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与语文课融通摭探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we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这种精神在各行各业都具有融通性,故可以应用于各个行业。职业院校的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同样也需要这种精神,要把握以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为核心的工匠精神,不断提高语文课学习质量。文章主要从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方面阐述与语文课的融通。
  关键词:工匠精神;精神内涵;语文课;融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5-0044-02
  工匠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本着这种精神,他培养出一流木工匠士。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体现我国产业转型时期对职业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同时也体现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重视。工匠精神是提升个人精神追求,完善个人职业素养,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道德指引。
  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继往开来,创新进取;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求实,一丝不苟;淡泊名利,心无旁骛。这种精神,就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的精神。万物一理而相通,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可以应用于各个行业、各个学科,包括职业院校的语文课学习。本文从语文课学习的角度阐述语文课与“工匠精神”精神内涵的融通。
  一、继往开来,创新进取
  “工匠有着艺无止境的学习理念。他们对技艺的追求没有尽头,这让他们除了入门时的勤学苦练,更多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升技艺水平。”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因此,每个人都必须敢于面对挑战,不断完善自我,要加强学习,敢于创新。所有人的学习和进步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的,必须充分吸收前人的智慧,在此基础上才能继往开来,创新进取。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就是在这种“继往”和“开来”中不断前进的。学习什么呢?最重要的是掌握事物的规律。只有充分尊重规律,运用好规律,才能逐步成长为合格的工匠。例如,《庖丁解牛》一文,展现了庖丁的高超技艺。庖丁因为对牛的全身结构极其熟悉,所以才能“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在解牛时才能“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要达到这种境界,不但要求尊重事物的规律,更要有精神上的“神会”。鲁班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匠,也是以洞悉力学与建筑学规律为基础的。任何发明创造都需要基础,只有努力学习前人的知识经验,提高自身对规律的认知水平,才能进行自我创新。这种不断学习、继往开来、创新进取的精神理念,对于语文课的学习也同样适用。
  二、精益求精,注重细节
  工匠精神其实是一种理念,一种对自己作品不断精益求精,不断完善使其完美的精神理念。就技术产品的加工和文学作品的创作而言,一种是把这种精神应用到有形的实物上,一种是把这种精神应用到抽象的文字上。像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不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吗?后来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方干的“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均从贾岛的这两句诗化出,这些诗句反映了创作之艰苦,同时也反映作者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的精神。写作历来讲究炼字,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被譽为炼字的千古佳话,贾岛对于“推敲”的苦思冥想也是这种求完美精神的具体体现。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耐心修改,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工匠精神落实到语文课中的写作上,就是学生要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不断追求内容的深刻、文字的精妙,努力写出具有个性的好作品。
  三、严谨求实,一丝不苟
  工匠有着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这种精神落实到文学创作和论文写作上,就是学生要严格遵循规范和标准,踏踏实实,不抄袭,不作假,如果是引用则标明出处,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读者》杂志刊登过一篇文章,作者叙述自己在剑桥大学求学时的经历。剑桥的老师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和文献时必须详细注明出处,甚至不是引用原文,只是转述原作者的意思,也要注明详细的出处。谁如果偷懒,不这么做,这门科目就会被老师评为不合格。这种近于严苛的要求,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写作作风。因此,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这种不投机取巧的创作习惯和思维习惯。有了这种行为习惯,学生就能敬畏自己的工作,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能够用心做事,竭尽所能做到最好。
  四、淡泊名利,心无旁骛
  “工匠执着于自己的事业,淡泊宁静,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他们往往在工作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快乐,不受世俗干扰,不为名利所惑,耐得住‘孤独’和‘寂寞’,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这种行为来自内心的热爱,源于灵魂的本真。“工匠对自己选择的事业有着专心致志的投入。他们潜心钻研技艺,对工作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往往能达到忘我的境地。”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而语文课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是平衡这种功利性的一剂良药。在语文课的写作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将自己所思所想完美地表达出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种快乐与功利无关,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文坛巨匠呕心沥血,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创作一部作品。真正的文坛大家和一流学者都是淡泊名利的,只有超出名利之外,静下心来,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享受创作的快乐。每一个大国工匠都是把自己的快乐融入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之中,而不是为名为利。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技艺上精益求精,心无旁骛,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是提升个人精神追求,完善个人职业素养,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道德指引。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继往开来,创新进取;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求实,一丝不苟;淡泊名利,心无旁骛。工匠精神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职业精神的一种,是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这种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故可以成为一个人的优秀精神品质之一。这种精神在各行各业都具有融通性,可以应用于各个行业。职业院校的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同样也需要这种精神,要把握以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为核心的工匠精神,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语文能力,为将来就业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与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7).
  [2]戎飞腾,王诗堃,张洋.工匠精神同样适用农业生产[N].南方日报,2016-03-06.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匠精神读本[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
  [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大纲(试行)[Z].2016.
  [5]张宏,孙宏兴,徐涛,赵彬羽.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3).
其他文献
数据库的任务是存储和管理数据,而用户能看到的有关数据库特性就是它的性能,数据库的查询操作是影响一个应用系统响应时间的关键因素。科学合理地构造查询系统,是成功开发数据库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也是社会和谐之计。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衡,甚至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基本趋
本文以分析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区别和联系为切入点,突出说明烟草商业企业将二者相结合的必要性和优势,并提出从战略上、从年度经营目标上、从工作方法和途径上、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是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出来的课程新理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我院学生弱势群体的情况进行调查,并从心理学、社会学的
媒介信息,交流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电视媒介以新闻为主要内容,逐步增强着自身的竞争力度。在讲、说新闻的演进过程中,深刻意识到新闻的潜力在其新闻本身“深度化”的挖掘。认清新闻
摘 要:“互联网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首次提出后,成为当下社会热门词汇,而“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也备受关注。文章根据技校学生普遍的学习特点,从“校企结合”实施翻转课堂、建立公众平台及借助软件实现教学互动沟通、利用数据支持信息管理与辅助评价三方面探讨“互联网 ”时代带给技校教师创新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技校教育;互联网 ;互联网 教育;教师工作;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451.2;G718.1
摘 要: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描述数学问题的背景,让学生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追本溯源,了解模型的形成过程,直观地感知数学模型思想。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应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建模意识,从多方面探索数学问题的本质。  关键词:模型思想;数学教学;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 要:图文结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文章从活读自我完型,倒读验证猜想,补读发展思维几个方面对利用图文结合的教学模式完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英语素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图文结合;阅读;猜想;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8-0027-01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倾
摘要:提出用户浏览兴趣迁移模式作为关联规则生成的基础的思路;给出了用户频繁访问路径的更新算法,用聚类主题号代替浏览序列的页面号,获得用户浏览兴趣迁移模式,以此得到更优化的个性化服务。  关键词:用户兴趣迁移模式;个性化服务;聚类主题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7-31280-01  Research on Personalized Servic
对等(P2P)网络是实现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等网络的可用性依赖于时网络上数据的高效的查找和提取方法.如何高效的定位和搜索P2P网络上的资源是P2P网络实现的最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