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科学总结

来源 :前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di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从这一哲学出发并且同它分离”: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
  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的,因而按其本性来说已经是不合理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理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原理》序言中提出过一个著名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从表面看来,这是在为现存的既有制度进行辩护,使人在思想上、进而在行动上接受当前现实,并使之万世永存下去。实际上,这个命题中包含着黑格尔深刻的辩证法思想,辩证法从联系和发展的出发点看待一切问题。现实和现存不同,在历史的广阔视野中,现实的合理性中包含着其不合理的成分,合理的现实逐渐会演变为不合理的。同时,暂时不具有现实性的合理内容,或许在未来成为现实的存在,“应然”逐步向“实然”转化。这样看来,“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成为这个命题背后包含的深层意义。
  哲学所应当认识的真理,在黑格尔看来,不再是一堆现成的、一经发现就只要熟读死记的教条了;现在,真理是包含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上升到较高阶段,愈升愈高,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出神,就再也无事可做了。——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按照辩证法的逻辑,认识真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获得所谓绝对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相对真理,没有绝对真理,而相对真理的获得,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往复的艰苦过程。这种真理观同一切唯心主义的幻想划清了界限,这种幻想认为,只需要宣布某种绝对真理的发现,剩下的就是按照这些教条对号入座地解决一切问题就行了。在此时,思考已经不再需要,需要的只是膜拜和崇敬了。
  但是这里必须指出一点:黑格尔并没有这样清楚地作出如上的阐述。这是他的方法必然要得出的结论,但是他本人从来没有这样明确地作出这个结论。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得不去建立一个体系,而按照传统的要求,哲学体系是一定要以某种绝对真理来完成的。——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虽然黑格尔的哲学中包含着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但其实他本人并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恰恰相反,黑格尔仍然在努力建立一个体系,试图终结整个思想的探索进程。在他的“体系”中,绝对概念是全部现存世界的灵魂,它经过种种外化,最后实现自身。在绝对概念的实现过程中,黑格尔建构了庞大的包括诸多学科在内的理论体系,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但是,这个体系把黑格尔哲学辩证的合理内核淹没其中,革命的方面被过分保守的方面所闷死。马克思主义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成分,又抛弃它的不合理部分,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新发展,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
  黑格尔的整个学说,如我们所看到的,给各种极不相同的实践的党派观点都留下了广阔的活动场所;而在当时的理论的德国,有实践意义的首先是两种东西:宗教和政治。特别重视黑格尔的体系的人,在两个领域中都可以成为相当保守的;认为辩证法方法是主要的东西的人,在政治上和宗教上都可以属于最极端的反对派。——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近代以来,哲学革命往往是政治变革的先导,理论对于实践具有鲜明的现实影响。黑格尔哲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内在矛盾使它能够为不同倾向的人们所用,成为参与宗教和政治活动的理论依据。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形式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因而保守派对之敬若神明;其中的辩证内容又具有相当的革命性,革命派亦把它奉为圭臬。由此可见,建立一种能够科学指导实践发展的理论是多么重要。
  2 “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论析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在诸多哲学问题中,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理论的最初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地。按此标准,唯心主义者往往认为精神第一性,宣称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按照所依据的精神在自己还是在外界,唯心主义可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与此相反,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在唯物主义阵营中,也有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甚至庸俗唯物主义等不同表现形式。
  但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形式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除了何者为第一性外,还有二者的同一性问题,即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对世界的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世界本身,大多数哲学家认可这种同一性,即使是在唯心主义阵营中,很多人也认可这一点,黑格尔也是如此。不可知论者的典型代表是休谟和康德,他们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仅仅限于感觉和经验范围内,对于在这之后的“物自体”或“自在之物”,是无法认知的。这种不可知论和古已有之的怀疑主义具有一定理论关联。   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使它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末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与其从理论上驳斥不可知论的种种怪想,不如从实践上进行检验。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实践,“自在之物”可以变成“为我之物”,这表明正确认识把握了事物。因此,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但是,象唯心主义一样,唯物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甚至随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而自从历史也被唯物主义地解释的时候起,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在思想发展史上,唯物主义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善而科学的,其间经历了种种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道”、“气”或地、火、水、风等视为世界的本原,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认为“人是机器”,庸俗唯物主义把它理解为最基本的物质欲求。这些唯物主义固然有其缺陷,却也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的诞生创造了思想条件。在扬弃了以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产生了,这是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3 “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这时,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了。它一下子就消除了这个矛盾,它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魔法被解除了;“体系”被炸开了,而且被抛在一旁,矛盾既然仅仅是存在于想象之中,也就解决了。——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在哲学意义上,批判是对思想理论的理性反思。费尔巴哈哲学在当时具有重大思想解放意义,因为,在黑格尔哲学影响很大并且造成思想彷徨的年代里,费尔巴哈使唯物主义重新焕发了光彩,令人耳目一新。在唯物主义观念中,自然不依赖所谓绝对精神而存在,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征昭然若揭。这样,长期困扰人们的思想矛盾得到了解决。
