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课题研究的认识与实践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jifang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课题研究,我一直感觉它离自己的距离很遥远。总感觉是那些专业学者和专家的事情,它讳莫如深,抑或“威严无比”。总之,“对于课题研究,如高山仰止,我,一介普通教师,没有高深的理论素养,担任着形形色色、忙碌的教学、管理任务,我怎能做课题研究?”这是我参与课题研究以前一直以来的想法。就在上个学期我校开展了写字教学课题研究,我有幸被纳入学校课题组成员,通过聆听区里专家和我校校长等专业人士的讲座和我校开题报告之后,我就对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认识,这也使我对课题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在思考:到底什么是课题研究?
  一、我对课题研究的理解
  1.什么是课题研究
  科研培训参考书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好的阐述:“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我的理解,课题研究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的过程。可是身边的很多老师往往发出疑问。作为一线教师,整天要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做课题研究的时间与精力从何而来?这样想显而易见对课题研究存在误区。其实课题研究就是我们在办公室里经常讨论一些有关学生的问题,是我们每位教师在课堂上有过的困惑。比如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我们每位教师都会思考:“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呢?”“是因为他们不会,我没讲明白?”还是因为:“胆子小,不敢说……”这样的思考过程就小课题的研究。再比如,我们学校每天早上学生进校园的时候都是一路纵队进校园这个现象,原来在老校舍时,每天学生是三三俩俩打闹进校园是经常事,学校领导发现了这个现象后,就研究改进方案,后来按照现在的方法进行了实验,你看这不就成功了吗?自动成为一列进入校园现已成了我校每日清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像这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个过程就是就是课题研究,只是我们没有把它系统的理论化而已,只是没有立项,没有进行系统的材料收集和整理。
  二、 我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
  1.明确研究目标
  我们学校已立项的几个省市课题为一线教师教育科研搭建了平台,厘定衡量教育科研的标准,审视开展教育科研的价值追求。我是《写字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此课题组成员之一,可是这个课题对于我来说太大了,无从下手,怎么办呢?我就针对班级学生写字出现的种种问题,给自己选了写字课题的子课题:《汉字的间架结构要观察》,这也是我在初步解决了学生握笔和写字姿势的基础上,想要继续探寻的又一个问题。
  我们知道字书写漂亮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谢晓东在歌曲《中国人》中唱道:“最爱写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方方正正做人要像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了汉字的结构,才能写出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字,所以,我每次在写字课上(我按学校教科室要求每周上一节写字课),都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看字的结构,比例关系,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具体到哪条线上,做到先说一说,再动笔写,同时会找一两个同学到黑板板书,最后还要查找不足之处,反复练写,一节课就写1---2个字,虽然他们的字目前还没有太大的提高,因为时间还短,但是他们现在起码知道要写字之前应该先观察,看字的笔画,回想写字要领再动笔。
  记得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了。那么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来说课题从哪里来? 应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就比如说,戴红领巾的问题,我想这将来或许就可以成为课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天天为了学生戴红领巾烦恼,学生天天丢三落四,不爱戴,我们还担心扣分,天天逼迫他们戴,他们没办法了就戴一小会,检查完了,使劲往下一拽,往桌子上一扔;突然有个忘戴的,还的挨罚,挨批,所以不单老师烦恼,学生也憎恨红领巾,所以,我就想,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改变这种现象,解决大家的困惑,让学生喜欢上戴,让他们觉得戴上红领巾是骄傲呢?我想,这就可能成为我们以后的课题研究。再比如教学中:“我反复讲了好几遍他为什么还不会?”怎么能让好孩子“吃”得好,差异生吃得饱呢?、“为什么学习不好的学生学习习惯都差?”等等。面对这些“困惑”,我们不能只是说说议议,而应该去深入探究这些困惑背后的真实原因,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课题研究,都要从教师工作特点出发,研究问题的设计要精细,研究题目不宜过大,要更多的允许一线教师自己选择与设定研究课题。总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实践操作
  (1)要倾注热情与希望。课题研究的过程很辛苦,我们老师平时要上课、备课还有那堆积如山的作业、试卷,还有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等等,非常忙碌,非常辛苦,哪有时间做课题。可是,就在我茫然的时候,我想到了胡校长的一句至理名言:心在哪里,时间就在哪里!时间是靠挤出来。的确,就像皮革马利翁效应。古希腊塞浦路斯有位年轻王子,名叫皮格马利翁,酷爱雕塑。有一天,他灵感突现,雕刻出了一位明眸皓齿、翩若惊鸿的绝世佳人,并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尊美女雕塑,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爱得是如此忘情、如此疯狂!后来,王子的诚心终于感动了上帝,将雕塑变为真人,王子的梦想也终于变成了现实。是的当你全身心地倾注热情、怀抱希望的时候,你所钟情和期待的对象往往会因你矢志不渝的执著而天遂人愿,并最终引导你到达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
  (2)要多读书多学习。我个人认为这很重要,是前提是基础。我们应该借阅读相关课题研究的书籍来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文化修养,是借鉴他人成败优劣的重要途径。福建师大教科院副院长余文森教授说:“教师怎样做研究?首先要养成读书的习惯,理论学习的习惯,理论不是万能的,没有理论是万万不能的。理论的价值不单在于操作,理论更重要的价值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近期我就将进行自我熏陶、启迪和提升。我正准备看《示范课精选与小课题研究》(小学版),应该还不错。   (3)要多反思多追问。没有反思的教学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解不透彻,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在实施子课题的研究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课题教学研究也只是工作的多次重复。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记录。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这个公式明确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科研型教师的成长除了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是断断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环节的。
  3、注重合作研究
