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

来源 :中学生天地·语文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anjia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2019学年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中学高二年级12月月考语文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 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做好一件事。”
  2. 比利时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
  3.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建树广泛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
  综合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审题指导
  面对多则材料类的作文题,审题立意时首先要仔细品读作文各则材料中的关键点,然后将这些关键点的内涵进行关联,建构一种辩证的逻辑关系。
  第一则材料有两个要点:“人一生可做的事很多”以及“很多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第二则材料的内涵是“一生专注做好一件事”。第三则材料的内涵是“一生可以做好很多事”。所以,综合三则材料,我们可以思考两个问题: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做好一件事”和“做好很多事”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其实,“做好一件事”和“做好很多事”反映的深层内涵是“专”与“通”的关系。而从“专”与“通”的关系角度入手,可以提炼出多个观点,如:无“专”何谈“通”,“通”是为了更好的“专”,等等。
  不少同学在审题时没有综合材料,立意时只抓住第二则的“专”或第三则的“通”来谈,这都有失偏颇。其实,我们可以在“通”与“专”中确定一个侧重点,并思考两者的辩证关系,进而确定立意;也可以在“通”与“专”之中寻找共同点,提炼观点,展开分析。不过,切忌“通”“专”对半談,如有的同学立意为“社会既需要通才也需要专才”,就是犯了没有侧重点、缺乏思辨的毛病,这样的观点不证自明,等于没有观点。
其他文献
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路。属天寒,冰雪凌滑,进退不得。日向①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②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值几钱?”答曰:“七八千。”颇遂开囊取缣③,立償之。命童仆登车,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须臾,车轻得进,群噪而前。  (节选自唐·李肇《唐国史补》)  [注] ①向:将近。②铃铎:原指系在牲口颈下的铃铛,此处代指“牲口”。③缣:细绢,古时多用作赏赠酬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后面紧跟着向同一方向行动叫跟。跟,可能步调一致,可能少走弯路,可能快速到达目的地,也可能失去自我。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都是这样。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800字。  同学的立意  ● 同学甲: 只想走捷径的人,最终会被捷径所拖累。我们应克服懒惰,拒绝捷径,才能找到适合自
WFP获奖实至名归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成立于1961年,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它是联合国内负责多边粮食援助的机构,为全世界最大的人道救援组织。它以粮食为手段,实施对灾民和难民的紧急援助,帮助受援国在粮农方面达到生产自救和粮食自给的目的。截止2019年,WFP共向88个国家的9700万人提供了援助。得知获奖后,WFP发言人菲里说,这是WFP“倍感骄傲的时刻”。据WFP提供的数据,每一天,WFP 都
我是爱美的女孩,更爱欣赏美。近来读《边城》,被其字里行间的平淡美打动。它不仅体现在沈从文先生对湘西风景的描写上,更体现在单纯懂事的翠翠、老实重义的老船夫等鲜明的人物形象上。  《边城》里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人物之间的尔虞我诈。它细腻、真实,像丝线牵动心灵一角,令人在不知不觉间潸然泪下。在平淡之中,一幅恬静的生活画面跃然纸上——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
曾有篇评论文章这样写道:“这套书编辑水平甚差……很多书让人不忍卒读……”显然,此文认为“不忍卒读”为贬义,表示水平差得让人忍受不了,不愿读完,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  “不忍卒读”中的“不忍”,不是“差得让人忍受不了”,而是“因感动而不忍心”,常用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要形容一套书编辑得差显然不能用 “不忍卒读”,而应该说“不堪卒读”或“难以卒读”。乱用成语必会闹出笑话。
人设就像一块玻璃,完整的一块透明单调,打碎它,可以折射出七彩的光芒。若细细打磨出不同的棱角,更能让透过的阳光折射出万丈光芒。作为站在人生新起点的青年,我们应正确规划自己的人设,敢于打破单一的人设,用独特的自我打磨出专属自己的人设。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即将迈入大学,我们的人设似乎显而易见: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然而,这只是客观的身份定位,我们要追求陈寅恪的书香气,还是胡适的“宁
河野多惠子  河野多惠子(1926— )生于日本大阪的西道顿堀,家中共有兄妹五人,她排行第四,父亲是山货批发商,母亲出身于大阪一个富裕商家。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战败,这段时间恰好是河野的少女时代。战争期间,她曾被编入军需工场工作,可以称得上是“战中派的一代”。河野在出生后11个月就患上了急性肺炎,31岁时罹患肺结核,因此,与病魔斗争的生活以及青春期的战争体验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9
同一作者在同一时期创作,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登高》还有姐妹篇《九日》。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重阳节。杜甫备下酒菜,邀请了晚辈亲戚兼朋友吴郎来共度佳节,但是,吴郎爽约未至。因战乱而常年漂泊在外的杜甫,意兴萧然,独自来到夔州城外,长江岸边,从俗登上城边的高台。眼见萧瑟的秋景,耳听凄切的猿啼,他不由悲从中来,挥笔写下了一首七律——  九 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①于人既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人生需要规划与设计,事先规划与设计的工作做好了,我们就不会感到无所适从,我们的人生也就可以循序渐进,不会迷惘和盲目。   也有人说,人生即兴发挥很重要,我们无须规划设计,只管随机应变,须知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们总会到达自己想去的远方,顺其自然就好。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Alistair MacLeod,1936—2014)不是一位多产作家,他一生只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和一部长篇小说,却因短篇小说的斐然成就而跻身世界级作家之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拿大著名作家爱丽丝·门罗评价说:“很难想出还有谁能写出具有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般魅力的小说。”  18世纪90年代,麦克劳德的苏格兰祖先——他的曾祖父母——从苏格兰埃格岛移居到加拿大新斯科舍的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