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好送春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f2l3x4j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老好是邻村人,听母亲讲我们本是一个村子的人。認识王老好时我还很小,那时他到我们村敲着个小锣挨家挨户唱着歌,一般孩子从他进村就前后跟着,直到他离开村子才罢休。起先一直将他同要饭的画上等号,可母亲告诫:老好非是要饭非是卖唱,而是“送春”。至于“送春”有何意?母亲叙说半天还是没闹明白,只晓得离过年不远了。
  “送春”其实是一种地域性民间表演形式,就一人表演,无须化妆,道具也极其简单,一面小锣就搞定,“送春”起源于何时已无法考究,据说有上百年的历史。王老好表演水准蛮高,走路的花式和敲锣姿势极有吸引力,民间小调儿的音质浑厚而低沉,相当耐听,让人回味。他斜背着个用粗布缝制的布袋,一手拿着当子锣,一手拿着个裹着红布条的敲锣棍,在离大门差不多五六米处的位置站定,先来阵敲锣再开唱,边唱边敲锣且缓慢移动花步,一直唱到堂屋饭桌边才打住。整个过程大概需要十分钟左右,每家都是这样,主人家答谢通常是给一茶杯米,或者五毛钱,或者一块钱。后来生活质量提高了,答谢物品也随之变成了香烟和钞票,大都五块、十块的,答谢物品不能直接给,而是放到小锣里。老好也不是调头离开,而是双手平托着小锣退出大门,听讲是因为将春送到了家,退着走就不会把春给带走,就是因为看见人家给米给钱才被我当成是要饭的。
  “送春”是老家的地方风俗,也是一种季节性的传统文化,从冬至到立春期间进行,主要提示人们春天已到,春耕生产、注意事项及家庭和睦、新年祝福,等等。
  送春的唱词有传统词和现场“见花开”两种,别看老好文化不高,但现编歌词的本事倒十分出色,每一家的歌词都不尽相同,绝对能够代表这家的境况,很像“莲花落”张口就来,深得乡邻们的喜爱。听母亲讲原先四邻八村有不少这样“送春”的人,一是本身喜欢娱乐,图个喜庆,二来也算是门副业,收入还不错,因见王老好可怜,大家都主动让出了。闻听颇觉奇怪,同行相争成王败寇,岂有相让之事?
  原来王老好的可怜非一般人所能比,母亲讲他的命硬,从小就克了爹娘,你一碗他一盘地吃着百家饭长大,连住的房子都没有,就住在队上的仓库里。直到成人后,队上才在仓库边替他盖了两间土坯房,三十大几才娶了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呆姑娘做老婆,快四十岁时才有了个姑娘,一个大男人家又照顾大,又照顾小,十分的不容易,日子更加难过,吃了上顿烦下顿,全靠邻里帮衬,连小孩儿的尿布都指望大家。
  开始的时候,老好一人送春落个清闲,谁家有个事都会主动帮忙,轮到饭点大家都会让他吃个热饭,娶了老婆后就有了负担,搁在家里不放心,只能带着老婆一道送春。每到一家门口就先拿出自带的小板凳,安顿好老婆再开始唱,完事后又牵着老婆来到下家,望着他的背影常引得村人落泪。而吃饭的时候不再随便,无论你怎么喊他都不肯进屋,就坐在门口将就着,临走时不忘一再致谢。
  当他有了姑娘后,就一家三口送春,情景颇让人同情和伤心,他牵着老婆,胸前和背后各有个布袋,背上的还是放米,胸前却装着姑娘,老婆背着小板凳和尿布,与逃荒要饭没有二样,即使送春相当喜庆也会让人望景生悲。当姑娘会跑的时候,又多了一根草绳,将姑娘扣在妈妈的腰上,原地打着圈圈儿,姑娘稍大些就会替父亲看着妈妈,王老好也就恢复了正常,抱着歉意精心而唱,老好有了笑脸。自从娶了老婆出来送春,邻居们除了给米和钱外,衣服、鞋帽、孩子用品啥东西都有,这也许是百年送春的独特奇景。
  “送春”也就个把月时间,每年这个时候,王老好都是雷打不动按时“送春”,他把“送春”当成了任务,我曾经问过他,如今生活改变很大,也不缺少这点儿收入,何必要吃这份辛苦?老好闻言说:“村邻们有恩于我,小时吃百家饭,有了老婆和女儿还是吃着百家饭,穿着百家衣,是村邻们养育了我们全家,我回报不了,只能以歌回报,把春天送给大家,祝大家幸福美满,好人一生平安。”真想不到一个近似于要饭的人,几十年如一日执着“送春”竟然是为了报恩。
  村邻们也没把老好当外人,甚至把他的“送春”看成了一种需求,甚至当成了一种期盼,因为见到老好送春,就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新生活新希望也跟着起航。如果冬至过后数天仍不见老好来送春,村邻们就会相互念着,好像少了什么似的。大概是1999 年的时候,再没见王老好来送春,听说是他女儿大学毕业后在苏州工作,且安了家,便将老好接了过去颐养天年。大家都期盼老好过上好日子,只是可惜了“送春”,这个传承了上百年的民俗文化就此消失,如今已成为村邻们的记忆。
其他文献
