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要巧妙利用微信资源,提高班级德育工作的效率。利用微信,有助于即时展开沟通,还能更好地展开心理辅导,利用微信展开实践活动和热门话题互动讨论等也能让学生关注德育问题,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微信资源;德育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已经渐渐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很多初中学生也开始使用微信。考虑到传统的谈心、家访等形式的德育活动对于学生的影响力不够,也不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微信展开德育工作资源拓展。利用微信展开德育工作能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展开心理辅导,从而起到提升德育效果的作用。
一、即时沟通,建立平等关系
在传统的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主要靠家访等方式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但是,笔者发现不少家长错误地将教师家访和“告状”联系在一起,总是认为家访必然是因为孩子在学校里做 错事,对孩子加以责骂,这导致不少学生对家访都有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为了构筑一个平等互动的沟通环境,笔者采用了微信,分别建立了家长沟通群和家长、学生共有群,在群中能通知一些事情,也能向家长推送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信息。这样能起到即时沟通的效果,有助于构筑平等互动的沟通环境。
在工作中笔者发现一名学生比较喜欢看漫画作品,有的时候上课时间也会偷偷地看漫画。在了解了这个情况后,笔者并没有马上向家长反映这件事情,而是向学生家长询问该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从家长口中,笔者了解到该学生的家教比较严格,家长不允许孩子在家中看漫画,所以,笔者推测该学生因此而选择在学校偷偷地看。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笔者首先向家长建议:“应该适当地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这孩子对于漫画是有天赋的,适当地让其在家中看看漫画、参与漫画创作,其实对于学习反而会有帮助。”此后,笔者又联系了学生,告诉其家长允许其在完成了作业后有一个小时自主休息娱乐的时间,但是其要向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在学校里偷看漫画。在微信沟通中,该学生认为笔者十分了解其兴趣爱好,于是和笔者说了不少自己对于漫画的感受,并保证以后一定不会再在学校中偷偷看漫画。
利用微信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能更好地构筑平等互动的环境,拉近笔者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笔者还常常利用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简易家访,和家长、学生进行沟通。这样就能避免家长和学生对家访的误解,让家访产生更好的德育效果。
二、心理辅导,消除防范意识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必然会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一般都会采用教师和学生面对面谈心的方式。然而这种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工作效果不是很好。利用微信能避免面对面交流产生的尴尬状态,消除学生的心理防范意识,这样交流就能让学生更好地听进去,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笔者发现班级中有的学生情窦初开,对于其他的同学产生了好感。由于涉及到了早恋这样的敏感话题,所以需要十分小心,避免谈心的效果适得其反。笔者在工作中采用了微信谈心的方式,并没有直接谈到早恋这个问题,而是利用某则网络热点新闻和其进行谈心。笔者询问其是否看过“16岁甘肃‘新娘’嫁24岁表叔追踪:女孩称‘我是被骗来的’”这则新闻,对其有什么感想,这是不是一个假新闻呢?该话题果然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开始表达自己对此的感受。“我觉得那个女孩子其实对于爱情还是很懵懂的,她可能还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爱那个男人。”“那么你认为在这个年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她的爸爸觉得她应该回去读书,你觉得呢?”学生认为:“我也觉得读书是正确的选择。”此时笔者又慢慢地绕回到学生本人身上:“那么你呢,假使遇到了自己心动的人,你会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吗?”这迫使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谈心,效果就更好。
笔者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并没有要求学生立刻做出什么表态,而是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展开自主思考,让学生在生活中逐步思考自己的行为,渐渐地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利用微信能随时随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展开心理辅导,同时也不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感觉,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效果。
三、实践活动,加强安全教育
初中学生对于未知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参与各种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挑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却可能因为缺乏安全意识而出现种种危险。笔者常常利用微信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辅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若遇到各种问题也能用微信及时向笔者提出问题。利用微信能将安全教育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能让学生对安全防范加深印象。
