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恨的边缘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问世后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她对人物关系的刻画非常成功。这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关系似乎都游走在爱与恨的边缘,无论是男女关系,兄妹(姐弟)关系,还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在男权社会中,男人占据主导地位,女人处于依赖被动地位,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人物关系的主体之间不能平等相处。只有摆脱了这种桎梏,才能得到人生的真谛和如何去爱的顿悟。
  关键词:爱 恨 人物关系 男权社会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所罗门之歌》是她的第三部作品。作品以“黑人会飞”这古老的民间传说为故事的主线和象征的核心,塑造了以奶娃为代表的黑人主人公形象;故事前半部分讲述了伴随着奶娃成长经历中的爱情、亲情、友情的故事,后半部分讲述了奶娃为了摆脱现有的生活南行寻找金子,最后没找到却弄清楚了自己的家族渊源,找到了自己的民族之根;最重要的是他获得了对人生新的感悟。《所罗门之歌》问世后,受到了各个阶层普遍的欢迎。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的雅俗共赏:它有着一般人可以阅读的引人入胜的情节,还有着文学爱好者欣赏的诗一般的哲理和语言,更有着文学评论者可以分析的栩栩如生的人物。而笔者认为它的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对人物之间关系的刻画。这部作品的人物关系描写虽然是以美国黑人生活和文化为背景,但人物之间的关系体现的却是人类共有的爱恨悲欢。也正因如此,使得这部作品超越了黑人文学的范畴,成为世界文学领域的一块瑰宝。
  《所罗门之歌》中的主要人物关系并不算复杂,而且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即所有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似乎都游走在一种爱与恨的边缘。爱不是纯粹的爱,多是私欲和占有;恨也无法全力的恨,内心深处仿佛还有爱。归纳起来,这些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男女关系。从所罗门与莱娜到奶娃与海格尔,似乎都逃脱不了一个命运的轮回——女人被男人抛弃;第二类是兄妹(姐弟)关系,麦肯与派拉特、奶娃与他的姐姐们,他们的关系充斥着长年累月的漠视;第三类是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萝丝与她的医生父亲、萝丝与她的儿子,她的爱都不是正常的。
  二 男女关系
  1 所罗门与莱娜
  所罗门是奶娃的祖先,一个有着神话色彩的人物。他像一个英雄一样飞走了,当地人为了纪念他,甚至把他飞走的地方叫做“所罗门跳台”。但是他这具有传奇意义的飞翔背后却是一个心碎的女人和21个孩子。所罗门飞走时,他的妻子莱娜悲伤不已、嚎啕大哭。她在地上翻滚,恳求所罗门不要离开她。所罗门和莱娜肯定有过十分相爱的时刻,不然他们不会在一起孕育21个孩子,莱娜也不会那么悲伤。但所罗门最后还是抛妻弃子,因为他渐渐没有办法承担和面对生活的重担,所以选择了逃避和离去。所罗门完成了自己飞翔的梦想和宿命,留给莱娜的是无穷的悲伤和苦难。莱娜的哭泣声至今还回荡在山谷中。这段故事只是一个传说,但它在整个小说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个传说的背后是男人的自私、冷漠、不负责任,和女人的无助与绝望。男人关心的只有自己,而女人被抛弃后就再也没办法生存,最重要的是这种情况一直在延续着。
  2 麦肯与萝丝
