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课堂沟通,是师生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上好一堂课,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组织者,如何在化学课堂进行有效沟通呢?
分析沟通在化学课堂中的作用
传统化学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教学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和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到枯燥、乏味,它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动力的产生既来自于外部的要求,又来自于个体内部的需要,而且只有当外部要求与内部需要有机整合时,才可能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源,推动学生的学习不断进步。而这种整合总是发生在同他人的交流、沟通中。通过这种认知交往活动,拓展视野,提高认识能力,接触更多的新生事物,产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需要。
实现课堂的有效沟通策略
同一堂课,有的老师能够旁征博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生频繁互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有的老师却把一堂课上得如一潭死水。这与教师的授课技巧、讲课方式有很大关系,而这所有的都蕴涵在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之中。教学沟通是教与学的协同活动,具有双边性,没有学生的积极地认识活动,教师的“独角戏”再精彩,教学效益也得不到提高。笔者经过认真探索,总结五种沟通方法。
一、营造互动和谐氛围
作为课堂气氛的主导者、驾驭者,应该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循循善诱,亲切和蔼,以学生学习上的合作者身份出现,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给学生一种亲近感,让他们明白,老师要给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欲望。“插嘴”、有理由地“打断老师的话”、“提出质疑” 都是老师所欢迎的。同时,老师要有公平、公正之心,对学生一视同仁,无论哪个学生有进步都应及时表扬,特别是后进生。对“后进生”应该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注意对症下药,与学生互建信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必定能促进师生间的情感,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化学课教学实效。
二、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教与学的特殊的双边交往活动。教学中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也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交流能否进行,以及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
1.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创设机会,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经历和感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学生通过阅读化学课本观察与思考“化肥碳酸氢铵在夏天消失了”,提出问题“碳酸氢铵为什么会消失”。学生利用本身所学的物理知识作出假设,“化肥升华了”,教师则进一步引导学生设计加热少量碳酸氢铵实验进行探究,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的结论,并根据结论总结保存碳酸氢铵的方法。
2.自己积极倾听并引导学生倾听交流,尊重学生的表达,尽可能帮助学生学会流畅地表达,使他们不断树立信心,增强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例如,在传统化学教材中,对知识常常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如“燃烧的条件,一是物质必须是可燃物,二是物质必须与氧气接触,三是燃烧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学生直接记忆结论即可,不需要探究。而新教材中,较多地采取了间接呈现的方式,对燃烧的产生和结束,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一系列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探究。例如,试一试都是无色液体的水和酒精哪种物质能被点燃,比一比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木条和煤块的难易,从中领悟并归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3.在交流中尊重差异、鼓励合作,引导学生寻找共同点,继续深化讨论。
在物质的鉴别教学中,老师先给同学们展示某同学配置的两瓶溶液,一瓶是碳酸钠溶液,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但这位同学忘记了贴标签,请同学们帮忙贴一下标签。这时,同学们表现得十分活跃,根据提供的药品合作实验,有的同学找到三种方法,有的同学寻找出了七种答案,如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溶液;加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碳酸钠溶液等。
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给予肯定,并表扬了同学们,最后请同学们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加以总结。在整个课堂中,学生们都积极主动参与,轻松地学习,并获得了知识,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搭建思维碰撞平台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问题才有冲突,有冲突才有矛盾,有矛盾才会思考和争辩。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同样是由问题开始的。学生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实验,在认知冲突中产生问题,在实验异常现象中发现问题。
四、用语言艺术体现激励性
语言是师生沟通中运用最多的工具。在师生沟通中,教师应注意用词简洁、语意明确、表达清楚,以免学生会错意,形成误会或冲突,应以学生现有的理解能力为基础,不要超越其认知和语意了解的程度,应注意适当的语音、声调。这些可以基本保证师生双方获得并了解来自对方的信息,是沟通得以顺畅有效的关键。
除此以外,教师还应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多使用接纳性的语言,即鼓励和启示性的用语,多使用学生们经常使用的语汇,尽可能避免使用批评或责备的语气。
五、利用多媒体进行沟通
应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会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教与学连成一个整体,使课堂生动活泼,教学艺术化、多样化,从声、光、色等多个角度与学生全方位进行沟通,沟通不仅可以使化学课充满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化学课堂的效率,同时也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实现有效沟通是一个常新的课题,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真诚和智慧打开沟通的大门,才能使化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激情、才能、个性和发展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彦玲.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和方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12)
[3]章银凤,成劲生.试论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4)
