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上两种提问方式的对对碰

来源 :考试·高考数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07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十几二十年的教学实践,在此期间参与了大量的听评课活动,近几年逐渐找到了一种学习提高的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我个人通过参与数学组大量的听评课活动,主要从两个维度10个视角进行观察,从学生学习维度,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5个视角。从教师教学维度,包括: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5个视角。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师生交流和互动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把握得全面和到位可以使课堂如行云流水——美不胜收,把握得不好时,则犹如半熟的瓜果——青涩难咽,甚至引起学生消化不良,反复的吃夹生饭,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
  通过观察的数据显示: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在于教师提问的艺术,以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的艺术。我们说,在不同性质的课程中,以及不同教学环节中,都存在着两种有着鲜明对比的提问方式,其效果也大相径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从课堂性质来讲数学课大致可以分为:概念教学课、定理教学课、以及例题习题的实践教学课、总结复习课等等。总的来讲,在这些课堂上提问都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数学课堂提问必须要符合课堂问题指向的明确性原则
  不遵守“问题指向明确性原则”的提问和遵守“问题指向明确性原则”的提问就是两种形成鲜明对比的提问方式。通过课例,其效果如下:
  通过各级各类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现在的课堂基本上都设计了数学教学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来引入教学可以起到中心明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有这么一个情景引入的案例,xx教师开始上课,便出示了一个十分漂亮的Flash课件的情景图──“快乐的大森林”。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
  师: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森林好漂亮啊!有美丽的小花、绿绿的小草,还有好吃的果子。
  生2:我发现天上的白云在飘动!
  生3:我发现小鸟在表演节目。
  生4:我发现小兔在跳舞,跳得真好看!
  ……①
  在这个课堂中我们观察发现:7.8分钟过去了,学生都没有把观察发现的内容扯到数学课要探究的“几个几”的数学乘法基本概念上来,而是学生还不断有新的发现,但却仍旧是在“看图说话”,似乎,他们已忘记了:这是在上数学课呢!
  我们说,如果老师展示课件后提问考虑了“问题指向明确性原则”,就会是后来专家们提出来的改进问法,采用启发式的问题组提问:⒈、图上有几种动物?(3种,即小鸟、小兔和小猪)它们每一种动物又是每几只在一起的?2、图中小鸟一共是多少?小兔一共是多少?小猪一共又是多少?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两种形成鲜明对比的提问方式,也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课堂效果,这些都在后来的课堂对比实践中得到证明。从上面的事例不难看出,数学课堂的探究活动是在问题线索下组织和开展的。问题的指向越明确学生的探究活动就越有效。
  二、数学课堂提问必须要符合课堂内容的需求性原则
  在上定理教学课时,你是否这样问过学生呢?“定理记住没有?条件是什么?结论又是什么?”,像这样的问法与下面的问法,你觉得哪个好?“1、如何证明这一定理?这个证明方法是如何想出来的?2、还有什么不同的证明方法?什么证明方法最好?”我们说,第一种提问对课堂内容来讲“需求性不强”可问可不问,久而久之,学生还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对于第二种提问,我们通过几何教学实践发现,凡是通过学生证明过的定理,其记忆保留的时间长度和理解的深度都要好于教师讲,学生记的效果。其实,第二种问法还可以起到促进学生动脑、动手和交流讨论的习惯。这些都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课堂组织方式,即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本区“DJP”教学模式的一些教研成果中,研究生成了很多教学提问的示例,值得借鉴。比如说饶庆老师论文中提出的:
  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师应先教会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提出问题:
  (一)对数学概念的提问
  1、这个概念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如何定义这个概念?
  3、这个概念里面,哪些是关键性的字眼?
  4、有哪些等价的定义方法?
  5、这个概念使用了哪些已有的概念?
  6、能否举出这一概念的一般例子,特别是反例?
  (二)对数学定理的提问
  1、如何证明这一定理?这个证明方法是如何想出来的?
  2、还有什么不同的证明方法?什么证明最好?
  3、减少或改变定理中的某一或某些条件对结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4、这个定理的作为一个命题,其逆命题是否也真?
  5、这个定理些什么推论?
  6、这个定理主要在哪些地方应用?
  (三)对数学例题和习题
  1、题目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2、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解这题所用的方法对解决其他问题是否有什么启发?
  3、有没有其他解法?哪种解法最好?好在哪里?
  4、解这一问题,除已知条件外,还用到一些什么知识?它们是怎样被利用的?
  5、这个题目的目的是什么?做了这个题目得到了什么启发与收获?
