我隐隐有些预感:今天可能吃不到鱼了。果然,那天一直到我和爹背起面回家,都没有见到鱼的影子,没有闻到一丁点儿鱼的味道。半路上我咒了一声,爹停下来问我咒哪个,我赌气说,我咒阿德叔!
  后来,我长时间没去姑佬的磨房,因为我到外地读书去了。而有一回火把节,却在家里见着我姑佬了。妈说,你姑佬在磨房里过的也不是人过的日子了,你阿德叔只知道去赶猪卖,可你看看你姑佬,都已成什么样子了,我把他接来一起过节。我走到火塘边,只见姑佬抬着一只金竹烟锅正在火塘里引火。我叫他,姑佬,你来了,姑佬没等回答我,就一阵剧烈咳嗽,咳得我毛骨悚然。姑佬的痰好像永远地粘在他的肺管里,无论他使多么大的劲,痰像生了根,就是不出来。我说,姑佬,你不要抽烟了。刚好妈进来,你姑佬平常并不怎么抽烟,是在磨房里呆长了。
  我才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姑佬连守了三天三夜的磨,到第四天,他竟睡着了,让磨空转了半天。磨下来的石粉在磨好的面上覆了一层灰,只好赔了磨面的人家三十斤面。阿德叔知道后,到磨房来了好几次,但每次都不吭声,阴着脸。直到姑佬把小灶房里的床搬进磨房里去,我阿德叔才不来了。
  前年我回家,听到了我姑佬死去的消息。人们在谈到姑佬的死时,总是说,我姑佬是被一口痰给塞死的。当然,村子里的人可能不知道有一种叫肺结核的病的。
  但我知道,我姑佬的死,我姑佬的死,一定是与这磨有关。
其他文献
读到赵敏的作品应该是很早的时候了,其中,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的是小说《白棺》。此次系统地读完《流年》(《走进大理学院丛书·赵敏作品专辑》)中的散文,优美的文字如一股穿堂过室的山风,穿透着我的心扉,在心灵深处迂回缠绕,引起了心幡的飘拂震荡。  笔者认为,赵敏的散文在主题确立与表现方式、审美观点与情趣方面,都充分地表现出其独有的个性特征,使其散文在艺术内蕴上呈现出心灵化、生活化、本土化的特色。从文化的范
期刊
当我们换乘越野车从云龙县城出发,从云龙天然太极图边擦肩而过后不久,就到了千年白族古村诺邓的面前。  诺邓村位于大理州云龙县城西北面的山谷中。  “诺邓”村名见诸于史籍已经有1140多年的历史,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王朝。“诺邓”一词是当地白语的译音,意思是“有老虎的山坡”。在唐代樊绰的《蛮书》中已经对诺邓有明确记载,此书的成书年代在唐懿宗咸通三年,即公元862年。这就是说,这里最迟在唐朝就已经
期刊
观维琨女士白描长卷《瑞丽行》,心中油然一震,此非吾梦中之傣乡乎?余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傣乡生活近两年,其情其景,时常缭绕梦中,窃欲以诗文记之,终因才力不递,恐画虎类犬,终作罢。今观维琨之画,余愿了矣!  夫观维琨之画,用现代时髦话说,就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傣乡山水风光,风土人情。可名之为风景画,亦可名之风俗画、风情画,然终觉不能尽意,或许是三者融为一体吧。  余于画是门外汉,不敢置喙。但对于美
期刊
走在校园的小路上,看见绿草丛中参着星星点点的粉红——这粉红的小点点是什么呢?走近一看,啊,含羞草!原来含羞草也会开花呢!含羞草开着球形的粉红色的小花呢!  惊喜之余,当天黄昏,我就急迫地挖回了一株含羞草,小心翼翼地移植到阳台的花盆里。我想,这样我就可以每天都和含羞草在一起了。更重要的是,我的含羞草再也不用忍受割草机隔三差五的宰割了!学校的草坪是经常被修理的呀!  第二天一大清早,我一醒来就去看含羞
期刊
诗意行走天地间    居住在风城下关,工作在古城大理。每天穿行于银苍玉洱之间,常常感受到无尽的疲累。有时渴望某种一劳永逸的幸福从天而降,从此安祥,安静地活着。  但是上帝总有办法让我们走下去。一面上山一面看风景,那风景是造物主为我们预备的消解疲劳的良药。  水无常形山无常态,这话是我们校园搬迁到苍山玉局峰之后我才亲身感知的。在这里,亲密接触山的妩媚。晨光中,山影半梦半醒,每一棵树,或松或柏,轮廓都
期刊
“80后”如今是各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上的一个新名词,同时也是热门的关键词,在网络上,社会各层人士对它众说纷纭,沸沸扬扬,当然也会褒贬不一。  何谓“80后”呢,公认的解释为80年代以后出生的这群人。而这群人集中分布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我自然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80后”人群的成长背景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国内,正处于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国际,趋向经济全球化。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而成长,我们“
期刊
普者黑在彝语里的意思是鱼虾多的地方。我们在五月里来到了这片山水之中。  汽车从丘北县城驶出,不一会儿,就看到不远处有些小山包,此起彼伏,仿佛毫不相干,又顾盼有姿。山是石头山,小巧玲珑,形态各异,山体大多被灌木所覆盖,绿得浓郁,与周围绿油油的田野相互映衬,仿佛有绿色的风拂面而来。  正看得出神,汽车驶入了一条狭窄的公路,两旁是碧绿的荷塘,团团的荷叶挨挨挤挤,在盛夏的阳光下,焕发着勃勃生机。荷塘一直延
期刊
发源于横断山纵谷区兰坪县金顶盐路山的沘江,在深山峡谷里横冲直撞,硬是闯出自己的一条出路。最后,她终于在一个叫功果的地方猛然一跳,汇入了向南奔流的澜沧江。就在沘江疲惫喘息的丛山褶皱间,她留下一些深谷中的小冲积湾。这些小河坝就成了山国云龙相对富庶的集镇。沘江流经石门,在这里打了一个十分别致的回头湾,河道弯出了一个圆满天成太极八卦图。云龙县城石门古镇,就居于沘江天然太极图之下,坐拥着一方奇异的风水宝地。
期刊
曾经听人说过:灵堂前哭得最悲痛的才是最不孝的,爱他就要生前对他好。  我就是那个天底下最不孝的人。  爷爷走了,在一个凄清的四月。我清楚地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可是,爷爷走了,走得毫无预兆,令人毫无防备,我甚至没能见上爷爷最后一面。  无数次地幻想奇迹,幻想爷爷从睡梦中醒来,可是,我失望了,彻底地绝望了:我面前的爷爷,安静地躺在棺木里,。头发全白了,脸上没有一丝血丝,越发显得苍老无力。爷爷已经很老了,
期刊
王毅然的小说,大多是纪实性的,以写人记事为主。或追忆亲人朋友,或俯拾旧日往事。无论内容怎样的不同,都统摄在从容、博大的气度之下,以平缓、自然、客观的笔调来追念至亲至爱之人,叙写大喜大悲之事,可谓“恬淡自然”。其作品不事雕琢,随意自然,不刻意追求主题的精深、语言的精巧或感情的波澜,又可谓是大巧不工。    一、精巧的结构,完美的构思    见多识广、儒雅潇洒的马如云,省级某边境贸易口岸“绿云”休闲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