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学院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探索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s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院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实践,对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培训实效,切实提升学员的技能水平。
  关键词:企业新型学徒制 工学一体 岗位技能提升
  一、研究和学习政策
  2019年3月8日,河南省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豫人社办〔2019〕17号),明确提出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是技师学院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一项本职工作,要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培养企业青年技能人才的制度。
  在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之前,技师学院要明确各类技能提升培训的政策、要求和标准不同,培训对象不同,补贴标准也不同。要认真研究和学习政策,这样才能对接不同部门,顺利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
  二、主动出击,积极作为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是一项全新工作,笔者所在学院积极落实,邀请相关专家讲解政策,到兄弟院校学习好的做法,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通过调研了解到,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有自己的职工培训中心,有培训能力和培训工种鉴定资质,比如白云纸业、中集华骏等,小微企业一般不具备培训条件,比如河南祥荷餐饮有限公司、蓝天集团、极致车行等。还了解到,企业对电工、焊工、管道工、叉车司机、锅炉检测与维修工、化工总控工、汽车修理工等工种的需求量较大。
  三、严格培训程序
  笔者所在学院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在培训过程中,校企双方互派教师,充分运用“互联网 ”、职业培训包等方式,通过工学交替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规范和职业素养,并将工匠精神培养贯穿培训全过程。
  (一)把好“双师”关
  学院要把好理论教师和一体化教师关,选拔优秀的理论教师和一体化教师到企业任教,切实解决企业职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升理论教师和一体化教师的实际操作水平。企业要把好师傅关,选拔适合带徒、善于带徒、善于学习、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师傅,做好培训老师与师傅工作的完美对接。
  (二)把好培训学员关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培养对象是“与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转岗人员,以及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从业人员” 。笔者所在学院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筛选符合培训条件的人员,对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坚决不予上报。由于小微企业发展规模不一,符合条件的人员数量一般较少、难以成班,所以企业结合生产实际自主确定参加培训的人员。
  (三)把好课程计划关
  课程计划是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最重要的一环。要把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规范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课程始终。校企双方要共同研究、制订课程计划。制订课程计划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符合企业生产实际
  制订课程计划时要考虑到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市场愿景,企业为了追逐利润,必须紧跟市场需求;企业为了占领市场,必须在同行业中保持产品技术、质量等方面领先,而最根本的落脚点就是企业拥有高技能人才队伍。基于企业生产实际、校企双方共同制订的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课程计划,更容易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2.合理把握课程难易度
  培训工作要充分考虑企业参训学员的理论文化基础、实践技能基础和岗位需求,合理把握課程难易程度,切实解决企业参训学员出现的心理障碍、学习障碍和畏难情绪等问题。
  3.考虑企业生产整体工作安排
  确定培训时间时,学院要考虑企业生产整体工作安排。因为参加培训的学员多数是一线技工,而在生产旺季时企业一般以生产工作为主,往往无法组织一线技工参加培训。
  培训的地点最好选择在企业,让培训教师到企业授课。这样做,一是可以提升教师对企业的认知,二是可以节省参训学员的时间。实际情况是,大中型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小微企业普遍缺乏固定的学习地点,需要寻找培训地点。
  (四)把好培训过程关
  1.创新学习方法
  学院在开展培训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强自身培训能力,大力推广“互联网 ”、职业培训包等先进的培训方式,加大教师培训研修力度,提升培训教师的素质,增强培训效果。
  笔者所在学院依托河南省“互联网 就业创业”信息系统、河南省职业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河南省培训考勤管理系统等平台,在网上进行参训学员信息申报,全面推行参训学员管理信息实名化、规范化,确保培训真实有效。参与培训的教师注重创新学习方法,可以营造快乐学、兴趣学、讨论学、争论学、竞技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2.采用企业的管理方式
  培训要充分与企业结合。笔者所在学院把企业日常的管理纳入培养全程,推行“培训即上班”的签到、考勤制度,保证培训效果。
  3.采取激励措施
  笔者所在学院在培训中注重采取激励措施,以鼓励学员自觉学习,组织开展了学员技能比武大赛、技能竞技大赛等活动,对评选出的优胜者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
  (五)把好培训效果关
  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不仅要保证学习课时,更要重视效果,重视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做到理论内容浅显易懂、实操内容实用。
  笔者所在学院对参与培训的授课教师开展学教评审活动,鼓励授课教师在企业实践中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组织培训期满学员进行技能鉴定或结业考核,合格者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主对参训学员进行技能评价,并与岗位、工资挂钩。
  (六)把好培训台账关
  1.建立电子台账
  每期培训都要全程录像,然后剪辑、整理为专辑留存。
  2.建立纸质档案
  每一期参训学员均按班级建制,建立完善的参训学员纸质档案和授课计划、授课流程纸质档案,便于对接资金申领和日后审计工作。
  四、几点思考
  技师学院开展各类技能提升培训工作,既是义务,也是其服务社会能力的体现。在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中,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企业参训学员工种与学院专业有差别
  任何企业的主流产品都不是单一工种人员所能完成的,往往需要多个工种人员共同协作。在培训中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有些工种人员少,不能独立成班,有些工种在实际工作中有,但在国家工种目录中没有,需要归到其他类别;二是有些工种学院没有设置相应专业,学院需要与企业共同开展培训工作。
