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创新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ao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科研全面开花、如火如荼的今天,高中文言文教学研究显得有点受冷落,甚至至今还停留在“文白之争”的层面上,这种状况不太正常。本文拟就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价值、目的、现状及理想做法阐释一下个人的观点,以求正于方家。
  
  一、探求价值——学习文言文的几点理由
  
  在漫长而激烈的“文白之争”中,支持学习文言文的专家们全面而深入地论述过文言文的教学价值,总括起来大致有:教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①。我不想多作复述。下面要谈的是我面对学生的“学习文言文无用论”而提出的几点看法。
  1、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精英文化的结晶,多为当时一流人才的精神物化的产品,具有极为丰赡的精神内涵。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还承担着德育的重任,我们要培养良好精神品质的学生,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学生只是阅读他们喜欢的“思想情感委琐”“众生喧哗”的当代“快餐文学”,显然达不到我们的目的。
  2、文言文是汉语言的“文物”,是我们民族语言的根基,是掌握运用现代汉语的起点,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起点。高中生通过学习文言文,了解汉语言表达的言简意丰、谴词造句的考究、思想内容的深刻、论辩艺术的出色、结构的严谨等特点,从而热爱民族语言,学习并发展民族语言的表现力。
  3、文言文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是高中生应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今天的学者在反对学习文言文时,常引述胡适、鲁迅、叶圣陶等大师曾说过的话作为依据。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们能取得彪炳千秋的成就,跟他们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是分不开的。事实上,开创中国新文学的大师们,都接受过良好的古文教育,比如朱自清、冰心、巴金。就是身为科学家的杨振宁,对其从《孟子》中汲取到的营养至今念念不忘,并常现身说法,告诫青年学子要学习古代经典。
  
  二、明确目的——做好文言文教学的分内事
  
  新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这规定看起来很“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诸多偏差。
  其一,什么叫“浅易文言文”?《兰亭集序》的后半部分、《逍遥游》也算“浅易”吗?难度过大的选文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打击是可以想见的。其二,有人过于信奉“工具性”,文言字词句的学习占据了课堂教学绝大部分时间,而对课文的整体阅读可有可无,使高中阶段和初中阶段一样只重文言知识的积累。其三,有些教师不顾实际,总想着“如何借助文言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创新能力”。教科研上的赶时髦会让学生无所适从。
  我认为,依据大纲,根据学生的教学实际情况,文言文教学主要是要做好以下的分内之事:
  1、继续重视文言字词句的学习,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新旧联系、辨析异同中理解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2、重视每一篇课文,把“帮助学生理解熟记具体的文言课文”作为“文言文教育的第一要务”。引导学生走入“文心”,和作者同命运共呼吸,真正体悟到文言课文之美,从而乐学、会学。久之,学生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就能恰当引用、巧妙化用,不断提高自己语言的美感。
  3、引导学生接受以思想见长的文言课文的熏陶感染,让他们直接感受一流人物的博大胸怀,自觉加强品格修养。多年以后,学生在困厄中能想到孟子的高论、司马迁的不屈以自励,在得意时能不忘魏征的警示、司马光的训诫以自勉,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真的达到了。
  
