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但是,在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此普遍缺乏方法和技巧,词语理解模糊,进而直接影响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象,须从改进课堂教学、扎实地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和有效的训练入手。同时,教师要善于发掘词语教学的魅力,从词语特点、文章内容、学生年段特点出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来加强词语理解和运用,有效激活,使词语教学走进学生的内心。
一、解读:预设和定位的“回眸”
1.把准教学要求的“脉”
人教版的教材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的指导是比较详尽和细致的,这一方法的指导呈现在文中的“小泡泡”以及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中。教材虽然鲜明地反映了编者的理念和意图,但很难反映出学段的目标和学习者所要达到的要求。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把握各学段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第一学段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句的内涵,体会表达效果。从三个学段不同的表述中可以发现,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各个学段各有侧重,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2.摸清教材的“底”
读书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最主要的方法。但是,究竟怎么读?有哪些方法?在教材中,可以清晰地发现编者有意识地呈现了一些典型的方法,现梳理如下。
教材从第二册开始出现联系上下文方法的指导,集中安排在第二学段。指导以“文中小伙伴”的口吻提出,有的直接教给学生方法,有的是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理解词语。教材中对这些方法有多次复现,如联系上文的方法在第三册(上)和第三册(下)两次出现。教材在第四册(上)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中对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回顾和总结。从表中可以清晰地发现,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有多种明确方法的,有解读句段,有联系上文或下文,以词解词或以文中的句子来理解词语。教师对这些方法胸有成竹,才能因文而异,因词而异,给予学生具体细致的指导,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指导才会扎实有效。
3.找准教学的“方”
教材就是例子,所以教师要善用这些例子。在课堂上,教师须手把手地教给学生方法,怎么读书,从哪儿入手,怎么思考,如何表述,使学生在理解词语时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并逐步在阅读中加以迁移和运用。下面是《搭石》一课中对“搭石”一词的理解指导。
师:知道什么是搭石吗?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生(读):秋天,天气变凉后,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摆在小溪里,让人们从石头上面踏过。
师:你能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搭石”的意思,这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什么是搭石。(生齐读)
师:这是怎样的石头?
生:平整方正的。
生:让人们踩踏的石头。
生:按二尺左右间隔排在小溪的石头。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板书:平整方正、二尺左右的间隔、让人踩踏)
师:对,抓住平整方正、踩踏、二尺左右的间隔这几个词语,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什么是搭石吗?
生:入秋以后,家乡的人们为了方便人们过河,按二尺左右的间隔铺在小溪中的平整方正的石头。
生:秋天,铺在小溪中的平整方正的、按二尺左右间隔排列的、让人们从上面踏过的石头。
……
师:我们不但联系上下文理解了什么叫作搭石,而且会抓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来说,这样我们才真正理解了这个词语。
首先,教师充分关注了教材中“小泡泡”的提示,让学生读课文找出具体的句子来理解词语,并明确指出这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但这种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教师紧接着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搭石”,在语言的重构与输出中,词语的理解获得内化;在言语表现中,学生掌握了这个词的内涵和精神,也走进了文本。读到这儿,学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搭石”。词语的理解来自文本,又与个体的内化相结合,还给学生以方法上的指导,真正用好了文中的例子。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重在训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形成,只靠几个例子是不够的,教师只有在平时的课堂阅读中依据教材特点,找准方法,深入引导,扎实训练,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激活:精彩与生动的转身
如果词语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为解词而解词,仅仅是作为一项工具而存在,那么这样的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呆板的,词语在学生的心灵中也是干瘪无趣的。词语教学的更深层意义是让学生对词语更敏感,对词语的把握更细致,并指向欣赏和运用。
因此,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挖掘那些在课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词语,更深入地联系上下文,有效激活词语,赋予词语教学以灵性,使阅读课堂因为词语而精彩。再看《搭石》一课中的对两个词语的理解片断。
1.品读与感悟齐飞
师:什么是协调有序?文中哪句话解释了这个词?
生:前面的人抬起脚来,后面又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对,你用文中的句子来理解,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前面的人抬起脚来——
师:你感受到了协调有序了吗?
生:协调有序就是一行人配合得默契。
师:是呀,配合得多么默契,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再齐读):前面的人抬起脚来——
生:从“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可以感受一行人走搭石多么富有节奏感,多么协调有序。
师:协调有序中我们感受到走搭石的节奏美,读出这种感受。
生(再读,体会节奏感):前面的人抬起脚来——
师:协调有序是配合默契,是富有节奏感,协调有序又是一幅多美的画啊!
