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精索静脉曲张并发无精症患者Y染色体AZF区域的细胞分子遗传学机制以及AZF区域基因微缺失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例外周血染色体常规筛查核型异常、精索静脉曲张并发无精症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和睾丸活检精原细胞同时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PCR产物经DNA测序检测证实,并测定血清中性激素六项.结果 核型为45,X/46,XY,del(Y)(q11.21);45,X/4
【机 构】
:
518033,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第四(福田)人民医院检验医学部,湖南省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检验系,518033,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第四(福田)人民医院检验医学部,518033,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精索静脉曲张并发无精症患者Y染色体AZF区域的细胞分子遗传学机制以及AZF区域基因微缺失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例外周血染色体常规筛查核型异常、精索静脉曲张并发无精症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和睾丸活检精原细胞同时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PCR产物经DNA测序检测证实,并测定血清中性激素六项.结果 核型为45,X/46,XY,del(Y)(q11.21);45,X/46,XY,del(Y)(q11.23),二位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和睾丸活检精原细胞AZF区域15个标签位点分别只扩增出SY84和SY86;SY86,其它区域位点均未检测到.血清性激素六项中睾酮、人促卵泡激素和人促黄体生成激素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并发无精症患者Y染色体AZF区域的单细胞水平缺失与外周血基因组缺失保持一致,AZF区域基因微缺失对性激素水平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其他文献
染色体臂间倒位是染色体结构畸变的一种类型.在遗传咨询中,对染色体倒位的遗传效应特别是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的遗传效应众说不一.为了探讨染色体倒位的遗传效应问题,更好地指导遗传咨询,我们对 2005年 5月至2006年 11月在我院遗传咨询和染色体检查中发现的染色体臂间倒位病例进行遗传学分析,报告如下。
患者 女,28岁,怀孕3次,第1胎孕40天行人流术.第2胎孕60天自然流产.第3胎双胎足月剖宫产双男婴,其中一个婴儿脑积水伴腰骶部脊髓膨出,内容物约8cm×8 cm×6 cm,仅存活10天。
1 我国医学遗传学发展的简要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后医学遗传学逐步有了一些发展.20世纪60年代早期我国科学家曾描述了中国人的染色体核型和报道了一些血红蛋白异常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病例,但这种发展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和不断的政治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而中断。
患者 女孩表型,7岁,骨龄5岁,身材矮小,身高106.5cm.出生史和家族史无异常.面容正常,智力正常。
患儿 女,生后4天.孕40+3周,剖宫产产出,出生体重2650 g,孕期及生产史无特殊.生后2天家属反应患儿"进食不理想、睡眠时间长".生后3天"偶有不自主点头动作"(事后推测为抽泣样呼吸),经查体无明显异常发现,予辅助加强喂养,并在当日患儿吃奶中突然出现口唇发绀,伴有阵发性呼吸急促,哭声无力,持续约2~3 min后自行缓解.此后患儿一直嗜睡,偶有抽泣样吸气动作,无主动进食欲望.不久患儿出现体温偏
先证者(Ⅲ1) 41岁, 社会及心理性别为女性,23岁结婚,无子女.结婚时因"从无月经来潮"就诊,检查发现子宫偏小.2006年4月因腹股沟包块不能回到腹腔住院手术。
目的 分析和比较汉族和朝鲜族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表型的异同点。方法收集31个中国的汉族家系和63个韩国的朝鲜族家系先证者和家系成员的各项临床资料,对先证者外周血DNA进行相关基因hMLH1和hMSH2的种系突变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或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筛查突变,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2,PPARγ2)基因启动子区-689C/T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武汉地区汉族人群194例无并发糖尿病的心肌梗死患者和693名健康人进行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PPARγ2-689C/T基因突变.结果 -689C/T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