  6、做过的哪些题目与此是同类型的?②
  三、数学课堂提问必须要符合课堂提问功能中的启发性和激发性原则
  从上面的那些好的提问方式我们不难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有极强烈的启发性和激发性。启发性和激发性来源于哪里?我们说,来源于教师在洞察教学内容之间本质上的联系后,以多样的呈现方式来打破学生现有的思维平衡,从而激起他们探索的欲望。所以说,孤立的提问方式远远不及问题组的提问方式效果好!例如,复习用二项式定理求展开式中特定项的问题时,我们不妨把下列问题同时抛给学生。
  1、09年四川: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用数字作答)
  利用通项公式 心算r=3可以快速解决,但是看到2题很多同学就懵了!
  2、求 展开式中 的系数 ?
  在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时,老师不妨提出:同学们,你能用排列组合的方法来解决1、题吗?如果能,怎么想?(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表不同的观点)
  表示6个括号中选三个取 ,其余三个取 相乘可得常数项。
  在讨论出排列组合的解法后(其实是复习了推导二项式定理的方法),布置解决2、题的任务。
  答案: 表示6个括号中选三个取 ,2个取y,1个取z相乘可得相应项,算出系数填入即可。
  当然,以上的具体原则都必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加以选择,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提问时要问“能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能够打破学生思维平衡的问题”,但是又要找准学生知识的“生长点”,这样才能够刺激被教育对象把新事物与旧认知的图式相联系。根据皮亚杰假设,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是人的天性,是推动思维发展的决定因素③。如何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过程是积极的同化,而不是无基础、缺图式的犹如初学婴儿一样的顺应呢?我们发现提问的层次很重要!教师的提问一定是在了解学情,或者在现场通过测试,把握了听众(受教育者)基本情况下的一种激发思维的刺激方式。
其他文献
丝绸企业管理水平的现状近年来,企业普遍实行了全面整顿,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代表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在企业中逐步建立和应用,不少丝绸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已经涌现
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自己的教学思想、人格特征、教学技能与能力、教学实践知识与实践智慧,应对具体教学情境与问题的诸多因素所采取的教学操作方式的总和。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广,高中数学课堂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在我们平时的数学课堂中还存在着许多教学行为上的偏移,阻碍着课堂效率的提高。有的是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没有意识到某些行为是
学生的作文不是老师改好的,而是自己在练习中通过体验提高的。在作文训练中,观察与积累的训练、联想的训练、想象的训练、分析的训练这几个重点抓好了,学生就有可能进入爱写
视神经胶质瘤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良性眶内肿瘤。我院于1973年遇1例,行手术摘除并保存眼球,追踪观察11年,患者健在,肿瘤未复发,现报告如下。慕某,男性,7岁,甘肃人,1973年5
“现代”是与“当代”有着明显区分的一个时间词。在文学史上,“现代”指的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间的时间段,俗称“现代文学三十年”。而“当代”则指的是1949年之后一直到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并且还在不断延续的这一时间段。而我这里所谓的“现代文”并没有这样区分,只是从高中语文课本出发,区别于古诗文,包括小说的一种称谓。  提到现代文,就不得不提到古诗文,高中语文课堂历来重视古诗文的教学
湖北竹溪县兵营乡长丰村三组汪鲁峰问:听说现在有一种烧煤的节能烤房,请问,这种烤房如何修建? 湖北十堰市烟草分公司高级农艺师许树银答:建造节能烤房是烤好烟、节约能源的
我院神经外科自1982年8月至1988年8月共手术治疗老年特急性颅内血肿脑疝形成者28例,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28例均为外伤后3小时内出现脑疝体征,血肿量在40ml 以上。
两年前的九月份我接任一个高三班的班主任工作,同时兼任两个班的化学教师。同年十一月我怀孕了,但我没有向学校领导提出卸任班主任的申请。  那天在班会上,我从一只小狗说起:“小时候,我家养了一只小狗。有一阵子,我妈对那狗特别好。她经常用手在小狗的背上从上到下地抚摸,每当这时候小狗就很乖地趴在我妈的脚下。我妈告诉我,小狗怀孕了!动物和人一样,怀孕的时候,身体都会很不舒服,有一些妊娠反应。当时的我并不能理解
摘 要:针对目前高中学生作文水平呈整体下滑趋势这一现实,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高中作文教学还应练好写小作文基本功的必要性,并明确提出在小作文写作训练和高考导向上力求做到有效性的关注点。  关键词:高考;小作文教学;写作能力;有效训练  大家都清楚,学生的作文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如今的作文教学从小学起就抱着“只要考试能多得点分就行”的功利心态,瞄准应试大作文,每学期都是“审题、立意、选材、组
小朋友们,我先出个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tuǐ),会响没有嘴(zuǐ),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请你猜猜看,这个好朋友是谁?  我知道!它是闹钟,它有时针和分针。  我还知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就表示几点。  脑筋急转弯  问:什么马在没有腿的情况下也可以走路?  请你用宝妹妹的方法,读一读下面的时间,并写在括号里。  再来看看下面两张图:  为什么钟面上显示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