[4]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徐世贵.教师自主成长——基于名师成长案例的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黎里中学)
分析沟通在化学课堂中的作用
传统化学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教学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和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到枯燥、乏味,它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动力的产生既来自于外部的要求,又来自于个体内部的需要,而且只有当外部要求与内部需要有机整合时,才可能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源,推动学生的学习不断进步。而这种整合总是发生在同他人的交流、沟通中。通过这种认知交往活动,拓展视野,提高认识能力,接触更多的新生事物,产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需要。
实现课堂的有效沟通策略
同一堂课,有的老师能够旁征博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生频繁互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有的老师却把一堂课上得如一潭死水。这与教师的授课技巧、讲课方式有很大关系,而这所有的都蕴涵在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之中。教学沟通是教与学的协同活动,具有双边性,没有学生的积极地认识活动,教师的“独角戏”再精彩,教学效益也得不到提高。笔者经过认真探索,总结五种沟通方法。
一、营造互动和谐氛围
作为课堂气氛的主导者、驾驭者,应该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循循善诱,亲切和蔼,以学生学习上的合作者身份出现,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给学生一种亲近感,让他们明白,老师要给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欲望。“插嘴”、有理由地“打断老师的话”、“提出质疑” 都是老师所欢迎的。同时,老师要有公平、公正之心,对学生一视同仁,无论哪个学生有进步都应及时表扬,特别是后进生。对“后进生”应该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注意对症下药,与学生互建信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必定能促进师生间的情感,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化学课教学实效。
二、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教与学的特殊的双边交往活动。教学中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也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交流能否进行,以及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
1.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创设机会,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经历和感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学生通过阅读化学课本观察与思考“化肥碳酸氢铵在夏天消失了”,提出问题“碳酸氢铵为什么会消失”。学生利用本身所学的物理知识作出假设,“化肥升华了”,教师则进一步引导学生设计加热少量碳酸氢铵实验进行探究,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的结论,并根据结论总结保存碳酸氢铵的方法。
2.自己积极倾听并引导学生倾听交流,尊重学生的表达,尽可能帮助学生学会流畅地表达,使他们不断树立信心,增强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例如,在传统化学教材中,对知识常常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如“燃烧的条件,一是物质必须是可燃物,二是物质必须与氧气接触,三是燃烧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学生直接记忆结论即可,不需要探究。而新教材中,较多地采取了间接呈现的方式,对燃烧的产生和结束,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一系列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探究。例如,试一试都是无色液体的水和酒精哪种物质能被点燃,比一比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木条和煤块的难易,从中领悟并归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3.在交流中尊重差异、鼓励合作,引导学生寻找共同点,继续深化讨论。
在物质的鉴别教学中,老师先给同学们展示某同学配置的两瓶溶液,一瓶是碳酸钠溶液,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但这位同学忘记了贴标签,请同学们帮忙贴一下标签。这时,同学们表现得十分活跃,根据提供的药品合作实验,有的同学找到三种方法,有的同学寻找出了七种答案,如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溶液;加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碳酸钠溶液等。
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给予肯定,并表扬了同学们,最后请同学们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加以总结。在整个课堂中,学生们都积极主动参与,轻松地学习,并获得了知识,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搭建思维碰撞平台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问题才有冲突,有冲突才有矛盾,有矛盾才会思考和争辩。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同样是由问题开始的。学生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实验,在认知冲突中产生问题,在实验异常现象中发现问题。
四、用语言艺术体现激励性
语言是师生沟通中运用最多的工具。在师生沟通中,教师应注意用词简洁、语意明确、表达清楚,以免学生会错意,形成误会或冲突,应以学生现有的理解能力为基础,不要超越其认知和语意了解的程度,应注意适当的语音、声调。这些可以基本保证师生双方获得并了解来自对方的信息,是沟通得以顺畅有效的关键。
除此以外,教师还应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多使用接纳性的语言,即鼓励和启示性的用语,多使用学生们经常使用的语汇,尽可能避免使用批评或责备的语气。
五、利用多媒体进行沟通
应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会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教与学连成一个整体,使课堂生动活泼,教学艺术化、多样化,从声、光、色等多个角度与学生全方位进行沟通,沟通不仅可以使化学课充满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化学课堂的效率,同时也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实现有效沟通是一个常新的课题,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真诚和智慧打开沟通的大门,才能使化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激情、才能、个性和发展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彦玲.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和方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12)
[3]章银凤,成劲生.试论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4)
[4]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徐世贵.教师自主成长——基于名师成长案例的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黎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