  甚至这部书的缺点也加强了它的一时的影响。美文学的、有时甚至是夸张的笔调赢得了广大的读者,无论如何,在抽象而费解的黑格尔主义的长期统治以后,使人们的耳目为之一新。对于爱的过度崇拜也是这样……它以美文学的词句代替了科学的认识,主张靠“爱”来实现人类的解放,而不主张用经济上改革生产的办法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一句话,它沉溺在令人厌恶的美文学和泛爱的空谈中了。——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费尔巴哈哲学的巨大影响不能掩盖它存在的重大弱点,虽然这些弱点一度可能是扩大其影响力的原因。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美文学的浪漫幻想代替了冷峻客观的理论思辨,只能换来一时的喝彩;在思想内容上,费尔巴哈把抽象的爱视为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方式,而不是依靠现实的物质经济结构的发展。这些缺点使得费尔巴哈始终未能以唯物主义的立场方法来分析历史,他的唯物主义只能是不彻底的半截子唯物主义。
  在费尔巴哈那里情况恰恰相反。就形式讲,他是现实的,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其中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宗教哲学中所说的那种抽象的人。——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在哲学理论形式和内容的矛盾问题上,费尔巴哈和黑格尔恰恰相反。黑格尔在不合理的形式表象下包含着合理的内核,而费尔巴哈在合理的形式面貌中隐藏了不合理的内容。这就是说,虽然费尔巴哈处处以“感性的人”作为全部哲学的出发点,但在他那里,人不是处在“不得不生活于其中的、以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社会里”,并在其中从事具体的实践活动,因而是抽象的人。这种人和他主张的不分差别、抱团痛饮的“爱”一样,只能在幻想中存在。
  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这里有双重的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程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关于这方面,例如封建制度的和资产阶级的历史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持续不断的证明。——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同样,费尔巴哈“克己爱人”的抽象道德也比黑格尔对道德的深刻论述肤浅许多。黑格尔在辩证法的指导下,把“恶”看作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这不仅因为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就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恶,也因为人的某些恶劣特性能够从反面推进历史的发展。但费尔巴哈有限的唯物主义使他不能在历史领域中看到这些,因而,发展完善科学的唯物主义的任务需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完成。
  4 “唯一的产生真实结果的派别”: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基本原理的阐述
  这就是说,人们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决意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他们决意毫不怜惜地牺牲一切和事实(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的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除此之外,唯物主义根本没有更多的意义,只是在这里第一次对唯物主义世界观采取了真正严肃的态度,把这个世界观彻底地(至少在主要方面)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知识领域里去了。——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在马克思主义中,唯物主义是构筑理论大厦的基石。但不同于传统的种种唯物主义派别,也不同于费尔巴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不仅肯定存在是意识的本原,不以任何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否认物质第一性,更重要的是,这种唯物主义在看待自然和历史上采取了相同的立场,即以唯物史观看待和分析迄今以来的一切历史,并把这种唯物主义立场延伸到一切已知的知识领域。   这样,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人的头脑可以自觉地应用这些规律,而在自然界中这些规律是不自觉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而且到现在为止在人类历史上多半也是如此。——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科学的唯物主义促进了对辩证法的理解。从本质上看,辩证法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当然,自然界的辩证法和思维规律的辩证法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前者是客观辩证法,以外在强制的方式体现自身;后者是主观辩证法,以主体能动的方式得到运用。但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是同一个辩证法,后者是前者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这就不仅坚持了唯物论,也形成了唯物辩证法。这样,被黑格尔颠倒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又重新颠倒过来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经过扬弃,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即使在这一领域内,尽管各个人都有自觉期望的目的,在表面上,总的说来好象也是偶然性在支配着……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尽管从表面看来,是无数偶然的个人和事件构成了历史,但是看起来眼花缭乱的历史进程有其内在规律性,以前的种种唯物主义不能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而只是孤立、静止、形而上学地看待历史,因而都表现出唯心史观。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一样,是马克思奋斗一生的“两大发现“之一,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支柱。树立这种历史观,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现代历史中至少已经证明: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任何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因此,至少在这里,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唯物史观注重从物质基础和经济结构等现实的原因中探索历史的发展规律,而所谓阶级,本质上是从经济关系上来理解的,因此,过去和现在的一切历史不过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归根到底是围绕经济解放来进行和开展的。这种经济关系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不仅决定上层建筑的状况,也是上层建筑变革的根本动力。
