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做好语文语言的积累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haizi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从初中生的答问和作文反馈的情况来看,词汇贫乏、语言过于浅显、词不达意的现象相当普遍,令人堪忧。因此,语文教学有必要重视语言积累。诚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说:“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了几种积累语言的做法。
  积累词汇。我们要在听讲、阅读时正确了解别人的思想,要在说话、写作时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必须掌握丰富的词汇。教师在教学生读课文时,对课文出现的常用词语的掌握要达到“四会”,即会读、会写、会解释、会运用。这“四会”的落脚点在于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在《白杨礼赞》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用“无边无垠”作口头造句。其要求是:请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运用“无边无垠”作口头造句,把该词语用于可能想到的各种事物,而造句的内容不得重复。根据教师的要求,学生相继发言如下:我渴望见到黄土高原那无边无垠的麦浪。红军在无边无垠的草地上艰难地行进。无边无垠的宇宙,等待着我们去揭开它的全部奥秘。……这种多向思维的训练的方法,值得我们在词语教学中借见。学生的词汇量丰富了,语感增强了,阅读和表达能力会与日俱增。
  积累名言、警句。在交谈、写作中,一句精当的名言、警句,往往使谈吐生色,文笔增辉。或画龙点晴,一语中的;或者言简意赅,阐述深刻;或妙语连珠,意趣横生。教师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名人名言录》,在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中,可按“修养篇”“立志篇”“勤学篇”等分门别类汇编古诗词名句和名人名言,如学习《论语》十则后,适当地进行拓展阅读。与语文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进行相关链接,《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许多内涵丰富、言简义丰,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日常生活用语,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小不忍则乱大谋”、“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至今还被人们频繁引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长期积累既能构建自己的写作素材库,一旦运用起来就会信手拈来,又会陶冶性情,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人生奠基。
  积累成语、典故。学习古人有鲜活生命力的语言,也是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
  1.从溯源中积累成语。我国的成语大多出自古代典籍,弄清它们的源头及含义,在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中,才不至于张冠李戴。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农村初中生成语积累匮乏的现状,坚持每天给学生讲解一个成语故事,名曰“天天成语”。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陶醉其中,享受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沐浴祖国传统文化的阳光雨露,其乐融融。
  2.从课文中积累成语。入选初中教材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里面有大量常用的成语。教师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中这一宝贵的语言资源,并适当的拓展延伸,日积月累,学生成语积累量会相当可观。如在学习了《论语》《孟子》《庄子》等诸子百家的散文节选后,教师与学生一起精心挑选十多条出自这些经典上的常用成语,以扩大他们的成语积累量。如在学了《庄子》二则后,教师让学生在课外上网查资料收集,将庄子的寓言整理成故事,如“螳臂当车”“东施效颦”“庖丁解牛”“朝三暮四”等成语,每一条成语的背后都蕴涵着一个生动的故事。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师生点评,形成良性互动。这样,学生学得主动,学有所得。学生既学习了课文,又在迁移阅读中拓宽了视野,产生了朗读经典的强烈愿望,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成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自然会受益匪浅,何乐而不为呢?
  3.在运用中积累成语。学习语言,贵在感悟和运用,学习成语也不例外。学习成语,我们认为要做的“五会”:即会读、会写、会释义、会辨析、会运用。学成语,首先要正音、正确书写,尤其对那些容易读错、写错的成语应格外留意。准确无误地解释常用成语,切忌望文生义,教师还要同学生一道辨析常见的容易混淆的成语,尽量做到不误用。让学生在课堂和书面作业中用成语造句,学会正确使用成语。再逐渐尝试用一组成语写短文,鼓励学生参与“成语接龙”“成语猜谜”等有益心智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针对电视荧屏广告词中滥用成语的现象,让学生为这些成语“会诊”,挑刺纠错,还原其本来面目,增强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纯洁性的意识。在生活中学习成语,拓宽成语学习的渠道。
  在生活中积累语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杂志封面语),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求学生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让语文学习和生活接轨,在生活中学习和积累语言,在课外阅读、看电视和上网时有意识地积累语言,对精彩的广告词进行点评,对新词“愿景”“PK”“超女”等也要留意。做积累语言的有心人,并记录在专门的积累本上。
  引导初中生积累语言,非一日之功,贵在持之以恒,“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应让学生自觉养成积累语言,正确使用语言的良好习惯,逐步让他们谈吐生色,文笔增辉,人文素养与日俱增。
其他文献
摘 要:2003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新课标》),对高中生的学习策略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实际学校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作为衡量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指标,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生的重视。但是对很多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写作仍然是一个弱项,如何提高写作水平仍然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基于以上这种现状和理念,笔者根据《新课标》对于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具体要求,结
期刊
摘 要:思想品德课是比较抽象、枯燥的学科,面对当前的学生,应采用多种途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乐教愉学紧密结合,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能使学生有轻松愉快,乐意求知的欲望。驱使学生从该课抽象、枯燥的困境中走出来,达到愉悦的效果。  关键词:乐学;思想品德;兴趣培养  思想品德课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在思想上,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
期刊
摘 要:教育是知识传播、创新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民族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我国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大潮流,应试教育受到挑战。  关键词:高中化学;素质教育;目标; 教师  素质教育一直是我们倡导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在基础教育的平台之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以此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化学是高中课堂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期刊
在我校开展“生本”教学实验已近两年,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教学已卓有成效,我对用“生本”模式上课认识也由原来的不认同到了现在的认可。我也尝试着用“生本”模式上科学课,在教学《种类繁多的动物》一节课后,让我对“生本”教学有了进一步认识,那别开生面的场景让我至今难以忘怀,结合所感主要谈三点:  一、首先得让孩子们心动,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要想使课堂教学有效,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首先得让孩子们心动。
期刊
近年来在初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常常会有很多学生反映说,自己概念认真学了,题目也做了不少,可是数学成绩老是上不去!都非常着急!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数学成绩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概念的了解和理解的不深不透,大多数的学生还只是停留在“背诵”的最表层上,即仅仅只是表象的记忆。那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有不少的学生以为学数学就是做题,背概念
期刊
摘 要: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期寻求众多解决的方法和答案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学生要沿着不同的方向,通过不同途径去思考,重组眼前的和记忆中的信息,进而产生新的信息。它能从各种设计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用浅显知识来说明较复杂的问题,即“简约”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发散思维;意义;方法  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和教学来说,需要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低年级则是发展语言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加强说话训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说话能力和良好的说话习惯具有重要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主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低年级学生受识字不足、
期刊
长期以来,很多语文老师上文言文课一直沿袭“注入式”教学、“串讲式”教学。即教师逐字逐词细解释之后再疏通句子,逐句意思弄懂之后,再概括段意,把各段意思概括起来,讲通之后再概括主题思想,再讲解写作技巧。在讲授知识时,教师可以说是不厌其烦,讲解得非常详细,惟恐有所遗漏。传统的这套教学方法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也感觉“味同嚼蜡”;教师费时费力而实效差。文言文教学陷入“深雪里”的境地其弊
期刊
摘 要:创新意识是未来新型人才的必备能力。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个性、主动性的需要。本文试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唤醒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创新意识;方法措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
期刊
摘 要:当前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更新教学理念,实施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小学阅读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引以为重。  关键词:新课标;读;语文;语言  “读”即为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小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发展思维、提高表达能力的基础,又是培养
期刊