生(接读):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此片断中的“协调有序”如果仅仅止步于联系课文的内容来作解的话,学生根本体会不到词语所蕴含的意境。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一次次地品读,把词语教学充分地融入文本的感悟之中。教师连用四次朗读加强体验,一读解词,二读明景,三读悟美,四读抒情,复沓回环,一气呵成。在读书中学生感悟到“协调有序”所包含的如歌似画的美丽景象,体味家乡的景物美,人情美。品读赋予词语以生命和活力,词语以有声的音乐和动感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在如诗似画的品读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的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
2.对话与情感共舞
生:“家常话”是什么话呢?
师:会说家常话吗?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过了河会说些什么家常话?
生1:下工了?
生2:吃饭了吗?没吃的话上我家去。
(众生笑)
生3:今年庄稼收成真不错。
生4:我家养的大肥猪,秋后就可以卖钱了!
……
师:像这一类聊聊家长里短的话就是家常话。在家常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生:乡亲之间很熟悉。
生:乡亲们的关系很亲密。
生:我感受到浓浓的乡情。
师:读读这一段,你还能从哪儿感受到浓浓的乡情?
(生自读)
生:年轻人背老人过河当作理所当然的事;面对面走搭石时总要互相谦让。
师:现在你能更好地读读这段文字吗?(生再读)
……
在这一片断中,有学生质疑“家常话”,教师因势利导,结合文本内容让学生来说说“家常话”。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了词义。但教师并没有浅尝辄止,由“家常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进一步拓展,学生从普通的家常话中感受到家乡人民淳朴美好的心灵。文字不是无情物,一词一句总关情。在文中并不显眼的“家常话”,却是很有张力的词语,学生由此体会到了文章蕴含的情感,又通过朗读与作者的情感得到共振。正是看似简单的词语教学让学生学到了“文”,读懂了“人”,步步深入,真正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综上所述,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工具,教师要带领学生切切实实地掌握它,并在具体的阅读中能够灵活运用。但它又不只是单纯的学习工具,如果教师能带领学生沉入文本的大背景中潜心体会,将词语理解与文本的品读感悟相结合,就能赋予词语以生命和活力,使词语以生气勃勃的形式进入学生的世界,并使学生在解词、品词、赏词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和情感的熏陶。
(责任编辑:符 洁)
一、解读:预设和定位的“回眸”
1.把准教学要求的“脉”
人教版的教材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的指导是比较详尽和细致的,这一方法的指导呈现在文中的“小泡泡”以及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中。教材虽然鲜明地反映了编者的理念和意图,但很难反映出学段的目标和学习者所要达到的要求。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把握各学段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第一学段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句的内涵,体会表达效果。从三个学段不同的表述中可以发现,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各个学段各有侧重,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2.摸清教材的“底”
读书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最主要的方法。但是,究竟怎么读?有哪些方法?在教材中,可以清晰地发现编者有意识地呈现了一些典型的方法,现梳理如下。
教材从第二册开始出现联系上下文方法的指导,集中安排在第二学段。指导以“文中小伙伴”的口吻提出,有的直接教给学生方法,有的是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理解词语。教材中对这些方法有多次复现,如联系上文的方法在第三册(上)和第三册(下)两次出现。教材在第四册(上)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中对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回顾和总结。从表中可以清晰地发现,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有多种明确方法的,有解读句段,有联系上文或下文,以词解词或以文中的句子来理解词语。教师对这些方法胸有成竹,才能因文而异,因词而异,给予学生具体细致的指导,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指导才会扎实有效。
3.找准教学的“方”
教材就是例子,所以教师要善用这些例子。在课堂上,教师须手把手地教给学生方法,怎么读书,从哪儿入手,怎么思考,如何表述,使学生在理解词语时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并逐步在阅读中加以迁移和运用。下面是《搭石》一课中对“搭石”一词的理解指导。
师:知道什么是搭石吗?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生(读):秋天,天气变凉后,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摆在小溪里,让人们从石头上面踏过。
师:你能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搭石”的意思,这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什么是搭石。(生齐读)
师:这是怎样的石头?
生:平整方正的。
生:让人们踩踏的石头。
生:按二尺左右间隔排在小溪的石头。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板书:平整方正、二尺左右的间隔、让人踩踏)
师:对,抓住平整方正、踩踏、二尺左右的间隔这几个词语,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什么是搭石吗?
