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意境的出现标志着审美意识的自觉。只有懂得审美意境的本质构成,我们才能理解其中的审美意蕴。宗白华和王夫之都从哲学的角度将意境分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有形(象本身),即直观感相的模写,第二层为未形(不见其形,象外之象,境外之意),即活跃生命的传达,第三层为无形(道,境外之意),即最高灵境的启示。
关键词:象;意境;道;审美意识
一、境(象内之象)——有形&直观感相
意境中的实境部分,可以通过眼耳等感官视听这些形象,但是象内之象本身不能构成完整的意境,景(审美客体)与情(审美主体)相统一,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提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比如,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首小令中,通过“枯”、“老”、“昏”、“西”、“古”、“瘦”的修饰,将“藤”、“树”、“鸦”、“风”、“道”、“马”再现,描绘出浓郁的秋季凄凉萧条的景色,传达出羁旅人凄凉孤苦惆怅的心境。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所见,是眼中之物,又是他情感的载体,是心中之物。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在景情的统一中构成了凄凉悲苦的意境。
二、境中之意——未形&活跃生命
表现为创造和审美主体的感情与客体的景和作品形象的融合,即超越了客观物象而产生的主客体相统一的象外之境,这一层可以与第一层共同构成诗的意境。处于象外所生之境中,物有了人的性格,主客体间进行精神交流,从而达到心完全化为物,物也完全化为心,即情与景、心与物的巧妙相契。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提到:“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重峦叠嶂,流水环绕,树木纷杂,云霞聚拢。作者反复观察这些景物,心中有所抒发。春光柔和,秋风萧瑟;像投赠一样,作者以情接物,与此同时,像回答一样,景物也引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这也说明,作者与自然的关系——作者以审美的视角与自然相互观照,“目既往还,心亦吐纳”,表现了审美主体(情&心)与客体(景&物)间的互动,“情往似赠,兴来如答”,也揭示了诗人对自然投入情感,因而获得了创作灵感,二者相契合。
三、境外之意——无形&最高灵境
表现主体的精神美的最后目的是达于“天”——统摄心物的天地之道,因此,要透过情与景寻找意境的最高层次——道体光辉。气是天地人“三才”的共同本性,使意境在天人合一中达到完美的融合,深化心灵,使人胸襟超脱,从而体味宇宙的深境,也就是通过作品之气感受诗人之气乃至宇宙之气,因此,意境是景、情、道三者的统摄、聚合、交融,即在情景交融中发掘最深的情。
例如,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大意是,没见到先代的圣君,往后也瞧不见后来人。想到宇宙无限渺远,自己孑然一身,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禁不住伤感地流下了眼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他登幽州台时的视觉感受,他眼睛所看到的,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他看到的是北方的空旷山野,茫茫天地荒芜人烟,一片萧条寂寥的景象。“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正是因为他本人怀才不遇,所以他由对自然的感受产生了关于对人生的联想,又从对人生的感慨,转到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情:想到宇宙、时空是这样的无边无际,而人生却如此的短暂有限,用有限的人生面对无限的宇宙,空有一身抱负却无从施展,因而形成了无法排解的苦闷和愤恨,不由得流下了孤独的眼泪。诗人创造的这种物我一体的意境,让读者亲临其境,引起共鸣,因而千古流唱。
由此,象内之象的境,境中之意(象外之象)和境外之意(无形之象)是构成意境的三个不可或缺的层次。意境的天、地、人的关系是一种由低到高、由物到心、由物质到精神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即“无形发未形,无形君有形”。
“未形”(意象)是“有形”(物象)经过主体情思感发出来的,同时,未形又具有能动性,即使客观物象感染上主观精神,而且,“有形”之景也能成为主体的情思寄托、意蕴的象征。“无形”能给“有形”以生命力,“君”字表达了统摄万物的天地之道(无)的至高地位。
由此,可以概括为,无形的道依存于有形之物,物被道所统摄。也就是,道具象于人的生活,而人将生活折射到艺术中,在这种艺术意境之中,天地人达到高度的统一,天人合一、物我浑化,客体成为主客体相统一的客体,主体则成为主客体相统一的主体。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华书局.2012.7.