  麦肯对萝丝的追求开始于他自己拥有的两把钥匙——他是一个有产业的黑人,于是他就自认为自己有资格迎娶医生的女儿。他娶萝丝并不是因为萝丝这个人,而是因为萝丝的标签——医生的女儿。医生是这个城市里最高贵最富有的黑人,与他联姻就意味着更多的财富与地位。所以,在他们婚姻的开端,麦肯与萝丝发生关系时,他的绝大部分快感来源于萝丝的内衣,而对萝丝的身体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衣服也只是女人的另一重标签。当麦肯发现医生根本就看不起他,不肯把钱给他去买土地并发现萝丝和她的父亲似乎有暧昧关系时,麦肯对萝丝就只剩下恨与鄙夷。他几十年不碰萝丝,对她动辄辱骂甚至殴打。萝丝的生活笼罩在恐怖之中,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抛弃。萝丝几十年来活得如同行尸走肉,却又无法离开。他们之间是一种非爱非恨的关系。
  3 奶娃与海格尔
  奶娃与海格尔之间的关系是贯穿整本小说最重要的一个故事之一。奶娃在12岁的时候就爱上了海格尔,这看起来像一个青梅竹马的浪漫故事,但故事却并没有如此发展。奶娃从17岁开始就与海格尔有了性生活。在他们在一起混了十几年之后,奶娃开始对海格尔厌倦了,以前感到的巨大的运气变成了太容易上手的烦恼,海格尔成了第三杯啤酒,即第一杯啤酒让你有一种顿获新生之感,第二杯啤酒还能延续第一杯带来的快感,但喝第三杯啤酒是因为反正人已经在那儿了,喝了也没什么损失。奶娃决定跟海格尔分手,但他甚至都没有亲自跟海格尔谈,只是写了封冰冷客套的信,而信里夹着钱。海格尔收到信后就疯了。她开始歇斯底里地策划杀死奶娃,但在最后的关头却下不了手。从此她的生活就失去了重心,她从疯狂变成了痴呆,最后在奶娃南行的时候,海格尔发烧病死了。实际上,海格尔对奶娃的成长至关重要。奶娃第一次去派拉特家,刚认识海格尔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当奶娃和海格尔发生了关系之后,他开始用新的观点去看待他的母亲,他周围的人。在小说的后面部分,奶娃获得顿悟也是从明白自己是如何对不起海格尔开始的。即便如此,他们俩还是逃脱不了命运的轮回,男人因为厌倦而抛弃女人,女人则伤心而死。
  三 兄妹(姐弟)关系
  1 麦肯与派拉特
  派拉特还没出生的时候,他们的妈妈就难产而死了,是她自己奇迹般地从母亲的子宫中爬出来的。那个时候,麦肯把派拉特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并不因为妹妹没有肚脐而歧视她。他们的爸爸被杀害后,他们俩很长一段时间相依为命,直到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金子。麦肯想把金子据为己有,但派拉特认为这是不正当的,死都不让麦肯拿走那袋金子。最后,他们相持几天后就分道扬镳了。麦肯对派拉特的爱完全转化成了恨并随着年深日久越积越深。兄妹多年后再次相逢的时候,麦肯成了有产业的黑人,而派拉特多年来却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吉普赛式的生活。但麦肯从未想过要在经济上帮助他的妹妹,而且听奶娃说派拉特天花板上挂着她的遗产,他以为那就是那袋金子,马上就指使他的儿子奶娃去把它偷回来。派拉特和麦肯多年后见面时,派拉特说的话是:“麦肯,我很担心你,担心得要死了”。她觉得麦肯得有个儿子,就想办法让萝丝怀上孕,把孩子保住,到后来善待奶娃,视为己出,这都是因为她爱她的兄长。他们之间是一种爱与恨的矛盾。
  2 奶娃与他的姐姐们
  小说中并没有对奶娃和他的姐姐们的关系着太多的笔墨,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句话和几个事件,但这并不妨碍读者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恰恰相反,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为数不多的笔墨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一个重要事件是他们的周日出游,奶娃不小心把尿撒在莉娜的身上,这仿佛预示着某种命运。在奶娃成长的日子里,两个姐姐在他心中一片模糊,他没有和他的姐姐聊过天,从没关心过她们,他甚至分不清谁是谁。后来他发现科林西安丝跟波特之间的恋情之后,向他的爸爸告了密,害得科林西安丝被关在家里。那之后,他的另一个姐姐主动找他谈话,那次谈话就像一次爆发。这么多年来,一直是他的两个姐姐照顾奶娃的生活,生活重心围着他转,奶娃却从未感恩,把这当作理所当然,最后还破坏了科林西安丝的幸福;莉娜认为奶娃跟他们的爸爸一样,心中没有爱,是自私、愚蠢的男人。但奶娃是否真的和他爸爸是一样的呢?
