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对数学课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变,确立了新的基本目标,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突出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实验、猜测、交流、反思的活动过程等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素质教育,当然,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改 新教材新课程理念
新教材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带来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给教师、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空间。做为教师我们应尽快适应新教材,转变思想,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下面就初中数学新教材的使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新教材具有旧教材无法比拟的特点
1.以人为本的特点:从教材的内容上看,新教材比旧教材更广泛,它涉及到了概率与统计,视图与投影,平移与旋转等相关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确实有用,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求知欲;从教材制定的目标上看,新课程的教育目标就是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感觉到数学面前人人平等;从教材的呈现方式来看,注重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接受方式,都是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问题情境,通过数学知识去建立模型,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接受过程。
2.实践探索的特点:课时内容基本上从问题情境人手,这样能使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具有实践和探索性。比如:课本编排了100万有多大,认识百万分之一,公园的面积有多大,多边形外角和等内容,都可以按活动课的形式来完成教学。比如,让学生体会100万有多大,町以安排以下主题让学生活动:主题一“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这句话告诉我们知识就是财富,如果把我们的100万本数学书叠在一起有多高?相当于几层楼高?主题二,“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说明只有通过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才能产生巨大的效果,请你估测自己的步长,计算100万步大约有多长?能绕操场走几圈?主题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告诫我们要珍惜粮食,那么我们一餐大约吃下多少粒大米呢?100万粒的大米质量又是多少呢?主题四,水资源紧缺是目前的一个热门话题,现在国际上流传一种说法——“19世纪争煤、20世纪争石油、21世纪争水”,但很多同学不注意节约用水,大家试试看100万滴水有多少立方米?相当于多少瓶的矿泉水?这样就从各个角度对100万进行了描述,学生就会对100万就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因材施教的特点:教材的习题按层次进行分类,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体现新课程的教育价值观,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入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材设法在内容上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获得有用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新教材在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困惑
1.教学内容难度的把握上不合理。新教材在部分教学内容安排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比如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对于学生来说那是最容易接受的知识点,完全可以一次性学习,而且也具有系统性,新教材却安排上学期学习单项式的系数,下学期学习单项式的次数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还有近似数和有效数这两节中没有必要分两节来阐述,学生对近似数早有接触,对这个知识都掌握得比较好,其实只要有一节课时间就足够了。和这两处恰好相反的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中,学生对这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表达得也不完整,也不清楚。而教材只用了二个课时,匆匆结束,学生对此其实还是一知半解,教师只能用课余时闯来补救。因此给人感觉把学生认为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学生认为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新教材对教学内容添删不合理。比如:八年级第二章对二次根式的化简,教材中删去了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及有理化因式等内容都要对=次根式进行化简,让学生感到困感,其实对这些知识的讲解并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只会让学生更领会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帮助,否则教师补充也不是,不补充又不行。叉如,一百万有多大和认识百万分之一这些内容我认为是多余的,教材的目的性很明确,要培养学生的数感,其实对于七年级的学生一百万到底有多大,对百万分之一到底有多小根本就体会不到,数感要在实际是生活中逐步培养,而不是上一两节课就会形成的。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目的也非常明确,只要掌握科学记数法就行了,而对于一百万有多大和认识百万分之一都是一笔带过,因此这两项内容的形式意义远远大于它的现实意义。
3.新教材让数学老师无所适从。首先新教材让数学老师感到杂乱。代数、几何、统计每册都有,好像在螺旋上升,其实跟本就不连贯,等到第二年再学习时,以前的内容又要复习两节课,否则跟本就没有办法上。其次新教材让教师感到困惑。严格的推理证明是数学的精髓,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经过动手、猜想、测量得到的结论可靠吗?能用吗?如果学生事先不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通过拼一拼能得到这个结论吗?又如八年级的几何不要证明,只要说理,学生能说得清楚吗?要说到什么份上才算对,而到了九年级又要证明,难道非要到了九年级才会证明吗?最后新教材让教师感到怕。教材本身就有问题(如教材七年级数学下册80页),对于较大数的比较,四舍五人到相同位数时,比较起来误差会小些,其实有时跟本就不会,如比较9596960和9343000的大小,一起精确到万位,分别为960万和934万,这两数的误差比原误差更大,所以应该说比较起来更方便,而不能说比较起来误差更小。
总之,通过数学教育,应当使学生在数学知识、思维、方法以及理性认识等方面得到发展。这既是数学教育的作用所在,也是数学教育的目的所在。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利用新教材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学会“数学地思维”,从而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进而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其理性精神,形成求真务实、认真严谨、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等良好个性品质,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作者单位:河北省曲周县第三中学)
