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研究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aozh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文的学习是学生作文学习与训练的基础,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必须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立足课内,拓宽课外,以讲读教学为载体,以学生生活和课外实践活动为源泉,以有效激励为动力,提出“三结合”的作文教学及其作文兴趣的培养思路:
  1、学生作文与导读教学相结合
  即在教学中通过课文讲读,并联系学生作文的实际,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点拨、指导、训练,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积淀语言,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导读教学要把握与作文兴趣培养的着力点,主要的教学措施是:
  (1)以课文范文为载体,重视写作方法技能指导 语文教材里选得多是名家作品,使学生无论在感性上还是理性上都受到了深刻教育。这不但激发了学生去勤奋学习,而且还使他们掌握大量与写作有关的材料,包括各种写作技巧。教师如果能将讲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是提高作文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
  (2)语言的表达和积累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篇佳作,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去欣赏它的美:从内容、表现手法、语言、修辞、艺术效果等方面去领悟,让学生把好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经常看看,背诵名篇佳句,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和积累。
  (3)针对课文进行发散性思维写作 依托课文阐述新观点一认识,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写作。比如《桃花源记》可以就环保问题谈谈新思路,有人开发桃花源,造成环境污染等等,再如把范进中举与孔乙己中的主人翁故事进行改编,让他们处在同一个时空,进行交集,从中揭示新主题。
  2、学生作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一定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1)引领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为了激发对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力,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员,平等的和他们一起参与游戏活动和各项比赛中,让他们从中领悟: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那样的富有情趣,只要积极的投入,她就会给你丰厚的回报。生活中蕴含了无数“珍宝”,一件事、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以演绎一段生动的故事,都可以写出一片精彩的文章,关键是要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2)要求学生善于写观察日记,记录生活,思考生活 生活即语文。从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各种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积累写作的素材。很多同学喜欢养花或一些小动物,我们可以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写一些观察日记,把他们养花种草和养小动物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
  (3)作文要多写生活中人和事,运用生活,提炼生活 鼓励学生到生活去,拜生活为师,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尽量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丰富阅历,写自己熟悉的生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写生活的真善美,书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从而运用生活,提炼生活。
  3学生作文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就是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促进学生的写作活动,使作文同“用”结合起来。
  (1)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作文训练 课外实践活动不紧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要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城市独特的环境来进行,有意识的开展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课外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方式多样。什么样的活动最能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问题,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弊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细心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致的情感,启发学生善于站在一草一木,一鸟一石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生活的真谛,更好的开发学生的天资和斌赋,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使学生形成能力,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2)开展学生写作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竞赛活动,按不同的水平层次精心选择各类例文,打印出来发给全体学生阅读、评判、体味。并将优秀作品推荐给校级刊物,使每一个学生因努力而取得进步都能得到公开展示和认可,他们就会享受的成功的快乐,感到极大的满足与自信,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于是便会以更大兴趣与冲动参与下一次的写作。
其他文献
滚滚红尘中,正是那淡淡的书香打开心灵的枷锁,净化蒙尘的心灵,拓展生命的长度,提升生命的质量。纵然没有宝马别墅却淡定从容,纵然没有高官厚禄却优雅高贵,纵然一贫如洗骨子里却繁华无比,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心灵美容!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智慧美容!  古人云,布衣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书是心灵的钙片,书是人生的良师益友。著名思想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成才。”作家林语堂更
期刊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典诗歌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而形象则是古典诗歌作品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读陶潜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可见其鄙弃官场、归隐田园之志向;读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诗仙之自信与狂放;读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知子美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热肠。形象对于古典诗歌情感的把握以及对古典诗歌艺术魅力的体现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  高考
期刊
我们心目中的新课堂应是多维的。它洋溢着时代气息,体现着 “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这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对语文教学的全新认识。  采用多维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做到:  一、善于建立与学生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关系,保护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教师不再是教师爷,而是教学相长。相信并欣赏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保护学生显露出来的创造意识,做到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驱使、诱导学生认真观察世界,注
期刊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害怕写作,甚至不会写作。轻者是表达不流畅、缺乏新意、内容枯燥等,重者则是文不对题、词句表达不清、错字连篇、不知所云。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兴趣,教师转变理念是关键。改进作文教学的策略,从而解放学生,让学生观察生活,让学生习作从真实生活入手。  “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中考作文的命题也体现
期刊
本期开学以来,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把语文办公室的老师们虐了千百遍。据“不权威人士”透露:今年高考全国卷有可能继续考此类型作文。  我突然想起了辩论赛。一个辩题,正反双方,驳斥对方观点,证明本方立场。这不正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吗?于是,我决定在自己所教的两个班搞一场辩论赛,既让他们锻炼下口才,又能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有帮助。  为了让学生对辩论赛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我提前在网上下载了2001年新加坡国
期刊
目前几乎所有的初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都采用先“词句串讲”后“内容分析”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词句串讲时“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但事实上,这种看似切实、有效的“串讲加分析”的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却被异化成了令学生头痛的紧箍咒。中学生往往谈文言文色变,对学习文言文不感兴趣,认为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无用武之地,文言文成为了教学的一大难题。大道理讲了不少,可就是没多大的成效,因为仅凭道理是
期刊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也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也有人调侃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文是情感的舞蹈。《梅花魂》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思乡之情”主题中的一篇课文,作为选作“思乡之情”的范文,文本在表达情感方面尤为突出和意味深长。文本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因此,解读这类文本时就应该把理解、
期刊
近年来,我们秉承“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育人宗旨,以素质教育和生本教育为价值取向,打造以“凤鸣”为核心标识的文化品牌,通过构建高尚的精神文化、优美的环境文化、和谐的课程文化、高效的管理文化,奏响“雏凤和鸣”的教育乐章。  一、雏凤和鸣 构建高尚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一所学校的成长,取决于“学校精神”的塑造。提升一所学校,首先要提升这所学校的校园精神;提升
期刊
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依托,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关系到社会发展进程,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府形象和国际印象。在社会日趋发展,经济高速进步的前提下,环境是理应随着有很大的改观的,然而,纵观我国的环境现状,却令人堪忧。  环境污染,指的是人们向大自然排放的有害物质超过了它的自净能力,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危害的行为和现象。环境的问题不是单一的问题,也不是单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
期刊
整理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篇目,我发现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三个年级的36个单元的选文中26个单元是散文,占了总文选的72%;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三个年级的36个单元中20个单元是散文,占了总选文的近56%。由此可见语文课堂几乎是散文的天下。  通过对中国知网散文教学研究的文献整理,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对散文教学的研究并没有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占据优势地位。而且就有的文章来说也大部分是从散文的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