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王炯华同志

来源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王炯华同志:《哲学研究》编辑部转来您的《对<马克思主义哲苑的奇葩>一文的两点意见》,非常感谢您对拙文提出的“补正”。李达的《社会学大纲》是一部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它在中国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作用不容忽视。目前哲学界对这部著作的研究还很不够,象毛泽东所说的“看了十遍”者甚少,比如我就没有。但是,也想说明一下,拙文对《社会学大纲》
其他文献
<正> 人类认识史表明,由于人的生存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人们最初着力认识的是自然界,后来才逐渐转向对自身的认识,因而尽管人们一直在进行认识活动,但对自身认识能力的自觉和思考却只有在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有可能。在中国哲学史上,人们的认识发展到春秋末期,在孔子那里才出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命题以及“生而知
期刊
<正> 编辑同志:石仲泉同志在《哲学研究》1987年第10期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哲苑的奇葩——评介<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的重要哲学观点》一文(以下简称石文)为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及其尚未公开发表的哲学观点提供了重要的史料,这是实事求是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篇好文章。但是,我认为在一些史实上仍有补正的必要,这里冒昧提出两点意见:
<正> 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1924年列宁逝世的六年,是俄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列宁在领导苏俄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非常规”的策略方针和政策,成功地摆脱了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下所遇到的政治、经济危机。列宁在这一时期制定和推行的新
<正> 《哲学研究》1987年第9期刊载了田心铭、桑新民同志《再论经济制度的双重属性》(以下简称“再论”)一文,对我在《哲学研究》1987年第6期上发表的《经济制度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吗?》的质疑文章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辩驳,对他们在《哲学研究》1986年第4期刊登的《论经济制度的双重属性》(以下尚称“属性”)一文的思想作了进一步解释发挥。从双方的论点看,我们的讨论关系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范畴、原理的理解与运用,关系到当前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方法论,因此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正> 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欧洲主要是在14世纪开始的。也正是在这时,意大利的城市中出现了文艺复兴的思想潮流。这并不是历史过程中经济发展与人的精神发展的某种巧合,而是有其必然性的:文艺复兴的思潮就是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中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这种思潮一旦产生,就以自己的精神作用,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市民社会地位的确立,进行鼓吹和论证。但丁(1265—1321)在其《神曲》中,抨击教会的腐败和反动,揭露教皇的罪行,为人们
本文利用河湟谷地6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同时段的森林病虫鼠害资料,应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地气候变化与高原鼠害的关系,并对鼠害发生的成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
制度创新不足和有效制度落后是造成我国农民增收缓慢的重要原因。如农地使用制度的缺陷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公平的税费制度使农民
2009年9月8日,同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主任姚建年,副主任梁文平、陈拥军等对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以张洪杰研究员为学术带头人的“新型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创新群体进
<正> 哲学界关于认识的本质的讨论,把哲学研究的视角转向了主体自身的认识。拙作《认识定义新探》(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4期)发表之后,不少同志针对我的看法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目前在认识的本质问题讨论中,出现的多种观点并存的态势,应该说是我国哲学认识论研究的一个好现象。因为它开辟了从多角度、多方位研究认识论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