关键词:新课改 新教材新课程理念
新教材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带来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给教师、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空间。做为教师我们应尽快适应新教材,转变思想,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下面就初中数学新教材的使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新教材具有旧教材无法比拟的特点
1.以人为本的特点:从教材的内容上看,新教材比旧教材更广泛,它涉及到了概率与统计,视图与投影,平移与旋转等相关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确实有用,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求知欲;从教材制定的目标上看,新课程的教育目标就是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感觉到数学面前人人平等;从教材的呈现方式来看,注重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接受方式,都是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问题情境,通过数学知识去建立模型,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接受过程。
2.实践探索的特点:课时内容基本上从问题情境人手,这样能使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具有实践和探索性。比如:课本编排了100万有多大,认识百万分之一,公园的面积有多大,多边形外角和等内容,都可以按活动课的形式来完成教学。比如,让学生体会100万有多大,町以安排以下主题让学生活动:主题一“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这句话告诉我们知识就是财富,如果把我们的100万本数学书叠在一起有多高?相当于几层楼高?主题二,“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说明只有通过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才能产生巨大的效果,请你估测自己的步长,计算100万步大约有多长?能绕操场走几圈?主题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告诫我们要珍惜粮食,那么我们一餐大约吃下多少粒大米呢?100万粒的大米质量又是多少呢?主题四,水资源紧缺是目前的一个热门话题,现在国际上流传一种说法——“19世纪争煤、20世纪争石油、21世纪争水”,但很多同学不注意节约用水,大家试试看100万滴水有多少立方米?相当于多少瓶的矿泉水?这样就从各个角度对100万进行了描述,学生就会对100万就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因材施教的特点:教材的习题按层次进行分类,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体现新课程的教育价值观,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入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材设法在内容上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获得有用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新教材在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困惑
1.教学内容难度的把握上不合理。新教材在部分教学内容安排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比如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对于学生来说那是最容易接受的知识点,完全可以一次性学习,而且也具有系统性,新教材却安排上学期学习单项式的系数,下学期学习单项式的次数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还有近似数和有效数这两节中没有必要分两节来阐述,学生对近似数早有接触,对这个知识都掌握得比较好,其实只要有一节课时间就足够了。和这两处恰好相反的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中,学生对这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表达得也不完整,也不清楚。而教材只用了二个课时,匆匆结束,学生对此其实还是一知半解,教师只能用课余时闯来补救。因此给人感觉把学生认为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学生认为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新教材对教学内容添删不合理。比如:八年级第二章对二次根式的化简,教材中删去了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及有理化因式等内容都要对=次根式进行化简,让学生感到困感,其实对这些知识的讲解并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只会让学生更领会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帮助,否则教师补充也不是,不补充又不行。叉如,一百万有多大和认识百万分之一这些内容我认为是多余的,教材的目的性很明确,要培养学生的数感,其实对于七年级的学生一百万到底有多大,对百万分之一到底有多小根本就体会不到,数感要在实际是生活中逐步培养,而不是上一两节课就会形成的。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目的也非常明确,只要掌握科学记数法就行了,而对于一百万有多大和认识百万分之一都是一笔带过,因此这两项内容的形式意义远远大于它的现实意义。
3.新教材让数学老师无所适从。首先新教材让数学老师感到杂乱。代数、几何、统计每册都有,好像在螺旋上升,其实跟本就不连贯,等到第二年再学习时,以前的内容又要复习两节课,否则跟本就没有办法上。其次新教材让教师感到困惑。严格的推理证明是数学的精髓,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经过动手、猜想、测量得到的结论可靠吗?能用吗?如果学生事先不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通过拼一拼能得到这个结论吗?又如八年级的几何不要证明,只要说理,学生能说得清楚吗?要说到什么份上才算对,而到了九年级又要证明,难道非要到了九年级才会证明吗?最后新教材让教师感到怕。教材本身就有问题(如教材七年级数学下册80页),对于较大数的比较,四舍五人到相同位数时,比较起来误差会小些,其实有时跟本就不会,如比较9596960和9343000的大小,一起精确到万位,分别为960万和934万,这两数的误差比原误差更大,所以应该说比较起来更方便,而不能说比较起来误差更小。
总之,通过数学教育,应当使学生在数学知识、思维、方法以及理性认识等方面得到发展。这既是数学教育的作用所在,也是数学教育的目的所在。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利用新教材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学会“数学地思维”,从而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进而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其理性精神,形成求真务实、认真严谨、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等良好个性品质,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作者单位:河北省曲周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