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把阅读当做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养成阅读的习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对阅读感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责任
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语文老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让学生从广阔的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以身示范,与生同读,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既要重教书,又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必须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根据学情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纸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学生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二、给学生读书的自由,再相机引导,逐渐转化他们的兴趣点
学生并不是对一切书籍都不感兴趣,常听到一些家长唠叨:“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看《安徒生童话》?偏偏喜欢‘奥特曼、武器!’”事实上这样的孩子,他们有着强烈的阅读的欲望,只是兴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而已。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或批评,相信学生,先给他们以阅读的自由,再抓住时机,巧妙引导,进行迁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实际上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主性与求知欲。
三、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首先在班级中积极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以讲故事诱发兴趣。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要讲一个故事,个个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发光,嘴角露出甜蜜的微笑。平时,我一有空,就让学生围坐在一起,给他们讲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的故事,把孩子带进一个美妙精彩的世界。当老师讲完故事,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时,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但是,仅仅靠老师讲故事、学生听还远远不够。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不仅可以老师讲,而且可以让学生讲,更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这样学生有了自主的发言权,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
四、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
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兴趣也不同。我研究的对象是中年级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喜欢童话类、科学类、节奏明快、富有刺激、富有神秘感、创造性的读物,因此必须选择符合他们个性的、能吸引他们的读物,如:《一千零一夜》、《木偶奇遇记》、《大战火星人》等。鲁迅先生曾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就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
其次,还可以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就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
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当今科学事业突飞猛进,如果学生只会斟字酌句地读,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因此,我们还应教学生略读法,指导学生读书先看序言、后记、目录内容提要等,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于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详加研究,其他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任何一次课外阅读都是多种读书方法的综合运用,都应略读中穿插精读,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促阅读
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处于逐步形成发展之中,他们往往缺乏坚持阅读的恒心。开展课外阅读方面的活动,最大功效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除此以外,课外阅读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进行合作式阅读。读书交流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专题性的活动。因此,开展“讲故事”、“诗歌朗诵比赛”、“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积累册”、“手抄报”、“比赛查阅资料”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总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书籍。特别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尤其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和乐趣相联系。用“兴趣”“乐趣”这两把“金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步入知识的殿堂。
关键词: 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责任
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语文老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让学生从广阔的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以身示范,与生同读,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既要重教书,又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必须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根据学情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纸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学生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二、给学生读书的自由,再相机引导,逐渐转化他们的兴趣点
学生并不是对一切书籍都不感兴趣,常听到一些家长唠叨:“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看《安徒生童话》?偏偏喜欢‘奥特曼、武器!’”事实上这样的孩子,他们有着强烈的阅读的欲望,只是兴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而已。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或批评,相信学生,先给他们以阅读的自由,再抓住时机,巧妙引导,进行迁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实际上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主性与求知欲。
三、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首先在班级中积极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以讲故事诱发兴趣。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要讲一个故事,个个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发光,嘴角露出甜蜜的微笑。平时,我一有空,就让学生围坐在一起,给他们讲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的故事,把孩子带进一个美妙精彩的世界。当老师讲完故事,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时,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但是,仅仅靠老师讲故事、学生听还远远不够。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不仅可以老师讲,而且可以让学生讲,更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这样学生有了自主的发言权,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
四、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
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兴趣也不同。我研究的对象是中年级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喜欢童话类、科学类、节奏明快、富有刺激、富有神秘感、创造性的读物,因此必须选择符合他们个性的、能吸引他们的读物,如:《一千零一夜》、《木偶奇遇记》、《大战火星人》等。鲁迅先生曾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就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
其次,还可以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就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
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当今科学事业突飞猛进,如果学生只会斟字酌句地读,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因此,我们还应教学生略读法,指导学生读书先看序言、后记、目录内容提要等,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于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详加研究,其他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任何一次课外阅读都是多种读书方法的综合运用,都应略读中穿插精读,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促阅读
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处于逐步形成发展之中,他们往往缺乏坚持阅读的恒心。开展课外阅读方面的活动,最大功效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除此以外,课外阅读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进行合作式阅读。读书交流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专题性的活动。因此,开展“讲故事”、“诗歌朗诵比赛”、“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积累册”、“手抄报”、“比赛查阅资料”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总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书籍。特别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尤其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和乐趣相联系。用“兴趣”“乐趣”这两把“金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步入知识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