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落榜的人生也能走出光亮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e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七岁读书,十三岁能文;他奔波于求仕之路,才学虽高,却考场连连失意;他进入官场后,不但善于撰写诗文,而且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他的一生,坎坷曲折,深刻而复杂,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
  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期文章,走进韩愈的一生。
  童年困苦,科举失意
  出生于大历三年(768年)的韩愈是北魏贵族后裔,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方为官,父亲韩仲卿当时是秘书郎,只可惜在韩愈三岁时,父亲便去世了。
  丧父后,韩愈由兄长韩会抚养。但大历十二年(777年),韩会又因受牵连,贬广东韶州刺史,到任未久即病逝。韩会早逝后,韩愈先是随寡嫂郑氏回河阳原籍安葬兄长,但却不得久住,后避居江南宣州。这一时期,韩愈过得困苦而颠沛。
  韩愈因是孤儿,早熟且聪慧。他七岁开始读书,十三岁能文,从小就刻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十八岁时,韩愈前往长安,欲投奔族兄韩弇,却适逢韩弇前往河中,后遇害。韩愈的期待落空了,又因长安米贵,生计成了问题,万般无奈之下,韩愈投靠了名将马燧,后来还曾作《猫相乳说》以感其德。
  当时的文人作文章大多崇尚仿古,仿效扬雄、董仲舒的著述风格,其中独孤及、梁肃学问最为深奥,受人推崇。韩愈以诗文为媒,与其交往,锐意钻研,究心古训,关心政治,希望自己能在一代人中崭露头角。
  然而韩愈三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失败了。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登进士第。唐代时的科举,一方面得有学问,另一方面要靠关系。韩愈才学虽高,却是个弱势书生,一无门第背景,二无要人荐举,性格倔强的他只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连续三年参加吏部博学鸿词科会试,结果三次都落空。期间,不认输的韩愈曾三次给宰相上书,陈述自己的能力和品格足堪大用,求其擢拔,却均未得到回复。
  两入幕府,屡遭贬谪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因受宣武节度使董晋推荐,得试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出任宣武节度使观察推官。韩愈任观察推官三年间,在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贞元十八年(802年),韩愈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并于次年晋升为监察御史。当时关中地区大旱,饿殍遍地。目睹严重灾情的韩愈痛心又愤怒,上书《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却反遭不作为的京兆尹李实等谗害,于同年十二月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
  韩愈获赦免后,最终被召回长安担任国子博士,后又遭降职。元和八年(813年),有感于屡次遭贬斥,韩愈创作《进学解》来自喻。宰相看后,很同情韩愈,认为他有史学方面的才识,于是调他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奉命修撰《顺宗实录》。
  元和十四年(819年),长安掀起信佛狂潮。韩愈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宪宗览奏后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一时人心震惊叹惜。后因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皇亲国戚们也纷纷为其说情,最终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
  晚年回朝,病逝于家
  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虽身为贬臣,在到任潮州后却依然抛开个人的苦闷,如新官上任般,马不停蹄地为百姓办了四件事:驱鳄除害,兴修水利,赎放奴婢和兴办教育。短短八个月的时间,韩愈为国为民殚精竭虑之诚心,不言自明。
  在潮州,以“戴罪”之身为国为民出力的韩愈不忘上奏为自己辩白,后争取到了移袁州刺史。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個状元。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凑叛乱,韩愈前往宣抚,成功而还。
  长庆四年(824年)八月,韩愈因病告假。同年,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
  元丰元年(1078年),宋神宗追封韩愈为昌黎伯,并准其从祀孔庙。
  政治文学,均有建树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唐宪宗时,他任行军司马,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贯彻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韩愈反对藩镇割据的坚定立场,不仅仅表现在其撰写的《平淮西碑》里,他在一系列的文章中都贯穿着这个思想。
  另外,韩愈三进国子监做博士,一度担任国子监祭酒,招收弟子,亲授学业,留下了论说师道激励后世和提携人才的文章,主要有《师说》、《进学解》和《杂说》、《马说》等。在这些文章中,他强调了求师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他还把有才能的人比作千里马,阐释了在位之人如何识别人才、对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