  四 父母与儿女关系
  1 萝丝
  在小说中,萝丝有着双重的身份,她是父亲的女儿同时又是子女的母亲。她作为女儿和母亲都是近乎病态的。萝丝的父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医生,是城里最有地位的黑人。萝丝对父亲的崇拜于是发展成了一种恋父情结,父亲的晚安亲吻会让她惊喜若狂,她的两个女儿都是父亲接生的,父亲死后她会定期到他的坟地去过夜寻求安慰。等儿子出世后,她的新的寄托就是给儿子喂奶,而且秘密地喂到儿子已经很大了。这跟她对父亲的迷恋一样,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这个女人的生命如此贫乏,她依赖她的父亲和儿子都像抓着她的救命稻草。她既不是个健康的女儿,也不是个成功的母亲。
  2 麦肯
  麦肯也有着双重的身份,他是他父亲麦肯一世的儿子,又是他的儿女们的父亲。他对他父亲的感情是他在整篇小说中唯一的持续的类似于爱的东西,他为自己从6岁起就开始在父亲身边劳动而骄傲,他怀念他在父亲身边的日子、他们的农场、父亲做的好吃的。而且他心中的所有的美好仿佛都封存在父亲死前的日子里了,自那之后就只有占有与炫耀。麦肯与他的儿子奶娃的关系很奇特,他在儿子出生前想要扼杀他,出生后在奶娃的成长过程中,他只有冷漠和训斥,直到奶娃打他的那一天。之后他试图在他和奶娃之间建立一种类似于他和他自己的父亲之间的关系,但那只是徒劳。而他与他的女儿之间的关系则看不到一丝的温情与爱,只是拥有以及拥有带来的炫耀或是嫌弃。麦肯是一个奇特的角色,在他的父亲死之前或者说在他与派拉特决裂之前,他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儿子和哥哥,而之后他身上的人情味几乎消失殆尽。
  五 结语
  《所罗门之歌》中的主要人物,除了派拉特没有一个是经常处于快乐的状态中的。派拉特之所以会快乐,因为她是一个会爱的人,她心中充满了恩慈与忍耐,尽管她因为没有肚脐而受尽了世人的歧视和各种苦难;尽管她不能拥有正常的家庭,不能拥有财富,但她的心中始终只有爱没有恨。派拉特没有肚脐眼实际上证明了她是一个浑然天成的人,她就像严歌苓的小说《第九个寡妇》中的王葡萄,是一个地母似的人物,对世间万物充满了包容,同时有着自己与世俗不一样的价值观和原则,并坚持自己的原则毫不让步。而其他主要人物都挣扎在爱与恨的边缘,很少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次的原因是男权社会的影响。
  男权社会这个背景决定了这部小说中所有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男人主宰一切使得男人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女人往往把自己的命运依附在能不能得到一个男人身上,男人不可能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女人,因为他决定一切而女人太依赖。所以男权社会导致的男女关系往往就是男人感到厌烦了抛弃女人,如所罗门和莱娜、奶娃和海格尔;或者是男人可以无止境地冷落女人、辱骂殴打女人,而女人也会接受这一切,并不想反抗或逃离,如麦肯和萝丝。而男权社会导致的其他关系的结果是男人心安理得地享受他身边的女人对他的照顾,女人会把照顾男人当作理所当然,正如奶娃和他的姐姐们;麦肯和他的妹妹的关系,则是男人认为女人不能有自己的独立意志,女人一旦坚守自己的想法导致的就是关系破裂;女人一定要把自己的生命重心依附在某个男人身上,这导致了萝丝成为了一个不健康的女儿和母亲;男人认为是男人在创造和拥有整个世界,这使得男人和男人之间能形成一种伙伴关系,男人能对男人托付信赖而对女人只是一种拥有,这就是麦肯与父亲和儿女关系的基础。而派拉特之所以是派拉特,则是因为她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从小就有。她超越了男权社会的桎梏,所以她成为了奶娃的指引者。而奶娃最后能够幡然醒悟也是因为经过很多事情之后,他终于意识到他自身作为男人的自私和冷漠,还有他对他身边的女人的不公平。在打破了男权社会的成见后,他开始获得了新生。
   综上所述,《所罗门之歌》讲述的美国黑人的生活体验,正如作者托尼·莫里森所讲:“我想要谈的却是作为一个人如何去爱,如何善待自己爱的人。”
  
  参考文献:
  [1] Morrison,Toni.Song of Solomon.New York:Knof,1987.