我上初中时,学校距家6公里。每天穿着妈妈做的布鞋,背着妈妈做的书包,在土路上跑着、跳着,一个来回3个小时,妈妈很惦记。  一天,妈妈去姥姥家回来时,牛车上多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已看不出是什么牌。爸妈忙活了两天才能骑走。鞍座和脚蹬板是爸爸用木板做的,妈妈用厚厚的棉布包在木鞍座与没有把套的车把上,至今记得坐垫套的黄格布。内胎是新买的,气打足了能看见外胎鼓起的大包。骑时除了车铃不响哪儿都响,只有车闸好使
期刊
“沙沙、沙沙、沙沙……”一片片杏叶,一个个天使,从人间仰望的高处,从不经意间,雪花般纷纷跳下。  这是山城重庆,冬天赐予的一道美好风景。我喜欢这样的宁静:漫天杏叶,黄灿灿的,一片一片,从枝頭,从高空,义无反顾,向着泥土的方向奔去……我挚爱这样的画面:一夜间,山城大街小巷,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仿佛神笔马良,给这座城市勾勒出一幅落叶飘飘的动画。  上班途中,我下意识地驻足,数了数,一行行杏叶落雁一般,朝
期刊
永和九年的那一个日子,兰亭边云集天下的豪情才气,四十二位雅士,临流赋诗惠风和,酒樽举,长袖飘逸。  如果没有一片天朗气清,就没有魏晋风流,一地诗句。如果没有一席谈笑风生,就没有寒雨轻狂,暖風含蓄。如果没有心的自由放纵,就没有爱的奔放,水墨淋漓。如果没有醉意阑珊王羲之,就不会有千古流芳《兰亭序》。  时光柔软的那一次相遇,眉眼间,弥漫三月的春天气息,座上皆豪逸,洒脱无余,一觞酒,一首诗,漂流而去。
期刊
十月秋深,潦水消尽,高木苍瘦,人间陡然静寂了。正是听虫的好时节。  “喓喓、喓喓”一声声,声声入了心。书房内,也不知那只蟋蟀来自哪儿,藏在哪儿,像一个从聊斋里飘入我房间的女子,吹一管寒箫,音凉如水。其实,不必寻它,只需年年此时静坐下来,等它——听这好声音,养一心喧嚣后的静寂。  当然,这只秋虫,不仅仅属于我,它属于很多善于听心的人。也许,它是《诗经》中的那只蟋蟀,一不小心,在这十月的深夜入了我床下
期刊
我的父母是老师,生前颇为节俭。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兄弟姐妹多,全家生活过得异常困难。父母临终前没留下什么遗产,但要说父母没有留下一点儿东西也不是,父母走后,留下了一辈子用心血做的一层红砖房和一大摞这个证那个证的,银行卡就没有了。  临终前,父亲把当时仍未结婚的我叫到床前,郑重其事地交代了一件“神圣使命、千秋伟业”。  “儿啊!你一定要把第二层红砖房盖起来!”  我潸然泪下,自我懂事以来,印象里
期刊
印象中,已经好几年没有去浴池洗过澡了。  那天,陪妈妈散步时,她有点儿小心翼翼地问我:“你有空吗?有空陪我去浴池洗澡吧。”我惊讶地说:“咱们在家里洗不是挺好吗?为啥去浴池?”她说:“我想去浴池洗澡,那儿洗着舒服畅快。好长时间没给你搓过背了,还想给你搓搓背。”我赶紧答应:“好,今晚咱们就去。”  掂着一兜要换洗的衣服、毛巾、梳子,和妈妈走在去浴池的路上。想起来,妈妈整理这些的时候明显很兴奋,她絮絮叨
期刊
小时候,奶奶家里养了三窝蜂,用箩筐一样大小的圆木罐倒悬在屋顶,每到深秋,抬头张望,便可以看到麦浪一样鲜黄的蜂蜜挂在木罐里,像农舍屋檐下一簇簇的玉米棒。  仆人都渴望尝尝蜜糖,但外太公常常带着一条鞭子在屋里晃来晃去。他是要以蜜糖换洋枪和银子的。  曾有一个叫阿狗的仆人,因偷吃蜜糖被外太公抽打了一顿,死得很惨。外太公常常拿这件事来教训别的仆人,虽然他们很规矩,但仍得不到信任。所以,蜜糖的挑运和抛售都由
期刊
周末回老家,我去看看乡下空着的房子,我惊喜地发现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不知何时已经开得很茂盛了。看树上金黄色的小花挤挤挨挨、密密麻麻、悄无声息地缀满枝头,清香扑鼻,忽然觉得很对不起它,半个月没来了吧,马上就得走,今年连采摘的工夫都没有。初绽的时候,没能见证,再来,是否就是满地的桂花雪了?  带着对家乡桂花的牵挂,再走进嘉绿苑公园,我发现原来这里的桂花也早就开了。也许因为是暗香,也许因为花朵太小,又也许
期刊
荠菜的生命力极强。  从前,在农村,房前屋后,墙角旮旯,荠菜有的是,更不用说麦地田野里了。荠菜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无论土地是否肥沃,还是土壤是否疏密,只要它落地生根,便脚踏实地,默默等待春风惠雨。冬寒未尽,春寒还料峭时,它便开始吸收养分,储存能量,舒展筋骨了。细心的你这时就会发现,小路边、田埂旁,乃至湿漉漉的墙根下,稀疏的三角形叶子已探出了脑袋,纤细绿茎的荠菜和那些蓬勃而张扬的肥硕油绿的野菜相比,自
期刊
欢欢是孩子们的舅舅和舅妈养的一条小京巴。春节前夕,因为他俩有事,欢欢被送到了我们家。  站在客厅里的欢欢,小小的身子里透着机灵,一双黑眸子滴溜溜地转着,披着黄毛的小脑袋左扭扭右看看,瞅瞅妻子和我,扭身又跑到儿子和女儿面前,摇着短短一截毛茸茸的尾巴,仰着头,讨巧似的瞅着他们仨。  对于欢欢的到来,儿子和俩女儿流露出了极大的热情,三人高呼着欢欢是舅妈送来的春节礼物。装苹果的纸箱被儿子一腾而空,紅彤彤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