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圣徒般的文学殉道者——话剧《路遥》观后

来源 :剧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wug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剧《路遥》以普通人的视角,再现了作家路遥圣徒般的文学人生,揭示了路遥不平凡的内心世界.剧作家唐栋善于通过虚构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关系,从不同向度、不同层面,塑造主人公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之梦而不懈奋斗的感人形象.
其他文献
“诡计”贯穿了《奥瑞斯提亚》三联剧的始末,“诡计”在该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是个体借助语言自觉地隐瞒或暴露家庭身份,以此实现主体意图.《奥瑞斯提亚》里家庭和政治之间没有壁垒,主体意图通常也包括政治意图,“诡计”因此成为政治诡计.“诡计”本身具有理性主义倾向,肯定了主体行动力;但这一主体行动力并不自足,在《奥瑞斯提亚》中,施行诡计者不论人或神,最终也还是需要与宙斯合谋,借助最高的神的意志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行动.
在布莱希特以前,近代欧洲戏剧的主要呈现形式基本是幻觉戏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幻觉戏剧的“麻醉性”格外突出.作为艺术的戏剧并非如其所声称的那样,是“纯”艺术的,在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高阶段,戏剧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具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特征,这是其审美固化的本质.破除幻觉戏剧对于戏剧本身与观众而言都具有解放意义:戏剧发展得以摆脱资产阶级幻觉戏剧的垄断,观众得以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重获反思的能力.
二胡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乐器之一,以其独特的音调和音色,被广泛地应用于戏曲音乐表演中.本文从相融性、情感表达、基调区分和特性音四方面阐述了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突出作用,并提出发挥二胡在戏曲演奏中的应用价值的合理性建议,旨在促进二胡与戏曲元素相融合,使二胡在戏曲音乐表演中得以有效应用.
买房和卖房已经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常态.但是如果有个人假卖房,偏偏又碰到一个人假买房,这就极具戏剧性.小淮剧《买房卖房》就是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是一台深受观众喜爱的好戏.我有幸在剧中扮演钱秀雅大妈这一角色.本文是我的创作感受和表演体会,是我又一次舞台艺术实践的梳理.
古筝演奏是一项兼具听觉与视觉的艺术形式.在听觉层面,古筝演奏音色清澈悦耳、空灵婉转,或如泣如诉,或高亢激昂,将作品的内涵与思想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视觉层面,演奏者端庄静雅的姿态,手指的翩跹,再加上富有东方韵味的服饰,使其在音乐表现力上更为多元.
现实主义戏剧《何以为家》用通俗的舞台语言向受众讲述了黎巴嫩难民营中的儿童赞恩悲惨的经历,揭示了第三世界现存的突出社会问题,同时表达出社会各界对难民们深刻的同情.本文将基于声音造型理论,以戏剧《何以为家》为例探究现实主义戏剧的声音设计理念,发现戏剧声音符号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即通过戏剧声音的设计也可实现戏剧内容的准确呈现.
在舞台表演中,舞台监督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其工作内容涉及作品排练、演出过程、表演策划等多个方面.同时,舞台监督需要负责后台组织与艺术行政等工作,其贯穿团体表演的始终,与团体表演的呈现效果息息相关.本文分析了舞台监督工作的各个要务,旨在进一步加强舞台监督工作的开展效率,为团体表演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主要是通过纸板或者兽皮制作而成的影人来表演各种故事,并配之音乐,展现皮影戏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征.皮影戏舞台表演离不开灯光的配合.一般来说,皮影戏表演就是光与影的结合,借助“光”的作用生成“戏”的内容,从而使皮影戏舞台更加绚丽多彩.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灯光在皮影戏舞台环境渲染、故事情节推动及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的作用,以期通过介绍灯光在皮影戏舞台中的具体应用,为我国皮影戏表演艺术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龙江剧打击乐器种类丰富.来源多样,以二人转和东北秧歌锣鼓点为基础,既融合和改革了其他戏曲的锣鼓点,又创作了适于本土剧种的锣鼓点.这些锣鼓点通俗自然、生动活泼,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起到渲染气氛、推动剧情,塑造人物、表现情绪,丰富唱腔韵律、乐队音响的作用.
“沉浸式戏剧”是近几年在网络和媒体宣传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词,而沉浸式戏剧演出在国内一线城市也从落地生根发展到日趋壮大,广受年轻观众和戏剧爱好者的喜爱.它有区别于传统戏剧的特征,但这些特征又对其本土发展产生了限制作用.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引发其对未来发展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