  但是国家一旦成了社会的独立力量,马上就产生了新的意识形态。这就是说,在职业政治家那里,在公法理论家和私法法学家那里,同经济事实的联系就完全消失了……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采取了哲学和宗教的形式。在这里,观念同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愈来愈混乱,愈来愈被一些中间环节弄模糊了。但是这一联系是存在着的。——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唯物史观重视经济基础的强大作用,这给了部分人一些错觉,认为任何事情都要和经济因素直接挂起钩来。这并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本意,不仅经济上领先的国家不一定在文化上领先,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在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而且事实上,上层建筑的各组成部分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也不尽相同。法律同经济事实的联系没有那么直接,哲学和宗教的距离更远。但是,这种内在联系始终存在,而且十分强大。因此,既坚持唯物论,又坚持辩证法,才是我们分析把握种种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法论指南。
  (文中楷体部分摘自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研究部,博士后)
其他文献
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发表的《论持久战》中专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论述了全面抗战、全民抗战的观点。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入践行,前不久,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邀请国防大学、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重点围绕抗战时期毛泽东的群众
期刊
2014年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鲜明提出,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此后,又多次强调,要引导官兵争做“四有”革命军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时代和全局出发,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所做出的重要战略谋划,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培养什么样的军人、怎样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大问题,为培养堪当强军兴军重任的革命军人提供了科学指南。  立起
期刊
党的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群团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的群团工作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5年7月6日至7日,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由党中央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党的群团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
期刊
国内描写抗战题材的小说有很多。这些小说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人物的刻画和细节的描绘,文学色彩显得更浓一些。而军旅作家王树增新近创作出版的《抗日战争》,却以纪实性的笔调,还原了那段对国人来说刻骨铭心的战争历史。  为了写好这部作品,作者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实地踏勘战场、查阅了近千种史料,在采集、比对、甄别的基础上,对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真实,对笔下的人物都精雕细琢,力求做到有史可依、有
期刊
日前,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北京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实施。《意见》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必将进一步加快推动北京社会治理朝向现代化目标迈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迈进  据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负责人介绍,多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工作,特别是2004年党中央作出加强社会建设战略部署以来,北京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步伐,全市社会建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质要求。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世界历史进程的时代要求、中华民族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决定着社会主义文明的深刻内涵以及构建路径。  把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
期刊
编者按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本刊编者邀请了参会的8位专家学者(其中汝信、沈壮海、钟君3人在会上发言)畅谈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体会以及如何将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汝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开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行动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开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指明了
期刊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是著名画家陈坚花费十年心力创作的画作。作品以气势恢宏的整体构架、细腻娴熟的艺术技巧,将南京日军投降仪式的历史瞬间展现给世人,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完美统一。  作品以纪念性和纪实性相结合的写实手法来展现。纪念性主要体现在画面构成区别于历史档案中新闻图解性的样式。而纪实性主要体现在作品局部及细节塑造,力求历史的真实感。  画家将画面设计为三个空间层次
期刊
习近平党建思想的核心要义解决的是“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全面从严”。全面,就是要把从严治党要求全面落实和充分体现在党的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从严,就是在管党治党中坚持“严字当头”的价值取向。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党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全面”是基础  “全面”,是指党的建设涵盖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体现了党的建设系
期刊
朝阳区麦子店街道地处CBD延伸区,涵盖以美、法、日使馆为代表的第三使馆区,以宝马汽车、现代投资等世界五百强企业为代表的涉外经济体,以蓝色港湾、燕莎商城为代表的特色商圈。外籍人员已占该地区常住人口的12%,包括英国、美国、德国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等,共涉及92个国家和地区。多元化的涉外主体,给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城市生活的终端细胞,麦子店街道深入探索“融入式” 国际化社区的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