  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孤军奋战”一定不行,“孤胆侠客闯天下”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为到达“众人添柴火焰高”的合作教研效果,在学校教科室的倡导下,我做为写字课题组的组长,采用“病例先行”的研究模式。在教研时向合作研究小组的其他教师陈述自己的问题,他们发表自己的解决方法,研究者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形成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带着方案走。一段时间的研究后,研究者带着行动的结果来,再向同事们汇报交流自己的建议的同时,我们还经常与曹校长,主任共同商榷课题研究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有领导的指导、同伴的合作,反复的实验过程,使课题组成员渐渐会用专业的视角观察,内省的方法将课题研究与自己的实践有机融合,理性的反思与一线工作的改进有机融合。课题研究的开展让每位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不断快速得以推进,教师的困惑在不断在减少。另外我有一个不成熟的设想,在组内进行叙述教育教学故事的尝试,让本课题组的教师收集平日教育教学的故事(包括困惑、问题、经验等)在集体教研的时段里人人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表达自己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这样做能不断地增长教师的思考力、感悟力。它既有教育问题的提出又有自己对问题的解决和思考,是从具体的教学事件出发,解释教学事件背后所隐含的教学理念上的问题,使之一串串的教学故事作为课题研究不竭的源泉。其宗旨是促使教师自我反思,将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达到有机地融合,这样做也是合作教研的一种不可欠缺的形式。(这一点我下一步准备实施,我很期待能有预期的效果)总之,在课题研究的平台上,我们的思想在碰撞中升华,智慧在交锋中闪烁,教学思想得到提升,教学行为得以转变,课堂教学也日益丰满起来。
  总之,通过前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我的思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由最初的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参加教研到现在的渴望教研,享受研修。我深深地体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我想这就是教科研的最高境界吧。我们现在都是胸怀梦想的人,实现它不仅需要我们怀着对课题研究的满腔热忱,我们还需要用坚持的勇气对待课题研究,用执著的追问质疑课题研究,用研究的态度思考课题研究,相信在同伴的帮助和专家的引领下在这条没有尽头的五彩路上,我将自信并坚定地走下去。
其他文献
小学高年级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怎么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小有体会。  1.课文中典型的句子不可轻视。  我们常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咬文嚼字”,因为这是个学习语言,理解语言以至达到运用语言的一个方法,也是由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以什么作为载体呢?以课本中的典型句子。  例如: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颜色各异,即使不
期刊
课题的产生:探究初中语文预习课的教学模式是我校“自主合作,静思能群”科研课题下的一个子课题。它的产生源于我们在课改路上出现的几个问题。一个是把预习内容留在课下,极大的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致使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影响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高。二是课下预习致使有些学生懒于思考和动脑,过分的依赖教辅资料和工具书,照抄照搬工具书,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启迪和潜力的开发。三是有些学生的预习情况不好,贪玩使
期刊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五种个判定方法。  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这五种判定方法,并学会简单运用。  (二)数学思考  1、通过类比、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2、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  (三)解决问题  1
期刊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直以来是教育教学研究的热题。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新课程教学环境下,课堂上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到让学生体验学习快感的同时,能够快速的把握知识。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热爱历史,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便使学生对历史科目保
期刊
我对外研版教材的第一感受就是课文内容新、多,词汇量大。高中英语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高中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在现今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情况问卷调查还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测试,“阅读理
期刊
以下是我和一名学生的聊天记录:  小魏 19:04:55:是的,老师今天比赛去了。明天讲新课,你可以预习一下《求小数的近似数》那一节  幻ヤ|詼の天| 19:05:07 哦  幻ヤ|詼の天| 19:05:51 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  小魏 19:07:06:明天上周一的课,老师正常上课,你们的王老师回来了么  幻ヤ|詼の天| 19:07:20:没  小魏 19:08:03:哦,明天老师就去上课了,
期刊
音乐意境 “即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在于音乐的表现中。” 这是我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海修林所说的一句话。小学音乐课堂内,如果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音乐课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达此目的,我对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尝试。  1.用谜语导入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应抓住教材中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上课时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预习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这个“必须切实”的方法,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应该是简易、实用、有趣、有效的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我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先学百家,融汇一家,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建立了“控制自学”课堂教学模式。“控制自学教学模式”是在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基本理论的要求,是正确反映学校课堂教学中“
期刊
摘要:局直子弟校正尝试着进行导学案的研究和实验。老师们摸索出适合本校实情,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发展联系的导学案。分为“预习篇”“探索篇”“提高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检测评估,拓展延伸。  关键词:导学案 预习篇 探究篇 提高篇  “导学案”是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在教案的基础上编制学习方案。它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是在先学后教
期刊
1995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与香港合作拍摄的影片《大话西游》,在问世20年之后再次火爆登上全国院线上映,这一现象引起不少人的注意。本人作为当年《大话西游》拍摄组大陆方的副导演,更是格外关注。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曾经为此片的诞生投入了六个多月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什么原因能让该片有如此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带着这个疑问,我再次梳理这部作品,发现这部电影能够引起中国当代青年学子们热衷的原因,不仅是该片所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