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深陷泥潭》中的反智者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_2872294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1963)的作者理查德·霍夫斯塔特(1916—1970)认为,从广义上讲,反智主义是对不同阶层或人群中产生的分歧与矛盾的总结;狭义上讲,反智主义即悖逆真理,违背正义。“反智主义作为一种态度……对理智和知识分子的绝对排斥是罕见的。”
  美国当代女作家加·泽文(Gabrielle Zevin,1977— )在《我们深陷泥潭》(2010)中塑造的罗杰·波默罗伊,就是一个“绝对排斥”理智和知识的极端反智牧师。罗杰大学毕业后读过五六年博士,做职业牧师之前是教会中学副校长和教会的荣誉牧师,一个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然而,本该是爱与宽容、博学与无私化身的罗杰却浅薄、虚荣、自私,将中世纪的教权主义奉为治家教子的圭臬,严守夫权与父权,使家人深陷信仰、感情、学业、工作、财务等各种泥潭中难以自拔,五口之家四分五裂。

教权与夫权

理查德·霍夫斯塔特

  讽刺的是罗杰的天堂却成了家人的地狱。罗杰把宗教当作真理,视自己的生活为唯一正确的生存之道,为家人定下诸多清规戒律,如禁酒、禁肉、禁影视,孩子们必须上宗教学校,反对避孕、堕胎、婚前性行为、服兵役等,并利用夫权与父权强迫家人就范。他的清规戒律与学术野心首先害惨了妻子乔治,使她饱受抑郁症的折磨,直至早逝。
  乔治表面上对丈夫唯唯诺诺、绵羊般恭顺,内心却极有主见,这使她人格分裂,饱受折磨。婚后的乔治觉得丈夫的电影禁令让她难以忍受,因为她最大的爱好就是逃进电影院,享受影院的“黑暗和空调”。为了罗杰这个她一辈子盲目热爱的“天堂”,她一开始就在欺骗、说谎,盲目迎合丈夫的偏执宗教价值观,并不知不觉中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习惯与价值观。正因如此,她有意无意间胁从丈夫对子女犯下许多罪过,却似乎心安理得。
加·泽文

  罗杰关于堕胎就会下地狱的执念也深印在乔治的潜意识里。因一张计划生育账单,罗杰坚信小女儿帕齐堕过胎,而真正堕过两次胎的乔治却不敢说出真相,眼睁睁看着16岁女儿无端受罚,过早陷入婚姻的泥潭。6年后堕胎事件再次发酵,间接导致帕齐丢掉超市工作:乔治因服用抗抑郁药产生幻觉,将安全套从货架上移走,说避孕用品是对耶稣的大不敬,堕胎更是要下地狱。这一疯狂举动与她的两次堕胎经历不无关系,也与她长期受罗杰的宗教熏陶有关。
  乔治从不与丈夫争吵,总是“跟着家规走”,因为她觉得与一个坚信自己一切都对的人争吵毫无意义。她(“乔治亚”)并不喜欢被叫做“乔治”,却听任他叫了40年。她独自打理家务,哪怕明知自己力不从心,导致家里破了产罗杰还一无所知。当家里财务已经危机四伏时,罗杰难得想起问她“家里的事需要我担心吗”,她却回答“不用”,仿佛她能搞定一切。她对罗杰盲目的爱、對家务的大包大揽使罗杰不但成了甩手掌柜,而且还喜欢附庸风雅。夫妻俩仿佛生活在两个世界。
  罗杰的虚伪与双标在读博事件上暴露无疑。他以上帝的名义苛待家人,可当他读博的世俗欲念与他的上帝冲突时,他却毫不犹豫地将上帝搁置一边,也全然不顾养家糊口的责任,引发一系列家庭危机。在儿子维尼的毕业典礼上,42岁的罗杰心血来潮,突然决定重返校园攻读博士学位,全然不顾妻子的微薄薪水根本无法支撑家里的开销,大女儿海伦还在读大二,小女儿帕齐才10岁。他为自己的荒唐决定找了许多借口:22年前因为维尼的出生他错过了自己的毕业典礼;多年来他都在为别人牺牲,现在也该别人为他做点牺牲了;他觉得自己还有无限可能;如果妻子愿意加班,那就皆大欢喜了。罗杰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在主宰妻子的生活。罗杰4年没见儿子,没资助过他一分钱,这会儿“竟然还有胆子表现出一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的样子”,突然跑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且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中……一个虚荣、蛮横、自私自大的“牧师”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
  罗杰不仅浅薄、专横,在男女关系上还一向轻浮,和女人打情骂俏是家常便饭,出轨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令人不禁哑然失笑。“不可奸淫”是基督教的十诫之一,这条诫命反对任何婚外性关系,罗杰牧师肯定心知肚明,可他从未对自己的犯戒行为有过任何反省。妻子在卡债中度日如年,罗杰却与导师默里教授乘坐豪华公务舱去了纽约,“周日晚上,罗杰打电话给妻子,祝她情人节快乐,接着和卡罗琳·默里上了床”。这简简单单却内涵丰富的一句话活脱脱描绘出罗杰的伪君子牧师形象。对于走投无路的小女儿帕齐,他猫戏老鼠似的说要为她向上帝祷告,接着对年轻女秘书“熟练而愉悦”地说:“梅根,为了你,我可以奉上所有的时间。”摆摆手像赶走苍蝇一样赶走了自己的女儿。
  晚年的乔治对丈夫了如指掌,而罗杰对家人却知之甚少,他以为全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而实际上只有他自己信教。“他总是把乔治想得比实际上更笨一点,又把他自己想得比实际上更聪明一点。乔治花了将近30年的婚姻才弄清楚这一点,又花了10年时间让自己不去在意”,抑郁症却越来越严重,乳腺癌也使她受尽折磨,终于在60岁时彻底“解脱”。不出她所料,罗杰“不是那种会忍受得了鳏夫生活的人”,很快他娶了25岁的漂亮秘书梅根,让人不觉感叹上帝至少对乔治而言毫无公平公正可言。   其实在反理智、反真理方面,乔治丝毫不亚于她执迷不悟的反智丈夫,不同的是她既是丈夫迫害儿女的帮凶,又是丈夫教权与夫权的受害者,一个可怜又可悲的妻子。