  (二)要把有限的政策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以企业为主体申领资金。因此,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工作岗位要求测算所需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学员培训、技能比武等方面上,从而保证校企双方的利益,体现党和国家对一线技术工人的重视。
  (三)努力实现校企深度合作、资源共享
  企业对知识技术的需求是巨大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仅仅是一般专业技能的强化学习,还需要利用校企双方共有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开展研究创新,从而把发明创造转化为生产技术、提高市场效益,这才是根本出路。
  (四)注重“企校双师制”培养过程中的有效对接
  以师带徒重在强化参训学员的实操技能,集中授课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讲授,而实操、理论往往由不同的教师负责,这容易造成理论与工作实践脱节。因此要注重“企校双师制”培养过程中的有效对接。
  (五)教材的个性化开发
  在具体进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时,因企业不同,产品、生产工艺、指标参数、质量标准、工岗流程等差别很大。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的产品,具有很强的传统性、区域性、乡土性,所以需要进行教材的个性化开发。
  总之,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学院在探索推进产教融合工作中的有益尝试。
  (作者单位:驻马店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上,《职业》记者就世界技能大赛相关问题,采访了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Simon Bartley)。    申办世赛,机遇与挑战并存  《职业》:中国正在积极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您对此怎么看?您认为中国有哪些优势呢?  西蒙:我认为中国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中国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于2011年首
教学案例一则:  老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学习了茅盾的《风景谈》。下课之前,我们花几分钟时间一起来谈谈学习这篇文章后的体会。  学生一:这是一篇歌颂崇高生活情怀的文章。在高贵精神的辐射下,任何贫瘠和荒凉都会改变面貌。  学生:文章采用“曲笔”的写法,含蓄、巧妙,给人回味,意境深远,值得学习。  老师:说得好!这篇文章无论在立意还是在形式上都值得我们认真回味。还有哪位想说说。  学生三:解放区军民在如
摘 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创新,是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设计,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检验职业院校的教学成果。把专业课程体系很好地和专业技能竞赛衔接,建设以专业标准和技能竞赛为内容的课程体系,实现技能竞赛“覆盖所有学校、覆盖所有专业、覆盖所有教师、覆盖所有学生”,这是职业院校致力要达到的良好局面。本文以云南技师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为例,介绍了学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尝试,将竞赛
摘 要:随着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对具备中药技能的中医药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为了顺应社会需求,培养优秀的高技能应用人才,本文以被列为技工院校教学改革主要课程之一的方剂学课程教学为例,提出对中药专业的相关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采用模块教学法,将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中的比赛项目融入课程教学中,形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达到既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目的。 
杨杰,淮北煤矿的一名绞车司机,全国煤炭系统青年技术能手。通过自学,他成为煤矿机电设备检修工,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他发明的“数字化需求动态检修法”,填补了煤炭行业提升设备相关检修方法的空白。  他是怎样成为“机电大王”的呢?告别家乡  1984年,杨杰的家门口,父母关上门,陪着杨杰背着行囊,去路边乘车。几个邻居围在树下乘凉,看到了杨杰一家人走过来,街坊邻居和他父母打招呼:“老杨,这是去
关键词:技能大师 产业园 技艺传承 产教融合一、产业园建设的必要性  1.破解校企合作的僵局  现阶段,很多技工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表面,合作层次较浅,主要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学生实习协议,共建实训基地。这种校企合作的重点是学校对企业资源的再利用,企业也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缺乏深度合作,如企业未参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设置开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等层面的合作,未能真
千百年来,古诗对于滋养生命,陶冶灵魂,弘扬民族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古诗本身的形式体制、语言习惯与现代文有着明显区别,使学生在与之进行“对话”沟通时困难重重,教师也难以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于是,很多教师往往通过琐碎分析,机械翻译的方法,把原本散发着浓郁的古文化气息的古诗解析为一堆枯燥乏味的语言垃圾,阻碍了学生对古诗本身特殊表达方式以及对它所承载的文化,传递的美感的亲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特邀广东惠州技师学院教师丘建雄、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教师聂永增和刘建参与了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视频录播采访。三位教师代表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剖析当今大国工匠的教育培养与改革,同时更好地为我国未来源源不断地输出更多高品质的大国工匠,让“工匠精神”化及豚鱼。丘建雄(左)、聂永增(中)、刘建(右)  以产业定专业,以岗位定课程  广东惠州技师学院教师 丘建雄  起初看到
《信息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初中版第3册是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促进和提高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教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有效地将研究式教与学的方法融入教材体系,在教材中有意识地安排大量的尝试性、探索性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逐步养成自主性和研究性的学习习惯,从而更加突出学生
2015年8月在巴西圣保罗举办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作为西部地区技工院校的一枝独秀,摘得一枚金牌、一个优胜奖。一年后的2016年11月,从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秘书处又传来消息,本届世界技能大赛3个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落户学校,学校3个项目的6名学生入选国家集训队。其中美发项目2人、汽车技术项目1人、管道与制暖项目3人。  “这既是国家和社会对我校办学成效的肯定,也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