在课外活动中,有一组学生决定去郊外踏青,然后尝试展开散文创作活动,看看谁写的文章最美。在活动期间,笔者利用微信和其联系,向其了解活动情况。此时有学生提出:“我们坐地铁去的话,要花很长的时间,还是叫‘小黑车’去吧。”有的同学不同意乘坐“小黑车”,但是有一名学生还是决定要坐“小黑车”,最后在郊外汇合。小组长用微信向笔者汇报了这个情况,笔者立刻和该学生进行了视频交流,告诉其独自一个人乘坐这样的车是十分危险的。我建议其还是选择和同学一起乘坐地铁,若一定要坐小轿车,也要选择正规公司的出租车。在笔者的劝说下,该学生选择和同伴一起坐地铁。在学生郊外活动的过程中,笔者也用微信向其说明了一些必须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包括不要走过于危险的路,不要生野火等。
笔者利用微信给学生介绍了在结交网友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安全隐患,在郊游或者登山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等。同时,也利用微信随时联系展开实践活动的学生,当他们遇到困境的时候也能及时向笔者寻求帮助,这样能让学生的实践活动更为高效。
四、有效互动,推送热门话题
传统的德育教育一般都是教师直接灌输相关的德育知识,缺乏一定的互动性。笔者在工作中利用了微信展开有效互动,常常将一些和德育有关的主题通过微信传送给学生,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笔者通过浏览学生的谈话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思想的引导。
考虑到班级中不少学生都处于青春期的逆反期,对家长的管教有着一种厌烦的心理。笔者便用微信和学生展开了主题讨论的活动。笔者给学生推荐新闻“江苏一个13岁男孩家中砍死母亲,警方初查后透露行凶原因”,然后组织学生就这个热门话题进行讨论。“平常大家是否会和家长闹矛盾呢?这个男孩为何会对自己的母亲这样仇恨呢?”“你觉得这个男孩子是否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呢?”此外,笔者还组织学生从这个热门话题转移到对于自身行为的思考:“大家是否也曾经有过和父母闹别扭的情况呢?你覺得要怎样调节自己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呢?”“怎样的孩子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好孩子呢?”学生尝试在微信上就这些问题畅所欲言,最后,笔者总结大家的观点:“其实,有话好好说是最重要的。父母毕竟是给了我们生命的人,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大家要珍惜亲情。”
为了增加德育的趣味性,笔者在教学中常常组织学生就各种问题展开辩论,学生还能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和自己的同伴进行讨论。这样能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德育问题上,同时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笔者认识到了德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并尝试将微信这种现代化的沟通工具运用到了德育工作中。在微信的辅助下,学生的德育知识更为全面,自控能力和道德修养、自我防范意识也逐步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曹莉莉.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互动德育的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23):46-47.
[2]徐迎新.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互动德育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13-14.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微信资源;德育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已经渐渐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很多初中学生也开始使用微信。考虑到传统的谈心、家访等形式的德育活动对于学生的影响力不够,也不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微信展开德育工作资源拓展。利用微信展开德育工作能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展开心理辅导,从而起到提升德育效果的作用。
一、即时沟通,建立平等关系
在传统的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主要靠家访等方式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但是,笔者发现不少家长错误地将教师家访和“告状”联系在一起,总是认为家访必然是因为孩子在学校里做 错事,对孩子加以责骂,这导致不少学生对家访都有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为了构筑一个平等互动的沟通环境,笔者采用了微信,分别建立了家长沟通群和家长、学生共有群,在群中能通知一些事情,也能向家长推送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信息。这样能起到即时沟通的效果,有助于构筑平等互动的沟通环境。
在工作中笔者发现一名学生比较喜欢看漫画作品,有的时候上课时间也会偷偷地看漫画。在了解了这个情况后,笔者并没有马上向家长反映这件事情,而是向学生家长询问该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从家长口中,笔者了解到该学生的家教比较严格,家长不允许孩子在家中看漫画,所以,笔者推测该学生因此而选择在学校偷偷地看。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笔者首先向家长建议:“应该适当地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这孩子对于漫画是有天赋的,适当地让其在家中看看漫画、参与漫画创作,其实对于学习反而会有帮助。”此后,笔者又联系了学生,告诉其家长允许其在完成了作业后有一个小时自主休息娱乐的时间,但是其要向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在学校里偷看漫画。在微信沟通中,该学生认为笔者十分了解其兴趣爱好,于是和笔者说了不少自己对于漫画的感受,并保证以后一定不会再在学校中偷偷看漫画。
利用微信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能更好地构筑平等互动的环境,拉近笔者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笔者还常常利用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简易家访,和家长、学生进行沟通。这样就能避免家长和学生对家访的误解,让家访产生更好的德育效果。