  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而主要成就还是文学。他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古文,并为此进行了长期的激烈斗争。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终于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而他的文学作品则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其散文语言鲜明简练,新颖生动,形式多样。
  在诗歌表现手法上,韩愈也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用写赋的方法作诗,铺张罗列,浓彩涂抹,穷形尽相,力尽而后止。韩愈的诗歌成就虽不如其散文,在中唐亦占有重要地位,对宋诗影响颇大。
  作为一名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才,韩愈极强的存在感甚至使无数帝王将相都相形见绌。在中唐的政治舞台上,他扮演过的角色皆有政绩。作为文坛领袖,他敢为风气之先,为文为诗气势磅礴。而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他刚直敢任,开朗豁达,与人交往,无论对方发迹或是潦倒,他始终态度不变。可谓人中鸾凤,却也是性情中人。
其他文献
“俗话说‘遠亲不如近邻’,希望今后能和大家保持融洽美好的邻里关系。” 近日,安徽合肥一对情侣因婚房将要装修,他们亲手写下小卡片提前告知邻居,对施工噪音的影响表示歉意并留下联系方式,还送上糖果和毛巾作为“见面礼”。邻居们收到这些贴心的礼物后,纷纷大呼“被暖到了”,同时表示谢意,其中,有位邻居还将卡片内容发到微信群,表示自己在外“打工十五年终于遇到一个好邻居。”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条鱼,一直很想了解陆地上的事情,却因为只能在水中生活而无法实现。他与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后,便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讲述了他的见闻。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事物,鱼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了想象,但所想象的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人被想象成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牛是头上长角的鱼……  其实,人何尝不是这样?我们
【素材演练】  家训的故事我们听过很多,有的令人感动,有的令人敬佩,有的则引人深思。你听过哪些家训的故事呢,那些故事里面什么最打动你呢?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诗礼文化是坚韧的砖瓦,用它围起的家,稳健牢固繁花似锦,纵使岁月陨去,德行礼法筑成的精神支柱却仍能孑然挺立。  诗书词赋是家文化的源泉。竹简长卷,一页页一篇篇泛黄的书页间,流淌着墨香萦绕的文字,它们是一群神奇的精灵,悄然地用或温
母亲电话里的声音,随海风一起吹拂耳朵时,我正在等一碗面,一碗海鲜面。  这是立秋过后的东海边,清晨的普陀山,海风开始变得苍凉,像电话那头侧耳倾听着的父亲的白发。  街边很小的面店,是一座刚睡醒的森林,进进出出的人们,是晨间雀跃的百鸟,在木质桌椅板凳的林间觅食。热气腾腾的鲜香,仿佛穿越森林的光芒,笼罩着一位老人一碗面,或是一对夫妻一个孩子两碗面,或是一对情侣分食着一碗面,或是一个孤独的中年男子,也在
书为桨,善为帆,在岁月的长河里,我愿做生命的摆渡人。  ——题记  冬天的图书馆总是人满为患,有了充足的暖气和海量的书籍,可谓一座难求。我早早地占好了座位,然后悠哉地在排排书架间徜徉,享受着这份独属于自己的惬意。目光流连在书架上,没注意到拐角有个蜷缩的身影,我被忽然出现的人影吓了一跳:这么冷的天,还有人坐在地上?  我悄悄后退,不忍打擾。那竟然是个埋头写作业的小姑娘,她把书垫在膝盖上,伸长的脖子拥
京郊的篱苑书屋,被美国一家网站誉为“中国地区唯一上榜的世界最美图书馆”。书屋位于怀柔交界河村,外侧覆盖有木柴,与周围树林环境融为一体。近年来,篱苑书屋名气越来越大,吸引不少读者前往参观。近期,一篇题为《满是盗版书也能当最美图书馆,篱苑书屋打了所有读书人的脸》的文章则让书屋陷入“盗版书风波”。  文章称篱苑书屋充斥大量盗版书,包括封面和内页出版社不一的《白鹿原》,封面山寨、内文中英文夹杂的《哈利·波
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宿管中心隐藏着一位文学高手,叫汤杏芬,同学们都叫她“汤阿姨”。她6年创作了6部中长篇小说,总共200多万字。其中最热门的一部,网络点击量达到44万人次。相较于200多万字的文学创作,更叫人感怀的是汤杏芬在本职工作上的用心。  比如,她把宿舍楼下的小黑板和自创的小纸条演绎成教育的大舞台,她会在小纸条上写——“帅哥出门,切记整衣冠,眼离手机,昂首挺胸!为嘛?前方美女出没,盯着手机,错
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  期末和同学一道到羽楠家,每人要做一道家乡菜。我的手艺实不精湛,能拿得出手的仅是“番茄炒蛋”,而这道菜又实在不能将其美名为“家乡菜”。  市场里,发现黄瓜,便思量着做一道拍黄瓜。究其原因,除去它勉强与东北挂钩,实为方便至极。  回到家中,清水洗净,用刀背轻轻刮下一层薄皮。拍黄瓜不是靠刀刃切,而是用刀面拍。一刀板下去,咔嚓一声,黄瓜就裂开了,再切成一段段的
你渺小,你微弱,但你不会失去生命的光泽。  ——题记  老家的院落孤零零地摆着一株仙人球,很大,可是谁也不曾关心、注意过它。它所拥有的仅仅是一点点雨水、几缕阳光——没有谁敢去抚摸它,除了风。  我甚至伤害过它。在院子里玩耍时,对它毫不留情地踢了一脚,于是陶土做的花盆磕在地上,碎了,仙人球也碎了一半,再没有谁来保护它了。  搬到丹阳时,本来也准备将它留下,因对它心怀内疚,我将其放进一个花盆,带上了车
甜是我在乡下度过的童年中一个鲜明的记忆符号。  每天早上冲向村头那个卖麦芽糖的担子,几乎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坐在老屋的门槛上,从手中裹着白粉、露着黄澄澄断面的糖块中拿起一块,放入口中,轻微的酸涩后,甜蜜便在口中融化,扩散,弥漫,升腾,伴着丝丝的满足,让我飘飘欲仙,迷醉得不知身在何处。一块又一块,时间便在门口老树的叶影斑驳间,悄然而逝。  同样甜蜜的,还有华丽的金黄糖画。勺身上的指针是那么激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