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象媚道”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u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周松竹(1977—),号孤竹,女,黑龙江人,湖北省长江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师从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陈孟昕教授等。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画家,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荆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荆州市政协画院院士。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并获奖。主要作品及论文曾发表在国家权威期刊《美术观察》、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百家》,专业学术期刊《艺术教育》、《艺术研究》、《美术教育研究》、《鉴宝》等专业学术期刊上,并主编教材有《中国画教程》(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书法教程》(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大学艺术鉴赏》(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等。
  作品交流:18986659304
  目前我山水画创作的主题是“心象媚道”,也是我创作的心法追求。其中包含“清韵和音”、“田园心象”两个系列。思想是建立在儒、释、道的禅宗思想基础上,通过对传统哲学观念、文化认识及个人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渐悟过程,总结出自己的哲学思维模式及作画的状态。
  我的山水画作品传递出空灵、静寂、安详、淡泊,我想通过这种意境寄托天地山川自然生命的生生不息的力量而又至美无言的大化之境。作品从造型到设色体现民族文化精神内涵,还带有强烈的心理文化阐释,最终把文化转化进行最“真”的还原,这是我个人的追求,也是每个画家的义务与责任,作为画家要承载这份历史使命。
  创作思想与文化内涵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禅宗强调:“以无着心应一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道释两宗都重视心境的澄净和安详。老庄之道与一个画家笔墨所呈现出来的最高艺术精神本质是一致的。明心见性,去妄存真,超越理念而重在直觉,对中国山水画审美思想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绘画不只研究一幅画,还与自我生活圈子有关,生活与社会、时代紧密相连,自我生活状态确立了你是一个什么文化身份的人,把自己综合、立体、完整地塑造成一个人,然后才能画品与人品统一,完成好的创作。
  “心象媚道”山水画创作的心法追求
  “心象媚道”是我目前山水画创作的主题,也是我创作的心法追求。其中包含“清韵和音”、“田园心象”两个系列。我的绘画传递的文化信息包含了古典文学、古典音乐、儒、释、道的禅宗思想,融合中国茶道文化之如禅如寂、如茶如清的精神,至静而性同,“澄怀味象”、“以形媚道”。作品所表达传递出的空灵、静寂、安详、淡泊,寄托了天地山川自然生命的生生不息的力量而又至美无言的大化之境。
  一个画家的哲学思维模式决定了其作画的状态,我选择了原点思维,所谓“原点艺术”是研究自然与人的关系,是最原始的状态,这样的生命力才是最强的。艺术表达也很重要,反映自己心灵的心法,也是自己追求的。每个人对传统的哲学观念、文化认识方式、人文精神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差异,人才有认知力,因此,作为画家应多丰富阅历、生活、多读书,要不断加深或探究深层次的文化方面的意识,艺术要是可与时代连在一起,有时代性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创造。而语言可以超时代向前发展,一种超时代的艺术语言,可以理解为文明进步的产物。
  我的作品造型单纯、简练、直观、图案化,利用符号性语言作为表象,达到形与形组织产生效果,即由图式的形产生和谐统一的境。我的符号性语言最初受到女儿天真、活泼、幼稚的启发,这使我注意到直观性,概括提炼物象使之达到意象。有时,不经意的反而是本真,而刻意的并不是想要的结果……将这种不经意的本真贯彻到底,并进一步熟练、丰富,这就是我想追求的心法与艺术表达。除了笔墨、造型上的思考,在色彩的选择上也要突出中国独特的民族性。同时,这也是色彩的主观性与色彩的科学原理最本真的区别。从人类如何认知色彩的开始到“科学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需要过程的,但人类祖先通过认识、感知告诉我们真理就是事物的本质,而色彩的本质就是“真”,“真”在自然界无所不在,在色彩中最能表达“真”的却是“随类赋彩”,这不仅充满了民族文化精神内涵,还带有强烈的心理文化阐释,最终我们有义务去把中国画的色彩境界与文化转化进行最“真”的还原。我选择了中国最本真、最原始的色彩,绿(石绿)、红(朱膘、胭脂等),然后用墨色的黑、白、灰进行统一,这样的色彩具有生发的力量!