二、心理辅导,消除防范意识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必然会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一般都会采用教师和学生面对面谈心的方式。然而这种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工作效果不是很好。利用微信能避免面对面交流产生的尴尬状态,消除学生的心理防范意识,这样交流就能让学生更好地听进去,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笔者发现班级中有的学生情窦初开,对于其他的同学产生了好感。由于涉及到了早恋这样的敏感话题,所以需要十分小心,避免谈心的效果适得其反。笔者在工作中采用了微信谈心的方式,并没有直接谈到早恋这个问题,而是利用某则网络热点新闻和其进行谈心。笔者询问其是否看过“16岁甘肃‘新娘’嫁24岁表叔追踪:女孩称‘我是被骗来的’”这则新闻,对其有什么感想,这是不是一个假新闻呢?该话题果然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开始表达自己对此的感受。“我觉得那个女孩子其实对于爱情还是很懵懂的,她可能还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爱那个男人。”“那么你认为在这个年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她的爸爸觉得她应该回去读书,你觉得呢?”学生认为:“我也觉得读书是正确的选择。”此时笔者又慢慢地绕回到学生本人身上:“那么你呢,假使遇到了自己心动的人,你会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吗?”这迫使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谈心,效果就更好。
笔者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并没有要求学生立刻做出什么表态,而是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展开自主思考,让学生在生活中逐步思考自己的行为,渐渐地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利用微信能随时随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展开心理辅导,同时也不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感觉,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效果。
三、实践活动,加强安全教育
初中学生对于未知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参与各种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挑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却可能因为缺乏安全意识而出现种种危险。笔者常常利用微信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辅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若遇到各种问题也能用微信及时向笔者提出问题。利用微信能将安全教育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能让学生对安全防范加深印象。
在课外活动中,有一组学生决定去郊外踏青,然后尝试展开散文创作活动,看看谁写的文章最美。在活动期间,笔者利用微信和其联系,向其了解活动情况。此时有学生提出:“我们坐地铁去的话,要花很长的时间,还是叫‘小黑车’去吧。”有的同学不同意乘坐“小黑车”,但是有一名学生还是决定要坐“小黑车”,最后在郊外汇合。小组长用微信向笔者汇报了这个情况,笔者立刻和该学生进行了视频交流,告诉其独自一个人乘坐这样的车是十分危险的。我建议其还是选择和同学一起乘坐地铁,若一定要坐小轿车,也要选择正规公司的出租车。在笔者的劝说下,该学生选择和同伴一起坐地铁。在学生郊外活动的过程中,笔者也用微信向其说明了一些必须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包括不要走过于危险的路,不要生野火等。
笔者利用微信给学生介绍了在结交网友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安全隐患,在郊游或者登山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等。同时,也利用微信随时联系展开实践活动的学生,当他们遇到困境的时候也能及时向笔者寻求帮助,这样能让学生的实践活动更为高效。
四、有效互动,推送热门话题
传统的德育教育一般都是教师直接灌输相关的德育知识,缺乏一定的互动性。笔者在工作中利用了微信展开有效互动,常常将一些和德育有关的主题通过微信传送给学生,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笔者通过浏览学生的谈话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思想的引导。
考虑到班级中不少学生都处于青春期的逆反期,对家长的管教有着一种厌烦的心理。笔者便用微信和学生展开了主题讨论的活动。笔者给学生推荐新闻“江苏一个13岁男孩家中砍死母亲,警方初查后透露行凶原因”,然后组织学生就这个热门话题进行讨论。“平常大家是否会和家长闹矛盾呢?这个男孩为何会对自己的母亲这样仇恨呢?”“你觉得这个男孩子是否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呢?”此外,笔者还组织学生从这个热门话题转移到对于自身行为的思考:“大家是否也曾经有过和父母闹别扭的情况呢?你覺得要怎样调节自己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呢?”“怎样的孩子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好孩子呢?”学生尝试在微信上就这些问题畅所欲言,最后,笔者总结大家的观点:“其实,有话好好说是最重要的。父母毕竟是给了我们生命的人,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大家要珍惜亲情。”
为了增加德育的趣味性,笔者在教学中常常组织学生就各种问题展开辩论,学生还能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和自己的同伴进行讨论。这样能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德育问题上,同时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笔者认识到了德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并尝试将微信这种现代化的沟通工具运用到了德育工作中。在微信的辅助下,学生的德育知识更为全面,自控能力和道德修养、自我防范意识也逐步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曹莉莉.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互动德育的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23):46-47.
[2]徐迎新.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互动德育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