生:入秋以后,家乡的人们为了方便人们过河,按二尺左右的间隔铺在小溪中的平整方正的石头。
生:秋天,铺在小溪中的平整方正的、按二尺左右间隔排列的、让人们从上面踏过的石头。
……
师:我们不但联系上下文理解了什么叫作搭石,而且会抓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来说,这样我们才真正理解了这个词语。
首先,教师充分关注了教材中“小泡泡”的提示,让学生读课文找出具体的句子来理解词语,并明确指出这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但这种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教师紧接着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搭石”,在语言的重构与输出中,词语的理解获得内化;在言语表现中,学生掌握了这个词的内涵和精神,也走进了文本。读到这儿,学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搭石”。词语的理解来自文本,又与个体的内化相结合,还给学生以方法上的指导,真正用好了文中的例子。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重在训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形成,只靠几个例子是不够的,教师只有在平时的课堂阅读中依据教材特点,找准方法,深入引导,扎实训练,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激活:精彩与生动的转身
如果词语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为解词而解词,仅仅是作为一项工具而存在,那么这样的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呆板的,词语在学生的心灵中也是干瘪无趣的。词语教学的更深层意义是让学生对词语更敏感,对词语的把握更细致,并指向欣赏和运用。
因此,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挖掘那些在课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词语,更深入地联系上下文,有效激活词语,赋予词语教学以灵性,使阅读课堂因为词语而精彩。再看《搭石》一课中的对两个词语的理解片断。
1.品读与感悟齐飞
师:什么是协调有序?文中哪句话解释了这个词?
生:前面的人抬起脚来,后面又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对,你用文中的句子来理解,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前面的人抬起脚来——
师:你感受到了协调有序了吗?
生:协调有序就是一行人配合得默契。
师:是呀,配合得多么默契,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再齐读):前面的人抬起脚来——
生:从“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可以感受一行人走搭石多么富有节奏感,多么协调有序。
师:协调有序中我们感受到走搭石的节奏美,读出这种感受。
生(再读,体会节奏感):前面的人抬起脚来——
师:协调有序是配合默契,是富有节奏感,协调有序又是一幅多美的画啊!
生(接读):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此片断中的“协调有序”如果仅仅止步于联系课文的内容来作解的话,学生根本体会不到词语所蕴含的意境。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一次次地品读,把词语教学充分地融入文本的感悟之中。教师连用四次朗读加强体验,一读解词,二读明景,三读悟美,四读抒情,复沓回环,一气呵成。在读书中学生感悟到“协调有序”所包含的如歌似画的美丽景象,体味家乡的景物美,人情美。品读赋予词语以生命和活力,词语以有声的音乐和动感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在如诗似画的品读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的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
2.对话与情感共舞
生:“家常话”是什么话呢?
师:会说家常话吗?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过了河会说些什么家常话?
生1:下工了?
生2:吃饭了吗?没吃的话上我家去。
(众生笑)
生3:今年庄稼收成真不错。
生4:我家养的大肥猪,秋后就可以卖钱了!
……
师:像这一类聊聊家长里短的话就是家常话。在家常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生:乡亲之间很熟悉。
生:乡亲们的关系很亲密。
生:我感受到浓浓的乡情。
师:读读这一段,你还能从哪儿感受到浓浓的乡情?
(生自读)
生:年轻人背老人过河当作理所当然的事;面对面走搭石时总要互相谦让。
师:现在你能更好地读读这段文字吗?(生再读)
……
在这一片断中,有学生质疑“家常话”,教师因势利导,结合文本内容让学生来说说“家常话”。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了词义。但教师并没有浅尝辄止,由“家常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进一步拓展,学生从普通的家常话中感受到家乡人民淳朴美好的心灵。文字不是无情物,一词一句总关情。在文中并不显眼的“家常话”,却是很有张力的词语,学生由此体会到了文章蕴含的情感,又通过朗读与作者的情感得到共振。正是看似简单的词语教学让学生学到了“文”,读懂了“人”,步步深入,真正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综上所述,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工具,教师要带领学生切切实实地掌握它,并在具体的阅读中能够灵活运用。但它又不只是单纯的学习工具,如果教师能带领学生沉入文本的大背景中潜心体会,将词语理解与文本的品读感悟相结合,就能赋予词语以生命和活力,使词语以生气勃勃的形式进入学生的世界,并使学生在解词、品词、赏词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和情感的熏陶。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