  我生在北方,长在北方,北方的土地养育了我,而我又工作于南方多年,所以我的作品带有北方女子的大气与豪气,又带有南方的细腻与浪漫小资。我喜欢用简净的笔墨,表达内心的寂静、闲远,“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呈现出自然的气息与生命的内美。“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使画面无论从造型或色彩上最直观反映出我的内心表达出来的精神世界。无论带给大家怎样的感受,都将是我心灵的最真实的情感表达与释放。我喜欢用这种写意方式表达我最为细腻与真实的情感,我会一直这样向前走……
其他文献
黄山是清初画坛重镇。明亡后,大批遗民纷纷登上黄山,置身于峰岭云海之间,描绘故国大好河山,为大自然中的真山开了生面,于是产生了审美价值很高的“遗民画”。同时,大自然的神奇景致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黄山画派”名家。如梅青、梅庚、程邃、石涛、戴本孝等,都是长期深入黄山,既师造化又师古人的画家,为人称颂。“新安画派”主要也师黄山,故有人主张归入“黄山画派”,但风格不同,正如渐江与戴本孝各有特色。  戴本孝
期刊
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习俗中,剑是斩妖驱鬼保平安的灵器,因而俗称“宝剑”。  中国刀剑的辟邪文化  剑本是古代的兵器,可以防身杀敌;剑也是权力的象征,经过皇帝的特命,有时甚至代表至高无上的皇权。因此,宝剑当然是所向无敌的武器。以巫术为技的道士,遂选中了宝剑作为他们“降妖捉魔”、“呼风唤雨”的道具。如八仙中的吕洞宾,降妖斗法“飞剑斩黄龙”,称为“剑仙”。晋人王嘉《拾遗记》载,越王勾践有八柄宝剑。第一把叫“
期刊
杭州出土高丽青瓷,与韩国各博物馆收藏及当地各窑址出土高丽青瓷有相同胎质、釉色、花纹、工艺及时代风貌,因为它们来自同地、同窑,甚至可能师出同门。杭州曾是南宋(1127—1279)繁华都城。自20世纪80年代始,浙江文物部门考古发现南宋皇城、太庙、御街、皇后花园、临安府治、官窑青瓷作坊等众多皇家遗迹,并在皇城周围出土来自朝鲜半岛高丽时期的翡色青瓷。这些标本不仅展示出精湛的制瓷工艺,还透露出高丽青瓷与浙
期刊
华喦(1682—1756),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字德嵩,?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又号白沙道人、东园生、布衣生、离垢居士等,晚岁自喻“飘蓬者”,福建上杭(一说莆田)人。其工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走兽等,并善书能诗,时称“三绝”,尤以精工小写意花鸟而名重于世。其画远宗李龙眠、马和之,近师周之冕、陈淳、陈老莲、恽南田、大涤子等。平生重视大自然野外写生,认为“外师造化”方能得天然笔墨之佳趣。其构图奇逸
期刊
在当今火热的艺术市场上,海派书画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吴昌硕、谢稚柳等。尽管不少海派名家作品受到各路藏家的追捧,价格迭创新高,但因海派画家人数众多,目前仍有一些画家作品价格偏低。其中就有位前辈级别的海派画家陆恢,似乎人们对他作品的关注太少。虽近年来市场行情有所涨值,但总体来讲还与实际价值不符,目前市场最高价也未突破二百万,而大多数还处于几万至几十万元之间,具有较强的增值空间和潜力。  藏家交往 练就
期刊
所谓“侧书”,其本义是把字写在某字侧旁。顾名思义者也有小弄狡狯,将字侧过来写也即反写。此外还有一种,即侧身书写,如有一首打油诗写道:“他道侧书易,我道侧书难。侧书还侧读,还须侧眼看(新疆阿斯塔那363号墓出土,唐景龙四年卜天寿写本《论语郑玄注》)。”这是1300年前的唐朝,一个叫卜天寿的十二岁少年抄写诵读《论语郑玄注》时写下的,此处所指的“侧书”今人有不同理解,但笔者认为作“侧身书写”解释最恰当。
期刊
安康市博物馆珍藏一件戴熙《西湖灵秀图》手卷,纸本。引首张脩府篆书“西湖灵秀”四字,落款“张脩府”,左侧钤红文方印“东墅”、白文印“丁未翰林”;引首右上方钤红文长方印“清河”、下钤红文方印“醇文草堂”。  张脩府(1822—1880),字允六,一字东墅,江苏嘉定南翔(今属上海市)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丙午科举人,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1847)联捷赐同进士出身第三甲第九名。改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
期刊
毛泽东诗词版本众多,无法统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单位或个人将其集齐。从1937年斯诺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到2010年12月中央文献研究室再版的《毛泽东诗词集》,在这70多年的时间里,中外各国各地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包括手稿、手迹、墨迹、专集、注释、谱曲、字帖、索引以及集中刊登的书刊等,估计有1500种以上。其中,汉文版约1400余种、外文版约100余种、对照文版约20余种、少数民族文版约10余
期刊
唐青花,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它是现代青花瓷的鼻祖。经历次考古发掘证实,河南省巩县窑,早在唐代,就开始使用含有钴的蓝釉彩料,来装饰陶瓷器。据有关学者定义,唐青花瓷应具有三个特点:一定是白瓷;釉下点钴蓝;烧成温度为摄氏1300度。 但青花瓷比较权威的科学定义,是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所提出的:“青花是指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
期刊
砚台之所以能一跃而为文房四宝之中的魁首,是得益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一道圣旨。  一读罗纹砚,追根溯源  环肥燕瘦,绰约绫罗多旖旎  赵匡胤登基伊始,便下旨“勒石三戒”,其中“保全柴氏子孙”和“不杀士大夫”两条,无异于诏示天下:战争硝烟已散尽,文化艺术须大倡!于是乎,文人士大夫为重文轻武时代的来临而欢呼雀跃,他们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文化艺术得着繁荣昌盛的大好时机。制砚艺人一统天下的制砚行当,文人士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