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形势下对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索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省北镇市高级中学)
  摘 要:为了能够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落实学科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适应时代需要,把音乐教学建立在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念上,在教育实践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更新,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和音乐自身进行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使音乐欣赏课更具有生命力。
  关键词:新课标;情感体验;激发兴趣
  高中音乐欣赏课是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是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实施《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音乐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要把音乐教学建立在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念上,通过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转变角色,不断自我更新与发展,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更新。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尽快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将关系到“新课标”实施的成败。
  一 、领会新课标的理念,转变音乐教学观念
  音乐艺术自身是美的化身。柏拉图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引自《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第10页)。”人类需要音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按理,大多数学生应该是喜爱音乐的,事实也的确如此。然而,多年来我们的音乐教育却屡屡遭到学生的排斥,“学生们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屡屡发生,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内容单一、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教法死板、与音乐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我们更多地注重音乐技能、技法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更多地关注教师本人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音乐情感……使得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抹杀了学生相对独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情感體验,忽略了学生审美观念的个体的感受和创造欲望。
  二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1.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情感教学模式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而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所以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旧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常常是教师独自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地听,教师的教学语言枯燥无味,教学手段平平庸庸,教学方法无比单调,师生之间只有知识传输,没有情感交流,从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缺乏对音乐学科的激情和兴趣,极大地降低了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扼杀了他们丰富活泼的个性和爱乐天性。
  音乐教育首先并不完全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为了培养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繁难的技巧技能性训练,而应从学生出发,多为他们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起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作为音乐教师应时刻牢记:“技术”教学是短暂的,是容易生疏甚至遗忘的,而“艺术”教学给予学生的则是永恒的,是能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别林斯基曾说:“不管哪一种音乐都反映出一种情感,只要有情感,机械表达的可怕的单调的印象就没有了(引自《乐话》第258页)”。如:在欣赏柴科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时,一定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及他所创作这部作品时的背景: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血腥统治下,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社会黑暗、动荡不安,而柴科夫斯基的这部作品也正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创作的一部悲剧性的作品。再通过学生亲自演唱重要的主体部分来体验音乐赋予的情绪情感的空间,感受整个的悲剧性的形象和气氛。作为音乐老师,要善于运用“音乐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理解、表现、鉴赏音乐。除此之外,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意把音乐与相关的学科相结合也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与参与,如:在欣赏《多彩的民歌》这一单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到的地理和历史知识来了解各个不同的民族的地理位置、民族特色、民俗风情,从而走进不同民族的民歌,这里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参加讨论和民族歌曲的比赛来增加对祖国民歌的兴趣,更应当肩负起继承、发扬光大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2. 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激发兴趣模式
  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很多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上能听到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学校举行歌咏比赛,学生绝大多数唱流行歌曲……那么流行音乐究竟能否走进课堂?能否利用流行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贴近生活、易于接受,虽然没有高雅音乐生命力强,但并不能因为它是流行的,就将其贬的一文不值,一味排斥;与之相反把高雅音乐捧上天,在课堂上绝对禁止流行音乐,这样做也是不现实的,学生会很反感。音乐教师不能错误地认为自己是“学院派”毕业生,就鄙视一切流行音乐,更是禁止学生听唱。
  《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这两年可以说是震撼了华夏大地。之所以能够如此炙热,是因为他们搭建了一个百姓平台,不看你的出身,不问你的背景,不注重你的相貌,就是以“声”取人。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种百姓模式也融入到我们的音乐课教学呢?让我们的音乐课堂也百花齐放,不拘一格呢?
  任何的音乐都有其独到之处,比如流行音乐贴近生活、容易抒发情感,这些特点就是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对其钟爱的原因,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然后才能引导学生丰富他们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懂得如何鉴赏音乐的优劣。在教学当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发现学生潜能、引导学生走进音乐,通过参与实践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广阔的展示空间增强了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对音乐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3.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能够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等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通过情景再现,激发情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首——《保卫黄河》时,通过放映黄河河演唱的录像,是学生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方面,身临其境第强烈地感受到了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从心灵深处接受的美的教育,美的熏陶。因此,教师在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上要尽可能多的运用有利于教学的一切教学手段、方法,并且不断地挖掘和提高,是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课是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基础教育中藝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中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学校的美育教育。为了能够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落实学科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适应时代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和音乐自身进行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也使音乐欣赏课更具有生命力。让我们共同为艺术教育事业出谋划策,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奉献出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才智。
  参考文献
  [1]《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
  [2]《乐话》.
其他文献
期刊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源供电局 广东 河源 517000)  摘 要:在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构建和完善电网自动电压控制,即AVC系统,它可以实现对电网的自动化无功电压控制,保障电网的安全、经济而优质高效运行,文章详细分析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  关键词:AVC系统;控制策略;调度;优化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经济、优质和高效成为电网企业的目标,在这个目标
期刊
1991年的夏天,欧洲周边地区正在酝酿一场剧变.不满现状的反对派多年来的斗争达到高潮,曾经看似不容置疑的生活方式几近瓦解.?如果要问那场剧变的情况,大多数历史学家都会描述
期刊
期刊
(福建省莆田市委党校 福建省 莆田市 351100)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迅速成为国际国内的热点话题,也为中国城市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福建是“21世纪海上絲绸之路”的核心区,莆田市是福建东部城市,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必须认真谋划,积极融入“海丝”战略。为此就要努力提升莆田的城市实力:一是要提升莆田的城市硬实力,包括准确定位,加强现代产业基础;依托港口,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发挥优
期刊
《都市报道扩大版》是在2008年元旦开播的一档新闻编辑类的栏目,其主要节目源自全国27家省级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和部分DV新闻以及网络图片新闻,其播出的时段为每天的18:45~19:25,从栏目的内容组合讲,编辑类栏目从受重视程度讲肯定不如记者自采的节目受重视,从节目的播出时段讲,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在同一时段播出,业内人士都知道,在这个时段播出的电视栏目,要么望天收,要么见光死。然而就是这么一档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为确定城市未来廉租房供给数量,提出应用灰色GM(1,1)新陈代谢模型,并以天津市为例实证分析其应用。首先,说明灰色GM(1,1)新陈代谢模型及其构建过程;其次,以天津市城市居民人
(国网浙江常山县供电公司 浙江省 常山县 3242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力工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承担的重要角色,不断推动着人们的生活进程。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革新,一些新兴技术的出现,促使着电力工程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让其在施工生产和社会建设方等方面,展现着其独有的魅力特色。本文从电力工程的技术背景出发简单的阐述了电力工程技术的内容与发展,并且对技术线路的不同
期刊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470)  摘 要:随着计算机控制需求的不断提高,系统产生海量的数据访问和存储,给系统和服务器带来了巨大压力,但各节点处理能力参差不齐,节点任务分配不均,导致部分节点重载或轻载或空载,须采取负载均衡措施,本文将重点分析分布式系统负载均衡领域重要申请人情况,从专利文献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并从中得到了重要的结论。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