[2]刘勰.文心雕龙.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5.
作者简介:魏祎(1989-11-17),女,辽宁锦州,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文艺学,2013级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关键词:象;意境;道;审美意识
一、境(象内之象)——有形&直观感相
意境中的实境部分,可以通过眼耳等感官视听这些形象,但是象内之象本身不能构成完整的意境,景(审美客体)与情(审美主体)相统一,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提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比如,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首小令中,通过“枯”、“老”、“昏”、“西”、“古”、“瘦”的修饰,将“藤”、“树”、“鸦”、“风”、“道”、“马”再现,描绘出浓郁的秋季凄凉萧条的景色,传达出羁旅人凄凉孤苦惆怅的心境。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所见,是眼中之物,又是他情感的载体,是心中之物。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在景情的统一中构成了凄凉悲苦的意境。
二、境中之意——未形&活跃生命
表现为创造和审美主体的感情与客体的景和作品形象的融合,即超越了客观物象而产生的主客体相统一的象外之境,这一层可以与第一层共同构成诗的意境。处于象外所生之境中,物有了人的性格,主客体间进行精神交流,从而达到心完全化为物,物也完全化为心,即情与景、心与物的巧妙相契。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提到:“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重峦叠嶂,流水环绕,树木纷杂,云霞聚拢。作者反复观察这些景物,心中有所抒发。春光柔和,秋风萧瑟;像投赠一样,作者以情接物,与此同时,像回答一样,景物也引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这也说明,作者与自然的关系——作者以审美的视角与自然相互观照,“目既往还,心亦吐纳”,表现了审美主体(情&心)与客体(景&物)间的互动,“情往似赠,兴来如答”,也揭示了诗人对自然投入情感,因而获得了创作灵感,二者相契合。
三、境外之意——无形&最高灵境
表现主体的精神美的最后目的是达于“天”——统摄心物的天地之道,因此,要透过情与景寻找意境的最高层次——道体光辉。气是天地人“三才”的共同本性,使意境在天人合一中达到完美的融合,深化心灵,使人胸襟超脱,从而体味宇宙的深境,也就是通过作品之气感受诗人之气乃至宇宙之气,因此,意境是景、情、道三者的统摄、聚合、交融,即在情景交融中发掘最深的情。
例如,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大意是,没见到先代的圣君,往后也瞧不见后来人。想到宇宙无限渺远,自己孑然一身,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禁不住伤感地流下了眼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他登幽州台时的视觉感受,他眼睛所看到的,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他看到的是北方的空旷山野,茫茫天地荒芜人烟,一片萧条寂寥的景象。“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正是因为他本人怀才不遇,所以他由对自然的感受产生了关于对人生的联想,又从对人生的感慨,转到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情:想到宇宙、时空是这样的无边无际,而人生却如此的短暂有限,用有限的人生面对无限的宇宙,空有一身抱负却无从施展,因而形成了无法排解的苦闷和愤恨,不由得流下了孤独的眼泪。诗人创造的这种物我一体的意境,让读者亲临其境,引起共鸣,因而千古流唱。
由此,象内之象的境,境中之意(象外之象)和境外之意(无形之象)是构成意境的三个不可或缺的层次。意境的天、地、人的关系是一种由低到高、由物到心、由物质到精神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即“无形发未形,无形君有形”。
“未形”(意象)是“有形”(物象)经过主体情思感发出来的,同时,未形又具有能动性,即使客观物象感染上主观精神,而且,“有形”之景也能成为主体的情思寄托、意蕴的象征。“无形”能给“有形”以生命力,“君”字表达了统摄万物的天地之道(无)的至高地位。
由此,可以概括为,无形的道依存于有形之物,物被道所统摄。也就是,道具象于人的生活,而人将生活折射到艺术中,在这种艺术意境之中,天地人达到高度的统一,天人合一、物我浑化,客体成为主客体相统一的客体,主体则成为主客体相统一的主体。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华书局.2012.7.
[2]刘勰.文心雕龙.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5.
作者简介:魏祎(1989-11-17),女,辽宁锦州,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文艺学,2013级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