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妙构运匠心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ong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作文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中谈论的重要话题。知道“写什么”,仅仅是言之有文,明白“怎样写”,是言之有序,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让一篇文章有骨架、有血肉。在写作过程中,面对琐碎的生活素材,如果不善于布局,是很难写出一篇让人满意的作文的,这也是学生觉得作文难写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巧妇有米还要懂得怎样炊,好文章还需要巧设计、妙安排,所以曾国藩曾说过:“古人之道,谋篇布势,是一段最大功夫。”可见,谋篇布局对一篇文章而言非常重要,布局好便可占得优势,胜人一筹。
  所谓谋篇布局,就是对一篇文章进行整体的规划安排后所想出的计谋方法。我们在准备动笔行文之前,要对选取的材料内容和写作技巧进行总体规划,胸有成竹之后,在写作过程中依章法而行,按图索骥,避免写作中出现或开篇过长,不能迅速进入正题;或进入正题后,不能充分详尽地展开;或收尾处匆忙仓促,缺少意蕴。部编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精选的课文,在谋篇布局上各有千秋,接下来,我们以此为例,谈谈如何谋篇布局。
  一、铺设线索,文意贯通
  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组织并串联起来的一根线。这根“线”可以是人或人的某一细节;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事情;还可以是情感,清晰明了的线索能助推情节的发展,使文意贯通。
  如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一文,“双线”齐下。作者开篇写“我常想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却没写出一个字来。”引出小桃树,然后叙述小桃树的生长历程,从我埋下桃核到长出來了,从它长得很委屈,弯着身子,再到结尾“啊,我的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个花苞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贯穿全文的是“小桃树”,只要抓住“小桃树”这条线,我们就能很快地厘清叙事情节,这是一条明线。此外,文章一边在写小桃树的生长历程,一边也在写我的成长过程,我从土院来到了城里,想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却心境蒙上了一层暮气,后来看见风雨中的小桃树“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又复燃起生活的希望,这是一条暗线。明暗双线交织,文章更显得自然感人。
  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的布局来学习铺设线索的技巧。首先,在写作时,文章首尾要明确交代线索的关键词,一线串珠,让人对写作对象或叙述内容一目了然。其次,叙事和描写过程中要巧妙穿插关键词,《一棵小桃树》全文共有8处提及“我的小桃树”,在不同时段中作者都着力描写小桃树的形象,以此映衬我的成长变化。再次,线索要为表达主旨服务。风雨中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我突然看见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却没有掉下去……”通过写小桃树的坚强和对梦想的坚持,表达不放弃就一定能实现美好希望的主旨。
  二、画面组合,条理清晰
  画面组合是指文章一般由几个画面组合而成,每个画面相互独立,又能体现同一中心,可以是并列式画面,也可以是递进式画面。这种板块式结构布局让文章内容就如一幅幅画卷般徐徐展开,条理十分清晰。
  比如,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由5个画面组合而成,分别是“他对食物的兴趣”“他爱妈妈,也崇拜爸爸”“他对独立的要求”“他的眼泪”和“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文章通过5个画面串联起来,生动展现了一个男孩子的成长过程,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要知道,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事情值得记录下来,如果不加以合理安排,内容就会杂乱无章。而课文按孩子的性格特点,用小标题把内容分成五个方面去写,刻画出了我们家男子汉天真可爱、渴望独立、刚强勇敢、逐渐成熟的性格特点,形象鲜活,层次分明。
  这样的结构安排往往在写人叙事类文章中用得比较多,如邹韬奋的《我的母亲》、魏巍的《我的老师》、杨振宁的《邓稼先》,以及臧克家的《说和做》等,通过几个画面组合来进行结构布局,不仅可以做到纲举目张,还可以进行多角度刻画,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运用画面组合法安排文章内容的主要技巧有:第一,可以用整齐的小标题,或是排比句式,或是总结性句式,作为几个画面的分界和过渡,使文章层次清清楚楚。第二,在画面叙述和描写的时候可采用相同结构模式,比如可以先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然后对人物或者场面进行细节描写,最后通过心理活动的刻画来提升主题。第三,虽然是几个画面组合起来构成一篇文章,但是每个画面内容都要紧扣同一个中心,凸显一个主题。第四,画面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只有行文错落有致,叙事重点才能突出。
  三、抑扬相生,波澜起伏
  “抑”指抑制情感,“扬”是竭力褒扬,文章有抑有扬,相辅相成,前后形成一种反差,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唐代张锡说:“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意思是山的奇妙在于群峰围绕、道路曲折,水的奇妙在于疾风骤起、波涛翻涌,张锡认为写文章必须起承转合,方能显现妙处。
  比如,文学巨匠鲁迅在《藤野先生》中是这样写藤野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的,“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读过后,我们感觉到藤野先生是个其貌不扬、穿着邋遢的人,这一形象和后来与我交往的四件事中所表现的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严谨踏实、热心正直、没有民族偏见的形象截然不同,更突出了先生精神的可贵。这样先抑后扬的结构安排,比起平铺直叙写人自然效果要好得多,能让文章变得波澜曲折,令人印象深刻。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首先,在运用抑扬相生的方法的过程中,抑是为了浓墨重彩地扬,所以抑要略写,扬要详写。就如鲁迅在写藤野先生时,对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只是简略地勾画了几笔,关于藤野先生的寒酸生活也是通过别人的交代而得知。而对于先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可贵品质和精神,却用了大量笔墨去叙述,通过“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和“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四件事来极力表现,并在“匿名信事件”中也有所体现。其次,需要注意抑和扬的对象应是同一人或物,由抑到扬的过渡要自然流畅,能顺利地将读者从一个层面带入另一个层面去加深理解文章。
