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解答复合应用题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k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应用题是根据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文字或语言表示数量关系的题目。应用题通常分为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两类,用两步或两步以上的运算解答的应用题就是复合应用题。复合应用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组合而成的,所以它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解题思路和解题办法也就比较复杂,因此重视和掌握复合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解复合应用题的关键。
  下面,笔者就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解答复合应用题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综合法”就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从条件和条件之间的关系、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入手,逐步推出所求的问题。
  例:某农场有两个果园共30亩,第一个果园收苹果3500箱,第二个果园收苹果2800箱,每箱苹果重100千克。平均每亩收苹果多少千克?
  用“综合法”分析:已知第一个果园收的箱数和第二个果园收的箱数,可求出两个果园共收的总箱数;已知每箱的重量和总箱数,可求出总产量;已知总产量和总亩数,可求出亩产量。
  


  “分析法”是从应用题的问题出发,根据数量关系探求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具备的条件,如果题中没有给出所需的条件,就提出新的问题,再探求解答这个新问题需要具备的条件,直到所找的条件在应用题里都是已知的为止。
  上题用“分析法”分析:要求每亩产量,必须知道“总产量”和“总亩数”。题中总亩数已知而总产量题里没有给;要求出总产量,必须知道每箱的重量和总箱数,又每箱重量已知而总箱数题中没有直接给出;要求总箱数,必须知道第一个果园收的箱数(3500箱)和第二个果园收的箱数(2800箱),这些都是已知条件。分析完毕。
  


  “综合法”适用于数量关系比较简单、比较直接的较简单的应用题,一般是一步、两步,最多是三步应用题。综合法是按分析过程从前往后列出算式。
  “分析法”适用于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比较隐蔽、步骤较多的题目,一般都是三步以上应用题。分析法要从后往前,逆向写出算式。
  复合应用题的解答,首先要认真审题,紧扣题中的重点句子、关键词语来理解题意。然后仔细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抓住题中的主要数量关系,理清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确定适宜的解题方法。
其他文献
一、课堂语言具有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汉字。  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恰当发挥趣味语言这一润滑剂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回”字时,许多同学老是喜欢先封口后
期刊
在传统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的批改往往是教师单方面的事,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作文评改过程中去。  那么,怎样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课改中来呢?我认为应该采取师生共同批改的作文法。  第一步:同桌互改。学生写作后,安排一定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同桌之间相互批改。其主要任务是批改字、词、句及标点符号,即改错别字、用得不恰当的词语、不通顺或有语病的句子、不正确的标点符号等。在批改的过程中,可随时交换意见、讨论问
期刊
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障碍的比例相当高。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发现了学生在行为表现中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这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应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一、了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我认为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情绪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  2、意志表现为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绝不只是教育界的事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影响到学生、家长的个体利益,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尝试。现就教学中的有关体会与同行交
期刊
所谓教无定法,语文教学的教研教改课题繁多,各种新的教法层出不穷。根据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我发现编演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前年我担任初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卖油翁》一课时,我根据当时的课堂气氛找了两个学生分别扮演陈尧咨与卖油翁。两位学生的表演非常到位,其他学生看得认真,评得踊跃,文章的主题——“熟能生巧”的道理班上每一个学生都印象深刻,教学效果非常好。  经历这次偶然
期刊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
期刊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巩固、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是使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
期刊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是古代诗词,共选古诗词二十五首,外加上二、三单元增补的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十三首,占全册三分之一的篇幅,是第三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旨在加强文学教育,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呢?根据他人的经验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肤浅的见解。    一、了解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宏观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情感倾向    了解了
期刊
曾经以为,语文课就是教学生读好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语文课就是围绕课文读读、议议、写写、练练;语文课就是训练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但新一轮课程改革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落实语文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转变师生角色,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在平等自主、探究的情景中去学习,给学生一个充满情感、自主对话、体味思维快乐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和谐天地。  学生是课堂主角,要让学生
期刊
一、“读改”  学生在完成作文后,教师应提倡学生进行“读改”。一般可采用以下两种形式:1、自读自改。学生利用自己形成的语感,针对在写作过程中“过失性语病”,(如漏字、错字、语句不通顺等问题)进行修改。2、互读互改。读给同桌或要好的同学听,边听边提出修改意见,针对语句不连贯、用词不准确等进行修改。    二、“共评”  教师在阅读全班学生的习作后,找出主要的问题罗列出来,形成本次作文评改的标准。再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