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中医治疗分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8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医辩证治疗疗效。方法:选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中医辩证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痊愈8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4%,无效6例,经用双囊三腔管止血及外科手术治疗,平均3天止血。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辨证首先以寒热、虚实而分为两端,寒者多为脾胃虚寒;热者多为肝胃蕴热,如属瘀血阻络则以祛瘀止血为治;如胃阴虚,虚火扰动血络,暴出血不止,气衰血脱型则治以益气固脱法,方用独参汤、参附汤。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辩证分析;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207-01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中医学中"呕血"、"吐血"、"便血"、"远血"等范畴。上消化道出血是络脉损伤、血液内溢所致,《灵枢·百病始生》谓:"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络脉伤是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导致络脉损伤的直接原因是火热炽盛和脾虚气弱,而素体中虚,劳倦伤脾,暴食饮酒伤胃;忧郁恼怒,肝气横逆,化火伤胃,或脾虚不能统血,或久病人络、瘀血阻络,血不循经等,均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1]。选取临床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中医辩证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29~56岁,平均39岁。
   1.2 分证论治
   1.2.1 气虚血脱证:发病突然,呕血如涌,倾盆盈碗,或大便溏黑甚至紫红,面色苍白、爪甲无华,神志由烦躁转入蒙咙或昏迷,虚汗淋漓,四肢厥冷,心悸气促,尿少尿闭。脉芤或沉细欲绝、细数,舌淡苔薄。益气固脱。方药可用独参汤,吉林参30 g,煎汤冷却,频频啜服。或用当归补血汤以益气养血,药用:黄芪100 g,当归20 g,浓煎频服。如患者四肢厥冷、冷汗阵阵、脉微细欲绝,予参附汤回阳固脱,方用:吉林参30 g,炮附子15 g,水煎少量频服。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汤药煎煮费时,可采用人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或用参附注射液每次40~80 m1,用10%葡萄糖稀释后静推,每15~30分钟1次,直至血压稳定后改用上述药物50~100 ml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 ml中静滴以维持;或改用参附青注射液(含红参、附子、青皮)每用100 m1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 ml中静滴。对出血的治疗,可用以下药物止血治标救急[2]。云南白药18 g,每日4次;生大黄粉3~5 g,每日4次;大黄粉、三七粉与白及粉按1:2:3的比例混合,每次3 g,每日2~4次,或用大黄白及粉(1:3)2 g,每日3~4次。血宁冲剂(含大黄、黄芩、黄连),每次1袋,每日3~4次。止血散(羊蹄根、生蒲黄、海螵蛸、白及各等份,研细末)3 g,每日3次。选用上述药物之一,冷开水调为糊状口服。
   1.2.2 胃热炽盛证: 吐血量多,色红或暗红,常夹食物残渣,胃脘胀满,甚或作痛,胃脘部有灼热感,口干口臭,渴喜冷饮,大便色黑如柏油状。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清泄胃火,凉血止血。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生大黄,黄芩,黄连,焦栀子,丹皮,茜根,侧柏炭,白茅根,大蓟,棕榈炭。恶心呕吐加代赭石、竹茹、旋复花以和胃降逆;胃脘隐痛加三七粉、花蕊石、炒蒲黄以化瘀止痛;口渴舌红加沙参、石斛、麦冬以养阴增液;反酸者可选加煅乌贼骨、煅瓦楞子、珍珠粉等。
   1.2.3 肝火犯胃证: 吐血色红或暗红,头痛目赤,心烦易怒,胁痛脘胀,少寐多梦,口干口苦,大便色黑,或有黄疸、胁痛宿疾,或见赤丝红缕,癥积痞块,舌红或红绛,苔黄,脉弦数。泄肝清热,降逆止血。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生山栀,黄芩,丹皮,生地,当归,藕节炭,生白芍,生大黄粉(冲)、地榆炭。便血重者可加三七粉以增强止血化瘀之力;胁痛甚加郁金、金铃子以行气止痛;身黄、尿黄者加茵陈、虎杖、金钱草以利湿清热退黄。若兼见便色鲜红,大便不畅,伴有腹痛者,为肝火夹湿阻滞胃肠,可合地榆散加减,以增清化湿热之力。
   1.2.4 气虚不摄证: 吐血暗淡,缠绵不止,或便血紫暗,面色苍白无华,唇甲色淡,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动则心悸,时止时发,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细弱。益气健脾,温中止血。方药归脾汤加减。党参,炙黄芪,白术,当归,茯苓,阿胶(烊化),地榆炭,白及粉,陳皮,炙甘草[3]。偏于脾阳虚者加灶心黄土、炮附子,或用黄土汤加减;出血不止而有瘀血见症者。加三七、花蕊石以化瘀止血。
   1.2.5 瘀阻胃络证:便血或伴吐血,血色紫暗,或有血块,胃脘疼痛,痛有定处,痛如针刺,舌质紫或有瘀点,脉细涩。祛瘀止血,理气止痛。方药失笑散合十灰散。生蒲黄,五灵脂,延胡索,三七粉(冲),茜根,侧柏炭,白茅根,大蓟,棕榈炭。若伴有气虚者加人参(或党参)、黄芪以益气;出血较多加熟地、阿胶、当归以养血;胃脘疼痛较甚加炒白芍、木香、白及、煅乌贼骨以理气制酸止痛。
  2 结果
   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痊愈8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4%,无效6例,经用双囊三腔管止血及外科手术治疗,平均3天止血。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属中医学血证中的呕血、便血范畴,辨证时要辨虚实,一般以实证为多见,凡火热熏灼、迫血妄行而出血者为实,大多起病急,出血的同时伴有发热、烦躁、口渴欲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滑;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所致的出血为虚,大多病程较长,起病较缓,或由热盛迫血证迁延转化而成,表现为反复出血,伴有神倦、心悸、气短、头晕、面黄或白、食欲不振,或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耳鸣腰酸,脉细弱或细数。临证之时应根据病因病机及损伤脏腑的不同,结合证候虚实及轻重、缓急,分别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者"标本兼治"之法。治疗要点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方面,治火分虚实,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宜滋阴降火;治气亦分虚实,实证应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治血主要指止血,又可分为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和活血止血。上消化道出血的辨证首先以寒热、虚实而分为两端,寒者多为脾胃虚寒,临床多用黄土汤、附子理中汤、归脾汤、六君子汤;热者多为肝胃蕴热,多用泻心汤、犀角地黄汤、黄芩汤;如属瘀血阻络,则以祛瘀止血为治,方用丹参饮、失笑散;如胃阴虚,虚火扰动血络,则以养胃汤、沙参麦冬饮以养阴止血;暴出血不止,气衰血脱型则治以益气固脱法,方用独参汤、参附汤。
  参考文献
  [1] 张庆福. 胃血止散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18例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01,20(4):213.