  [2] 陈丽秋:《〈飞行〉男性们身后的女性》,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
  [3] 李宏鸿:《奶娃能飞多高》,《国外文学》,2008年第4期。
  [4] 万连增、姜杨:《〈所罗门之歌〉的主题阐释》,《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5] 应伟伟:《奏响人文精神的旋律》,《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作者简介:王慧博,女,1982—,山东枣庄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枣庄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19世纪法国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乔治·桑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理念引领了当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潮流。特别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田园小说,以其鲜明的主题思想和独特的审美原则,突出赞扬了田园生活中充满的人性美、自然美和理想美,丰富了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内涵。本文通过对乔治·桑田园小说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魔沼》故事内容的分析,着力挖掘了故事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内涵,并引导读者反思乡间田园生活和工业文
期刊
摘要:作为中西方名著《红楼梦》和《简·爱》中的主人公,林黛玉和简·爱的人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人的结局却大相径庭。本文认为造成她们不同命运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求善哲学和西方的求真哲学理念的影响。  关键词:简·爱 林黛玉 哲学 《红楼梦》 《简·爱》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作为中西方名著《红楼梦》和《简·爱》中的主人公,林黛玉和简·爱同样都长成于寄人篱下的客居环境
期刊
摘要:《赞美这一天》是美国诗人伊丽莎白·亚历山大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典礼上的朗诵诗。本文试从朗诵诗事件、诗歌的内容以及诗歌所采用的自由诗体等所体现的历史性进行分析。进而说明,该诗已具有同其他美国重大历史事件同等重要的历史性;诗歌所体现的历史精神、时代精神表明了该诗是一部美国普通人的生活史,一部美国少数族移民的边缘史,一部美国人民的奋斗史和美国未来的壮观史。而诗人所采用的自由诗体更具有表现生活本质的
期刊
摘要:日本的汉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在海外的有机延伸,我们有必要来探究一下汉诗在当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发展状况。在这里,希望通过研究梁川星严其人其诗,能够加深对这一时期的汉诗文学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汉诗文学 梁川星严 诗歌思想 性灵学说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众所周知,日本人用中文创作的汉诗,不仅遵从中国古典诗歌的格律用韵,而且具有和中国古典诗歌类似的历史和
期刊
摘要: 楚辞是赋体文学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抒情赋受其影响最为直接。六朝作家鲍照、江淹辞赋以抒情意味浓郁著称,而对楚辞的自觉接受是他们赋作形成上述抒情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尝试从精神气质、思想内容和文学形式等方面探讨楚辞对鲍照、江淹辞赋的影响,以揭示文学内部的继承与创新问题。  关键词:鲍照 江淹 辞赋 楚辞 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鲍照和江淹并称,始自钟嵘《诗品》
期刊
摘要: 南北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作品上承汉魏,下启隋唐。本文通过对南北朝诗人对情感抒发这一本质特征的分析,分别论述南朝诗歌与北朝诗歌在抒情上的特点,并通过对比,体现南北朝诗歌在抒情上的明显差异。  关键词:南北朝诗歌 抒情 模式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南北朝诗坛的作品上承汉魏,下启隋唐,是中国古代诗歌传承和发展时期的作品,虽然不及唐诗取得的成就辉煌,但不可
期刊
摘要: 南北朝时期由于声律说的兴起,五言诗创作中产生了一些禁忌,对中国文学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后来的格律诗。本文主要论述永明声律说的形成和“四病”的具体内容,对错误的说法加以纠正。  关键词:声律 南北朝 五言诗 汉语史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声调与声律的发现  关于古代汉语中的平、上、去、入四声,一般认为发现于南北朝时期的齐武帝永明年间。这个时期,由于文学
期刊
摘要: 司马迁在《史记》中展现出多种类型的人性。在畸形人性中有变态的人性、失真的人性、失落的人性,涉及到许多具体人物,揭示出他们人性的扭曲和异化。司马迁在刻画这些畸形形象时,从社会背景方面指出造成人性异化和损伤的原因。  关键词:《史记》 人性 失真 失落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人”是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出发点,也是他撰写《史记》的最后归宿,同样,他也在《史记》中思索
期刊
摘要: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才会有贪恋和爱欲,所以会在苦海挣扎、漂泊。人生就是一个在苦海中寻爱的过程。《雪国》中的岛村也正是一位孤独的流浪者,三次到雪国展开寻爱之旅,遇到了爱自己的人,也邂逅了自己爱的人,最后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岛村的形象就是一位孤独的寻爱者的剪影。  关键词:孤独者 寻爱 《雪国》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人生下来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最后又孤零
期刊
摘要: 陈叔宝一生与酒、乐结缘。他不思治国、肆意享乐,形成了独特的酒乐享乐观。由于自幼在宫廷度过,他的诗歌及作曲受宫廷生活的直接影响,具有柔婉靡艳之特点。他以酒、乐为伴,大肆享乐,直接导致了陈朝的灭亡。笔者立足于古文献,对他与酒乐的结缘进行总结和归纳,让读者进一步认识陈后主与诗、乐、酒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陈后主 诗 乐 酒 亡国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陈叔宝是中国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