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对科学课感兴趣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这门学科兼容了化学、物理,生物,自然常识等知识。教学时,课程要求学生是学习科学的深挖者,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深挖动机,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深挖兴趣,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深挖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如何上好《科学》课呢?
  一、从现实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
  我在讲授《热胀冷缩》时,先拿一个瘪了的乒乓球给学生看,让学生想办法恢复原样;当学生想了许多办法都未能如愿时,我对学生说:“我有办法了请看,我拿出一个水杯,往杯子里倒上事先准备好的热水,再把瘪了的乒乓球放进热水里,用热水浸泡一段时间后,瘪了的乒乓球神奇般地恢复了原样。”这个简单的科学应用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眼球。
  我通过瘪了的乒乓球恢复了原样的现象,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从而引出热胀冷缩的概念;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并没有认真地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引入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然后,引导学生举出几个有关《热胀冷缩》的例子。如:桥面为什么要留一定的收缩缝?夏天拉电线时为什么要稍微松一点……再让学生通过深挖的精神自己得出答案,我在给予纠正或肯定。
  二、采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深挖科学内容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它是一个个有趣而富有实验的课程。在教学中,我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我们进行科学实验的好材料。比如: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我用的是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则是塑料直尺,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尽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
  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实验活动。在课前,我总是提供一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实验了。这有助于学生把科学深挖活动有效地延伸到课外,帮助学生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三、融会贯通,拓宽尝试创新。
  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讲创新是神秘的,是遥不可及的,也是无从下手的;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创新的涵义,体会到创新并不神秘,让学生敢于尝试创新。我在教学中经常介绍科学家的故事,如:詹天佑发明“人字”火车轨道、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等等;让学生感悟到创新并不神秘。为学生营造一种启发式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不断去探索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珍视创新的灵感,将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敢于让学生创新就要回归于生活。
  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内容要向生活贴近:二是教学要走出课堂,向生活空间拓宽。可根据实际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力。
  大胆鼓励学生的创新,我做到了理解和保护学生的创新行为。对于酷爱科学实验课的学生来说,课堂四十分钟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有些学生在家里搞起了“破坏”,如把电话机拆开来看一看、琢磨琢磨;学原始人钻木取火,这些类似爱迪生孵鸡蛋的“蠢”行为实际上就是学生创新的一种体现,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过程,我们应该给予积极的保护。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课程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我在教科学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具体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一系列深挖活动中逐步体验科学秘密,从自我揭示科学实验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科学的力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科学知识就蕴含在平常生活之中,体会科学就在生活中的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开展亲子家园教育就是较好地把科学保教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使幼儿在学前启蒙教育阶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和行为习惯得到健康发展。经常听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在家自私、霸道,经不起挫折和批评,如何教育很让他们头痛。要求:3岁以下幼儿(两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游戏玩法:家长和幼儿各拿一把钉耙(塑料制品),互相交替赶小猪(海洋球或皮球
期刊
案例背景  去年九月,小于来到了这个班,成了一年级的学生。与这群孩子接触没两天,我就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面对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陌生的环境他难以适应,易怒易躁。他说话时特别的口音,遭到许多小朋友的取笑,这使得他更不愿意与人交流。他就像一个不慎闯入他国禁地的孩子,惶恐不安。对于这一切,他选择了逃避,选择了封闭自己。课堂上不愿举手发言,就算被点到名,回答时声音也轻地赛蚊子,而且手指总是下意识地挡在
期刊
[摘 要]:学导式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它是将学生在教学中的认知活动当成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够主动的通过自己的智慧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从而使学生和教师达到双赢的效果。本文将主要研究中学生物课学导式教学模式,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学生物课 学导式教学 教学  在中学生物课中使用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大主科目,也是小学生学习面临的一大挑战,新课程教学目标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数学学习方面也表现出新的学习特征,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小组合作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组内部学生经过相互沟通与交流,获取了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小学数
期刊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如何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广阔天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热爱阅读、有效阅读,已经成为当前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学生持久阅读兴趣的引导和激发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
期刊
建立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不仅能够保证幼儿有一个良好的集体生活环境,而且也有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奠定基础。尤其对于刚入托的新生幼儿来说,培养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更是相当重要。  一、理解托班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要求,是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前提基础  常规的培养需要教师长时间的积极引导与耐心指导,同时,还要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及心理需要,制定可行、有效的教育措施。  幼儿在三岁前是
期刊
[摘 要]:当前的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发展十分迅速的社会,生长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由于各种原因,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狭隘,不懂得关心,缺乏责任感;常产生焦虑、失眠、烦躁、自卑、冷漠、感情脆弱等心理问题。由心理素质不良,发展到厌学、逃学、离家出走等现象相当普遍,甚至自杀,犯罪等严重问题也时有发生。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
期刊
编写导学卡时发现的问题。  1、如何设计好“导学卡”,是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的基础,也是提高学案导学课堂效率的首要问题。因此,“导学卡”设计要做到“一个中心”、“两有”和“三性”。  “一个中心”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两有”指教师在设计导学卡时要做到“心中有人,心中有纲”。“心中有人”指要充分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考虑学案怎样导学生学,如何做到
期刊
当前课程改革逐渐深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音乐课程比较开放的特点,导致相当多的音乐教师忽略了教学的有效性。其实音乐教学也应注重通过有效教学从而实现其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有效教学,简单的讲就是教学的效益,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若想提升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全力激发学生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品读课文——走出课文,扩展视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如: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分角色读、小组读、集体齐读、自由读、默读或配音乐读、吟诵或背诵等,使学生在朗读中入情入境,体会并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