教权与父权


  罗杰不仅主宰乔治的生活,也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封建家长,对儿女说一不二。他认为信教就意味着丰富的精神生活,理直气壮地将自己的宗教理念强加给三个子女,不遵从他意愿的儿子维尼和小女儿帕齐都被他毫不留情地逐出教会与家门。
  维尼是家里的老大,也是唯一的男孩儿,因选择耶鲁大学而与父亲彻底决裂。在罗杰看来,选择非宗教大学“就好像他走入了地狱一样”,可当他自己也走入“地狱”得克萨斯大学读博后,却说那是两码事——典型的双重标准。维尼嘴里说不生气,可对父母的怨气与怒气无法排遣。他本想趁父亲到纽约的机会和他说说母亲盗刷他信用卡的事,没想到罗杰竟带着默里教授赴约,让维尼气不打一处来,而一贯以自我为中心的罗杰却觉得自己更委屈——主动示好去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可儿子还是一副受害者模样。罗杰完全无视4年来所发生的一切:儿子被逐出家门,独自在大学苦苦挣扎;父母袖手旁观,4年后却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突然出现在儿子的毕业典礼上,还觉得儿子该对他们感恩戴德。
  除了学业,维尼在生活、工作、感情等方面也反抗着父亲的宗教信条与父权,使罗杰的反智禁令在他身上彻底失效。罗杰的影视禁令不仅让妻子吃尽苦头,还差点扼杀儿子的天分与职业。电影是维尼唯一的钟爱,小时候他只能偷偷看,后来读研究生时学习电影课程,成为加拿大电视台的一名编辑。他靠一己之力成功摆脱父母束缚,完成大学和研究生学业,获得事业成功,这足以说明在21世纪的美国,禁看影视的宗教戒律有多么不合时宜。维尼故意在父亲及其导师面前放肆喝酒,令罗杰颜面尽失。罗杰的婚前性关系禁令也被维尼击得粉碎。维尼40岁时仍未婚,却已与女友同居7年。罗杰对此掩耳盗铃,坚决反对儿子与女友在家里同睡一张床;认为那些既在乎肉体欢愉也在乎灵魂结合的人应该杜绝婚前性关系,却完全忘记了自己与导师的风流韵事。
加·泽文