  [2] 方殿壁. 中医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5例[J].光明中医,2003(4):46.
  [3] 杨殿洪,王新舜.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治疗[J].医学信息,2010,23(7):2190.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盆腔炎疾病使用中医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 根据我院2012年至2013年接收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共60例患者;观察组接受中医综合治疗,共6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总有效率为98.3%, 对照组统计示总有效率为7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 h, 1次/d, 共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复杂性肛瘘多切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复杂性肛瘘多切口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9.52%)明显低于对照组(30.95%),且护理满意度(95.24%)显著优于对照组(76.19%),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胃痛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04例胃痛患者,分析探讨中医治疗情况。结果:中轻度胃痛患者83例,经治疗显效83例,显效度100%,重度胃痛患者18例,经治疗后,胃痛明显缓解患者有15例,显效度83.3%,严重胃痛患者3例,经治疗后显效2例,显效度66.7%。结论:胃痛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保養也同等重要。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是通过临床实践研究找到更好地解决静脉穿刺成功后的溶液不滴现象的方法。结论:通过在临床工作实践,采取将针柄轻轻翻转180°角,使针柄由常规固定在针尖右侧而转向左侧的方法比以往用棉签将针柄做试探性抬高或者变换肢体位置的方法来解决静脉穿刺成功后溶液不滴现象更为有效。   关键词: 翻转针柄法; 输液不畅;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
期刊
摘要: 临床中原发性痛经是妇科门诊比较多见的病例类型,在我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发病。超过半数的女性在青春期有痛经的症状,这对于平时的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痛经临床中有寒凝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气血虚弱型、湿热瘀阻型、肝肾亏损型等五类。本文就痛经的病因、病理,结合中医对痛经的辩证分型来进行探讨,研究原发性痛经中医症型与代谢产物的关系。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症候类型;代谢产物【中图分类号】R27
期刊
摘要:目的:研讨大学生自我经络调理治疗亚健康的有效途径。方法:依据中医经络学理论,编制大学生自我经络调理保健操,在2年的预试用、试用和推广应用中初步对经络调理健身操进行了治疗功能的完善。结果:大学生经络保健操能有效的舒缓大学生情绪,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亚健康症候。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经络调理;保健操  作者简介:1.田家莉(1962-10),女,河北联合大学.副教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期刊
摘要: 超声是一种简便、无创、直观的检查方法,易被患者接受,且诊断符合率较高,可直接观察到病变周围的形态大小、有无粪石,对有无穿孔也有帮助。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稍增粗,粘膜和粘膜肌层轻度增厚,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阑尾明显增粗,腔内可见脓液回声,稀薄者为无回声暗区,粘稠者为密集点状强回声;化脓性阑尾炎声像图显示欠清晰,外形不规则,粗细欠均匀,周边伴有少量液性暗区;坏疽性阑尾炎声像图特征形态消失,壁模
期刊
摘要:中医早在《内经》即已有外感风邪引起感冒的论述,如《素问o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人,令人振寒,汗出头疼,身重恶寒。"本文将浅要谈谈中医如何治疗感冒。    关键词:感冒; 病因; 诊断; 辨证要点; 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205-01  感冒,俗称伤风,是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邪犯卫表,引起肺卫功能失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针灸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临床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7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针灸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治疗后面部疼痛完全消失53例,面部疼痛及发作次数明显减少11例,面部疼痛及发作次数减少6例,无效0例。其中3~4月内复发10例,继续针灸后症状消失。结论:针刺治疗有一定的止痛效果,对原发性针刺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面痛;针灸 【中图
期刊
摘要: 阴道真菌多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偶见阴道纤毛菌、放线菌等,使人类致病者85%为白色念珠菌。阴道念珠菌病的診断要结合典型症状和体征及真菌学检查。培养和镜检的敏感性和可靠性不同,前者达90%,后者仅为40%,涂片应取阴道后壁的分泌物(如有菌丝中可确诊为感染而非带菌)。   关键词: 念珠菌;检测方法;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