  三、直面现状——剖析学生“怕”学“厌”学文言文的原因
  
  我曾多次对新任教的班级作摸底调查,很遗憾,喜欢和比较喜欢文言文的学生从未超过一成。让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对文言文学习的评价,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怕”和“厌恶”。我想,要搞好文言文教学,不直面现状、不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不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是不行的。
  综合历届学生的说法,我认为学生普遍怕学厌学文言文的原因除了上文论及的目的不明确外,还有下述几点值得我们加以重视。
  1、文言文本身的因素。文言文毕竟是古代的语言,到现在已几乎没有使用价值了。和白话文的相去甚远也使得它难免令人感觉晦涩难懂。对于学生来说,“无用”加“难懂”,哪里还能提起学习的兴趣呢?
  2、教材的因素。其一是选文。“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标准当然是对的,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课文太深奥,有的太乏味。其二是编排。新教材是以文学史为序编排的。这种编排方式偏重于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教材的编排还是按由浅入深、先韵后散,先故事性后哲理性的顺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考试的因素。由于教师命题权力的缺失,使得学生重试题而轻老师。“考什么学什么”是倍受批评却至今仍是学生信奉的最高信条。高考试题是不考课文的,学生怎么回“傻”到孜孜以求地学习课文呢?
  学思想的问题。我只想讲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过于强调文言文教学的“工具性”,一是以应付考试为根本目的和任务。前者的结果是,45分钟里教师总是带领学生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点上猛下工夫,而没看见那是一篇优美的古代散文。后者更是带来恶果,教师模仿命题迷宫化、文字游戏化的高考文言文试题,支解每一篇课文,大搞考点训练,学生能不“怕”且“厌”吗?
  (河北省永年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随之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孩子智力的开发日益重要,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让学生具备子文创造能力,拥有创新思维能力成了我们新的教学目标,教学,应是一种创造。为创造而教学是我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我在努力的把这些思想化作行动融入到我的教学过程中。  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
期刊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自主学习的强化剂。主动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使他们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途径,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利用数学本身的特征,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1.实用性。马克思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的应用了数学,才算真正达到了完
期刊
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的人生准则来维系,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道德标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一些行为准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师生关系主要决定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素质、修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
期刊
实践证明,记忆85%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其它约占4%。视觉的效果是听觉的一倍,而视听相结合的效果是听觉的十倍。因此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品质,才能促进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学生在观察事物发生的现象时,主要有以下三个心理特点:(1)随意性:职高学生的意志控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陷入观而不察,察无目标的境地。(2)情趣性:职高学生情趣易波动,容易对新异的有强烈刺
期刊
过对新教材的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在教学过程中思考,笔者感觉到我们要贯彻新大纲的实质性的内涵,要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要确实提高我们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效,作为教师还是要从最基本的问题入手:既要研究新的教学大纲又要研究新教材,更要花大力气研究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落实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所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从数学新教材必修1看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1.
期刊
摘要: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脱离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是难以掌握其语言的,由于各个国家历史发展,居住环境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其文化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了解这些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语言所必须的。  关键词: 词汇教学 语法教学 阅读教学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脱离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是难以掌握其语言的,由于各个国家历史发展,居住环境和价值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我用我的教学经验和实例来论证我的观点。本文对"什么样的能力是创新能力,怎样培养创新能力"浅谈自己的看法。     创新即创造新的东西,它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内部新的进步因素通过矛盾斗争战胜旧的落后因素,最终发展成为新事物的过程。更具体地说,创新是创造与革新的合称。它具有:新颖性(即不墨守陈规,前所未有)、独特性(即不同凡俗、独出心
期刊
在轰轰烈烈地推进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谈论语文教学的现状、弊端及产生的根源,似乎很不合时宜。但作为一个长期在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对这个问题有着非常深切的感受和认识,不说不快;当然,在此不揣冒昧更有与同是搞教育的同行们共同探讨,以期找到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现状的真正出路的目的。  首先,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我们可以这样说: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无论是文科班,还是理科班的学生,对语文课的态度基本上没什么两样。
期刊
摘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英语能力的提高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在课外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英语学习。   关键词: 词汇教学 自主学习 实践    一、英语词汇学习的现状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如果词汇贫乏,词义含混,就会造成理解和表达的障碍。在
期刊
一、高考压力表现:    高考压力来自几方面:1、对高考信心不足;2、担心考不好使父母失望;3、害怕考不出平时水平来;4、害怕考不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高考压力带给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一些变化。具体表现以下一些状态:  (一)心理方面:  1、注意力难以集中。比如心慌意乱,心思分散,老是走神,想的事情太多,注意力难以集中。  2、强迫现象。不该想的总想,不该做的总做,明知没必要,但控制不住,心里挺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