  被默里教授甩掉后,罗杰翻看家里无处不在的账单时怀疑帕齐堕过胎,震怒之余也有过片刻理智的思考,意识到自己追求博士学位的自私与虚荣、对妻子的背叛以及被默里的花言巧语所欺骗的愚蠢。可他向上帝忏悔、祈祷的结果却是将帕齐驱逐出去,并且还第一次动手打了妻子乔治。那年夏天的大多数时候罗杰都在祷告,祈祷自己能够原谅妻子和女儿,却早已忘记他本人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他祈祷奇迹降临,让他抹平一切债务,顺利回到田纳西。“奇迹”果然出现: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弗兰摔下楼梯后昏迷去世,留下的遗产正好帮助罗杰夫妇还清债务。为感谢上帝和母亲,罗杰决定成为全职牧师。只是此时的家已被他彻底瓦解……
《我们深陷泥潭》

  家本应是幸福的源泉、温暖的港湾,但罗杰的虚伪、自私和任性导致全家人分崩离析,父母成为儿女逃之不及的灾难。在这场亲子反目的人伦灾难中,宗教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上帝成了罗杰的护身符和他控制家人的利器。罗杰是个在教堂“像摇滚明星一样趾高气昂地迈步”的牧师,但却不是个合格的丈夫与父亲。就像故事中流行歌手布兰妮唱的一样,他“是个矛盾综合体,一方面敬畏上帝,一方面又放荡不羁,和这个国家一样”。罗杰一家的泥潭也正是美国社会各种困境的象征,是当代美国“反智时代”的一个缩影,其根源是美国社会由来已久的“反智传统”和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的馳名“双标”。
其他文献
佐多稻子  日本著名女作家佐多稻子(1904—1998)度过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人生,其创作生涯长达50余年,历经大正民主主义时期、日本实行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时期以及战后重建时期。贯穿其整个创作生涯的是其对独立人格的不懈追求。但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对佐多稻子创作的影响也显而易见,时代的烙印决定了这位“独立女性”是在彷徨中前行的。  从佐多稻子经历的时代变换及其发表的作品来看,其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三
期刊
法国印象主义大师克劳德·莫奈(1840—1926)对大自然的偏爱与浓厚兴趣体现在他对作品精妙的细节处理上,他的作品对推动19世纪的印象派运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今仍让世界
期刊
海外华人纪录片创作者是中国故事的重要讲述者之一。自1989年崔明慧凭借《谁杀了陈果仁?》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后,海外华人群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者,如杨紫烨、范立欣、张侨勇等。创作者身份的特殊性以及题材选择上的偏好,使得这类纪录片在国际电影节中崭露头角时,无可避免地与国族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由此,海外华人纪录片逐渐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视角,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纪
期刊
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立秋三候分别为“凉风至”“白露降”和“寒蝉鸣”.前两候与自然界气候变化有关,第三
期刊
“大家”阅读  互联网时代,读者并不缺乏信息,但一些真正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却往往淹没于信息洪流之中。力求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最有锐度、温度、深度和多维度的思考与表达,最值得阅读的网络优质原创内容,快速呈现给读者,是 《世界文化》的初衷。【“大家”阅读】每期将甄选优秀公众号上所汇聚的中文圈知名学者、专栏作家的最新文章,与读者分享“大家”眼中的“世界文化”。  如今,埃及首都开罗的大都会区,人口已突破
期刊
两次流浪他乡rn中亚历史上最卓越的文学大师尼扎米丁·阿里舍尔· 纳 瓦依(Nizamiddin Alisher Navoi,1441—1501)诞生于赫拉特(今属阿富汗城市).“纳瓦依”(音译)是他用察合
期刊
想穿另一套制服的间谍rn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奥列格 · 佩尼科夫斯基 (1919—1963)变节的,没人知道.在成为西方情报员之前,佩尼科夫斯基在苏联情报机构仕途得意.从炮兵学校毕业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要求。文化(群众艺术)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力军,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机构,肩负着为百姓提供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结合长春市公共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以立足百姓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文化(群众艺术)馆的职能
“出洋肄业”“游学”与“留学”rn出国深造,今天称之为“留学”.但在清末,却名称繁多.最早官派留学生是从1872年至1875年间派遣幼童赴美留学,但当时并没有使用“留学”一词,
期刊
仪式是罗曼·罗兰代表作 《约翰·克利斯朵夫》(1912)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叙事表现.它从人物的世俗行为到传统心理,从社会的价值观念到风俗习惯,呈现出整个社会的信仰与风貌,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