  当然,作文谋篇布局的技巧不止以上三种,譬如文章以何种方式开头,行文中如何设置悬念或埋下伏笔,用什么顺序来写人叙事等,都还有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去探究和总结。
  总之,作文教学应该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我们要用作者创作的经验去影响学生,让学生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一篇好的文章就是学生写作训练的有效范本,引导学生领悟并熟练运用这些写作技巧去谋篇布局,提升写作水平,正是语文教师不懈努力的追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226500)
其他文献
“微”字在词典中的解释为细小、精妙、隐匿,而“微课”伴随互联网时代到来,在语文课堂中逐渐被运用且发展迅速。微课绝非简单的视频呈现,而是融合微教案、微视频、微课件、微练习等贯通而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形象地表现出了不同于寻常课堂的意义和价值,值得人们思考探究。  一、细致入微——细节化的设计理念  常规的课堂是利用一个或多个课时对某一篇文章或一个专题进行详细解读学习,效果受学情、学习方法等各种因
期刊
钱梦龙先生曾说:“所谓教学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提问的艺术。”课堂提问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手段,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尤其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对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直问”只问问题  語文教学中的提问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文本的阅读,主要围绕这三部分展开:文章写了什么?文章是怎样写的?作者为什么而写?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母题,教学者在教学设计中便有了更好
期刊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不断优化创新初中语文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在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同时,全面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自读课文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课文的学习,充分把握文章主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学生日
期刊
近几年来,各种古装剧、宫廷剧、穿越剧充斥着荧屏,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其中不少电视剧中的细节谬误被网友们吐槽、恶搞,倒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比如,无论哪个朝代的古装剧,总是叫官员“某大人”,事实上称呼当官的为大人,源于满清政府对于汉人思想的奴性控制。在清朝以前,“大人”的意思是“老爸”,除了清朝戏之外,叫别人“大人”,就是喊别人老爸!《封神榜》中哪吒他爹李靖的官职是陈塘关总兵,总兵是明代
期刊
古今中外优秀文学名著,是人类思想文化精髓的结晶。有位名家说:“读书是语文教育的温床。”初中生需要经典阅读,就像人生成长需要营养一样。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生阅读名著的质与量,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名著教学呈现“口号响、落实难”的局面,大小会议都强调名著阅读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又举步维艰。教师以布置书名代替了导读教学,让学生做简单摘抄代替了整本书阅读,用网上下载的试卷练习代替了内涵
期刊
文学名著,是思想的瑰宝,是情感的积淀,是浸润学生心灵的源泉,是点亮学生智慧的明灯。然而,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化、碎片化、快餐化的文学形式越来越深地融入到青少年的生活,对于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现象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与重视,于是,在人教统编版教材中,专家和学者对于名著导读的整体编排、内容选择、主题设置等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力求充分发挥名著的文学熏陶和思想引导作用,
期刊
名著阅读是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径,能让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与核心素养都得到有效的提升。但实际教学中,学生阅读水平不高,教师指导不得法等因素,制约着学生名著阅读的深入。在名著导读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制订计划,让名著阅读有序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推荐给学生阅读的名著,都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经典。大
期刊
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用价格衡量,唯独亲情不行,它是无价的。父爱是最为伟大的,深沉而厚重,古往今来一直为人歌颂和赞扬。本文主要分析朱自清先生早期散文代表作《背影》,通过特定角度剖析文章主题思想,感受沉甸甸的父爱,同时探究文章蕴含的人文情怀。文章透过背影这个独特的视角,用朴实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父爱的伟大,抒发儿子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下面通过剖析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安排、写作特点等,深层次认知和理解这
期刊
初中语文研究到今天,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语文教师在研究教材或是上课的时候,对文本的解读基本做到了事无巨细,关注到了文本的细枝末节,很多专家甚至连文章里的标点符号都解读到了极致,却往往忽视了对文章标题的解读。作为文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题往往包含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独具匠心,就像为人父母者给孩子起名一样,标题里面所蕴含的文化和思想,应该成为教师解读文本、渗透课堂的一部分内容。  一、标题之美,
期刊
授生以渔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使用语文的必然需要。围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活化课堂教学,教师多给学生提供自由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追求语文的“言”和“意”中形成敏锐语感,让学生在体味“言语本身存在的价值”中获得深层次的理解感知。教师引导学生从活化探知的角度丰富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利于学生在主动融入文本中体味作者的表达意图,通晓文章表达的主旨。  一、笔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